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爲人處世>

企業生存之道

爲人處世 閱讀(2.14W)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纔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企業生存之道,歡迎閱讀!

企業生存之道

企業生存之道

1、“不要告訴我分娩有多麼痛苦,把孩子抱來我看看”

趙威是一家防水材料公司的區域經理,春節過後他一直很鬱悶,原因是今年的銷售任務每個月從110萬漲到了200萬,幾乎翻了一番,要命的是今年的房地產開工率不足,元月份至5月份合計僅僅完成了707萬元的銷售額,就是說6月份他必須要實現493萬的銷售才能完成上半年任務,否則半年考覈將會被淘汰,這493萬相當於月份任務的一倍多,相當於去年同比月份任務量的近五倍,看來被淘汰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5月底,我應邀前往這家公司進行管理層行動學習第二階段課程,趙威提出了他的問題,按他的話說就“死馬當作活馬醫”好了,看他的樣子是放棄了努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趙威的問題提出之後,我就他的問題向在座的學員提出了問題:一個月完成493萬任務跟完成200萬任務有什麼不同?很多人不明就裏,沉默好長時間,纔有人回答說:“肯定不能用同樣的方法和手段了。”

“對!”我馬上啓發道:“非常目標必須要採取非常手段和措施,才能完成非常任務!趙威,你必須採用新的方法和渠道,才能把死馬醫活。請大家開動腦筋,幫幫趙威死裏逃生!”通過大家的頭腦風暴,得出的結論是:趙威要拋棄被動依靠分銷商分銷的方法,主動出擊纔有活路。

後來的結果是,6月份趙威用一款新專利產品作爲突破口,拿到了一家企業集團一個530萬標的工程直供項目,快到月末的時候,趙威又與三家房地產企業簽訂了首批供貨280萬元的合同,也就是說,趙威實現了月合同銷售810萬元的業績,創下了公司單月區域銷售記錄。半年業務運營總結會上,趙威成了全國銷售冠軍。發言中,趙威最後說了一句話:“目標是用來超越的,計劃是用來突破的!”

一位美國企業家說過的一句話:“不要告訴我分娩有多麼痛苦,把孩子抱來給我看看”。公司存在的理由是通過實現盈利最大化,回報股東,造福社會,成就員工。投入同樣的資源,產生出最大的價值是公司的最高經營境界。價值要靠員工的努力去創造,員工要靠自己的業績證明自己的價值,公司應該幫助員工實現價值,提升他們創造業績的能力,而不是同情他辛勤勞作後的一無所獲。

2、結果是一種內部交換

做工作就是做結果。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懂。勞動和工作僅僅是個過程,這個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工作成果。

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作爲員工,每到月底就會向企業或老闆要結果,這個結果就是工資。反過來,老闆也會向員工要結果,“我憑什麼給你發工資?”員工會說:“因爲我完成了工作目標。”老闆就會很高興地發工資。如果員工說:“我辛辛苦苦幹了一個月。”老闆就會不高興,那老闆就會問:“難道辛苦就得發工資嗎?工作計劃落實了嗎?訂單拿下來了嗎?任務完成了嗎?交代的事情辦妥了嗎?”這些都是結果。如果做不到這些,自己想要的結果也就無從談起。

管理者只有拿出結果,才能說話硬氣,才能保住你的職位,保住你的團隊,保住你的下屬,不然的話,很多事兒都不好說。

3、管理是已取得結果爲目標的職業

什麼是執行力?能拿出結果的能力就是執行力。優秀管理者的思維方向和管理模式,可以歸結爲一種簡單哲學,即關注結果。他們的主要有時也是唯一的興趣點就是結果,對於這些瘋狂追求結果的管理者而言,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也無法讓他們真正感興趣。

事實上,他們對結果的追求有時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甚至某種程度上已經讓人難以忍受。儘管這種管理者並不一定討人喜歡,但他們總是用優異的成績單受到股東的青睞,原來討厭他們的下屬也覺得跟着這樣的領導者,雖然有時受不了,但是最終不僅得到了經濟上的實惠,也獲得了個人的成長。慢慢地這些令人厭惡的傢伙又讓人喜歡了。

什麼是管理?從實質上來說,管理是一種以取得結果爲目標的職業,其評價標準就是目標和任務的完成程度。老闆、領導把這個部門交給你打理,你就要想方設法帶領團隊完成任務,拿出結果,讓股東滿意,讓領導放心,否則,職位難保。

在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的比賽現場:

評委史玉柱:“如果你是老闆,你有一個項目,分別由兩個團隊實施,年底的時候,第一個團隊完成了任務,拿到了事先約定的高額獎金,另一個團隊沒有完成任務,但他們很辛苦,大家都很拼,都盡了力了,只是沒有完成任務,你會獎勵這個團隊嗎?”

一個選手說:“因爲他們太辛苦了,我得鼓勵他們這種勤奮的精神,獎勵他們獎金的20%”。一個選手說:“那我得看事先有沒有完不成項目怎麼獎勵這個約定,沒有約定就不給”。還有一個選手說:“我得看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沒完成任務,再做獎不獎的決定”。

史玉柱說:“我不會給,但我會在發年終獎的當天請他們搓一頓。功勞對公司纔有貢獻,苦勞對公司的貢獻是零,我只獎勵功勞,不獎勵苦勞。”

4、辛苦不是結果

結果意識有時候會挑戰我們的良心,一些管理者也會引起一些惻隱之心。管理者會經常聽到一句掛在嘴邊兒上的話:“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沒有苦勞也有熬勞啊!看在我多年辛苦的份兒上,也要給我一碗飯吃啊!”市場不會因爲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的努力或投入而給予恩惠,市場唯一相信的是符合客戶需求和需要的結果。

“我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從來不遲到早退,到月底了,就應該給我發工資。”這話聽起來也有道理。問題是,到月底了,企業的產品沒有人買,沒有收入,企業和老闆拿什麼發工資?

還有些人以爲,只要在公司服務足夠多的年限,自然年年加薪。殊不知,那些號稱在公司服務20xx年、20xx年的人,實際上不過是將第一年的經驗重複十次、二十次、上百次罷了。年齡不一定代表智慧,年資不一定代表貢獻,當然也不一定就代表高薪。

事實上,就算你再辛苦、再不容易,企業所有的員工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生產出了產品,拿到市場上,對客戶說:“這是員工出力流汗造出來的產品,儘管功能有點欠缺,質量不盡如人意,但是,既然我們造出來了,你們就應該買回去。”有這樣的道理嗎?如果你這樣說,人家會把你當成外星人。

超級企業生存之道

企業,是一個人員的別樣集合體,這些人可以非親故,也可互相爲後背的知己。經過一定形式的篩選、比拚,來到一起,爲同一個目標而工作生活。這也是企業可以做大而家庭這個集合體難以發展壯大之因。家庭,其原始成員沒的選擇,後來成員兒女也一樣,其女性結婚介入,選擇範圍也僅是認識的人。所以戰鬥性和機動性欠佳,但溝通性、熟悉性滿格,這一點讓喜於溝通協作的人類,特別喜歡家庭,並把家當做其他社會活動的目標以及動力。歌手劉德華一曲《回家真好》,完美詮釋這點。

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係需要更專業化、精準化。於是,企業由應運而生到迅速紅遍全球,顯得十分必然。

一個企業由成立到壯大,再到不可消亡。過程是多樣的,在此不多贅述,此着重探究已經是超級企業的學術。

筆者不只一次寫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企業大到一定程度,他的終極目標就不應該是利潤,而應該把服務觸角伸向政府、家庭所不能全及的角落!

這個企業現在所要承擔責任是由與這個企業發生關係的人數決定的:這個企業的員工、員工的家屬朋友、企業的合作伙伴、企業的用戶、用戶的親朋好友、企業監管部門等等。而且這些環節又都是齒脣、屋堂的關係,如果這些人中的任何一環出現不支持該企業的情緒甚是行動。那麼足讓此企業大病一場甚至癱死!所以,超級企業啊,不要嘗試這調撥這些關係人的惡喜細胞…微軟有個比爾蓋茨的一句話很好:我的企業的滅亡永遠只需要18小時。

於此,宏民有話要說,就是滅亡這個超級企業的killer定是該企業自己發現並培養起來的!縱觀大企業滅亡始末,當超級企業地位形成,會滋生很多問題。財務問題,像安然;企業機構嚴重冗餘。中下直至基層幹部選拔開始標準化,靠工齡、業績等來考覈。企業雛期,企業創始人可以發揮自己的第一--六感去破格提拔幹部。所謂標準框框幾乎沒有!除了項目本身,人才的運用是最關鍵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