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三國故事火燒連營

歷史故事 閱讀(3.57K)

劉備爲了給關羽和張飛報仇,不聽諸葛亮的勸告,帶領其實萬軍隊進攻吳國。於是故事就開始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三國故事火燒連營,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故事火燒連營

三國故事火燒連營

劉備登基稱帝后,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討伐東吳,爲關公報仇。趙雲首先站出來反對,他認爲,曹丕篡漢自立是國賊,東吳殺害關公是私仇,當前應討魏而不是伐吳。

劉備聽不進去。孔明與百官都來勸諫,他還是聽不進去,調集七十萬人馬,又借五萬番兵,共七十五萬大軍,就要出征。張飛在閬中聽說關公被害,日夜痛哭,血淚打溼衣衫。

手下的將軍讓他喝酒解愁,他一喝醉怒氣更盛,將士稍有觸犯,就用鞭抽打,甚至活活打死。劉備的使者前來,張飛問爲什麼劉備不去報仇,使者說朝臣大多主張先滅魏後伐吳。

張飛大怒,立誓報仇,讓使者代他向劉備請求,伐吳時他願爲前部先鋒。孔明見劉備每日操練人馬,要親自征討東吳,與朝臣再次苦勸,討東吳只要派個大將就行了,不必御駕親征。

好容易勸得劉備有些回心轉意,張飛來了,抱住劉備的腳就大哭,指責劉備當了皇帝,就忘了桃園三結義的情分,不給二哥報仇。

這一來,又把劉備的火挑起來,立誓親自伐吳,爲關公報仇。他再次叮囑張飛:“你喝醉就毒打部下,被打的懷恨在心,還在你手下聽用,千萬別再毒打了。”

張飛辭去,劉備就要發兵。學士秦宓再次苦勸劉備不可親自爲報私仇而冒險,劉備竟要殺秦宓。秦宓笑着說:“臣死了沒什麼遺憾,可惜陛下新創的基業,很快就要顛覆了!”

劉備即命把他囚禁,待報了仇回來再跟他算賬。孔明上表章救秦宓,劉備竟擲到地下,不許任何人再勸諫。

他命孔明保太子守兩川,讓馬超兄弟和魏延守漢中,點齊人馬,擇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兵。張飛回到閬中,下令全軍三天內置辦白旗白甲,戴孝伐吳。

第二天,末將範疆、張達來求告,請求寬限幾天。張飛急於報仇,認爲二將故意違抗命令,命人把二將綁在樹上,鞭笞五十,喝令:“明天辦不齊就殺你們示衆!”

二人回營商量,當夜刺殺了張飛,割下人頭,帶上幾十名親信投東吳去了。張飛死時五十五歲。張飛的部將吳班一面寫表奏明劉備,一面讓張苞收殮張飛的屍體,讓張紹守閬中。

劉備已經出兵,孔明領百官送行,說:“可惜法正死了,假如他活着就能制止皇上東征。”劉備剛出徵,就覺心驚肉跳,坐臥不安。連夜派人問孔明,孔明說:“當損失一員大將。”

劉備按兵不動,三天後,吳班來報張飛遇刺。劉備放聲大哭,昏倒在地。次日,張苞身穿重孝,領一隊人馬飛奔而來,拜倒在劉備腳下。

劉備悲痛欲絕,飲食不進,羣臣苦勸,才吃東西。劉備讓張苞與吳班領本部人馬打先鋒,爲父報仇。張苞正想起兵,關興飛馬來到,也要隨軍前去報仇。

二人爭先鋒印,互不相讓,就要動手比武。劉備喝止二人,讓二人也結拜爲兄弟,共報父仇。張苞年長一歲,關興拜他爲兄。

劉備讓吳班爲先鋒,張苞、關興護駕,水陸大軍並進,殺奔東吳。孫權收留了範疆、張達,聽說劉備親率七十五萬大軍東征,與百官面面相覷。

諸葛瑾願爲使臣,前去與劉備講和。劉備來到白帝城,諸葛瑾求見,把襲取荊州的責任推到呂蒙身上,如今呂蒙已死,孫權願把妹妹送來,兩家重歸於好,再結聯盟,共滅曹丕。

劉備不允講和,把他趕走。他回見孫權,如實報告了。孫權走投無路,就派趙諮爲使者,向曹丕稱臣,請曹丕攻漢中,救東吳的危機。

曹丕接受了表章,封孫權爲吳王,卻不肯發兵,仍持觀望態度。孫權情急中,派孫策的養子孫桓爲左都督,朱然爲右都督,起水陸人馬前去抗擊劉備,雙方大戰幾場,吳軍連戰連敗,折了李異、謝旌、譚雄、崔禹等許多將軍,孫桓敗走彝陵。

孫權只得起用韓當、周泰、潘璋等老將,領兵十萬,再去抗擊。此時甘寧正生病,也帶病出徵。

劉備見關興、張苞連打勝仗,感嘆地說:“當年跟隨朕的老將都沒用了,兩個侄子如此英雄,還怕不能掃平孫權?”黃忠很憤怒,私自帶幾個親隨到吳班營中,上陣殺敵。

劉備怕他發生意外,派關興、張苞跟去,假如老將打勝仗不必管他,打敗了快去救下來。黃忠上了戰場,先斬了潘璋的部將史蹟,又殺得潘璋大敗而逃。

次日潘璋又出戰,黃忠殺敗潘璋,不顧關興、張苞的勸阻,窮追不捨,中了韓當、周泰的埋伏,肩膀中了一箭,幸虧二小將殺來,將他救回。

當夜,劉備來看望他,他讓劉備多加保重,傷重而死,享年七十五歲。劉備深感悲痛,對東吳更加仇恨,把大軍分作兩路,水陸並進。

韓當、周泰領兵迎敵,被關興、張苞殺了兩員部將,大敗而逃。甘寧不顧病重,上馬迎敵,遇見番王沙摩柯,頭部中箭,逃到富池口,下馬坐到大樹下,傷重而死。

劉備乘勝追殺,奪得猇亭。關興追殺潘璋,追進深山,先後到一農家投宿,殺死潘璋,奪回關公的青龍偃月刀。

天明關興尋路回營,被馬忠領兵包圍,正衝殺不出去,張苞領兵來救,馬忠敗逃,又碰上糜芳、傅士仁接應。關興、張苞只好收兵。關興獻上潘璋的人頭,劉備又驚又喜。

夜間,糜芳、傅士仁巡營,聽到荊州兵無不痛恨他們,揚言殺了他們再投劉備。

二人見軍心已變,生怕性命難保,一商量,就殺了馬忠,割下人頭,投奔劉備,哭求:“我們並不想反,是中了呂蒙的奸計,不得已才投降。”

劉備不聽,讓關興把二人零刀碎剮,與潘璋、馬忠的人頭同祭關公。吳兵一敗塗地,多員將領被殺,人人膽戰心驚,百姓嚇得日夜號哭。

韓當、周泰只好去見孫權,稟告了詳情。步騭提議,可獻出範疆、張達,劉備已報了關公的仇,再報了張飛的仇,就會撤兵。

孫權就用檀木匣裝上張飛的頭,用囚車押上範、張,獻給劉備。並提出交還荊州,送回夫人,兩家重新結盟。

劉備讓張苞剮了範、張,祭奠了張飛,仍不解恨,非要生擒孫權方纔罷休,還要殺死使者,衆官求情,他才饒了使者。孫權得知劉備定要殺他,不肯講和,不知怎麼辦纔好。

闞澤就以身家性命保舉陸遜任大都督,定可擊退劉備,挽救敗局。孫權想到陸遜雖是讀書人,但是足智多謀,取荊州時就顯露了鋒芒,不顧老臣的反對,築起高壇,拜年輕無名的陸遜爲大都督。

陸遜怕老將不服他,要孫權把寶劍賜給他。孫權就準他在京城之外行使最高權力。陸遜來到前線,衆將都不服他,紛紛要求出戰,又要求派兵救孫桓,陸遜都不答應,抽出寶劍,聲稱誰再多嘴就斬。

劉備聽說孫權拜書生陸遜爲大都督,根本不放在眼裏。馬良認爲,不可小看陸遜,上次襲取荊州就是他的主意。劉備自認爲用兵三十多年,不會敗給一個毛孩子。

劉備的大隊人馬從西川到猇亭,擺下四十多座營寨,連綿七百多裏,白天旌旗遮天,夜晚火光通明。吳兵在陸遜的指揮下,緊守各個要道隘口,絕不出戰。

劉備見天氣越來越熱,士兵忍受不住,就命把營寨都遷到樹林中,度過炎夏,待秋涼了再發起進攻。吳將見到劉備移營,紛紛要求出擊,陸遜認爲劉備必設埋伏,不允出戰。

三天後,果然伏兵也撤走,吳將才佩服陸遜。馬良幾次勸劉備不可屯兵林中,劉備不聽,馬良就要畫下屯兵圖請示孔明,劉備也不樂意,在馬良的一再堅持下,劉備才勉強同意。

馬良帶了地圖來見孔明,孔明看了圖大驚失色,說:“誰讓這樣安營的?可讓皇上立即殺此人!”馬良說就是劉備。

孔明長嘆:“漢朝氣數盡了。假如陸遜用火攻,怎麼解救?戰線拉七百里長,怎麼互相支援?我只能設法保住成都,讓皇上到白帝城避難。我在魚腹浦埋伏下十萬大軍,吳兵不敢追趕。”

馬良問十萬兵埋伏在什麼地方,孔明祕而不宣,讓他快去救皇上。孫權聽說陸遜已定下破蜀之策,派全部兵力歸陸遜指揮。

曹丕探聽明白,說:“劉備必敗,而吳兵傾巢而出,我們可用助吳攻蜀的名義發三路大軍,待吳兵追擊蜀兵,我們就可一戰平定江南。”

他派曹仁、曹休、曹真各領一支人馬,暗襲東吳,他將親自領兵接應。陸遜見時機已到,先派末將淳于丹發動試探性進攻,淳于丹大敗而回,劉備更加放心。

陸遜命令各部將領,帶上引火物,分頭襲擊劉備的營寨。徐盛、丁奉仍不信能擊敗劉備。陸遜卻說:“此計定能成功,只是瞞不過諸葛亮,萬幸他不在這裏。”

當夜,吳兵分頭行動,到處放火。劉備的營寨轉眼間都變成火海,蜀兵被燒得焦頭爛額,屍橫遍野。關興、張苞保住劉備,好不容易纔逃出火海,又被陸遜的大兵圍困在馬鞍山。

關興、張苞當先開路,讓傅彤斷後。劉備剛衝出重圍,朱然領兵攔住去路,陸遜又領兵追殺過來。劉備自料必戰死在這裏,幸虧趙雲殺來,一槍刺死朱然,救出劉備,逃往白帝城。

陸遜聽說趙雲來救,忙命部下不要再趕。傅彤卻被團團圍困,東衝西突,直到力盡累死。蜀軍的許多文官武將寧死不屈,不是戰死,就是自殺,只有杜路、劉寧投降了東吳。

吳軍卻謠傳劉備死在亂軍中。孫夫人聽了,跳江自殺。陸遜率軍追趕蜀軍,來到夔關附近,忽見前面臨山傍江,有一股沖天的殺氣,忙讓兵馬退後十里,排列陣勢。

再看,殺氣又不見了。他派人前去偵探,說是隻見江邊有八九十堆亂石頭,不見一個蜀軍。陸遜找當地人詢問,說是此地名叫魚腹浦,當年諸葛亮入川時,讓士兵擺下亂石,亂石內常有云氣升騰。

他就領數十騎來看,見石頭擺得有一定的規律,四面八方都有門戶,就領人進去。再想出來,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怪石林立,如劍似戟,江濤轟鳴,如擂戰鼓。

他不由大驚,說:“我中了諸葛亮的計了!”這時,忽見一個老人走來,把陸遜等人領出去。陸遜拜謝,老人卻是孔明的岳父黃承彥。陸遜回營,就傳令收兵。

有人勸他不必怕石陣,可乘勝追擊,一舉消滅劉備。陸遜說,他並不是怕八陣圖,而是怕曹丕乘機偷襲東吳。退了兩天,三路探子飛報,魏兵已兵發三路,星夜趕來。

陸遜說:“不出所料,我已派兵據守了。”劉備逃到白帝城,馬良也趕到了。轉達了諸葛亮的話。他深悔不聽孔明的勸告,無顏回成都見大臣,就把館驛改爲永安宮,住了下來。

時隔不久,他生了病,越來越重。他自知不能再痊癒,就命人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魯王劉永、樑王劉理來永安宮,讓太子劉禪留守成都。

孔明見劉備病危,忙跪拜在龍牀前。劉備讓他坐在牀邊,先自責沒聽他的話,以致兵敗,悔恨成疾,又把劉禪託付他。

孔明勸劉備保重,劉備讓馬謖退出,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隨後傳衆大臣進殿,取筆墨寫了遺詔,說:“朕本想與大家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料半路分別。

丞相把遺詔交給太子,遇事要好好管教他。”孔明哭着說:“臣等願效犬馬之勞。”劉備一手擦淚,一手拉着孔明說:“先生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國。

假如太子成材你就保他,要不成材你就當成都之主。”孔明哭拜在地,叩頭出血,說:“臣效忠貞之節,以死報陛下。”

劉備請孔明坐好,囑咐劉永、劉理:“你們記住,朕死之後,你們弟兄三人要把丞相當父親對待。”讓二王同拜孔明,又囑咐大臣:“朕已託孤給丞相,你們都不可怠慢他。”

又囑咐趙雲,好好看顧他的兒子。最後對大臣說:“朕不能一一吩咐,請大家自愛。”說罷就死了,壽六十三歲,當時是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孔明與百官護送劉備的靈柩回到成都,宣讀了劉備的遺詔,立太子劉禪當上皇帝,改元建興。劉禪封孔明爲武鄉侯,領益州牧。追贈劉備爲昭烈皇帝。

尊吳氏爲皇太后,甘夫人、糜夫人也追贈爲皇太后。曹丕督三路大軍下江南,分別被朱桓、呂範、諸葛瑾率少數兵力殺敗。

時逢夏天,瘟疫流行,曹兵又病死十分之六七,曹丕不得不草草收兵。這天,曹丕得知劉備已死,就要出兵伐蜀。賈詡認爲,劉備必託孤予孔明,孔明必盡力保新主人,不可倉促討伐。

司馬懿獻計,可收買鮮卑國王,起羌兵十萬,攻打西平關;讓蠻王孟獲領蠻兵十萬,攻打益州等地;派人跟孫權講和,許給割地,起吳兵十萬,攻取川口;讓孟達領新城兵馬,西攻漢中,命大將軍曹真領兵十萬,由京兆取陽平關。

五路共五十萬人馬,諸葛亮就是姜子牙重生,也無法同時抵擋。劉禪即位以來,朝中大事都由孔明處理。孔明與百官建議他娶張飛的女兒爲皇后,他就娶了張女。

八月,邊關報警,說魏國起五十萬大軍,分五路進逼兩川。劉禪忙派人去請諸葛亮,孔明卻託病不出。次日,劉禪又派董允、杜瓊去告知丞相,又被攔在門外。

百官得報,人心惶惶,都來到相府,孔明一概不見。董允報告吳太后,太后大驚失色,要親自去詢問。董允讓皇上先去,丞相再不相見,就請娘娘在太廟問丞相。

次日,劉禪來到相府,門官不敢攔。他就步行進去,進了第三道門,見孔明正獨自手持竹杖,在池邊看魚。他靜等了許久,才說:“丞相安樂嗎?”

孔明忙棄杖叩拜,劉禪問:“相父爲什麼不設法抵擋曹兵?”孔明大笑,請劉禪到屋裏坐下,才說:“我不是觀魚,是在設法退五路敵軍。

羌王軻比能、蠻王孟獲、反將孟達、魏將曹真四路,我已把他們退了,只有東吳這一路,還沒考慮到合適的人選。”

孔明送劉禪出府,百官在門外迎候,都不知皇上爲什麼高興,只有戶部尚書鄧芝直笑。孔明知道他猜中了自己的心事,請他留下,略一交談,就把出使東吳的重任交給他。

孫權聽說蜀國派鄧芝到來,就在大殿前放一個大鼎,裏面盛幾百斤油,下面架上烈火,派一千名身材高大的武士,拿着刀、斧排成兩行。

鄧芝進來,坦然地穿越刀叢,來到殿前,見鼎中的油已燒滾,面帶微笑,來到孫權面前,深深作了個揖。孫權怒問:“你爲什麼不跪拜?”

鄧芝說:“我是天子的使臣,不拜小國的國王。”孫權更生氣,說:“你不自量力,想搖動三寸不爛之舌,仿效酈食其說田橫的故事,就快些下到油鼎裏去!”

鄧芝大笑着說:“都說東吳賢士多,想不到怕一個讀書人!”“我怎麼怕你這傢伙?”“你既不怕我,爲什麼用對付大敵的辦法恐嚇我?我是爲了吳國的利害來的,你排列武士,燒滾油鼎,不顯得東吳的氣量太小了嗎?”

孫權無言以對,命令武士退下,請鄧芝坐下,請教三國間的利害關係。鄧芝侃侃而談,分析了各國的長處、短處,魏國讓吳國攻蜀的目的是想坐收漁人之利。

說完,他就提起衣裳要往鼎裏跳。孫權連忙讓人攔住他,請他到後殿,用迎接貴賓的禮節接待他,提出與蜀再結聯盟,共同抗魏。

爲了表示誠意,孫權派張溫爲使,隨鄧芝去見劉禪。劉禪對張溫很恭敬,孔明設宴款待他。他見蜀國這樣對待他,就流露出傲慢來。

他告辭時,劉禪賞賜他許多東西,在城南郵亭設宴,讓百官爲他送行。他態度更加傲慢。突然,一個喝醉的官員搖搖晃晃地走進來,只作個揖就入座。

張溫很不高興,問清他是學士秦宓,就想刁難他,問:“你名爲學士,不知曾經學過事嗎?”秦宓說:“蜀中三尺高的小孩都上學,何況我?”

接着,他和張溫展開一場辯論,把張溫駁得無言以對。張溫才知道蜀國皇帝、丞相待他恭敬,是蜀國真心實意要和吳國和好,連忙向秦宓道歉。

孔明怕他太難堪,安慰了他,讓鄧芝再次入吳,向吳王答禮。張溫向孫權轉達了劉禪、孔明的意思,願兩國永結聯盟。

孫權設宴款待鄧芝,說:“若是吳、蜀聯合消滅了魏國,兩家平分天下,豈不大家快樂?”

鄧芝說:“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地上不能有兩個皇上。假如滅了魏,天下應歸有德的國王。但願兩國國君能努力治理國家,大臣各爲國君盡忠,才能不用戰爭,達到天下統一。”

孫權認爲鄧芝說的是心裏話,重重賞賜他,送他回蜀國。曹丕得知孫權不僅不進攻蜀,反而與蜀再結聯盟,不顧大臣反對,派司馬懿留守洛陽,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伐吳。

顧雍向孫權建議,一面派使者請劉禪從漢中出兵,進攻中原,一面派大將據守長江。孫權正擔心沒有大將可派,老將徐盛挺身而出,願領兵守長江。

孫權就封徐盛爲安東將軍,領建業、南徐的人馬抗曹。徐盛見曹兵勢大,在江南嚴密設防。孫堅的乾兒子孫韶年輕氣盛,不服從命令,硬要渡江去迎戰曹丕。

徐盛爲維護軍紀,下令把孫韶砍了。孫韶被武士押出轅門,孫權得知,慌忙趕來,先放了孫韶,再向徐盛求情。徐盛看在孫權的面子上,饒了孫韶。

孫韶並不服氣,當夜領三千精兵偷偷渡江。徐盛怕他兵敗,忙派丁奉率三千精兵去救應。曹丕乘龍舟來到廣陵,看南岸不見一兵一卒,衆謀士認爲吳兵設下詭計,不可貿然進攻。

夜間,曹丕又看南岸,不見一點燈火。有人就認爲吳兵見曹兵勢大,都嚇跑了。誰知第二天上午,等江霧散盡,江南岸從南徐直到石頭城,一百多裏都佈滿了營寨,插滿了旗幟,站滿了軍士。

曹丕看了大驚,自知不可取江南。突然,颳起一陣狂風,白浪滔天,龍舟眼看要翻。文聘忙駕小船趕來,跳上龍舟,揹着曹丕跳下小船,划進小河避風。

探子來報,說是趙雲領兵直取長安。曹丕大驚,慌忙傳令回軍。就在這時,孫韶領人殺來。魏軍已無鬥志,不能抵擋,淹死無數。

衆將救出曹丕,逃往淮河,兩岸的蘆葦突然起火,燒向龍舟,曹丕慌忙離船上馬,又遇丁奉領兵殺來。張遼急忙截住丁奉,中了丁奉一箭,被徐晃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