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民間故事的傳說3則

傳說 閱讀(1.26W)

中國的民間故事數不勝數,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民間故事的傳說,感興趣的,過來看看吧。

民間故事的傳說3則

民間故事的傳說一:相思樹的傳說

在巨源鎮月亮灣碼頭銀河航線的一側有兩棵榆樹,這兩棵樹根纏着根,枝繞着枝,相依相生,像一對纏綿的情侶,當地人稱這兩棵樹爲“相思樹”。在當地還流傳着相思樹的一段悽美的故事……

金天輔七年5月的一天,金都城上京(哈爾濱市阿城區)東南上空突然雷聲滾滾,出現了一條几十米的黃龍。上京地區的所有人都跑出門來競相觀看,還沒緩過神來,便看見有紅雲自西北方向滾滾而來,雲中傳來鳳鳥嘹亮的長鳴。黃龍和紅雲交匯於空中,便向西方而去,在空中持續了半個時辰才消失得無影無蹤。所有人都驚呆了。正在監國的太宗吳乞買便派快馬將此事報與他的兄長,親征大遼的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阿骨打正與大臣們議事,聽此情景,大臣們便躁動起來,議論紛紛。便不約而同地轉頭把目光投向了阿骨打,即是皇帝也是個大薩滿的阿骨打(可以與神溝通的人)沉吟了片刻,便哈哈大笑,對大臣們說:不妨事,此乃祥瑞,將有帝后降世,說完衆大臣紛紛歡呼:祝我大金國祚永傳。

這一年,太祖第五個兒子完顏宗輔的妻子生了個胸口生有北斗形狀七個黑痣的男嬰,便取名烏祿(完顏雍即後來的金世宗)。一個月後女真烏林答部酋長石土黑將要生產的妻子突然身放奇香,不久便生了個的女兒,取名烏林答。對於這兩個孩子,大家都紛紛稱奇,稱這兩個孩子將來必將貴不可言。完顏宗輔見了石土黑,便對石土黑說我們一定結爲親家。

金天會五年(1120xx年)五歲的烏林答就和五歲的完顏雍訂了婚。由於女真族是個漁獵民族,那時松花江巨源段是金國貢魚的地方,也是春水(皇帝春天用一種叫海東青的鷹捕獲天鵝的活動)、捺鉢(皇帝捕魚活動)的聖地。女真人經常在這裏從事捺鉢活動。那時的松花江邊開滿了荷花,很小的烏林答和完顏雍就經常到松花江邊玩耍。一天,他們在一個荷花池邊上做老鷂子叼小雞的遊戲的時候,完顏雍不小心把膝蓋卡破了,小烏林答一邊哭一邊從衣服上扯下一條布爲完顏雍包紮傷口,完顏雍對着烏林答說:我一定一輩子保護你,不讓別人欺負你,我們在這裏建個房子,廝守一輩子。小烏林答含着眼淚笑着點點頭。

光陰荏苒,一晃兒,完顏雍和烏林答都已經18歲了,完顏雍長得體貌奇偉,美髯過腹,是個名副其實的美男子,他性格仁孝、沉靜、練達,又善於騎射。每次出獵,很多老年人都跟了去看,讚賞他的騎射技術,“國人推爲第一”。烏林答也出落成一個美麗端莊的少女,她聰敏孝慈,容儀整肅,在父母家時,家族人都很敬重她。這一年他們結了婚,舉國爲之轟動。不久,他們的兒子完顏允恭出世,更給生活增添了新的光彩。完顏雍爲人寬厚,常隨叔伯們四處征戰,將士都很推崇愛戴他。金熙宗皇統年間完顏雍以宗室子弟授光祿大夫,封葛王,又因爲完顏雍機智果敢,屢立戰功,被封爲兵部尚書。烏林答也長隨其左右,她知書達禮,文采超羣,侍夫教子,賢良無比。這一對恩愛夫妻本應就這樣相親相愛地生活下去,只恨生在帝王家。

到了金熙宗後期,熙宗疑心很重,經常肆酒發狂,無緣由的肆意殺人。悼平皇后裴滿氏趁機專權,許多朝臣無端遭貶遇害。

這使官居兵部尚書的完顏雍如履薄冰。對此,烏林答建議完顏雍把公公完顏宗輔當年攻宋時得的一件稀世之寶白玉帶獻給熙宗。因爲完顏雍的父親宗輔在完顏13歲時就病逝了,是出家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白玉帶是父親留下的傳家寶,看見了白玉帶完顏雍就好像看見了父親。完顏雍始終猶豫不決。烏林答就勸完顏雍說:“人若不在,寶傳誰家?”完顏雍沉思片刻,咬咬牙下定了決心將玉帶獻了出去,熙宗、悼後大喜,認爲完顏雍非常可靠。這不僅使完顏雍保住了兵部尚書之職,而且在熙宗大肆殺戮皇親貴胄和開國功臣時,也沒有對猜忌完顏雍,對此完顏雍更愛烏林答了,他們度過了第一個災難。

民間故事的傳說二:熬年的傳說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裏竄了出來,摸進人羣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着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拜岳家、九年級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民間故事的傳說三:華佗發明麻沸散的故事

華佗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他最早發明了麻醉藥,當時的藥名叫麻沸散。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你爭我奪,戰爭連續不斷,經常打仗;再加天災人禍,軍隊和老百姓受傷得病的很多。這一帶當時屬譙郡(今亳縣),歸曹操管轄,打仗多在長江兩岸,這裏是後方,因而傷病員大都運到這裏。華佗是有名的外科醫生,當然都要請他去治療。

華佗是惜貧憐苦、有求必應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給醫治。經他治好的病傷員,有鋸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縫補的,啥樣的傷病都有。可是,那時沒有麻醉藥,每當進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術時,病傷員忍受不了手術的痛苦,有的暈厥了,有的痙攣了,呼爹喊孃的慘狀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華佗看了也很心疼,咋辦呢?爲了治他們的病,爲了救他們的命,只有咬着牙、含着淚爲他們精心治療。傷病員看到華佗那種不怕髒、不怕累,認真爲人治病的精神,無不感動地流下淚來。

華佗爲了減輕傷病員的痛苦,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總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敗了。但華佗並不灰心,在治療中繼續摸索和試驗,他定要悟出個減輕病者痛苦的辦法來。

有一次,華佗爲一個患爛腸的病人剖腹開刀,由於病情嚴重,腸道壞死太多,前後忙了幾個時辰,才把手術做好,病人得救了。手術做好後,華倫卻累得筋疲力盡。爲了解除疲勞,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兩個菜,自斟自飲地喝了起來。誰知,華倫因勞累過度又加上空腹多飲了幾杯,一下子喝了個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老婆可嚇壞了!她知道華佗是個謹慎的人,從來沒有喝醉過,今天爲什麼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麼急症?!她當時很害怕,就用扎銀針的辦法進行搶救。人中穴、百會穴、足三裏都紮了,可是華佗仍沒有什麼反應,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他老婆看了更是着急,隨手摸摸脈搏,按按心窩,跳動的還都正常,這才放了心,知道他是真的喝醉了。

過了兩個時辰,華佗醒了過來。他老婆就把剛纔他醉後給他扎針的經過講了一遍,華佗聽了甚爲驚奇!爲什麼給我扎針我不知道呢?難道說,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覺嗎?

第二天,華佗就對他老婆說:“今天我再喝醉酒試驗一下,你再給我扎針,看看我有沒有感覺?”試驗結果,開始扎針時還是沒知覺,後來肌肉打哆嗦,最後才知道有點痛了。就這樣,又反覆地試驗多次,得出結論,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華佗後來給人動手術時,就叫病人先喝些酒來減輕痛苦。可是由於手術時間長,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來麻醉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次,華佗到鄉下行醫,碰到一個奇怪的病症:病者牙關緊閉,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動彈。華佗上前看看神態,按按脈搏,摸摸額頭體溫,一切正常;又問問病者過去有過什麼疾病?病者家裏的人說:“他身體非常健壯,什麼疾病都沒有,就是今天他誤吃了幾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這種病症的。”

華佗從病者家人的介紹中,得到了一些線索,他說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來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連忙把一棵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送到華佗面前,華佗接過臭麻子花聞了聞,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裏嚐了嚐,頓時覺得頭暈目眩,滿嘴發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華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對症下藥,用清涼解毒的辦法把病者救了過來。華佗臨走時什麼也沒要,就要了一捆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

華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興地對老婆子說:“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藥物了。”

他老婆一看說:“嘿,我還以爲你得了什麼寶貝呢,原來是臭麻子花!有什麼稀罕,這東西我孃家莊前屋後到處都是。”

華佗說:“那好呀,你趕快到你孃家去,儘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來,讓我配製麻醉藥。”

他老婆聽了把嘴一撇說:“你今個試驗,明個配製,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藥配製好!”

華佗聽了笑笑說:“‘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藥配製出來。”

從那天起,華佗開始對臭麻子花進行試驗,他先嚐葉,後嘗花,然後再把果根嚼。試驗結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華倫又到處走訪了好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泡製,終於把麻醉藥試製成功了!最後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製,麻醉效果更好。因此,華佗就給它起個名字——麻沸散。

華佗製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這話可一點也不假。華佗自從製成麻沸散以後,不論是開刀,還是剖腹,他先讓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覺後,再開刀動手術,這樣病人就減少了痛苦。手術動好後,在刀口上敷些金瘡膏,病人的傷口就癒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現在,這一帶的人們都很懷念華佗,都說他是神醫。只可惜,華佗沒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