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漢語>修辭標點>

各類修辭彙總

修辭標點 閱讀(2.1W)
各類修辭彙總

句子修辭
句子修辭主要指對句子的組織和對句式的選擇。它主要包括:
一、整句和散句的組織
整句就是把結構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組句子整齊地排列在一起;相反,散句則是把結構不一致的各種各樣的句子交錯地排列在一起。整句形式整齊,音律和諧,氣勢貫通,能夠把內容表達得鮮明集中,有利於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散句則不拘一格,自由活潑,富於變化,能產生明快、生動的表達效果。例如:
(1)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句中運用了三組整句)
(2)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句中用了三組整句)
語彙修辭
語彙修辭主要指從同義詞的意義、色彩、聲音方面,對同義詞語的選擇。例如:
(1)原句:眼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邊覓小詩。
改句: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爲了忘卻的記念>>)
(2)原句:這座銅鐘就在柏樹底下,矗立在地上,有兩人高。伸拳一敲,嗡嗡的響,伸直臂膀一撞,紋絲兒不動。
改句:這座銅鐘就在柏樹底下,戳在地上有兩人高。伸手一敲,嗡嗡的響,伸開臂膀一撞,紋絲兒不動。(樑斌<<紅旗譜>>)
(3)原句:從此就看見許多新的先生,聽到許多新的講義。
改句:從此就看見許多陌生的先生,聽到許多新鮮的講義。(魯迅<<藤野先生>>)
(4)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沒有別的路;從此決不能望有白盔甲的人來叫他,他所有的抱負、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筆勾銷了。(魯迅《阿q正傳》)
(5)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郁達夫《故都的秋》)
(6)(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茅盾<<白楊禮讚>>)
試比較:
(7)爺爺老了,下肢也不得力,輕易不上山吹柴了。(書面語詞)
(8)爺爺老了,下腿也不得力,輕易不上山吹柴了。(口語詞)
語音修辭
俗話說“看人看心,聽話聽音”。好的語言,從聲音上說,總是念着上口。聽着悅耳,抑揚頓挫、迴環婉轉,給人以美的享受。如《老殘遊記》中王小玉說書,使人聽了“好像吃了人蔘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不慰貼”。語音修辭就是利用語言的聲音進行修辭,以取得語言的音樂美。它大體包括音節的配合、聲調的協調和押韻的和諧。
一、音節的配合
所謂音節的配合,就是指在使用語言時,根據表達需要恰當選用不同音節的詞或者短語,以使音節勻稱整齊,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例如:
(1)看來很平凡的一塊田地,實際上都有極不平凡的經歷。在一百幾十萬年間,人類在這上面追逐着野獸,放牧着牛羊,撿拾着野果,播種着莊稼。(秦牧《土地》)
(2)隨着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葉聖陶《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上面例(1)中的“撿拾”如換爲“撿”,“播種”如換爲“種”;例(2)中的四個單音節詞隨便更換一個爲雙音節詞,就不再有勻稱整齊的效果。
爲了使音節勻稱整齊,增強語言的聲音美,還可利用疊音詞。例如: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
(2)蘇州網獅園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3)杭州西湖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二、聲調的協調
所謂聲調的協調,就是利用聲調的平(○)仄(△)變化,使語言形成抑揚頓挫請註冊音樂美。例如:
(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
(2)雪壓竹枝尖點地,風吹荷葉背朝天--△△△○○△△,○○○△△○○
(3)小草……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朱自清《春》)
三、押韻的和諧
所謂押韻的和諧,就是在上下語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規律地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給人以音韻迴環、和諧悅耳的音樂美。例如: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憶江南》:權是好,好在不言中。暮暮朝朝求者衆,人來人往手不空。謝謝主人公!
(3)敬愛的周總理,您爲祖國山河添光輝,您爲中華兒女振聲威,您不朽的業績永世長存,您光輝的名字青史永垂。
文言文的修辭
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也多運用各種修辭以增強表達效果。其中有些修辭格的運用較爲頻繁。瞭解這些特殊的修辭方式,自然有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這裏着重說明的是現代漢語中不常見,或對文言文閱讀理解影響較大的幾種修辭格。
(1)、借代。文言文中,借代修辭格運用的相當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譯,往往會造成誤解。如:“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出師表》)這裏的“布衣”在古代不給理解,因爲古時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這一特徵來代事物本身,是一種借代。如果不瞭解這一點,按字面譯爲“穿布衣服的人”,後面的“不以臣卑鄙。”(不因我地位低、見識淺)就會使人產生疑問:“穿布衣服”,怎麼就“地位低”呢?在翻譯時對這類地方應採取意譯的方法,加以復原(譯爲“平民百姓”),否則往往會使人莫名其妙。
(2)、互文。作爲一種修辭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較爲常見。這類句子,在內容上前後互相補充,常常可以收到言簡意中的效果。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環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壞而高興或悲傷”,這裏的“喜”,不僅指“物”,同時也指“己”,悲不僅指“己”,也指“物”。
(3)、委婉。在語文表述中,爲了某種需要,對某件事情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換一種說法,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辭格常用於外交場合。如赤壁之戰中,曹操給東吳下戰書,“今治水軍八十萬從,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這就是一種委婉說法。明明大兵壓境,殺氣騰騰,卻故意說得十分輕鬆自在。對這類句子的翻譯,則一定注意保持原文的修辭色彩。
(4)、諱飾。諱飾實際上也是一種委婉,往往是由於人的忌諱而改變了說法。如對於“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宮車晏駕”、“千秋之後”,老百姓死則稱爲“填溝”,瞭解這些說法的真正含義,才能準確地翻譯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