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經典詩詞>詩經名句>

《詩經》的讀後感(彙編15篇)

詩經名句 閱讀(5.13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經》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的讀後感(彙編15篇)

《詩經》的讀後感1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早在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就已經收錄了311首,《詩經》讀後感。詩歌總能給人以沒的享受,有利於陶冶情操。《詩經》是最古老、最經典的詩歌之一。我第一次認識它還是我在一次看雜誌時,文章中寫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千古佳句讓我印象極深。最近,我又通過語文課本再一次認識了一下《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悽悽,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宛在水中央女子是副什麼模樣,也許怎麼也走不近,看不清她的容顏,但她總令人嚮往,讓男子甘願克服重重險阻也要去追尋,也許這就是愛情的魔力。路途艱險,怎樣才能夠到達彼岸,對心中的女子表達愛意。隔岸觀花,可以想像得很美。也許,這就是距離產生的美吧。

水草的深處氤氳着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讓我們遐想萬分。蒹葭,詩經裏最令人心動與心痛的草,離愛情那麼近,彷彿觸手可及,縈迴在夢裏,卻是靈魂不能輕易到達盡善盡美的境界。《詩經》的主要是愛情詩,他讓我們充分了解到古人的愛情。

《詩經》其實是很有意思,它容易讀,它就好像在眼前,而不是高高在上、高山仰止的經典。

《詩經》的讀後感2

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詩。

作者心心念唸的這件“綠衣”,應該是亡妻生前所穿之物,因此他觸物生情,想念與自己感情深厚的妻子。通過重章疊句的表述,表現作者纏綿悱惻的感情。用寒風淒涼來表達心境之淒涼,表現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悲劇:你爲我織造的衣服仍然在身,可那個爲我加衣的人,你在哪裏啊?

這種睹物思人的寫法爲後世同類型的詩作廣泛借鑑,最出名的是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東坡這首詞也是觸景生情,只不過是夢中所見而已。他想念亡妻,不是寫纏綿悱惻,不是抒發嗚呼哀哉,反而寫的是“千里孤墳”,是“明月夜,短松岡”,通過那月夜下唯有青松作伴的孤墳,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景象,遠比直接抒發情感要動人得多。全詞中的感情都是內斂的,不話淒涼,無言相述,但那真實的、強烈的情感是根本不需要任何言語而能直接擊碎人心的。尤其是上闕收尾的“縱使相逢應不識”,對應下闕開頭的“小軒窗,正梳妝”,那種時空錯亂的幻象更加讓人唏噓和悲痛。

《詩經》的讀後感3

小雅·苑柳

有苑者柳,不尚息蔫。上帝甚蹈,無自匿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有苑者柳,不尚愒qi(休息)焉,上帝甚蹈,無自瘵zhai(病)焉。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有鳥高飛,亦傅於天。彼人之心,於何其臻。遏予靖之,居以兇矜。這是一首表達了憤懣的詩歌,詩歌作者控訴了一起同生共死的打天下後謀求權威後的人反覆無常的性情。

讓他琢磨不透而又深感恐懼的心情,茂密的柳樹在水塘邊鬱鬱蔥蔥,綠茵喜人,但是如果行人想要去依附着去休息,去躲個蔭涼,去享受下詩情畫意,說不定就會被雷劈,也會被樹上的蟲子所侵擾,被樹枝所傷害。

不要被“大樹底下好乘涼“所幻想,大樹的偉岸是它自己的事情,與你無關。如果想到大樹底下去乘涼,不如自己變成大樹。

基於這樣的想法,他看着昔日一起奮鬥的夥伴坐在高位上,但是對於他而言是咫尺天涯的無法逾越的鴻溝和距離。

因此他發出了鳥兒也有依附於天的時候,爲什麼讓他參與國家要務的管理設計,但是去無人可以商榷和依附的哀鳴。內心翻江倒海的可見一斑。

其實,他誤會了上層人物,任何一個人經過千難萬險後達到某個位置,勢必會成爲驚弓之鳥,對任何人都是防範心態,因爲被設計,被陷害的日子他們經歷太多了。因此對於旁人的不信任就成了他們的常態。

《詩經》的讀後感4

從前的日子過得緩慢,三月嫁娶,七月耕作,九月裁衣……日子就這樣悠悠淌進詩裏。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着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整理後交給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太子聽,作爲施政的參考。如此,《詩經》也便流傳至今,雖失了舊時的曲調唱法,卻也保留下一份珍貴的文字材料,在這樣荒蕪的冬日給以真摯與溫暖。

桃花灼灼盛開的時候,衷心祝福出嫁的女子,說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可以想象嗎?千年之前的一片春日,就在三月桃花開得最盛的時節,縱使是不相識的人,看到這十里紅妝,聽到這鑼鼓喧天,也從心底寄予最誠摯的祝福——祝福這位美麗的新嫁娘啊,願你夫家和順、美滿、幸福。穿着綠色衣衫的時候,想到她曾親自理過,綠色的衣裳黃的裏,是你日日夜夜一針一線親手織來的呀。我們一起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你是樣樣都合我的心意,如今你卻不在了,我空對着這一件衣裳想你,萬般愁緒何處得解,何時得解?纔有了——“我思古人,曷維其已”、“我思古人,曷維其亡”此番真言,讀來實在叫人唏噓。站上城樓翹首待人的時候,心煩意亂到來來回回踱步。一個女子,面對自己的心上人可以做到這樣的等待,可以坦言“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其中的真情可見一斑……

凡此種種,這一首首短小的樂章,這一份份沉重的情意,全部記錄進一本名叫“詩經”的小書裏,像是能把心都融化。

《詩經》的讀後感5

讀過詩經,其中簡練精緻的句子讓我回味良久。每個句子都是一個簡約唯美的畫面,無須多言,深意自在其中。讀完,你會感覺妙不可言。

還記得那個駕四馬行路的遊子,眼含“翩翩者,載飛載止,集於苞杞”嗎?遊子身帶公務在外行役,沿途花鳥紛飛,孤寂的旅途中,眼見此番生機蓬髮之景,怕是一分百無聊賴,兩分心曠神怡,七分離愁別恨吧?看了四周之景,繼而“駕彼四駱,載驟駸駸”接着行路,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雖然心繫家鄉親人,但是公務纏身,不得不離開家鄉親人,也許這是一種無奈,或者是一種釋然,一種暢達。而從這一句中更能看到荒涼的道路上,一架孤單的馬車不停的行駛,孤獨而曠遠。

還有鹿唔鳴之什中,一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耳熟能詳,連曹操也曾引用過它來表達對賢才的渴望,一場安樂其心的宴會,絕對不只是口舌之慾,而是君臣之間的交流望,賢明的君主讓羣臣心悅誠服,才能化亂爲治。我們祖先的古老智慧和現在的民主政治的思想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唯有聽取民意,才能創立太平盛世,獨裁專制往往會迎來國家的瓦解毀滅。也許這就是祖先藏於歌謠中流傳下來,對我們的告誡和啓示吧!

《詩經》的讀後感6

《采薇》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詩的前三章以倒敘的方式,回憶了征戰的苦況。爲了抵禦狁的侵擾,他長期遠離家室,戎馬倥傯,多麼渴望邊境早日安定而返故鄉!四、五二章陡轉筆鋒,描寫邊防軍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爲之一振,兵士們的愛國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末章寫解甲歸裏。雖能生還,然昔日的征戍勞苦卻只換來今日的“載渴載飢”,怎不令人黯然傷神?

此詩選自“小雅”,卻有“國風”民歌的特點,頗爲講究句式重疊與比興手法的運用。如前三章的重章疊句中,文字略有變化,以薇的生長過程,襯托離家日久企盼早歸之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常棣盛開象徵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警奇特。末章以從徵前與來歸時的景緻,寄託不盡的感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爲是《詩經》中的妙言佳句。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詩經》的讀後感7

《氓》是我高中時所學的一首詩,由於當時對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即便學完了《氓》,我也並無太多感觸。但是瞭解了此詩成詩的背景之後,我卻深覺此詩寓意深刻,即便是在三千年後的當代中國,仍然適用。

“什麼是喜歡?旺盛分泌的多巴胺,期限,三十個月”。《氓》中所描述的女主角,因爲愛情,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顧周代的法律,毅然與所謂的`戀人出奔,最後被冷遇、被拋棄,只能長嘆“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而如今,微博上諷刺渣男的文章多不勝數,關於未婚媽媽的報道也不少見,和《氓》這一篇講述的這個因爲所謂的愛情被衝昏頭腦的故事何其相似!此時熾熱的美好的的愛情真的可以長久嗎?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有一句話:“任何一樣東西,你渴望擁有它,他就盛開。一旦你擁有它,它就凋謝。”不管愛情能否長久,但我相信在說出愛的那一刻,真正有愛存在過。正在愛,正在被愛着的人吶,我希望你擁有他(她),並且珍惜他(她)。

培根在《論求知》中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讀《詩經》,感受先秦時代人文之美,不亦樂乎?“浮生哪的常無事,願讀人間未讀書”。

《詩經》的讀後感8

這是一首女子被拋棄後訴說苦怨的詩。

通過豐富的意象,這位女子將整個事件的始末爲我們娓娓道來:她的丈夫要娶新婦了,對她大發雷霆,她怨他沒有遵守曾經同生共死的山盟海誓,默默然一個人離開了家門。

但此時此刻,這位女子並沒有任憑一槍怨懟氾濫,也沒有憤怒,沒有哭鬧。她的感情是隱忍的,化作委婉訴說和感化規勸。或許正映襯了她所反覆強調的女子的德行吧。

人說夫妻能共甘苦,未必能同富貴。她回憶曾經貧窮的日子裏自己如何辛勞操持,而今天丈夫有了富餘的生活,就喜新厭舊,想拋棄糟糠之妻了。

這樣的事情,自古而今,兩三千年來似乎已經司空見慣。我覺得,從詩中可以學的是她的自重和優雅,並不必要用哭鬧和激憤來結束一段關係;從今日的視角而言,女人更要具備一份自尊和獨立,畢竟韶華易逝,青春難再,與其被生活折磨成了黃臉婆的時候,指責男人食言違誓,喜新厭舊,不如把握住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無論在什麼樣的年齡、什麼樣的境遇都能有自己的魅力。

《詩經》的讀後感9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乾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閱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爲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我是怎樣喜歡詩經的呢?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爲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同學那樣只是爲了完成作業,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後,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中那些作品產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裏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中原,我的故鄉。在所有自己閱讀過的古典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原因是這本書裏有後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土和的聯繫,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裏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裏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與離騷的區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別。

詩經裏也有對現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自內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詩經》的讀後感10

《詩經》是貴族教育中普遍的文化教材,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秦始皇時期被焚燬,但由於它易於背誦,古人普遍熟悉,又得以流傳。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讀詩有很多好處,可以傳承中國古代文化,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讀詩還可以勵志。就像孔子說的:“不學詩,無以言。”

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我已經學了很多首古詩,呂老師非常重視古詩詞積累,現在我們已經進階到第三階段。

詩是最精簡美麗的語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它把我帶到了風景如畫的春天,我欣賞並沉醉在美麗的春光中;“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我感受到了:戰爭帶給人們的災難;每當我玩得停不下來時,我就會想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我們的老師就像辛苦勞作的園丁,栽種希望,收穫芬芳,“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對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

學習古詩能使我們變得靈秀、開闊視野,好的詩能使我們終生受用,我要好好學習古詩詞,月底完成三階段古詩背誦。

《詩經》的讀後感11

絲絛拂曳,獨釣河州。

悠哉閒遊,天水獨色偶掠鴻雀,傴僂稀往,握刀柄直耍個風響。竹路悠長,遠聞犬吠,少有孩提嬉鬧,寂清無風。走他半里現茅門,少年心性,腕間着力,刀白鋒澤,枯葉早落,唰唰欲折人家桃。

睥睨斬尾蘆渡天遠,間攬長絹緊發,望水江濤引輕愁。挑刀蕩浪水波,幽幽,悠悠。風起微蕭,想來春到。唯見暮浪擊殘,想罷未得心上喜悅,輕嘆岸到村郭。

持劍,擊節疾,拍聲張。轉腕甩花樣,劍光乍泄輕寒,明映燭光月白。叱吒助興,利刃破空突刺,收勢翻身疾轉,點腕左右微動,連綿起勢。斬影連環泄幕光,展騰躍激昂,落地劃作劍弧,凌厲張揚。三疊拍息,驟然收勢。餘威震,銀龍吐息歸鞘,之餘清鳴悠越。

撇頭忽見那女子身影,白衣同流蘇飛揚,或是偶然遇到露得風姿,倒是見笑。

只有這一眼,忘不了——

在夜深人靜是偶爾想起她,憶起那是全世界的光都彙集的閃亮——憶起初見時的那一撇,每一處細節,每一處情景,憶起她半遮半掩的淺笑和她逆着光的影子。

輾轉難眠,只知道她是我的光。

《詩經》的讀後感12

打開《詩經》,隨便一篇就是風景。華麗的辭藻下蘊含的是最樸素的願望和最真摯的感情,讓人身臨其境。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遊。”人前一杯酒,各自說說笑語;人後一片海,獨自翻翻夜晚。江面之上,泛起孤舟,孑然一身,灰暗天色之下好像世間只留下我一人。那是漫天煙火下的悲歡離別,那時一個人孤獨且驕傲的旅途。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芳心暗許,猝不及防。我對月色之下的佳人一見鍾情,但似乎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人的愛情。自以爲美滿的開頭都有不盡人意的結局。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詩經》寫述的是最美好的相遇、最悲傷的結局、最孤獨的旅途和最灑脫的人生。我們中的每個人,浮世千萬裏,蒼穹無數星,全部都要看過去。

願你到達期盼的生活。想看的花都有人種,想喝的就酒有人釀,想穿的衣服都裁剪剛好,想聽的歌時光爲你唱很久。

《詩經》的讀後感13

這是一首女子思念丈夫的詩。

伯,是哥哥的意思,實際上指的是自己的丈夫。這跟後世有時女子稱丈夫爲阿哥,以及今天有些女孩給另一半叫“歐巴”、“小哥哥”是一個道理......

首章是女子誇讚丈夫勇猛無比,因此成爲王的護衛。從她的言語中我們很明顯地能夠感受到,她對阿哥的喜愛、崇拜之情。

第二章就進入了主旨了,丈夫出征在外,女子對他無比思念和擔憂,因此無心梳洗打扮。女爲悅己者容,沒有心上之人的欣賞,打扮得再美又能給誰看呢?

第三、四章就進一步表現女子內心的情感。盼望下雨卻出了太陽,人生就是這樣常常事與願違。她多麼盼望與丈夫日夜廝守,但是他卻偏偏不能在自己身邊。不能見到他的日子裏,她是那樣地痛苦,如果世上真的有一株忘憂草,能不能幫她忘掉苦惱而快樂起來呢?

從這首詩裏,我們不僅能形象地體會到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依戀之情是多麼的深切,也能側面地感受到,在那個戰亂的時代,頻繁的戰爭給萬千的人們和他們的家人帶來了多大的痛苦。所以詩家普遍認爲這是一首諷刺時代的詩,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詩經》的讀後感14

你在河岸那頭,好似決絕的回望,笑回我的多情。

陳年的杜康啊,解不了三千年的憂,卻醞釀了三千年的期待,純而烈,心裏的話帶着酒香,醉不了你的芳心,愛的呢喃是那麼的甜蜜哦。入腹三千杯,湮滅幾世愁,卻只是換回了你的一個字。

三千年的寤寐求之,三千年的輾轉反側,琴瑟未調,鐘鼓未敲,冷了千年明月,成萬世滄桑,也許,某一天,突然想再聽一聽那歡快的曲子,愛情的旋律呵,有了一種感動,如潮起,飛涌於天際,漫舞于山崖,有一種刻鏤心肺的感動源自亙古的記憶。

塵封了吧,追求了三千年,我是你溫柔勸退的潮,不斷地清洗着別人走過的成雙成對的幸福,卻使我更加堅定了三千年的信念,讓我一次一次的在你的面前大聲宣誓海枯石爛的永恆,更讓我逾越了三千年的黑暗津渡,然而,還是換不回你的兩個字。

蔚海藍天,潮起潮落,浩渺蒼穹,物換星移,唯一不變的是雋永的情懷。

那斑駁的倩影,是天空對大地的承諾,“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是我對你的承諾。發乎情而止乎禮,但我仍有“萬千軍馬吾往”的膽識,卻從時間的風裏搔首踟躕,揣測着你的芳心爲誰開放,情意徘徊的我,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夢幻,我樂意想象,當雍容高貴的你出閣時,我喂好迎親的白馬,踏過萬花叢,做那最幸福的新郎。

《詩經》的讀後感15

最近讀了幾首《詩經》中關於愛情的詩,主要感覺古時的男子在描寫自己心儀的女生,在讚賞她的美麗時,總是用周圍美麗的、美好的景物來描寫,而女生在對男生表達自己的愛慕總是說自己的心情,往往在人聽得雲山霧罩時用一個短句點明瞭自己的意圖。

古時的愛情永遠是純潔的、美好的,但即使中間有父母的阻攔,愛情的力量也總能支持着他們,一根微不足道草就能讓七尺男兒爲其思緒偏偏,一句深秋牆下相見,就能讓一大家閨秀情意連綿。幾句詞,幾句景,輕描淡寫地寫出了男一女間神祕的情感。封閉社會的愛情你情我願,無限美好。

當我沉浸在古人的愛河中,不禁又想起現代人的愛情,似乎沒有他們的執着。女生同她們一樣的憂鬱徘徊,但又卻是在一段戀情中還在思考着,選擇他真的是最好的嗎?所以一個人總是會有幾段不堪回首的失戀往事。就這點來說,古人面對愛情,普遍來說對待一段感情比我們更要專一更用心。

古人的愛情觀與我們的還是有着不同,一個是全心全意的對待,願意把自己所有的傾其所有毫不保留,一個是兩人之間一定還會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對於彼此的感情還是會保留,如果讓我從中做一選擇我還是較傾向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