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5個

勵志故事 閱讀(1.98W)

知道故事開頭卻猜不到故事結局,這就是人生!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5個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1: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爲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爲正器耳。”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纔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爲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纔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爲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說“超俗”遠大!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2:

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巴爾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長篇小說,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天深夜十二點時,僕人就會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寫五六個鐘頭,直到累到極點纔會離桌休息。

巴爾扎克是舉世公認的觀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現實生活裏,他卻不太精明。在年輕時,他曾經商失敗,欠下了六萬法郎的債務。等他成名後,儘管收入不菲,但由於奢侈浪費,最後弄得入不敷出。在這段日子裏,還發生一樁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爾扎克醒來,發覺有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問道:“你笑什麼?”

巴爾扎克說:“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連一毛錢也找不到,你在黑夜裏還能找到什麼呢?”

小偷自討沒趣,轉身就要走。巴爾扎克笑着說:“請你順手把門關好。”

小偷說:“你家徒四壁,關門幹什麼啊?”

巴爾扎克幽默地說:“它不是用來防盜,而是用來擋風的。”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崙,“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歲,留下許多未完成的作品,成爲全人類巨大的損失。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3: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國所有的猶太人,68歲的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他們的保護。辦法定下來之後,接下來是選擇求生的對象。兩個兒子認爲,應該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爲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視爲他的恩人。在不同的場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儘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擁有潘沙森林的採伐權,在歐洲是數得着的木材供應商。金·奧尼爾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40年來,爲了支持他打敗競爭對手,波德默家族的錢,從來都沒有存入過其他的銀行,就是到事發的時候,他的銀行裏還存有波德默家族的54萬馬克。現在波德默家族遇到了滅頂之災,向他求助,他怎會袖手旁觀?

68歲的老人卻不是這種意見,他認爲應該向木材商本內特求助,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後來是經過他的資助,波德默纔有了今天的家業。現在雖然很少往來,但心理上從沒斷絕過感激和思念。

最後,老人說,你們還是去求助本內特先生吧!雖然我們欠他的很多。

第二天一早,兩個兒子出發了。在路上,二兒子說,我們不能去本內特先生那兒,上次我見他時,他還提那700噸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要去求奧尼爾。最後,二兒子去了銀行家那兒,大兒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一個叫艾森·波德默的人,從日本輾轉回到德國,去尋找他的家人,最後一無所獲。後來,他從納粹檔案中查到這麼一條記錄:銀行家金·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年輕男子,疑是猶太人。一年後,他又於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死亡檔案中,查到他父親、母親、妻子、弟媳及6個孩子的名字,他們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後第四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國,20xx年12月4日去世,終年83歲,留下一部回憶錄、2個兒子、3個女兒和9個孫子、孫女。他的回憶錄主要講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內特的幫助之下,怎樣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該書的封面上寫着:獻給父親賈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寫着:許多人認爲,要贏得他人的善報,最好的辦法是給其恩惠。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解,在現實中真正對你有善舉的,大多都是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4: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1920xx年來到中國的四川。

當時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着那種兩人擡的竹轎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伕累得大汗淋漓。作爲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羅素,此情此景使他沒有心情觀賞峨眉山的奇觀,而是思考起幾位轎伕的心情來。他想,轎伕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他們擡着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思考,爲什麼自己是擡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正思考着的時候,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臺,陪同的人讓轎伕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伕的表情,很想去寬慰一下辛苦的轎伕們。

但是,他看到轎伕們坐在一起,拿出菸斗,有說有笑,講着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還給這位大哲學家出了一道智力題:“你能用11畫,寫出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嗎?”羅素承認不能。轎伕笑呵呵地說出答案:“王一、王二。”羅素陡然心生一絲慚愧和自責,我憑什麼去寬慰他們?我憑什麼認爲他們不幸福?

後來,羅素因此得出了一個着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爲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或苦痛是錯誤的。

有關成功人士的小故事5:

一位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的老將軍,解甲歸田後辦了個武術培訓班,還迷上了古董收藏,他對每一件古董都沉迷至極,每天擦了又擦,看了又看,總是把玩不停,興趣不減。

有一次,一羣好友來到他的收藏室欣賞他的藏品,他眉飛色舞地給他們介紹古董,在介紹他最心愛的一隻古瓶時,一不小心從手中滑落,他趕緊將古瓶一抱,纔沒有落到地上,可他在這一瞬間嚇得面如土色,滿臉是汗。這件事使他迷惑不已:自己戎馬生涯大半輩子,不知經歷了多少腥風血雨,可爲什麼一隻古瓶的脫落就使自己嚇成這樣?思來想去難以得到合理的答案。

他時常做夢,夢見古瓶跌得粉碎,夢見古瓶被盜去,夢見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夫人見他這樣很是心疼,無意中說了一句:“那古瓶還不如摔碎算了,說不定你就不會這樣了。”一句話使將軍恍然大悟:因爲過於迷戀,纔會患得患失,這是自己製造的心魔,使自己難以解脫。於是,他一咬牙將那隻古瓶砸了,這夜,他居然安穩地睡了一個好覺。

他是誰?他就是教出了盧俊義、林沖、武松、岳飛的周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