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成語故事>

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閱讀(1.72W)

成語故事能讓孩子增長知識,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還能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彙量,進而促進他們語言思維的發展,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

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

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1:道不拾遺

商鞅,原名衛鞅,衛國人,戰國時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時任秦國的宰相,因功勞顯赫而封賜商地十五邑,故稱商鞅。

商鞅年輕時代就喜歡刑名之學(古代研究依法治國、賞罰分明的學問)。他之所以會到秦國去任宰相,完全是出於逃生。那時,他的父親衛叔痤在魏國當宰相。有一次,衛叔痤病重,魏王來探望。魏王問衛叔痤:“如果你的病難以治癒,朝廷中有誰能代替?”叔痤說:“我兒子衛鞅可以代替我。”想不到,魏王不是個喜歡以法治國的人,所以,對叔痤的薦舉自然不高興。叔痤望着魏王不悅的臉色,心裏明白了許多,爲了表示對魏王的效忠,就對魏王說:“既然你大王不用他,就把他殺了吧!千萬不要讓他跑到別國去,讓別國用他。”衛鞅聽到這個消息,就逃到了秦國。

在秦國,秦孝王錄用了他。他不斷地勸說秦孝王進行治理國家的改革。秦孝王聽從了他的建議,任他爲宰相。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商鞅變法”。

他堅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麼人,只要對國家有功,就應該予以獎勵。他鼓勵耕織,生產多的可以免去徭役。他認爲,貴族世襲的制度應該廢除,應當按軍功的大小給予不同的爵位等級。執法應該嚴明,不講私情,以法爲準。商鞅的變法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對,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變法很快就推行開了。

由於商鞅積極地推行變法,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紀律嚴明,兵士都樂意打仗。民風也變得純樸起來,社會秩序安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秦國一天天強大了起來。

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2:金針度人

相傳,織女是一個聰明漂亮、心靈手巧的仙女,她與牛郎私自相愛,結果被王母娘娘“棒打鴛鴦”,經過不斷抗爭,才爭取到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晚上和牛郎在銀河的鵲橋上相會的權利。每到這天晚上,凡間的婦女便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樣有一雙靈巧的手,有一顆聰慧的心,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從此,“七夕”就成了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

唐朝有個叫鄭採孃的女子,每年七夕都要向織女乞巧。這年七夕又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採娘設案焚香,獨自進行祭拜儀式。不一會兒,她似乎聽到空中有什麼動靜,不由瞪大眼睛,只見一列華麗的車輛,遮住了天空。在中間那輛最精緻的車上,坐着一位儀態高雅的女人,穿着彩霞似的輕柔衣裳。她走下車來,面帶微笑地說:“我就是織女,你要祈求什麼福氣呢?”

採娘見織女親自詢問自己的需求,非常高興,連忙跪在地上,激動地說:“我希望有一雙巧手。”於是,織女就拿出一根長一寸左右的金針,放到採娘手裏,並叮囑說:“你把金針別在裙子裏。二天之內,自己一人呆在一間屋子內,不要說話。”採娘連連叩謝,等她擡頭時,發現天邊空蕩蕩的,車輛、仙女全都不見了。這一切真像是一場夢啊!採娘揉了揉眼,當她看到自己手上的金針時,才明白一切都是真的。於是,她朝天空又拜了幾拜。一連三天,採娘都非常謹慎地按織女的叮囑去做了。三天後,採娘走出屋子,開始織布繡花,飛針走線,果然手巧無比。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聽說這個神話傳說後,大發感慨,寫了首詩。詩云:“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說的是刺繡工藝的高超技巧與針法,定要祕而不傳。但是,綜觀元好問的一生,我們會發現,他一直在“金針度人”,啓迪後學。元好問是金朝最有成就的文史學家。他學識淵博,着述豐富,援引後進,爲官清正,在金元文壇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即使到了明清時期,能與他相提並論的學者也寥寥無幾,他的學生、師友及後人尊稱他爲“一代宗匠”。

金哀宗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問立即向時任蒙古國中書令的耶律楚材推薦了五十四個中原名士,請耶律楚材加以保護並任用。而元好問教育或指導文壇名人如郝經、王惲、王思廉、孟琪等人的事蹟,尤其是他對劇作家白樸的教育與關愛一直傳爲文壇佳話。據說,白樸之所以能成爲“元曲四大家”之一,與元好問“金針度人”是分不開的。

八百字以內的成語故事3:奮不顧身

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着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爲騎都尉,率兵抵禦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時很得朝廷信任。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的夏天,太史令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武帝則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匈奴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寡不敵衆,無奈投降了匈奴。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卻聽說他投了降,認爲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憤怒萬分。朝中大臣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沒有骨氣。

漢武帝詢問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爲李陵辯護:“我和李陵一向沒什麼交情,但我見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

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匈奴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

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說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爲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責任。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爲他是在爲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關進了大牢,施行“腐刑”。

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爲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李陵知道後很是痛心,於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他奮不顧身、爲國捐軀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