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故事集>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

故事集 閱讀(2.92W)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裏,莊子的智慧是獨具魅力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1:心中的佛光

有一個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鉢傳給一個弟子。在他的衆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禪極深,老和尚一時難以選擇誰爲傳人。

一個暮色蒼茫的傍晚,老和尚自感壽命將止,到他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他叫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既便宜又能塞滿禪房。

老和尚給了弟子們各人一枚銅錢後,有兩個弟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身邊打禪,沒有行動。

不久,有一個弟子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他已買了幾車乾草,足可以填滿禪房了。老和尚聽後,搖頭蹙眉,非常失望。

接着,另一個弟子也回來了。只見他從袖子中取出一支蠟燭,然後把蠟燭點燃。老和尚見狀,口唸:“阿彌陀佛”,臉上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神色。

這時,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見那弟子起身,將銅錢還給了老和尚,雙手合十說:“師傅,我買的東西就要來了!”說完,他吹熄蠟燭,禪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將手指向門外說:“師傅請看,弟子買的東西已經來了——”師徒都向門外看去,只見東半邊天上,一輪滿月剎那間從地平線上躍出,冉冉升起。金色的月光照進禪房,禪房裏灑滿光輝,一片通明。

老和尚驚訝得半晌無語,禪房裏一時寂靜異常。許久,老和尚才問打禪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弟子雙掌合十說:“乾草固然能裝滿禪房,但卻使禪房不潔而黑暗,雖價廉而實平庸所爲;蠟燭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燭光能充盈禪房,買燭者非上智而不能爲也!”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肅穆,繼續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謂九天中最無價之物!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然佛明四字,佛明我心,可見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聞言,脫下袈裟披在打禪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聰至慧者也!”

心中的佛光,誠如我們生活中的快樂、幸福,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只有心中裝有快樂、幸福,生活就會像月光一樣毫無保留地普照,讓我們遠離煩惱、憂愁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2:就在這一刻

和幾位新認識的朋友泡茶聊天,有一位問我:“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感受到無常呢?”我說:“無常是隨時隨地都在的,只是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不能感覺罷了!

就像我們正在喝茶的這一刻,這個世界有人正在熱戀,而有人剛剛失戀;也就在這一刻,有人正在死亡,而有人剛剛誕生;這一刻,有人正在歡欣大笑,也有人正在悲哀哭泣……

我們時空的每一刻,都是如此無常,如果我們仔細聆聽,會同時聽到嬰兒的生的啼哭與老人的死的悲嘆,會聽見笑聲與哭聲同時存在!”

衆人聽了,都陷進沉思裏,默默無言,我趁這沉默的空檔,把因久泡而失去滋味的茶葉倒掉,邊倒邊說:“你們看這萎黃的茶葉,在一小時前還有着多麼甜美的芬芳呀!這就是無常,我們的人生短暫,實在經不起泡幾泡的。”等朋友走了,我一邊收拾茶桌;一邊想着,因爲生命無常,所以每一泡茶都要專心地泡;

由於人生短暫,每一個此刻都要用心地生活。

人生,實在經不起泡幾泡的。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精選3:放下了,就自在了

凡事都存在前因後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生過了就會消失,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情,做的時候盡心盡全力,過去便放下,即得自在!

人的一生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如過客一樣短暫。雖然當回憶往事的時候,彷彿就在昨日,然而卻已過了幾十年。幾十年如此,幾年如此,一天亦如此。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這一天飛快地流逝。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歲月裏,曾經讓我們眷戀的人離開了,念念不忘的名譽、地位、財富、眷屬等等也最終離開了我們。疼愛我們的父母有的已經逝去,因某種原因也不得不離開恩情深重的師長,兒時的玩伴分開,要好的朋友、同修也各奔東西。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一個轉身,就會變換很多面孔,曾經擁有的,我們沒有能力挽留,而這,就是人生的聚散離別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軌跡,用佛法的語言描述就是各自的業力和因果。昨日的輝煌已過去,昔日的慘痛也過去了,可每每回憶起那些人和那些事,留在心底裏的卻難以忘懷,會有喜歡、憤恨、難過、傷感等情緒。讓我們產生強烈情緒的人和事似乎真的很難遺忘,不論何時憶起,心底那份強烈的情緒都會浮現出來,即便是經歷死亡與再生,也不曾遺忘,這就是輪迴。

生生世世的糾纏如此而來,持續的痛苦就此產生,可否知道已經過去的便已消失?不能遺忘只會痛苦,忘卻纔能讓自己快樂,可爲什麼不能忘卻?因爲不願放下!不願放下對自己喜歡的人的眷戀,不願放下對自己嗔恨之人的仇恨,不願放下自己的貢高榮譽,不願放下自己的失意和落魄,希望能夠獲得別人的讚歎和欣賞。因爲放不下所以不能自在,因爲心裏裝着太多的苦惱,所以無法輕鬆。爲什麼會如此?因爲太在乎自己。

其實,一切人與事的發生都是因緣相聚的結果,因爲各種條件成熟了,在一定的時空中,有了你我的相聚,就有了事情的發生;當條件失去、時空變換的時候,相聚便分離,事情便過去,過去即逝去,便要忘記。包括我們自己自身也是各種因緣條件的聚合。當某種因緣發生,某個重要條件消失,觀念裏的我也不復存在。

有的人對我說:“師父,我無法遺忘對某個人的怨恨。”

我說:“那你能如何?你能對他做什麼嗎?”

“不能,但我就是恨他,想到他做的事情,對我的傷害,我就無法忘記。”

“你自己快樂嗎?”

“不快樂!”

“那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你知道麼?”

“我知道。”

“那你就要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能放下是在解脫你自己,不能放下就是在束縛你自己。”

有人說佛教消極,認天認命,其實佛教並非如此,而是最積極的。當一件事情發生,而你沒有辦法處理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承受它、解決它、放下它。

我們知道,當身體揹負重擔的時候是很難走得遠的,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當內心裝載太多負擔的時候,也很難再前行。只有放下心裏的負擔,自心輕鬆的時候,才能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怎樣減輕心裏的負擔?少妄念、少計較、少攀比、多奉獻、多寬容、多慈悲。心裏雜念那麼多,計較事情那麼多,人家清淨你污濁,人家無意你多心,怎麼會不累?

當我們的生命在前行,許多人和事瞬間過去後,又會遇到新的人、發生新的事情,不論我們對新的人或事是期盼還是害怕,是歡喜還是擔心,是快樂還是痛苦,該來的終究會來,該發生的也一定會發生。凡事都存在前因後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生過了就會消失,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情,做的時候盡心盡全力,過去便放下,即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