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有關端午作文9篇

作文 閱讀(1.7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端午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端午作文9篇

有關端午作文 篇1

端午節的早晨,睜開眼睛,看着初升的太陽,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吃完了兩個雞蛋,我就來到了鳳凰山腳下,我要爬山了。

一路走,一邊看着沿途的美景,山上植被鬱鬱蔥蔥,山間綠樹紅花,還有許多亭臺樓閣掩映其中,很是美麗。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來到了山頂,從山頂往下望去,整個朝陽城市盡收眼底。那一條彎彎曲曲閃着銀光的.帶子不是大淩河嗎?那綠綠的一簇樹叢不是人民公園嗎?那隱隱約約的隱藏在樓房的海洋裏的小區,不就是我的家嗎?在山頂上,迎着微微的風,仔細的辨認着山下的一切,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新奇。

回到家,還沒進門就聞到了糉子的香味。糉子是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品,小巧玲瓏、棱角分明的糉子一看就令人眼饞。吃飯了,我扒了一隻糉子就吃了起來,吃一口,感覺滿嘴都是清香的味道,再吃一口,就看到了那紅紅的棗子了,嘴裏的糉子粘滑而不膩,真是好吃極了。

端午節這天我吃得好,玩得好,我喜歡過端午節,我真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吧。

有關端午作文 篇2

星期天的早上,我就看見媽媽坐在客廳邊哼着小曲邊在包糉子,我想端午節還沒到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頓時我嘴巴了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肚子也情不自禁地敲起鼓來了。媽媽笑着說:“肚子餓了吧!”我狼狽地說:“嗯,是的。”看着媽媽包糉子,我趕忙動手幫忙,先把糉子的粗莖剪掉,再把剪好的葉子一片一片整齊地疊放在一邊。媽媽把總也捲成個圓錐形,往裏面抓上一把米,用筷子捅了兩下,往裏面放了一顆紅棗,在抓些米,用手按緊,合上“蓋子”後用糉繩把它紮了起來。就這樣一個青綠色的糉子大功告成了,包好了一個挨一個,就像一串綠色的爆竹,又像一串綠色的辣椒,真是惹人喜愛呀!我也拿起一片葉子開始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怎麼也包不好,媽媽不耐煩地吼道:“別幫倒忙了,這可是吃的東西呀,弄髒了還吃得了嗎,快回房間看書去。”我放下做不好的糉子,噘起嘴巴,小聲說:“哼,真小氣,別人包一個也不行。”

媽媽包的糉子又好看又好吃,翠綠的“外套”裏面包藏着健康米與幸運棗加愛心。讓我吃了一個又一個,吃了還想吃!

有關端午作文 篇3

端午節包糉子是中國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前幾天,外婆都會包糉子。

每年端午前幾天,外婆就在街上買來棕葉、糯米和蜜棗。外婆先燒水煮棕葉,然後洗一洗糯米和蜜棗。中午,外婆開始包糉子了。她從盤裏拿出三張棕葉,捲成漏斗狀。先放上一半米,放蜜棗,再放上米。當外婆把糉子裹好好,再用棉線把它固定。

我看包糉子很簡單,也跟着學了起來。我拿起三張棕葉開始卷。可那三張棕葉完全不聽我的命令!它們就像頑皮的孩子,剛捲起來就散開了。我可急了。再拿三張糉子包,可還是沒有卷好。我又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於,我把糉葉捲成了漏斗狀!我太開心了!手忙腳亂地放上了糯米,下面卻漏米了。外婆說:“慢慢來。”我聽了外婆的話,慢慢地包,雖然我包的糉子不好看,但是我敢說我包的'糉子是最大的!外婆開始煮糉子了,外婆說要煮好幾個小時。我等啊等,兩個小時後,糉子開始散發出香味。我問外婆:“外婆,糉子好了嗎?”“沒好,還要火燜。”我又等了好一會兒,糉子纔可以吃。

只見它們青色的外衣變成了墨綠色的。剝開一個,濃濃的糉子香瀰漫了開來,軟軟的糯米、甜甜的蜜棗,看着都讓人流口水呢!

每年,媽媽同事都會送糉子給媽媽。可我更喜歡自家的糉子,因爲糉子裏有家的味道。爸爸喜歡吃糯米糉子,媽媽什麼糉子都喜歡。我更喜歡吃蜜棗糉子。

互送糉子也是一種祝福!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多吃糉子。

有關端午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龍節。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憂國憂民的愛國詩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五月五那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着石頭,投進了汨羅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準備的飯糰與雞蛋等食物:“噗通、噗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風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彩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文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馬上要端午節了,今年我要學會用一個新本領--包糉子。

有關端午作文 篇5

同學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對了,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詩人節、五日節、五月節……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共稱中國漢族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這天,大人會包一些糉子給我們吃。同時在五月初四這天晚上,人們會買一些艾草泡在盆裏面。然後把盆放在外面。第二天人們就會分給家人洗臉。大街上還賣虎頭鞋、虎頭帽,小朋友們的脖子上還掛着一個香囊,頭上還塗一些雄黃酒。據說,白娘子與許仙在端午節時喝雄黃酒,白娘子恢復了原形,把許仙嚇得丟了半條命!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個呢!屈原是一個楚國人,在楚王身邊當差,一心爲國家着想,他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爲楚王出了無數個良策,可楚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外地。屈原在經過汩羅江時聽說國家被敵軍佔領了,十分生氣,就抱着大石頭跳入江,投江自盡。老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含淚來到汩羅江,把糉子扔進河裏,讓那些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

這就是端午節,我想信端午節那天,人們會開開心心的,忘記煩惱,享受生活。

有關端午作文 篇6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爲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了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和棗子。煮熟之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了很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很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將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將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作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產生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有關端午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在這盛大的節日到來之前,我們迎來了夏至。

夏至要吃餛飩。星期四,奶奶買來了餛飩皮。不知道餛飩是怎樣包成的。於是,我拉着奶奶的手大聲嚷道:“奶奶,讓我試一試,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我就能包好呢。”我再三懇求,奶奶才答應了我。

我將餛飩皮放到桌上,將裝餡的盆子端到桌上,往裏面放了兩雙筷子,又端來水。我來到衛生間洗了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學着奶奶的樣專心致志地包。“首先拿出一張餛飩皮。”奶奶耐心地指導我。我按照奶奶說的做,拿出一張餛飩皮,“然後放在手心,放入餡。”奶奶不厭其煩地講解。我的'手心沒有餛飩皮那麼大,只好放在桌上。餡放多少呢?算了!想放多少就放多少。然後,我將餛飩皮捲成圓柱形。用水乾什麼?我學着奶奶的樣子用手指在水面“蜻蜓點水”,再在圓柱的兩邊點了點,用力捏一捏,再將圓柱形兩邊粘在一起,一個四不像的餛飩就完成了。將我的“四不像”和奶奶的餛飩放在一起,相差十萬八千里、瞧,我的“四不像”都露陷了。看得我哈哈大笑。

雖然只包了一隻餛飩,但是我還是很快樂!

有關端午作文 篇8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說起“端午節”,我還知道它有另外的幾個名字呢!如“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你知道它們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由於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來探望自己的父母親而得名“女兒節”。“詩人節”當然是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過早飯,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別提有多開心了。不知怎麼的,我發現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們都買了樹枝拿在手裏;我很奇怪準備問媽媽,卻發現媽媽和奶奶手裏也各拿着一捆樹枝,就連忙跑過去問:“媽媽你們買樹枝幹啥?啊!真香!”媽媽笑着說:“傻孩子,這是‘艾枝’。艾枝可以驅蚊子和蒼蠅,還可以避邪呢!我們把艾枝掛在自己家的門上、窗戶上,不是很好嗎?”我點點頭。

中午,我們家的飯菜有豐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還有漂亮的三角糉子、雞蛋和鴨蛋,香氣撲鼻。我立刻拿起一個較大的'糉子,剝開糉葉,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極了!

爺爺告訴我,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實這個我已經知道了,嘻嘻……

端午節真快樂,真有趣!又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真好!

有關端午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小朋友們說起這首兒歌,我們就知道端午節來了。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成了“糉子王國”。

每家每戶都忙着包各種陷的糉子:有鮮肉陷的,有白糖陷的,還有蜜棗陷的……真是種類繁多呀!除了吃糉子,還要舉行“賽龍舟”的比賽。也就是一些人組成一個組,在一條很像龍的'船上,等裁判一聲令下,“龍”就在水中自由穿梭了。告訴你們,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往江裏扔糉子是讓魚蛟蝦蟹吃糉子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而賽龍舟是爲了撈救屈原。大家一定很疑惑,爲什麼端午節要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插在門上呢?原來可以保平安呀!還有,爲什麼要拿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我們小孩子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呢?因爲這五色編成的絲線稱爲“長命縷”,戴在身上可以長命。

你應該沒想到,這個普普通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竟隱藏着這麼多有趣的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