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三篇精選

傳說 閱讀(1.01W)

冬至吃餃子,是我們的習俗,那大家聽過冬至吃餃子的故事嗎?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冬至吃餃子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三篇精選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篇一

女媧造人

在懷川地區,有一個冬至吃餃子的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着急。

於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個個縫上。一天,女媧縫好一個泥人的耳朵,把餘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當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邊時,一個好主意瞬間在頭腦中誕生了。她用一根線,一頭拴住泥人的耳朵,一頭讓泥人緊緊咬在嘴裏,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了。後來,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怕凍掉耳朵,也用一根線一頭拴住耳朵,一頭咬在嘴裏。時間長了,就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因爲餃子的形狀很像耳朵的形狀。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便在懷川地區傳開了,延續至今。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篇二

紀念神醫扁鵲

還有一個冬民間至吃餃子的傳說,與紀念神醫扁鵲有關。 扁鵲,原名秦越人,戰國初年齊國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縣鄚州鎮)人。他一生“兔疾行醫,周遊四方”,走遍了現今的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等地,熱情爲羣衆治病,成爲遠近馳名的醫生。傳說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天氣格外冷。人們的耳朵凍得生疼,有的甚至都凍爛了。這一天扁鵲來鄉間爲老百姓醫病,看到這種情況,心裏難受。怎麼辦呢?他就教人們熬“祛寒矯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一齊放在鍋裏煮,煮好後把羊肉和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的“矯耳”做熟吃。果然,人們吃了“矯耳”飯,喝了祛寒湯,頓時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凍爛的耳朵不久就好了。家家戶戶感激扁鵲,說他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神醫。這一天正好是冬至節。以後爲了紀念扁鵲,每年冬至都包餃子吃。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爲進九之始。古人認爲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

冬至吃餃子的故事篇三

紀念張仲景

東漢的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因爲醫術高明,被人成爲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爲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裏很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爲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裏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麪皮煮熟。

麪皮包好後,樣子象耳朵,又因爲功效是是爲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爲老百姓看病,很受羣衆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俗話說,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裏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擡着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裏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爲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爲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爲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爲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現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記得小時候和父親參加過旅遊局搞的一個餃子節,有上百種的餃子,各種各樣的造型,各種各樣的餡料。

大的有如拳頭,小的婉若彈丸,簡單的集如一球,複雜的有白鶴亮翅,當時面對這麼好看的餃子,真捨不得咬下去。

現在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