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勵志>勵志故事>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3篇

勵志故事 閱讀(8.8K)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你知道名人們是如何成功的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3篇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篇1

草廬三顧不容辭,何況雕蟲老畫師。海上清風明月滿,杖藤扶夢訪徐熙。

這是齊白石爲贈與徐悲鴻的《月下尋歸圖》的題詩,由衷感激徐悲鴻“草廬三顧”的識拔之恩。

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深信只有優秀的師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爲此用心物色遴選教授,意向聘請的第一人,便是齊白石。

齊白石少年習畫,經半個世紀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終於躋身畫壇大家之列,於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專業賣畫刻印。徐悲鴻一向十分讚賞他的人品畫技,稱他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兩顧草廬不果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鴻來到西單跨車衚衕齊白石的寓所。問候過後,道明來意:“先生是揚名遐邇的畫壇大師,想請您來藝術學院任教。”齊白石婉言辭謝:“承蒙徐院長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聰,目欠明,恕難應命,但只心領了。”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還不少呢,齊先生老馬識途,點撥指導,誰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時。”徐悲鴻挽請說。

齊白石還是不答應:“教授責任重大,還是另請高明的爲好,以免誤人子弟。”

兩天以後,徐悲鴻再次登門拜訪,又是盛情邀請,齊白石又以年老爲由推辭。冒雨三顧金石開

求賢若渴的徐悲鴻不願就此放棄。百忙中三顧齊宅,而且是頂風冒雨而來,再次表敬愛之心,誠懇迫切相邀。齊白石感動之餘,解釋了“恕難應命”的真實原因:“年老體衰而外,是因爲老朽木工出身,並未進過學堂,登臺教授缺少經驗,恐引教師非議,又恐頑皮學生搗蛋,連課都上不成。”

“齊先生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鴻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資格,在於真才實學,不計出身如何。有些留過洋的不也是徒有虛名?齊先生融合傳統寫意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巧,藝術風格獨特。不但能教學生,也可教我徐悲鴻。”

“不敢,不敢,徐院長太謙遜了。”齊白石搖手不迭。

“事實正是這樣,並非過謙。”徐悲鴻繼而保證道:“齊先生上課時,不必做長篇的理論,只要作畫示範稍加要領提示即可。開學之初,我陪着您上課,爲您護駕。以防真有個別學生不守紀律。”

齊白石發自內心的感動,終於點頭了:“那就試一試吧。”

開學那天,徐悲鴻親自乘着馬車把齊白石接到學校,向全校師生恭敬有加介紹了齊白石的高超造詣。又言出行隨,爲齊白石“護駕”。考慮到齊百石的確年事已高,徐悲鴻還給予多方照顧:入冬以後天氣寒冷,給他在講臺邊生個火爐;到了夏天,又給他裝個電扇;颳風下雨,又派車接送往來。可謂無微不至。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篇2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峯,被人們譽爲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爲"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讚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鑑是好朋友,稀鑑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衆的女兒。一日,稀鑑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爲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牀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鑑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牀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郡鑑聽後,高興地說:“東牀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爲“東牀快婿”,從此 "東牀"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名人是如何成功的故事篇3

如果說 貝多芬通過不懈的奮鬥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話,那麼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間。

莫扎特出身於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歲即創作了一首小步舞曲,並在歐洲旅行演出獲得成功,被譽爲“神童”。1773年任薩爾茲堡大主教宮廷樂師,1781年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而憤然辭職來到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

莫扎特學起音樂來就如同別的嬰兒學說話一樣發自天然。他有一個姐姐叫瑪麗安娜(marianne)。當沃爾夫岡剛會走路時,在父親給小瑪麗安娜上音樂課的時侯,他就聽着。然後他蹣跚着走到撥絃古鋼琴那裏把教材從頭到尾彈得一點不差。到他四歲時,他不僅能彈撥絃古鋼琴,而且開始寫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爲樂隊寫一部協奏曲。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並且學着拉它。有一天,當他的父親和三個朋友正在花園的涼亭裏彈奏一部絃樂四重奏時,小沃爾夫岡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點不錯地拉了出來!他們都大爲驚訝,他又同樣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他是出色的鋼琴家,可視譜演奏協奏曲,能即興演奏。從六歲開始作曲:八歲時寫下第一首交響曲,十一歲寫下第一首清唱劇,十二歲寫下第一部歌劇,十四歲指揮了該歌劇的十二場演出。 他在1773年聽了海頓的絃樂四重奏後,同年首次寫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時年十七歲。

起初,莫扎特的父親把兩個孩子帶到德國的音樂城市慕尼黑。在那裏,他們使所有的人都高興得發狂。他們在德國和奧地利的每一個市鎮停下來,在貴族們的宮殿裏開音樂會。在一個寺院裏,孩子們在管風琴上以嫺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們大驚失色,因爲他們過去從來也沒有試過這樣演奏這個樂器。不久他們就常被邀請到公爵和王子們的家裏演奏。後來,他們渴望已久的時刻來到了:他們接到邀請,到皇帝的宮殿裏去演出。孩子們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們的整個宮廷面前演奏。小沃爾夫岡被要求作各種不同的測驗:他視奏了宮廷作曲家一首難彈的協奏曲,那作曲家爲他翻着樂譜,看着他在主題上出色的即興演奏;他用一個手指彈琴,又在蒙着一塊布的鍵盤上彈奏。最後,皇帝稱他是一個小魔術家。皇后送給每個孩子一個鑽石指環,給瑪麗安娜一件白色絲綢服裝,給沃爾夫岡一件鑲着寬金邊的淡紫色的絲綢服裝。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馬車在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旅行了三年。每到有公爵或王子掌管宮廷的地方,他們都停下來開音樂會。那些貴族夫人們對這個小男孩寵愛得這樣厲害,以致父親給一位朋友寫信說:他真希望她們給這孩子的金幣象她們給他的親吻一樣多。

一位英國評論家寫道:“這個孩子出於本能懂得的音樂比許多大教堂教師鑽研了一輩子所學的還多。”當莫扎特全家回到薩爾茲堡的時候,他們帶的許多有裝飾圖案的精細紡織品、披巾、綢緞、鼻菸盒、戒指和其它禮物足夠開一個鋪子,但卻沒有多少錢,他們在音樂會上掙來的錢都在旅途中花光了。他的父親意識到:假如讓這孩子在薩爾茲堡呆得太長,他很快會被世人忘記。

於是他又計劃了一次旅行演出,這次是去意大利,一個當時在音樂上非常重要的國家。那時,意大利每個城市都有歌劇院,它的歌劇作曲家和歌唱家到全世界都很吃香,往往擠佔了當地音樂家們的工作。父親認爲假如沃爾夫岡能夠在意大利贏得名譽的話,他在世上的道路就容易走了。父子二人開始了在意大利各城市的旅行演出,自始至終都是一項勝利凱旋。富有的夫人們把各種禮物傾瀉到他身上,人們委託他爲米蘭的大歌劇院寫歌劇。在拿波里,他的演奏使單純的老百姓吃驚得以爲他的鑽石戒指一定有魔術,要求把它脫下來看看。在羅馬,他們在復活節的前一週到西斯廷大教堂去聽一個聖樂作品。合唱班對樂譜戒備森嚴,從來都不准許別人把它抄下來。沃爾夫岡回到自己房間裏,僅憑記憶就把它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