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三國成語故事典故

成語故事 閱讀(2.51W)

成語故事是我國獨有的文化,可與古詩詞相提並論,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成語故事典故。

三國成語故事典故

三國成語故事典故1: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這地方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擁軍百萬,雄居北方,想併吞南方。東吳、西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北魏。 東吳的統帥周瑜和西蜀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 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衝向曹營,發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着東南風才能辦到。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周瑜憂急成病,臥牀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他自稱有個祕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可以借東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過氣象觀察,心中就有了辦法。他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一個土臺,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就順利地執行他的火攻計劃。東風狂吹,火光沖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敗仗,從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

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樣樣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三國成語故事典故2:兵貴神速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志.魏志.郭嘉傳》。東漢末年,混居在遼西、遼東、右北平(今遼寧)三個郡的烏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數民族)經常進犯中原,燒殺掠奪,危及當地百妖生活和社會穩定。公元220xx年,漢丞相曹操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北征三郡烏桓,以徹底根除北方的隱患。

由於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馬和糧草輜重太多,行軍速度太慢,走了一個月,纔到達易城(今河北雄縣)。軍師郭嘉見此情況非常着急,就對曹操說:"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我們應該趕緊把大量沉重繁雜的物資和行李卸掉,派出輕騎兵日夜兼程前進,這樣才能趁敵不備取得勝利。"曹操採用了他的意見,親自帶領幾千名精兵良將輕裝北進,終於出其不意地消滅了三郡烏桓。

現通常用此典故說明打伏用兵貴在行動要特別迅速。

三國成語故事典故3:堅壁清野

出處:《三國志·魏書·荀傕傳》。

釋義: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故事: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 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

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 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

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 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

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 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爲:‘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 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