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我家的端午作文

作文 閱讀(2.9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的端午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的端午作文

我家的端午作文1

說起端午節,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在家度過的端午節!

在我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我離開家鄉的那些年裏,我不經意間深深地回憶起了它,總感覺到一種塵土飛揚的感覺!掐着手指,我已經有近10年沒有在我的家鄉過真正的端午節了!

在我的家鄉,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應該準備一盆水,把艾草葉子泡在水裏,然後放在外面。端午節的早上,全家人都要從這盆水裏取洗臉水。有很多人的`家庭應該省錢,這樣沒有人可以不用水洗臉。有孩子的人應該在清晨叫醒他們,並在外面的池塘、河流或湖泊中洗澡。據說這可以洗去一年的厄運,驅走邪靈。

早餐時,這些雞蛋、大蒜和糉子應該放在桌子上。同時,桌子上應該有一個酒壺。將酒壺中的酒浸泡成雄黃色。喝這種雄黃酒也是爲了避邪!有孩子的人也會在孩子的耳朵上擦雄黃酒。因此,當他們晚飯後出去玩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耳朵上沾滿雄黃的孩子。這也是一個特點!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孩子身上戴着一個香包,他們的手、腳、脖子和手指會被五色線包裹着。這種香包中的香料也是艾草葉。五色線,顧名思義,是用五色繡花線纏繞而成。這句話是爲了避免蛇和昆蟲叮咬。

端午節早上,家庭必須在門上插上艾草葉兩天,這有點像在清明節插柳枝。這句話也是爲了驅除疾病和邪靈。漫步在村中,蜿蜒的煙霧伴隨着艾草葉的芬芳和露水的清新氣息,爲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郁而獨特的節日氣氛。許多年過去了。在這一天,穿越時空,我總能在記憶中聞到遙遠家鄉的濃香。

今天是端午節。祝我所有的好朋友節日快樂!祝父母和家人在我的家鄉節日快樂!我祝我的哥哥和嫂子,他們離我很遠,節日快樂!

我家的端午作文2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說的就是端午節的熱鬧情景。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屍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糉子嗎?”媽媽笑着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糉子裏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糉子了嗎?”說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裏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糉子裏,把它包好之後,放在鍋裏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糉子。那時,我是多麼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糉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說。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着美味糉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糉子,但當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着,我終於吃到了傳說中的“幸運糉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後,我就和姥爺拿着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裏,我一邊割,一邊說:“爲什麼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後,它有什麼用處?”姥爺說:“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我聽了姥爺的話,心裏想:“這麼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我家的端午作文3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我小時候是在贛榆長大,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也有很多習俗,我現在仍記憶猶新。日記一年級日記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裝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黃色的新衣服,領子下面縫着一個長長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個“貓”型的臉,還繡一個“王”字,下面掛着許多“心”型的墜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來一擺一擺有趣極了,伴着荷包裏面裝着香料香氣撲鼻,當時的心情不知有多麼得快樂。衣服袖子下面還縫着兩小塊長方型的紅布條黃布條;兩個小手腕還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線穿一個桃核繫上,據說這些都是爲了避邪。

穿戴整齊後,然後開始品嚐媽媽包的糉子,糉子用長長的竹葉包的,裏面有的'包肉、花生、紅棗、總之都有糯米。接着媽媽把放在糉子鍋裏一塊煮的鵝蛋、鴨蛋、雞蛋裝在用五彩線編織的網裏,放在我的脖子上掛着,我小心翼翼保護這三個蛋,等到上幼兒園時和小朋友玩“碰蛋”遊戲。到中午時媽媽用許多艾葉、蒲草放在水盆裏給我洗澡,說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黃塗耳朵眼……

這些就是我的家鄉贛榆端午節那天的習俗,我喜歡這習俗,喜歡那糉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給我帶來的歡樂和幸福!

我家的端午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的家鄉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節,但由於我們這裏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糉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民俗認爲,五月爲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採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節了!起牀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可倒黴的是,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着幫忙裹糉子了。吃完飯後,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龍舟。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羣衆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爲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的端午節,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的端午作文5

我的家鄉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城市不算大,但卻是個美麗的城市,也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每年在端午節快到的時候。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賣五彩繩和紙葫蘆的小攤,到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媽媽給我買了兩個五彩繩,那上面還帶着兩個金黃色的小鈴鐺,發出“叮呤呤”的聲音。我非常喜歡。

農曆五月,青草長滿了家鄉的山野,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悄悄走來了。清晨,爸爸早早就把紙葫蘆和艾蒿掛在了我家的門上,媽媽還在屋裏掛了一個大葫蘆呃!我好奇的問媽媽:“爲什麼要在家裏掛葫蘆呢?”媽媽說:“以前聽老人們說過,掛葫蘆能保平安和健康”。雖然有些迷信,但是它卻有着美好的心願。

今天,家家都吃着香甜可口的大糉子,我也不例外,向媽媽要了錢,買了一袋大糉子。關於糉子還有一個傳說呢!

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位大官叫屈原,他非常愛國,可是當時的楚國國君不聽他的意見,還把他貶官流放。後來秦國攻佔了楚國。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千百年過去了,每到農曆的五月初五,吃糉子,以紀念偉大的`屈原,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家鄉的端節節雖然沒有南方賽龍舟的場面壯觀,但是卻有着濃濃鄉情。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作文6

1、說起端午節,我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因爲去年的端午節,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糉子的喜悅。別急,你聽我慢慢說吧!

2、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3、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保留着對端午的`無限嚮往和那個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的傳說。

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5、“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南方流傳的兒歌。說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時學包糉子的情形。

6、“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來了端午節,我家鄉的孩子們便唱起這首兒歌,有的一邊唱,還一邊洗龍水澡呢!

7、賽龍舟使我們珠三角端午節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的起因是爲紀念我國古代時的一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8、農曆五月初五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期盼以久的端午節向我走來。

9、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

10、賽龍舟源於古時候,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去拯救。

我家的端午作文7

我們中國年裏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說在古代這天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記載五月被視爲“毒月” ﹑“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小孩要佩戴香囊,系五彩絲線,家家戶戶都灑酒掃庭院,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

還有一種說法在全國流傳很廣,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公園前287年泰國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自己的國都,於是在這天五月初五抱石投江了。楚國百姓哀痛不已,紛紛走到江邊,把食物投進江裏,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再吃他的.身體了。漁夫們划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這樣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等習俗紀念屈原。

隨着時代變遷,賽龍舟、插艾草等習俗在北京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吃糉子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節前幾天姥姥就把糉子葉、糯米、紅棗等買好,到了那一天姥姥把泡好的糉子葉折成了漏斗型,再把泡好的糯米和棗放進去,包好後用棉線捆住。姥姥把包好的糉子一個個碼放進一個大鍋裏,再加入適量的水點上火。大約一個小時後就會飄散出一股糉子的清香。光聞到味就我要流口水了。媽媽說糉子還有鹹味的和辣味的,根據地域劃分和風俗習慣味道各不相同。

噢!對了!自從20xx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了國家法定節日,讓我們期待今年的端午節早日到來吧!

我家的端午作文8

“洋洋,快來,吃糉子啦!”奶奶呵呵地端來剛從鍋裏拾上來的糉子。“噢!”我應聲而出,趕忙問:“奶奶,哪個是我包的?”其實,不用奶奶指點,我一眼就看出那個躺在糉子堆裏的“四不象”。我如獲珍寶般輕輕地剝開糉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紅棗、花生、蜜棗,還有一小塊兒肉餡,真是好看!這可是我的獨創,各種餡混在一起。“看,我包得糉子!”我高興地帶着自己的作品,滿屋子巡遊展示。誰說我年紀小,不會包糉子的,有志者事竟成。來年過端午節,我會把糉子包得“三不象”。總有一天我包的糉子會和奶奶一模一樣。

我剛品嚐完自己的傑作,奶奶就來出了大紅的絲線扣在了我的手腕上,又把彩色的絲線扣在我的腳踝上,說是“百腳神”。更有趣的是還往我的脖子上套了一個綵線編織的蛋兜,裏面裝着在糉子鍋裏煮熟的鴨蛋。哈哈,走起路來,胸前的蛋兜一晃一晃的,可好完了!

我問奶奶:“是不是端午節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要吃糉子,扣絲線,戴蛋兜呀?”奶奶笑咪咪地說:“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們家鄉揚州,過端午節的時候大人們還會喝雄黃酒,賽龍舟等,其他的地方有的菖蒲、艾草,佩香囊,比武,擊球……”

哦,原來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喜歡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家的端午作文9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我家的端午作文10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裏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到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風伴着歡笑飛舞,春日迎着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麪餅已經擺好了。

我家的端午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

今年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了糉子。白白的糯米,綠綠的.糉葉,加上蜜棗、花生、葡萄乾包在一起,用繩子繫好,上鍋煮一定的時間就可以吃了。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味加上糉葉特有的味道,真是再好吃不過了。姥姥還炸了麻葉和菜角,焦黃酥脆,讓人看了就想吃。

端午節歷來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大家都來保衛它吧!

我家的端午作文1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個重要的日子。知道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嗎?這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紀念他愛國、正直、不屈、剛烈的節操。

端午節有吃糉子、吃五黃、做香囊和賽龍舟的習俗,古時候還會有往江裏扔糉子,人們希望水裏的魚兒們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划龍舟是想把屈原的屍體撈上來。

今年的糉葉特別不一樣,我和家人一起去安吉的山上採的糉葉。原來糉葉生長在特別陡峭的山坡上,是竹子的一種。糉葉的兩邊有鋸齒,摸上去刺刺的感覺,還會勾住你的手不放,糉葉的顏色有深有淺,淺的`是嫩葉,深的是老葉。太嫩的葉子太小不好包,太老的葉子容易斷裂,還是要選擇一些青綠色的葉子比較好,糉葉拿近了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接下來是包糉子了,糉葉一般放水裏浸泡兩天,肉也要浸兩天。米嘛,澆點醬油就可以了。糉子有三角形的、四邊角的、牛角形的糉子,古時候多爲牛角形的,牛角糉子是祭天用的,現在多爲四角形的糉子。我跟着奶奶包了半天,米散了一地,還是沒成功,看樣子包糉子這個活也不是很簡單的!一會兒奶奶包好的糉子從廚房裏傳來了陣陣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想嘗一口。

這糉子可真美味啊!自己做的糉子,味道就是好!

我家的端午作文13

一早起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循香而去,原來是媽媽在包糉子。“媽媽,爲什麼今天要包糉子呀?”“因爲端午節快到了呀。”媽媽告訴我,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年屈原自投汨羅江後,百姓們拿糉子投入河中以防魚吃掉他的身體,所以有了端午吃糉子的習俗。

只見媽媽取三片蘆葉放整齊,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接着,在裏面放些糯米等,最後將糉子用繩子捆好,這樣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看着媽媽熟練的手法,我內心也癢癢的,開始學着媽媽的樣子想一試身手,可是太不容易了,不是蘆葉捲不起來,就是把米灑了滿地,我也開始變的有點急噪了。媽媽看了,就在旁邊指點:“你手小,先拿二片蘆葉吧,左手捏住蘆葉一角,右手將蘆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一定拉緊,不能空着,上面放鬆一些,對了,糯米放的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剛好到邊,你看,象我一樣,包的時候一定要把蘆葉捏緊了”。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人生中包的第一個糉子也有點象樣子了。

包糉子的過程中,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的門口還會懸掛艾葉、昌蒲,而且還會在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說是可以驅邪除惡。

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特別開心。我也知道了端午節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的一種讚頌。而且從跟媽媽學包糉子的事情中,我也明白了我們要學會一種本領,一定要細心學,用心想;同時還要有恆心,就象媽媽講的屈原那樣,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懈。

我家的端午作文14

在中華文化節日中,有這麼一個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別人家的糉子早就包好了,而我家卻是在五月初四的早上包的。因爲我家忙,只有早上最有空,在這天包,明天正好是端午。因此,只能在五月初四早上包了。

包糉子首先要準備好糯米、綠豆、肥豬肉,而我家爲了讓糉子增添一份“喜氣”,便把紅豆也給加了進去。媽媽說那樣會讓糉子的味道更香,更好吃。

一個個糉子,不!應該是一個個“糉子將軍”,都挺着一個個“大肚子”,正整齊地躺在桌上。不過,這些“將軍也要“下火海”了。媽媽把它們一個個放進鍋裏,用大火蒸煮。

蒸啊蒸,煮啊煮,我守在旁邊,深夜了竟還不困!等到端午早上,糉子終於好了。媽媽把鍋蓋打開,一股香氣向我撲來。我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拿出一個來嚐嚐。媽媽把最小的一個拿出來解開吃。啊,好香!我也忍不住吃完了一個。我真的還想再吃一個,但是媽媽說還要留着祭拜。

這時,又一種美味鑽進了我的鼻子,原來是爸爸煮的雞熟了。爸爸也說要留着祭拜,拜完才能吃。

啊!真可惜,有美味不能馬上吃。

祭拜完後,媽媽和爸爸在廚房裏熱火朝天地忙了起來。媽媽趕着做飯,爸爸在切雞,雞的五脹六腑都被“殘忍”的老爸給弄了出來。爸爸特意切了兩個雞腿先給我和弟弟吃。期待已久的美味終於到了我的嘴裏。

吃過晚飯後,我便到村裏的娛樂部看錶演,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只見其他的小朋友都到舞臺上面去玩了,我也想上去,可因爲鄙人天生膽小,就不上去表演了。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這個節日裏的傳說裏的偉大詩人屈原使我感動,自己處處爲祖國着想,今後我一定更愛我中華!

我家的端午作文15

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買來了艾草。只見艾草比水芹菜長出一大截,上邊還有一些艾葉。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見爺爺把艾草插在窗戶上和門上。這種艾草可以防止蚊蟲侵入,和蚊香片的用處一樣,不過還比蚊香片更美觀,更環保。這時我家真是香滿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師發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爺爺煮的糉子的香味,還有一種別人家沒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梔子花的香。這種花雪白雪白的,向四處展開,有的還沒有完全展開,就連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飯了,“哇!”我開心地大叫。只見桌上有牛肉、雞翅、肉圓……我一口氣也不喘地吃呀吃。糉子終於登場了,這糉子是我小姑包的。糉葉是綠色的,還有一點被煮黃的樣子。我家的糉子很與衆不同,是糉葉包的,但是沒有用線捆,直接弄一個孔,再用第二片葉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糉葉打了一個結。我母親說:“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學會這個本事。”糉子裏裹着糯米、紅豆、花生、蜜棗,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又稱娃娃節。中午吃完飯,我泡了一個艾水澡。我覺得非常舒服,渾身上下都顯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母親給我穿上了她買的新衣服,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母親又給我戴上了一個老虎形狀的香囊,這是母親親手做的,上面有好幾朵開放的小花,還有幾隻小鳥在枝頭歌唱。老虎鬍子和尾巴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母親還給我的手腕和腳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絨線,它們像五條蛟龍保護着我。

端午節我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