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有關杜甫的作文

作文 閱讀(1.8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杜甫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杜甫的作文

有關杜甫的作文1

杜甫,這位於“萬萬多難”中成長起來的“詩聖”,是唯一一位可以與詩仙李白齊名的詩人,但他卻並沒有李白的飄逸灑脫,他用沉鬱悲愴的聲音訴說着一個時代的苦難,他的詩被銘刻在歷史長卷中,永不磨滅,就連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一首跌宕起伏而又沉鬱壯美的長詩。

杜甫早年的生活與盛唐接軌,他懷着與其他大唐仕子一樣的理想抱負,渴望建功立業,功成名就,更兼具幾分在唐朝巔峯時期生活的驕傲,使得他即使經歷幾次仕途失意也不忘初心,在日趨腐化的統治集團中尋找自己的出路,在長安的幾年,他並未得到顯要的官職,但卻對現實有了更爲清醒,深刻的認識,他在長安的日子日愈困苦,他的視野就日愈廣闊,他的詩彷彿是被現實千錘百煉創造出來的,具有自傳的真實和史詩的悲壯。他早年還只是在感慨自己“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然而在飽經戰亂、流亡後,他於天地之間沉吟出的卻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他的人生彷彿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邁入老年的他早己被苦難的生活剮了千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或許是他中年時期發出的最沉痛的感傷,然而在老年,尤其是在老朋友嚴武病逝後,他的每一首詩都似滿含自己一生的辛酸,他渴望回到故園,與親友重聚,改變“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現狀,可是,當聽到白帝城的萬戶搗衣聲時,他依舊是那個孤獨的漂泊者。

馮至曾贊杜甫道:“你的貧窮在閃爍發光,像一件聖者的淡衣裳”,是杜甫苦難的生活將他的詩推向巔峯。杜甫一生的理想雖未得實現,可正是如此,他才能從安逸腐化的官宦生活中解脫出來,他在現實中不斷地唱着哀歌,“爲了人間壯美的淪亡”。

沒有那個動亂的時代,就成就不了當年的“詩聖”。他的詩是對自己人生的總結,也是對國家命運和百姓生活的刻畫,無論經歷什麼,他都不改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生活的憂慮。他的詩早已扛起了記錄歷史的責任。

年青時與友人縱情飲酒的豪情終化爲虛有枯槁的軀殼裏安放着的靈魂,似乎還有許多事要傾吐,消逝地如此不甘。多少年的流亡、多少年的漂泊,無數次的仕途失意,都不能撲滅這位劃時代的詩人心中爲國家、爲人民燃起的雄雄火焰。正因如此,他也在人們心中長存。

有關杜甫的作文2

一直以來,我都不怎麼喜歡杜甫,或者說,對他不怎麼感冒。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李白的灑脫樂觀。但最近我對這個憂國憂民的老人起了一些興趣。

從現實角度講,杜甫之於這個世界,彷彿除了流傳下來些好詩以外沒有其他貢獻了。他儘管可以講出人民大衆之苦,但他既不是帝王,又不受寵,他並不能改變什麼。他不是權臣,不能施展心中的報復;他不是聖人,不能以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他也不是高僧,不能以佛教感化衆人;他不是將軍,收復不了失地,擴張不了版圖。他不過是一個在動亂的時代憂愁的人,是一個潦倒、落魄又不得志的窮酸文人。他文采好,但不能當飯吃,他掙錢少,但看到人民的艱苦還是會覺得太多。君王不重視他,他還是要追隨,永遠伴着希望和期待一路追隨。總之,他很癡愚,也很頑強。

杜甫只與李白相遇過一次,但這卻讓他念念不忘。

在任何時候杜甫對這個世界都不會放棄,他會自然而然地想對這個世界負責,這是他的本性。他看了太多苦難。失去了官位,他着急不能救黎民於水火,朝廷昏暗齷齪,他不放心丟下君王獨自離去。

他在官宦仕途中奔波,在祖國大地上奔走,他目睹並感悟着人民疾苦,發出了"朱門灑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淒涼的呼喊和"大庇天下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感嘆。這就是憂國憂民更甚於憂家憂己的杜甫。而李白則不然,他生活在盛唐時期,戰亂並不頻繁。李白也曾看過官場的黑暗,但他選擇的卻僅僅是遠離政治,這很大成分上來源於他瀟灑不拘的性格。杜甫勝過李白的地方在於,他批判社會的目光不緊緊盯着上層,他同時也在觀察着下層。

杜甫這個人還真是深沉,他的大氣是很少有人能比擬。並不是像“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傲氣,而是心中裝下大千世界,於厚土之中深深紮根,始終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他對百姓命運的關懷,對民生疾苦的描寫,處處都有他所遭受的痛苦滲透在裏面,這樣寫出來的'詩歌,它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這或許就是他和他的詩歌被稱爲“詩聖”和“詩史”的原因吧。

這樣喜歡自由的我都開始喜歡他了,我想不會有誰永遠也不愛杜甫吧?

有關杜甫的作文3

草堂,遠遠的向我走來。認,我更喜歡的李白的瀟灑豪放,可杜甫也是我非常敬重的詩人.時代造英雄,生活在盛唐到衰唐過渡時期的杜甫,是不會瀟灑如李白的.杜甫的詩既有”感時花漸淚,恨別鳥驚心”這樣的詩句,又不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如此厚重的詩句.但總的來說,杜甫是傷感的.他憂國憂民,他借古詠今,他奮力入仕想爲大唐王朝盡一份薄力……

然而,命運是如此的不知眷顧,仕途的不順利逼迫我們的詩人不得不隱居山野.也許選擇隱居,過一種閒雲野鶴般的神仙日子是杜甫最好的歸宿.可當我推開柴門,走進草堂遺址的剎那,我知道自己錯了.這位憂鬱的詩人並沒有真正的出世,他無時無刻不在痛心勞苦大衆的困苦,吟詠着”三吏三別”;他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看到絲絲細雨,竟酣暢地高歌《春夜喜雨》.他心裏想着念着的'都是許許多多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但是,他忘記了自己.不,有一首是寫給他自己的.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大風無情地掀翻了唯一可以爲我們詩人擋雨的茅草屋頂.大雨肆意地打下,他憤怒了,於是提起筆憤然寫下了《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我不知道這裏面僅僅是對自然的一種宣泄,還是包含着對自己生活,甚至對社會的一種控訴.

杜甫的晚年是貧苦的.隨時都有倒塌可能的茅草屋,破爛的桌椅,不能叫做牀的牀……這就是他晚年的全部.可是,我們的詩人不管自己的生活多麼的潦倒,自己多麼的瘦弱嶙峋,他還是義無返顧的把自己給了詩.他和詩緊密地融合爲一體.可是,他又不是爲作詩而作詩,他的詩就是他的心,一種最生活的流露.那不是奔放的美,而是實實在在的美---這種美不能讓你陶醉,卻會叫你去思考.如果說李白是超不現實的,那杜甫就是超現實.這樣的美,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人尊重?

走進草堂,走進杜甫,我感動於他的種種……

有關杜甫的作文4

你就像那冰冷的北極星,以你那孤獨而深刻的情懷給中國詩壇增添一份奇特的炫彩,給中國歷史一個永不磨滅的記號,歷史將記住愛國的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看出他早已與國家融爲一體,與國共憂喜,國衰則己愁,國強則己興!俄風雲傾定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慘淡的天氣昭示着慘淡的心情,憂愁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與崇高理想,打動着每一個人。

歷史將記住豪邁的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杜甫站在泰山之下,仰首望去,山勢峭拔,直衝雲霄,一輪紅日頂于山上,九片浮雲隨風飄,此時,杜甫早已心潮澎湃,在他心中,這山也是渺小的,它就好比一座更高的山,他有俯視一切的雄心與氣概,他就是歷史上一個豪放的杜甫。

歷史將記住重情義的'杜甫。杜甫與李白是摯友,他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爲李白吟不平。用“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寫出與李白離別時的悲痛之情,“李杜”是家喻戶曉的詞組,他們的感情也是至死不渝,但卻因爲他們有着相同的愛好,迫不得已只能匆匆見過又匆匆離去。在寂寞中,杜甫的情感又有幾人能懂?

杜甫是悲慘的,杜甫的一生,是史也是詩,他付出畢生心血憂國憂民,而他卻得到的是一生坎坷。其實,我們對杜甫很同情。他與好友李白被大多數人認爲是有同樣的才華,可實際上,杜甫比李白的才華高出很大一個臺階。並且他心懷遠大理想,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報效祖國。但事與願違,十年應舉,皆名落孫山。

之後,又爆發了安史之亂,追求功名的心一再破滅,還過着流浪的生活,他切身悲痛的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讓我深刻感受到他在戰亂中的流離之苦。戰爭結束了,杜甫帶着妻兒回京,繼續爲朝廷奉獻,但卻被一直排擠。最終,在公元770年,杜甫病死在一條無名的小船上,年僅59歲,且當時杜甫的詩句並沒有廣泛流傳,就這樣默默地走完了他孤獨坎坷的一生。

這就是杜甫,一位不計身家的人,一位心懷天下的志士,一個當之無愧的詩聖,歷史將永遠記住他。

有關杜甫的作文5

幽窗棋罷,月下獨酌,品一杯酒,酒中融化的便是今夜的星月,盛唐的一片天。

風還是千古不變的風,帶着歷史蒼涼的味道,它不曾忘,是誰在岸邊喟然長嘆,抽刀斷水,而那明月也欣然赴約,應詩人舉杯之邀。縱馬天涯酒萬樽,終還是在飄然中走得滯怠了,那麼,就輕輕鬆鬆地趁着又一次酒醉朦朧,去抓水中月吧,順便也講自己送給那清冽的一泓月影,化爲滿天繁星。

李白是盛唐的化身,浪漫的詩人妙筆生花,一夜飛渡鏡湖月,而盛唐魚龍潛淵,鶴鳴九皋,江山在望,萬民是若。只不過這繁華底下,涌動着暗潮。安史之亂後唐由極盛的頂峯衰落下去,而李白,則永遠地留在了那個頂峯,即使身在兵荒馬亂之中,深廬翠屏之後,他的是詩,儘管惆悵萬千,仍然是盛世風韻,大氣磅礴。沒錯,李白是骨子裏的貴族。

詩人並不灑脫,他的愁,亦是鋪天蓋地,讓心無法承擔其重,只好置其於天地間。多情的人們只傳誦着他的'馳騁千里任憑心意,卻忽視了他的萬古愁。二十五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胸有塊壘,抱負萬千,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爲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當他代表的文化與杜甫的現實主義碰撞,歷史的車輪也停滯了一下,發出沉重的嘆息。

杜甫也是個愛漫遊的人,年輕時裘馬頗清狂,和李白十分相似。李白的輕靈張狂下實則掩着一顆悲苦的心,而杜甫的悲苦沉鬱裏,卻更多一份厚重,顛沛流離中能喊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背後,是逐漸衰落的唐朝,他的一生,和他筆下困苦百姓一樣,水深火熱。正因如此,你不得不驚歎詩人的頑強,現實世界的崩塌,並沒有讓他失去信念。如果他是目不識丁的愚人也罷了,如果他是不明世事的糊塗人也罷了,可他偏偏那麼清醒,清醒得看着一個王朝自內而外的隕落,卻仍然驚人愛着這個殘缺的江山社稷,在賢人遁世弱者退縮時,他仍然在吶喊,飽含希望。

李白,或是杜甫,也許在他們心裏,更希望以一個政治家的姿態濟世救人,無力正乾坤時,隨手寫了幾句詩,卻因此而名垂千古。這是文學的幸運,又是命運的嘲弄和悲哀。

李白杜甫一相遇,便讓人從盛唐王朝看到它寂寞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