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名人簡介>中國文學名人>

張之路簡介

中國文學名人 閱讀(3.22W)

羚羊木雕分析

張之路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本文說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子女的行爲遭到父母反對,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處於弱勢地位,當然只得被迫服從,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傷害,子女與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點影響。

論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視的是友情,由此而起衝突。應該說,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點,就不至於發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養。父母是主導的方面。子女的缺點也是父母的缺點,與其怪孩子自作主張,不如怪自己事前沒有講清楚。作者的傾向主要是批評父母的。若從“我”這一面去看,也有教訓可以吸取。小時候畢竟幼稚,做什麼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問題研究

(一)內容方面值得研討的問題是:

1.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2.女兒既然已經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事情怎樣處理才更妥當?

3.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課文的思想感情怎樣理解?

研究第一個問題,應該進行評論性閱讀。不難看出,如果當初父母講明白羚羊木雕怎樣貴重,叮囑女兒好好保管,女兒就不會輕易送人。當然女兒拿來送人,也是意料不到的,但是羚羊木雕給女兒時,講講這件工藝品如何名貴,讓女兒增長點知識,防止損壞,也屬常理。再則,倘若女兒事先徵求一下父母意見,也就沒事。可見,小朋友還不大懂事,凡事應該徵求父母意見,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爲。推而廣之,包括大人在內,有事同人商量,都是必要的。由此還可以明白,凡事考慮不周,就有隱患,要消除隱患,就要儘量想得周到一點。

研究第二個問題,先要看看父母的做法有什麼不好。他們這樣做,使女兒非常傷心,從開頭“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到結尾爲反悔而傷心之至,始終被父母逼得難受。事情有沒有別的處理辦法呢?研究這個問題可以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研討時可以讓大家各顯神通。例如,萬芳媽媽說“你怎麼能拿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呢”,據此可以設想,“我”的媽媽如果委婉地跟萬芳媽媽說這件事,勸萬芳媽媽不要責怪萬芳,好好跟萬芳說,萬芳就會把羚羊木雕還給“我”,這樣既可以保護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讓孩子更懂事。

研究第三個問題,應該從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傾向。應該抓住幾個關鍵,例如作者借奶奶之口,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結尾說“這能全怪我嗎”,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父母的話,特別是媽媽的話,句句生硬。課文又敘述“我”和萬芳的友誼是多麼真摯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無情的風雨摧殘了嬌豔的鮮花。作者的傾向很明顯:兒童心靈多麼美好,儘管他們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傷害他們的心靈。孩子的心靈比任何貴重的東西更加貴重,只知東西貴重,不知孩子心靈貴重,是一種愚蠢的行爲。

作者的褒貶傾向很明顯,但是,我們不能認爲大人總是不理解我們,由此形成代溝。應該承認孩子總是不大懂事,一方面,要從國小會思考,有主見,但是另一方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爲是,自作主張是不對的。推而廣之,一家人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許多矛盾。

(二)寫作上可以研究一個問題:本文寫了發生在三個時間的三件事情,寫得集中緊湊,作者是怎麼佈局的?寫了祖孫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樣巧妙安排的?

萬芳拿自己的新褲子換“我”的破褲子,是上星期的事。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逼“我”要回羚羊,是今天的事。作者劈頭就從媽媽追問“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寫起,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爭辯結束,穿插上星期體育課發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節就緊湊了。可見,順敘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時可以用插敘使場面集中起來。作者用第一人稱敘述,先寫媽媽,再寫爸爸,最後寫奶奶。爸爸支持媽媽,聲音平靜而有力,是推波助瀾。奶奶反對,卻當不了家。讓人物先後出場,文章就波瀾起伏。

(三)語言文字的使用往往比理解困難得多,有的句子意思好懂,自己寫東西要用類似的句子來表達的,卻不能熟練地運用這種句式來表達,這跟平時不注意學習語言是有關係的。讀一篇課文,除了從領會內容的角度去讀,從學習寫作的角度去讀之外,還應該從學習語言的角度去讀。看哪些句子自己不太會,要注意學習。本文有幾個句子要留心揣摩。

·我想到他們馬上會逼我去向萬芳要回羚羊,心裏難過極了。

·人一點也不自私。

·語文老師管我倆叫“合而爲一”。

·就把褲子和萬芳換了。

·月亮出來了,冷冷的……

句子看似簡單,不見得就會寫。再舉一例,比如“我要把褲子換過來”,哪一條褲子換哪一條褲子讀者都明白,能寫得這樣簡單明白,就是表達能力,試想,把話說成“我要把我穿的萬芳的褲子跟萬芳穿的我的破褲子換過來”,豈不太嗦了。

練習說明

一 分角色朗讀課文。朗讀前,先默讀幾遍,遇到生字、多音字,要查字典。朗讀中,注意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與朗讀是相輔相成的,朗讀有助體會,體會越深刻,朗讀就越有感情。體會課文思想感情,不但指課文整體,而且指一字一句。例如“那隻羚羊哪兒去啦”一句,要讀出媽媽當時的心情,就要聯繫全文好好體會。讀過全文知道,“那是多麼名貴的木雕”,是“從非洲帶回來”的,是家裏的一個寶貝,媽媽的脾氣又是那樣沉不住氣,一旦發覺女兒桌子上不見了羚羊,那是什麼心情?是驚恐的,着急的。再調動生活經驗,假如丟了錢包,一個人是什麼心情,這樣才能把這個句子的感情念出來了。

二 你如果遇到類似“我”那樣的傷心事,會怎麼處理?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本題體現閱讀的個性化,又是說話訓練。既要求展開求異思維,又是合作學習,如果不出現冷場,可以自由放談,如果出現冷場,應該啓發誘導。讓學生跳讀課文,看哪個地方不應該這樣說,想一想應該怎樣說纔好。例如,媽媽逼我“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我”不應該跟媽媽頂牛,可以跟媽媽講,自己不知道羚羊有那麼貴重,自己沒有徵求父母同意就這樣做,錯了,講萬芳是個多麼仗義的好朋友,請媽媽冷靜下來想想辦法,事情就會好得多。

三 分甲、乙、丙三個小組,甲方代表父母,乙方代表“我”,丙方代表萬芳。就這一場家庭矛盾衝突的是非展開辯論。要注意擺事實講道理,並根據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說話的分寸。

所謂“代表”,就是代表其觀點,因此先要把握各自的觀點,這是辯論的立場,辯論應該由此展開。

教學建議

一、從議論是非入手,是最自然的做法

見到爭執,旁觀者自然就議論開了。閱讀後學生自然有自己的看法要說,順乎自然,可以讓學生髮表議論。議論人物的是非,就是分析,就是評論。議論又會推動學生反覆閱讀。

二、大體按“研討與練習”的幾道題目安排教學步驟

分角色朗讀如安排於第一課時,辯論可安排於第二課時。分角色朗讀之前,讓學生默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默讀後,應舉例加以指導。例如,“我”說“沒有賣……我送人了”,省略號表示說話是支支吾吾的,而且聲音有些發抖,應該讓學生試讀一下,反覆練習。分角色朗讀之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事件的看法。

第二課時的辯論,應該預先作好準備,分好小組,讓各組把握人物的觀點,預測他方可能提出的觀點,考慮如何應對。例如,“我”很可能說,爸爸說過是給我的,我就有權支配,有權送人,不能說我自作主張,既說給,又說沒有允許我拿去送人,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我”方這樣說,“父母”方如何應對,應該有所準備。

三、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查工具書,識字寫字。

抹(mò) 攥(zuàn) 逮(dǎi,不念dài) 怦怦(pēng pēng) 樹杈(chà) 寒顫(zhàn)

2.默讀。

3.暢談讀後感

4.再默讀:看同學的觀點哪一種更符合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內容,體會並評價人物的思想感情。

5.分角色朗讀。

(1)各自練讀。

(2)分好角色。

媽媽 故事敘述者 我 爸爸 奶奶 萬芳 萬芳媽媽

(3)朗讀。

6.內容研討。

(1)怎樣才能避免這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2)女兒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你認爲事情怎樣處理才妥當?

(3)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你的看法是怎樣的?

7.辯論的準備工作。

(1)根據學生意向,分甲、乙、丙三組,分別代表父母、“我”、萬芳。並選定主持人。

(2)要求各組課外做好準備工作,反覆鑽研課文,準備辯論材料。

第二課時

1.辯論。

辯論30分鐘,評議5分鐘。評議先由學生髮言,最後教師小結。

2.語言運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2)______________多麼仗義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倆形影不離。

(4)_______________管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滿不在乎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手裏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張之路,1945年生,山東諸城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物理系。曾任中學教師多年。1982年調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現任該廠文學部主任。1977年開始發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主要有電影文學劇本《霹靂貝貝》《磨表》《傻鴨子歐巴兒》及同名中篇小說,話劇《雙龍花盆》,童話集《野豬的首領》《大鼻頭和黑眼圈》,小說集《在樓梯拐角》《題王》,長篇小說《第三軍團》等。1992年被登錄於國際兒童讀物聯盟榮譽名冊。

二、有助於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一些論述

真正的友誼──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好的無價之寶,你能夠對自己的朋友守信,永遠無愧於他,那將是對你的性格、靈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考驗。(馬克思)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論語·公冶長》)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

三、有助於揣摩課文寫作方法的一些論述

我認爲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應當特別把它指點出來……(恩格斯)

作者的見解愈隱蔽,對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來說就愈好。(恩格斯)

巴爾扎克也說,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任務只是“佈置方程式的符號,而並不想去解決它”。這並不是說,作者不需要有自己的觀點,不必根據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生活,而是說,作者的理性活動──他的觀點和對生活的判斷,應該通過形象的概括來表現,應該蘊藏在形象之中,讓形象向讀者說話,讓讀者從形象的深刻的感染中得到結論,從而對生活作出判斷,加以解決。這是藝術的特徵,也是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必須通過形象來再現的不變的規律。(唐)

四、課文點撥(宋子江)

1.全文脈絡

先寫媽媽追查、逼迫,再寫爸爸講出一片理由,批評父母重財輕義的行徑怎樣傷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回顧“我”和萬芳真摯的友情,含蓄地批評了父母重財輕義的行徑會怎樣傷害孩子之間的感情。

用奶奶反襯爸爸媽媽,批評他們的不良行徑。奶奶當不了家,使事情無可挽回。

雖然得到萬芳的諒解,但是被逼的反悔使孩子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着力刻畫“我”被逼討回羚羊木雕時的痛苦心情,告訴父母“這樣做多不好”!

2.詞句點撥舉例。

(1)“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用“突然”一詞,一開頭氣氛就緊張起來,見出媽媽的驚慌,“我”的驚嚇。

(2)媽媽說的羚羊是一隻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那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給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這會兒,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爲昨天我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萬芳了。

“爸爸不是說給我了麼?”我小聲地說。

“我知道給你了,可是現在它在哪兒?”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着我。我發現事情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

“我把它收起來了。”

“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媽媽好像看出我在撒謊。因爲我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低着頭不敢看她。

“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

“沒有賣……我送人了。”我覺得自己的聲音有些發抖。

“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給萬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來。

母女神態對比,着力渲染對話的氣氛,表明媽媽爲一件工藝品就傷害了孩子的心

媽媽孩子

突然問 心怦怦地跳了起來

目光緊緊地盯着 小聲地說

一動不動

十分嚴厲 低着頭

聲音有些發抖

堅定 哭着喊了起來

什麼“最好的朋友”,媽媽一點也聽不進去,心裏只知羚羊木雕貴重,不知友誼珍貴。“堅定”的言下之意就是固執生硬。

(3)爸爸走了進來,聽媽媽講完事情的經過,他靜靜地點燃一支菸,慢慢地對我說:“小朋友之間不是不可以送東西,但是,要看什麼樣的東西。這樣貴重的東西不像一塊點心一盒糖,怎麼能自作主張呢?”爸爸的聲音一直很平靜,不過帶着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爸爸的態度與媽媽實質相同,不同的語言描寫顯示出不同的個性。

(4)一不小心,我的褲子被樹杈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我坐在樹底下偷偷地抹眼淚,又心疼褲子,又怕回家挨說。

“怕回家挨說”,也可見父母平日爲人。

(5)萬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邊一個勁地嘆氣。忽然,她跳起來拍着屁股說:“咱倆先換過來,我媽是高級裁縫,她能把褲子縫得一點兒都看不出來。”

當時,我覺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褲子和萬芳換了。後來,我聽說爲這件事,她媽媽讓她對着牆站了一個鐘頭。

由同情到援助,扣住“仗義”二字刻畫萬芳形象。

(6)昨天,萬芳到我家來玩。我見她特別喜歡我桌上的羚羊,就把羚羊遞到她手上說:“送給你,咱倆永遠是好朋友……永遠!”她也挺激動,從兜裏掏出一把彎彎的小藏刀送給我。

小朋友間非常講友情,一來一往,作了詳寫。友情如美麗的鮮花,現在面臨風雨摧殘。

(7)不知什麼時候,奶奶站在了門口。她一定想說什麼,可是,她沒有說。

這裏透露奶奶深知兒子、媳婦爲人,左右爲難。

(8)屋子裏靜極了。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

用奶奶的話批評了重財輕義的行爲。

(9)我再也受不了了,推開媽媽的糖盒,冒着雨飛快地跑出門去。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都十分簡練,形象十分鮮明。

(10)我手裏攥着萬芳送給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麼說呢?她還會像以前一樣和我要好麼?一定不會了。

我輕輕地敲了敲門。門開了,萬芳伸出頭來,一把拉了我進去。

“萬芳……”我站在過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被逼無奈的心理、動作、語言都描寫得栩栩如生。

(11)“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麼能這樣呢?”

責備口吻。

(12)當我擡起頭來的時候,萬芳已經不見了,她不會再跟我好了……

這種擔心正見得“我”對友誼的珍惜。

(13)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冷冷的月光烘托心情的哀傷。

(14)路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忽然,我聽見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過頭,只見萬芳跑了過來。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裏說:“你拿着,咱倆還是好朋友……”

萬芳的突然不見與突然出現暗示了她的心理變化。

(15)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爲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這能全怪我嗎?

結尾用心理描寫揭示了大人的狹隘,重財輕義對孩子心理的嚴重傷害。留下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