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

作文 閱讀(1.1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端午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端午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屈原的節日。爲了紀念他,人們把糉子丟進河裏,讓魚蝦吃飽,不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

我覺得端午節最好吃的是香噴噴的糉子。記得那是一年的端午,我們剛看完激烈的賽龍舟比賽後,面帶笑容跑回了家。一進門。就看見阿婆坐在椅子上,包糉子。阿婆包的是肉餡的,那碧綠的糉葉緊緊包住裏面的白米飯,再把包好的糉子放到蒸爐上,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糉子包好了,終於可以開飯了!因爲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喝了點雄黃酒。他笑着對我說:“雄黃酒是可以防蟲的。還有,雄黃酒是可以辟邪的,就像《白蛇傳》裏面的白。”我打斷了爸爸的話,急切地說:“我知道,我知道,是法海叫許仙給白娘子喝的,結果白娘子現出了原形。”

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發現桌上有紅色的菜,也有黃色的菜。我奇怪地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桌上的菜有黃,又有紅的?”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因爲端午節這天,要吃美食。端午節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所以有“五紅”和“五黃”的說法。五紅就是黃鱔、莧菜、烤鴨、龍蝦和鴨蛋。五黃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哦!我明白了。”我說。我想:“看來,我還要努力學習,將來知道更多的知識呀!”

講了那麼多,我發現了端午節很多美味的美食,端午節還流行於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各民族也有自己不一樣的美食。中國人有自己不一樣的美食,也有不一樣的節日。

我的端午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爲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糉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糉子,也喜歡看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糉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大家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糉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糉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糉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糉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糉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大家懷着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糉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着卷好的糉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糉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着糉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大家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糉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糉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大家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3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我的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我的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我的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我的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我的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我的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我的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我的媽媽說:“嘢!爸爸我的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我的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我的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我的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但我還是非常高興,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我的媽媽一起包糉子。

我的端午作文4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糉子總是母親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着母親,硬是要學包糉子。母親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母親學包糉子。母親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母親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母親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母親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母親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母親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母親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母親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我的端午作文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的名句。而端午節就是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包糉子、飲雄黃酒

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我雖然不會包糉子,但是課堂上雷老師爲我們講解了包糉子的方法,此時我腦海裏馬上涌現出一幅包糉子的畫面。首先,把採摘來的糉葉清洗乾淨,挑選出葉面寬大厚實、無病蟲害、無殘缺的葉子,擺放整齊備用。然後,把糉葉捲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形狀,漏斗的底部不能留縫隙,如果不小心留有縫隙的.話,包糯米時就會有糯米從縫隙裏流出來。接下來,就是把泡了一個晚上或七八個小時的糯米放進卷好的漏斗裏,用手壓緊,再捲一捲,折一折,把漏斗口封好。最後,用一根繩子把糉子綁好、綁嚴實,把它放進高壓鍋裏煮四十分鐘就可以吃了。

端午節還要舉行賽龍舟比賽,賽龍舟的時候需要划龍舟的人齊心協力、聽從指揮,目標一致,不然你們龍舟的速度就會很慢,或者出現原地轉圈、翻船等事故。

端午節投糉子這個習俗是當時的百姓們怕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紛紛從家裏那來米團投人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包糉子投糉子的習俗。

那你知道現在爲什麼投糉子的人越來越少了呢?以我的猜測,應該是人們知道魚蝦都吃了幾千年的糉子了,都吃膩了、不喜歡吃了吧!既然魚蝦都不喜歡吃糉子了,還不如我們自己把魚蝦的那份也吃掉吧!

同學們,你一定要記住端午節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哦!

我的端午作文6

時至今日,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快到了。一提到端午,我就會想起小時侯唱得一首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滿香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是吃糉子和賽龍舟,這種習俗傳說起源於楚國。因楚國人捨不得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兒,以免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還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這天,媽媽總會買上艾草和菖蒲掛在門前。燒上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飯桌上五紅是必不可少的`:炒莧菜、紅心鹹鴨蛋、烤鴨、龍蝦、黃鱔。媽媽不會包糉子,就從超市買來各種餡料的糉子,有豆沙糉、火腿糉、蛋黃糉、蜜棗糉。我最喜歡吃火腿糉,那味道可真香啊! 媽媽還喜歡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我的脖子和手腕上,太好玩了!

我真希望明天就是端午節,端午節讓我好期盼啊!

我的端午作文7

“天蒼蒼,野茫茫,不吃糉子是瞎忙;水彎彎,路長長,龍舟划起槳飄揚。祝你端午安康”一條信息跳了出來,吵醒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誰呀,這麼早”,睜開朦朧的睡眼,映入眼簾的是端午安康幾個大字。“啊,今天是端午節”。睡意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穿好衣服,給五彩繩沾上露水系在手上。

既然是端午,就一定少不了糉子。最初,屈原投江自盡,百姓爲了不讓讓魚龍蝦蟹去咬的屈大夫的身體,將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現在我就要和爸爸一起包糉子。爸爸先把四、五片糉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再把它捲成圓錐狀,再向裏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餘下的糉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出來了。然後,還要用繩子把糉子緊緊地綁住。看着老爸包了一個又一個,也挺簡單的。拿起一片糉葉,照葫蘆畫瓢地包起來。誰知道,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用力過猛糉葉碎了,就是包着包着糯米調皮的跑了出來。爸爸在一旁急的直說,終於包好了一個,還是用了好幾片糉葉,五花大綁包好的,樣子和老爸包的差遠了。“算了,能吃就行了。”

糉子下鍋了,滿屋子都瀰漫着糉葉、糯米的清香,讓我垂涎欲滴。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香氣更加濃郁。要出鍋了,掀開蓋子,濃郁的糯米的香氣撲面而來,勾起了我的食慾。我飛速地拿起一個糉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斷繩子,再剝開糉葉,看到的是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個小小的蜜棗,像是蜜棗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襖。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棗吃在嘴裏,甜在心裏,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不止要吃糉子,還有更多的習俗。每年的端午都不同,但都一樣有意義,去紀念偉人,感受端午文化,多好。今年的端午,我和老爸、老弟度過,學會包糉子,和家人一起品糉子,爲記憶的相冊再添上一頁。

我的端午作文8

五五端午,爲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們怕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糉子,在河面賽龍舟。千百年來,吃糉子,賽龍舟,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奶奶手工糉子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奶奶都會自己動手包糉子。爸爸媽媽不准許我吃現成飯,總讓我給奶奶打下手。洗糉葉、調糉餡、包糉子、綁糉子…….媽媽幫着調餡,奶奶負責包糉子,而年幼的我則端着一大盆水洗糉葉。“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別弄溼衣服了。”“知道啦。”身後總傳來奶奶不放心的叮囑。洗完整齊放進小盆子裏,我打起了幫奶奶包糉子的鬼主意。“奶奶,我來幫你。”“好呀,來這邊坐,我來教你。”我擼起衣袖,打算大幹一番。“丫頭喜歡那種餡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着這片糉葉。”…….只見奶奶手中左轉一下右轉一下,一個大大胖胖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奶奶的模樣,剛塞好餡,葉子一滑全散了,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的小模樣不禁笑出聲來。

媽媽也加入了包糉大軍的隊伍。

“先這樣在這樣,好啦”……我開始認真的學着。雖然包出來的'糉子形狀特別,不成模樣,但這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糉子卻包含着來自一個家人的愛。端午未至,糉香卻早已傳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溫馨氣氛。又是一年端午,卻與爺爺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懷戀故鄉。

年幼時的美好畫面被糉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時光有情讓糉香悠揚;歲月無情讓兩鬢斑白。想吃糉子卻又覺得無味,是因爲這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糉子總有這濃濃的愛的清香。

糉香飄飄傳千里,思戀遙遙萬里傳。

我的端午作文9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裏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大家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爲下面有答案了,也讓大家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糉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大家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糉子,我想:包糉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糉子。”媽媽嗯的一聲,大家現在就要包糉子咯。要準備糯米、糉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糉葉放在鍋裏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裏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裏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糉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糉葉,再把側邊的糉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着,ok啦,大功告成,糉子下鍋咯!

總算把糉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衆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衆們爲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裏,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糉子的香味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我的端午作文10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是戰國末期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我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因爲端午節不但因屈原而神祕,而又因爲吃糉子,賽龍舟讓我們小孩所喜愛。天剛剛亮,我看見奶奶在掛艾草、艾草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我奶奶爲什麼要掛艾草,奶奶說可以避邪。所以每當看到掛在門口的艾草,我又隱隱有點害怕。

不大一會兒,家在農村的'表哥表妹都來了,我最期盼節假日和大家在一塊歡樂的玩耍,現在甭提有多高興了,我發現她們的腳腕和手腕都繫着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原來農村蛇多,繫上五顏六色的花繩子可以嚇跑蛇,避免蛇咬,原來如此有趣!

一會兒,奶奶端上來了熱騰騰的糉子,我奶奶可是包糉子的高手,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清香撲鼻。青青的葉兒包裹着香甜,我們每人拿着一個糉子:輕輕的剝開第一層,充滿着對香甜的可口。

吃完糉子,我們又要去看賽龍舟,我們一路上你追我趕,歡歌笑語灑滿路間:“一碗烈酒解得了憂愁,淡淡的苦艾插在大門口。糯米糉子香飄巷外,三湘的歌兒情調悠悠”。

我又期盼着明年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11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裏,我那裏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裏我們那裏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裏,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爲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爲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糉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糉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裏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糉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糉.因爲她們那裏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糉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糉子,就去超市裏買了幾個糉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糉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糉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糉子,做爲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我的端午作文12

又一個端午節到了。

清晨,熱鬧的街市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街邊熱氣騰騰的鍋裏飄出糉葉的清香,鄉下的老農們擔着一擔擔溼漉漉的艾葉走街串巷帶着古樸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葉上顆顆露珠滾動着艾香,長長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縮短了都市人的夢,拉長了屈原的詩句,拉長了端午節濃郁的民間氣氛,也拉長了我們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民俗走廊。

於是,滿街裏充溢了艾葉獨特的香味。這是屈原的香味,這是端午的香味,這是我記憶的故鄉山裏的香味。這香味曾經帶給了我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童年,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年。如今,雖然我年過不惑,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來,深深地深深地,迴盪在我的心間;長長地長長地,迴盪在我的記憶之中。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牀了。因爲夥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夥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着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遊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禦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糉子,並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糉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糉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糉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糉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爲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13

六月的天空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夥伴是活潑開朗的,六月是炎熱的。端五節坐着龍舟,脖子上掛着香包,頭上扎着艾葉辮子,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吃糉子可是端午節習俗裏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糉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裏買的沒什麼兩樣。新鮮的糉葉,大盆用醬油調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糉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着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糉葉的尾巴,把糉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糉子,我的手也癢癢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糉子一會兒“喂”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糉葉縫裏“逃”出來;一會兒“喂”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糉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糉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乾脆不幹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糉子。

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鑽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着自己親手包得糉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的端午作文14

在這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到啦!吃美味可口的棕子了!”一大早,媽媽就在我的牀邊哄我起牀。還別說,這辦法還真管用,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已經從牀上一躍而起,穿好衣服直奔樓下。

端午節到了!今天我們可是要去爺爺奶奶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還沒進家門,我就已經看見奶奶跟嬸嬸坐在陽臺上忙的不亦樂乎,她們一手拿糉葉,一手拿着燙漂把糯米裝進卷好的糉葉裏,一個個精美的糉子,讓人看了都想吃。

我好奇的跑了過去,“我也要學學看”我說。嬸嬸說:“包糉子首先要準備糯米;糉葉;還有大家喜歡吃的餡兒。包的時候你可以把糉葉捲成正方形;圓錐形;跟菱形等,各種形狀。”嬸嬸耐心地一邊說一邊做着給我看。“糉葉卷好後,如果裏面要放餡兒,就要先裝一半糯米在把餡兒放進去,然後再用糯米把餡兒埋起來,包好並用繩子困紮好就行了,你看,我包的糉子好不好看?”嬸嬸一邊說一邊把包好成型的糉子拿到我眼前給我看。“如果不要餡兒的直接包好;困紮好就行了。”嬸嬸繼續說着,“等全部的糉子包好後再拿去鍋裏用旺火煮上幾十分鐘,就這樣,既好看又好吃的糉子,就可以進入你這小饞貓的嘴裏了。”

聽了嬸嬸的'話,嘴裏的口水還真有點往外流了。我不好意思的紅了一下臉。即使是一下,也逃不過奶奶的眼睛。“寶貝孫子,你想不想來試試啊!”奶奶用慈祥的口吻對我說。“好呀!好呀!”我一邊說一邊用我的小手拿起了一片翠綠的棕葉,不一會兒,一個錐形不像錐形,方形不像方形的糉子,就在我的小手中誕生了。大家看了都笑了起來,笑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糉子煮好了,來吃糉子了!”這時,媽媽端着大盆的煮好的糉子從廚房走出來。我急切的找着我親手包的這個不是很好看的棕子,找到後,我先聞了聞,“哇!真香啊!”我急忙打開嚐了第一口,真是美味絕倫啊!

這個端午節真好,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嚐到了香甜美味的糉子。我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作文15

朋友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家門口插上艾草,在手上繫上五彩繩,更特別的是,家家戶戶還要包糉子吃。對了,想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吧!相傳古時候,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殺,村民們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就把糉子投入江河餵飽魚蝦。而這個習俗就一直穿成了下來,直到今天。

終於到了端午節,每到這天,我都會早早地起牀,看爸爸媽媽熱火朝天的包糉子,等待糉子在鍋裏釋放出清幽的香味,直到糉子熟了,品嚐糉子的美味。今年,上國小三年級的我,不願意再做一個光吃不幹的閒人,我也想加入包糉子的行列。之前我看着爸爸媽媽動作嫺熟,速度極快,我想,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學着他們的樣子,我也拿起一張糉葉,抓起一把米就往裏塞,出乎意料的是,塞進去的米,就像沙漏一樣,從糉葉底下的一個小孔流出去了,我氣得嗷嗷直叫,不禁火冒三丈:“小傢伙!我就不相信我制服不了你,看我的!”我捲起手袖,重新拿起一張糉葉,細細地裹起來,形成一個倒三角,並仔細檢查下面又沒有漏洞,確定沒有問題了,才小心翼翼的.把米試着一點一點往裏放,接着一圈一圈裹緊,再用繩子牢牢綁上不一會兒,一個雖然形狀難看,但卻很結實的糉子就包成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覺得天下沒有比這更美的美味了,屈原雖然含冤而死,但如果吃到這麼美味的東西,心裏一定不會那麼難過了吧。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當然,也是大家的端午節,如果你願意,就像我一樣過端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