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傳說>

趣味地理小故事

傳說 閱讀(2.64W)

繁忙的學習中抽一些時間出來看下地理趣味小故事吧,讓自己的大腦放鬆一下,又可以學習一些東西,以下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關於趣味地理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趣味地理小故事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一

水俁灣是日本一個秀麗如畫的海灣。多少年來,水俁鎮的漁民一直依靠豐富的海產生活。1950年,鎮上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貓忽然得了一種怪病,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四肢不斷抽筋,最後竟自己跳進海里淹死。人們覺得很新奇,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沒過多久,當地有些居民也得了這種怪病,症狀跟病貓十分相似,先是口齒不清,臉上毫無表情,走起路來東倒西歪,後來全身肌肉哆嗦,身體象弓一樣地彎起來,還發瘋似地大喊大叫,最後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死去,這種怪病就是聞名世界的水俁病。

人們對水俁病的發病原因,找了將近20xx年,解剖了不少病人和瘋貓的屍體,直到1969年才把真相搞清楚。原來,水俁鎮有一個氮肥公司,它在生產過程中採用汞作催化劑。這個公司排出的廢水和廢渣中就含有汞。汞進入動物體內,就會麻痹中樞神經,年深日久就會造成死亡。

水俁灣的海水常年被這種含汞的廢水廢渣污染,海里的魚、蝦、貝類都中了汞毒,海里生活着的各種生物組成了一個“食物鏈”——大魚吃小魚和小蝦,小魚、小蝦吃更小的浮游動物,浮游動物又吃浮游植物……海水中含汞的濃度雖然不高,但是經過“食物鏈”一環一環的累積到了大魚身上,隨着生物的抗藥性逐級增強,汞的濃度就比海水中提高了一萬倍到十萬倍,甚至上百萬倍。貓和人吃了含汞量較高的水產,就得了可怕的水俁病。

這種水俁病的發生,並非偶然,實是環境污染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界的資源和生態平衡,影響着生物的生活習性,威脅着人類生存。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組成了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之間不斷進行着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流動,並且保持生態平衡。生態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但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口不斷增長,工農業逐步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環境問題也日漸加劇。

環境問題的產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各種自然災害和各種地方病的發生;二是人爲原因引起的,這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濫採濫用自然資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質;某些大型工程建設不當;城市人口不斷膨脹產生各種城市環境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綠化面積減少、大氣、水、噪聲、固體廢棄物的污染等等。

水俁病就是隨着工業生產的發展,工業生產中排出的廢火、廢氣、廢渣(簡稱“三廢”)對環境的危害造成的。由於“三廢”破壞了海洋生態系統的天然自淨能力,破壞了海洋生態平衡,從而導致魚和人體健康受到影響。

人類向前發展,經濟不斷繁榮是歷史的必然。人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污染的環境又反過來危害人類。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保護環境,切實有效地消除環境污染,保護好我們生存所依賴的地理環境。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二

泰坦尼克號,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驕傲地稱爲“永不沉沒的巨輪”,該船船身相當於三幢半住宅大廈的長度,被歐美新聞界譽爲“海上城市”。1920xx年4月15日凌晨,它載着2207名旅客和船員作處女航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發生了僅僅爲時10秒鐘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難的悲劇。這輝煌的首航竟給它帶來了葬身海底的厄運。

泰坦尼克號遊輪於1920xx年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啓航開往紐約,登上這條船的富商大賈和英美兩國的社會名流,都想在這條嶄新的奇蹟般的巨輪上逍遙自在地度過美妙的一週。甲板下面,低等客艙裏乘坐的是數百名移民,他們要越過大西洋,到彼岸去開創新的生活。

最初幾天平安地過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報務員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隻發出的緊急電訊,電訊提醒他們冰山異乎尋常地向南漂浮,已經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號又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緊急電訊,然而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員的重視,第一次收到的警報被丟到一邊,幾個小時沒有向船長報告,後來的兩次乾脆沒有送交到指揮室。黃昏剛過,氣溫便開始驟然下降,儘管冰山臨近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泰坦尼克號卻既沒有改變航線也沒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臨之後,愛德華·史密斯船長佈置了警戒冰山的瞭望哨。23點40分了望臺上的人最先發現了冰山,值班軍官下令向右弦急轉彎。可是一切都太遲了,冰山已經將船弦外壁撞開了一條100米長的裂口。大多數旅客只是感覺到了輕微的震動,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隨船的工程師們經過察看後認定:該船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們認爲,如果船上的16個防水艙只有4個進水的話,船還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個底艙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艙裏的旅客大都起了牀,因爲海水已將他們房間裏的地板淹沒。報務員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最新規定的SOS呼救信號,在海難中使用這種信號還是第一次。午夜12點零5分,按照船長的命令救生艇開始下水。

旅客們並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總共只有1178個座位,只能接納旅客總數的一半,但是按當時的法律規定,這種救生條件已經算相當充分了。起初,旅客當中並沒有發生恐慌,他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什麼危險,因爲泰坦尼克號是“永遠不會沉沒的!”直到船體出現了危險的傾斜,他們才失去了先前的鎮定。婦女和兒童首先離船。頭等艙裏的乘客優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們當中只有4名婦女在這次海難中喪生。在二等艙和三等艙裏的272名婦女當中倖存下來的只有96人。有一段時間,三等艙通向甲板的門甚至都被鎖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來。在越來越傾斜的甲板上,樂隊不停地演奏着拉格泰樂曲。

凌晨2點40分,泰坦尼克號幾乎在水中直立起來,然後便頭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艙房裏的移民們和泰坦尼克號一起葬身於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拋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這條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隨葬品。

造成這條豪華巨輪沉沒的冰山,其實不是什麼神祕的東西,它是漂浮在極地海域的巨大冰塊。每年春夏時節,因氣溫升高極地海洋冰塊破裂而生成,在向溫帶、熱帶漂移時,逐漸消失。它們體積相差極大,大的冰山可達幾公里長,這樣的龐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脅。

泰坦尼克號被撞沉,說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類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對各種自然現象予以足夠的重視,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三

從前,有個地主財迷心竅,爲了錢財,他無惡不作。春末夏初的一天,阿凡提又看到這個財主跟窮人打賭詐騙錢財,阿凡提就在心裏想着怎麼樣來制裁財主。阿凡提對財主說:“你知道一晝夜有多長時間?”

財主不加思索地說:“一晝夜就是一天。這還用問?”

阿凡提說:“你說的不完全正確。有些地方,一晝夜不是一天,而是一年。”

王財主氣勢洶洶地說:“一晝夜在那都是一天,那裏會有一晝夜是一年的地方!你敢跟我打賭嗎?”

阿凡提問:“賭多少?”

圍觀的人們也都議論着,一晝夜是一天,怎麼會是一年呢?說起阿凡提,財主知道他聰明過人,但心想這小子老壞我的大事,今天一定要出出往日的窩囊氣。想到這裏,財主冷笑一聲:“賭黃金百兩”!

阿凡提笑着說:“百兩就百兩。我願立下字據爲證,決不反悔。”

財主十分高興,當衆雙方立下打賭字據。觀衆都爲阿凡提捏一把冷汗,一旦輸了,這百兩黃金到哪裏去找?

阿凡提領着財主往北走啊走,一路上風餐露宿,寒冷、險情時刻威脅着他們。財主從未受過這等艱苦,但一想到百兩黃金,還是無奈地跟着阿凡提去冒險。走啊走,越走白天的時間越長。終於有一天,他們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了北極。一天、兩天過去了,太陽就是不落,財主很着急;五天、十天過去了,太陽仍然不落,財主疑惑起來;一月、兩月過去了,太陽還是不落,財主已經心灰意冷。最後,財主把帶來的乾糧快要吃光了,太陽依舊不落,爲了能活着回去,財主只好認輸。

人人都知道一晝夜等於一天,即24小時。爲什麼北極一晝夜就是一年呢?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公轉。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運轉叫做自轉,地球自轉一週即一晝夜,有24小時。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公轉,地球公轉一週即一年。地球公轉有個重要特徵,就是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66.5°的夾角,而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由於這個重要的特徵,使得地球在繞日公轉的過程中,太陽有時直射在北半球,有時直射在南半球,有時直射在赤道上。一年之中,太陽的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來回移動。

每年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北極太陽全天不落。一天24小時都在白晝中度過。這就是極晝。以後,隨着太陽的直射點北移,北極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到北半球夏至日,極晝擴大到北極圈。此後,太陽直射點不再北移,開始南移,北極極晝範圍開始逐漸縮小,到9月23日前後,太陽再次直射經過赤道後,北極的白晝時間纔算結束。在這段時間裏,愈靠近北極,極晝持續的天數愈多,北極的極晝持續天數達191天。在這期間,北極沒有黑夜,全是白天,也就是半年白天。

北半球秋分日以後,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北極開始太陽終日不出。一天24小時都在黑夜中度過,這就是極夜。直到第二年北半球春分日以前,北極全在漫漫長夜中度過。愈靠近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愈多。北極持續的極夜天數爲174天。在這期間,北極半年黑夜。

南極的情況與北極相反,只是白晝和黑夜天數與北極不同。所以,我們說南北兩極,一年就是一個大晝夜,半年白天,半年黑夜。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四

據說“夸父”本是一個巨人族的名稱,從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傳下的子孫,住在遙遠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上。他們個個都是身材高大、力大無比的巨人,耳朵上掛着兩條黃蛇,手中握着兩條黃蛇。看樣子很可怕,其實他們性情溫順善良,都爲創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奮努力。

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夏季雖暖但卻很短,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山頭的積雪還沒有溶化,又匆匆從西邊落下去了。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成都載天的上空,不斷地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們從本族中推選出一名英雄,去追趕太陽,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選出來,心中十分高興,他決心不辜負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陽賽跑,把它追回來,讓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樣溫暖。於是他跨出大步,風馳電掣般朝西方追去,轉眼就是幾千幾萬裏。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陽落山的地方,那一輪又紅又大的火球就展現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麼地激動、多麼地興奮,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雙巨臂,把太陽捉住帶回去。 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裏的水。兩條河的水頃刻間就喝乾了,還是沒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澤裏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雖然夸父失敗了,但他的這種精神、這種毅力一直被人們傳爲佳話,並且激勵着許多有志之士不斷進取。

夸父追日的目的真的能夠達到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於他違背了客觀規律。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本身是不能發光的,必須藉助於太陽的光和熱來哺育其上的生命。地球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離太陽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這就使白天和黑夜不斷更替,因此也就會看到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西邊落下。夸父看到的太陽西行,實際上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另外,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在繞太陽公轉,並且地軸和公轉軌道之間存在着66.5°的夾角。且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不變,這樣就使太陽直射點只能在南、北緯23.5°之間移動,結果使地球表面的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出現差別。所以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氣溫越低,也就是說北方要比江南寒冷。因此,即使夸父跑得再快,再力大無比,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五

在晴朗的夜晚,當你擡頭仰望天空,就會看見一條南北方向的乳白色星河。它橫跨天際,氣魄雄偉、浩浩蕩蕩,猶如天上之“河”,將天空分爲兩部分。美麗的銀河,喚起了人們無限遐想,古今中外流傳着許多膾灸人口的神話傳說

銀河在英語中的意思是“牛奶鋪成的道路”,是由古希臘神話演變而來的。傳說中的赫剌克勒斯是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他是宙斯(希臘神話中的衆神之王)和阿爾克墨涅的私生子。由於宙斯害怕他的妻子赫拉嫉妒而準備將孩子匿藏起來,於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宙斯之女)獻了一計,讓他把孩子假裝成偶爾從路邊發現的棄兒,並將他帶回家讓赫拉照料,赫拉見孩子可憐而爲他哺乳,這時飛濺到口外的奶滴逐漸彙集變成星星成爲銀河。

根據《博物志》記載:“濺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諸,年年月月有桴槎,去來不失期。”相傳很久以前,人們認爲天河與海相通,住在海島上的一個人忽然產生乘木船到大海盡頭探個究竟的念頭。於是他備足乾糧,踏上木筏,乘風破浪航行在海洋裏,前一兩天太陽從他的頭頂過去,星星在遙遠處向他招手。三四天後,太陽只在他的身邊升落,再也看不到月光了,而在他的四面八方可見到星斗的光影,這情景使海島人迷惑不解。十多天後,木筏漂到一處地方,周圍豁然光亮起來,看到城廓建築頗具州府規模,還遠遠傳來機梭的聲音,擡頭望去,原來閣樓上有淑女織布,轉身又見一英俊男子牽牛在河邊飲水,牽牛人見了他便吃驚地問:“由何來此?”海島人便把他的經歷說了一遍,說完就問牽牛人這是什麼地方,牽牛人回答:“這是天堂,這條河是天河”。真是“乘槎遊天河,邂逅遇牛女”。

傳說固然動人,想象也十分豐富,但銀河既不是牛奶鋪成的路,也不是仙女洗澡的地方,更與大海沒有牽連。銀河是宇宙空間的一個星系,由恆星、星雲和星際物質組成,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太陽系就在其中。銀河系約有24億顆恆星,我們晚上看到的天體幾乎全部是銀河系成員,銀河系的質量有1400億個太陽質量,其中恆星佔90%。銀河系的重要部分呈扁平狀,象一個鐵餅,邊緣薄、中間厚,直徑約7萬光年,它的主體稱爲銀盤,太陽距盤心約2.3萬光年。由於太陽系靠近銀道面,所以,晚上從地球上沿着銀道面看天體最密集,我們置身於燦爛的恆星羣中,肉眼分辨不清位置,只能看到一條銀白色的連續光帶,這就是通常說的銀河。龐大的銀河系是一個永恆運動着的物質世界,它在茫無際涯的宇宙中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島而已。

趣味地理小故事篇六

提起地球的自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它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讓人們對此作出證明,或許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對於人類初次作出的對地球自轉的證明來講,曾發生過下面一個故事。

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說”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他提出這一理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他自己設計的一項實驗所證實。

傅科是用一種特殊的擺來進行實驗的。這個擺由一根長60餘米的纖細金屬絲懸掛一個27千克重、直徑約30釐米的鐵球所組成。當時人們把這種從未見過的“超級擺”稱之爲“傅科擺”。

1851年的一天,傅科在法國巴黎萬神廟的圓頂上將他親手製作的傅科擺吊上,讓擺在廣場上悠然自得地擺動着。這時,成千上萬人前來觀看這一奇妙的實驗。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們發現了奇蹟,那就是擺在悄悄地發生着“移動”,並且是沿順時針方向發生旋轉。有的人在擺動開始時,明明看到擺球運動到自己眼前,又蕩了回去,可經過一段時間後,擺球竟離自己越來越遠。這對於圍觀的人們來講,他們通過對現象的觀測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眼看着自己沒有移動,那一定是擺平面發生了“移動”。

其實擺動的平面是不會發生移動的。我們知道作爲一種物質運動形式,擺是無法擺脫地球自轉的。傅科選用較長的金屬絲,是爲了讓擺動的時間達到足夠的長度,這樣便於觀察擺動的變化,同時選用較重的擺球,是爲了增加擺本身的慣性和動量,以克服空氣的阻力,一旦它擺動起來,作爲一種運動狀態,有滯後於地球自轉的慣性,即能夠減少地球自轉的影響。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分析,由於地球的自轉,每一個觀測者都被地球帶着運動,儘管觀測者站在原地沒有動,可腳下的地面是動了,也就等於把觀測者悄悄地帶離了原地。因此,真正沒有移動的是擺動平面。

傅科擺的擺動作爲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爲世界所公認。我國北京天文館的大廳裏就有一個傅科擺,一個金屬球在一根系在圓穹頂上的長長細線下來回擺動着。下面是一個刻着度數的像鐵鍋似的大圓盤,人們可以由此讀取擺動平面旋轉的度數。前去參觀的人們都喜歡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親眼看一看地球是怎樣自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