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字數少5個

成語故事 閱讀(1.1W)

成語故事字數少 [殺雞取蛋]

成語故事字數少5個

有個老太婆,養着一隻母雞。這母雞可是個寶貝,他每天下一個黃燦燦的金蛋。老太婆每天能撿到這麼一大砣金子,什麼事兒也不用幹,日子還過得挺闊氣。她閒得沒法兒,就天天守着她的寶貝雞,只盼望他早點下蛋。

有一天,母雞照例又下了一個金蛋。老太婆把金蛋託在手上,心裏想:“這寶貝雞一天只下一個金蛋,真叫人等得悶氣。不如宰了他,把他肚子裏的蛋一古腦兒取了出來吧。”老太婆拿定主意,真把這寶貝雞宰了。沒想到打開肚子一看,一個金蛋也沒找着——長成的金蛋已經下完了,新的金蛋可還沒長成。

“殺雞取蛋”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爲了急於得到某種利益,毀壞了產生這種利益的根本,可以說是“殺雞取蛋”。

成語故事字數少 [螳螂捕蟬]

吳王要出兵攻打楚國。他已經下了決心,對臣子們說:“誰要是勸阻我,我就把誰殺了!”吳王身旁有一個侍候他的少年,想勸吳王不要出兵,可是不敢直說。他就每天清早起來,拿着彈弓和泥丸,在花園裏走來走去,想讓吳王看見,好趁此勸勸吳王。

直到第三天早上,吳王起來偶爾向窗外一望,看見那少年在花園裏走來走去,就喚他說:“孩子,你大清早在花園裏幹什麼呢?你看,你的衣服都叫露水給打溼了。”那少年把手裏的彈弓揚了一揚,說:“大王,別作聲。您看樹上有一隻知了,正在高高興興地喝露水呢!他不知道有一隻螳螂正躲在他的身背後哪。”吳王聽了覺得好笑,說:“螳螂捉知了,這有什麼稀奇呢!你真是個孩子!”那少年仍舊很有興趣地說:“您看,那螳螂悄悄地繞過樹枝,正要撲上去,沒想到有一隻黃雀正躲在他的身背後哪。”吳王在窗子裏可什麼也沒看見,就問:“那黃雀又怎樣呢?”那少年把泥丸搭在彈弓上,說:“黃雀伸長了脖子,正要去啄螳螂,沒想到我已經瞄準了他的小腦袋了。這三個傢伙都只看到面前的利益,而不顧背後的禍患。”吳王聽了少年的話,想了好一會兒才說:“你說得對。”於是,他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螳螂捕蟬”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通常和“黃雀在後”連在一起用。比喻只看到面前的利益,而不顧背後的禍患。

成語故事字數少 [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臣名叫莊辛。他見朝中有幾個大臣整天圍在楚襄王身邊,與楚襄王一起縱情淫樂,就對楚襄王說:“您那些心愛的臣子,奢侈浪費,如果不果斷地處置他們,必然要遭殃!”襄王聽了,不以爲然地說:“我看你是老糊塗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謠。”莊辛說:“如果大王您繼續寵信這些奸臣,那麼楚國很快就要滅亡了!”

由於楚襄王不聽勸告,莊辛便離開楚國到趙國去了。後來楚國果然遭到了秦國的進攻。由於楚國內部空虛,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國土。楚王被迫逃到城陽(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時他纔想起莊辛的話,連忙派人去把莊辛請來。莊辛回到楚國之後,襄王內疚地對他說:“現在事情已經弄成這個樣子,你看怎麼辦纔好呢?”莊辛回答說:“羊跑了纔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原文是:‘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我聽說從前商湯王、周武王只有方圓百里的國土,但是卻建成了強大的國家;夏桀王、商紂王雖佔有整個天下,卻最終亡了國。大王您要牢牢記住這個教訓:重用奸臣,一定會導致災難的!”

楚襄王聽了莊辛的這番話後,覺得很對,於是馬上封他爲陽陵君,不久就收復了大片的土地。

成語“亡羊補牢”由“亡羊而補牢,未爲遲也”縮略而來,比喻出了差錯或者遭遇失敗之後,要吸取教訓,及時補救,還不算遲。

成語故事字數少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明朝的時候,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很會儲藏柑橘。他保存的柑橘經過一個冬天和一個夏天都不會腐爛,柑橘皮又紅又滋潤,飽含着水分,像寶石一樣,非常美麗。柑橘的價格雖然很高,買的人卻不少。

有一次,明朝大臣劉基買了他一個柑橘,剝開皮卻臭氣沖天,再看裏面的果瓤,早就幹得像破棉絮了。劉基氣憤地責問道:“你爲什麼弄虛作假欺騙顧客?”

賣柑橘的人笑了笑,說:“我做這個生意已經很多年了,而且就靠這個過日子。我願意賣,人家願意買,誰都沒意見,只有你這位先生不滿意。你可知道,當今世上欺騙人的多着呢!你不想想,那些腰間佩着兵符好像是保衛國家的武將,難道真有孫子、吳起的打仗本領嗎?那些頭戴烏紗帽、神氣十足的人,難道真是治國的人才嗎?其實他們也沒多大本領。人民的疾苦,他們根本就不管;官吏們胡作非爲,他們也不制止。他們只顧自己吃飽了肚子,耗費國家的糧食和錢財,卻不知道羞恥。這些人和我賣的柑橘一樣,看起來非常光鮮亮麗,但是肚子裏什麼能耐都沒有。”

劉基聽了這番話,啞口無言。回到家裏後,他就寫了《賣柑者言》這篇文章,其中就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句。

後來,人們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作爲成語,比喻外表雖然很華麗,可是裏面卻已經一團糟了。

成語故事字數少 [孺子可教]

張良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謀士。他年輕的時候,曾計劃刺殺秦始皇,刺殺計劃失敗以後,便隱居到下邳(在今江蘇睢寧西北)。有一次,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張良前面,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去,然後回頭對張良說:“小夥子,到橋下面去幫我把鞋撿上來。”張良毫不猶豫地照辦了。當張良把鞋子撿上來後,老人又對張良說:“給我穿上。”於是張良跪下又把鞋子給他穿上。老人笑着走了。走出老遠,又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意思是你這個小夥子可以教誨)!五天後一大早到橋上來見我。”

五天後,張良一大清早就去了橋頭,卻看到老人已經在橋上了。老人責備道:“和長者見面,怎麼能遲到呢?”老人叫他五天後再來。五天後,雞剛叫張良就到橋上去,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還是責備張良來遲了,讓他五天後再來。又過了五天,張良不到半夜就去橋上等,他等了好一會兒老人才來。老人可高興了,於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贈給他,讓他認真學習。

張良得到兵書後像是得到了寶貝一樣,回到家中日夜研究,苦苦地琢磨,終於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

後來人們就用“孺子可教”來讚揚年輕人有培養前途。孺子,小孩子;教,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