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文化遺產作文(通用11篇)

作文 閱讀(6.46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遺產作文(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遺產作文(通用11篇)

文化遺產作文1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舜耕國際會展——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進入舜耕國際會展展廳,就能深深感受到這裏的民族特色文化氣息非常重。展廳分爲上下兩層,上層主要展示山東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下層包攬了全國各地的文化特色。廣西的扎染,河北的皮影,蘇州手工繪扇,北京的糖、糖人……我們邊走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耐心地向我們講解。當來到製作木板年畫的製作區,傳承人熱心地叫我來嘗試製作一張木板年畫,我也學着爺爺的樣子,把卷起的薄紙鋪在沾有墨水的刻好了的木板上,用一塊黑色平滑的石頭在紙上掃來掃去,使凸起來的木板上的墨均勻地沾在紙上。當我把紙在木版上掀下來,一個小財神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我的紙上。爺爺把這張畫送給了我,真是高興!

短暫的2個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心裏充滿了對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捨和留戀,但更多的是收穫的喜悅。在這裏,我留下了快樂和美好的回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塊美麗的瑰寶需要大家的'傳承和保護,這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以它獨有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我一定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使這塊瑰寶散發出的光芒更加絢麗奪目。我愛你!美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作文2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蘊藏着人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例如:夏、周、商三代國家的出現和發展,農耕文化,許多古人的遺址等等。歷史也是民族賴以認同和團結奮鬥的精神基礎,歷史需要我們肩並肩去守護它!

回首歷史,中華文明的拓展,大一統帝國與多民族融合,繁榮昌盛的隋唐文明——這些我們中國曆代走過的旅程彷彿還歷歷在目,揮之不去。不過在這些我國古代繁榮景象的背後曾不知有多少慘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黃河流域中爲了爭奪土地、財務,部落間經常發生戰爭;秦始皇期間,濫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後,更加昏庸,最後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商鞅變法,卻遭酷刑而死……

歷史是如此的深重,歷史是如此的燦爛。腳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對時間和空間的穿越。在現代,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遺產少之又少,如果我們現在還不保護它們,那我們中華兒女豈不是太對不起以前的辛苦勞動者了嗎?古老的中華民族,面對頭頂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懼,無奈而又嚮往。誰會想到千百年後的文化遺產,會成爲中華兒女探索的`終點呢?

作爲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多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積極投入到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中華文化遺產一定會得到保護和發揚!

遺產已經成爲歷史上的耀眼明珠,我們絕不能讓它停留在現在,停留在歷史上。讓文化遺產成爲一幅壯美的畫卷,一如譜寫在曠野的詩篇!

文化遺產作文3

山塘街坐落於美麗的蘇州金閶區,被譽爲“姑蘇第一名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揚子晚報》小記者的採風活動就在古樸典雅的山塘街開展。

乘上大巴,欣賞着一路風景,不一會兒便到了目的地。走進古鎮,放眼望去,只見山塘街四周由湖水概括,幾條小船在湖面上慢慢地行駛,船上的遊客看着這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有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彷彿到了仙境一般,詩情畫意,讓人感覺飄飄欲仙。跟隨着老師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吳宅莊園,這裏是吳曉邦的故居。據導遊介紹,吳小邦是現代舞的創始人。走進園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亭子,亭子中間有一個小圓桌,中間有一片玻璃,下面是酒,這就是一個小酒窯。亭子旁邊有很多很多的空酒瓶在山上,我給這座山取名爲“小酒山”。

再往裏走旁邊有一條河,這是護城河。湖水清澈見底,時不時有幾條小船劃過。再往裏走,我們來到了選酒區,門口有一個裝飾物,上面是一段樹的樹幹,用來釀酒;下面是西方的保護神,採用了中西結合的方式。裏面有來自各個大國家的好酒,比如:法國、意大利、美國等。藏酒屋裏有價值二十萬的酒。在門口外,有一棵小松樹,它有九層,喻意是步步高昇。在選酒區的旁邊,也有一個裝飾物:一個紅酒瓶裏的紅酒倒入茶杯,一的茶壺裏的茶倒入紅酒杯裏。這也是中西結合。

吳宅莊園參觀完了,走回古街,兩旁的商品琳琅滿目,有江南特產糕點、麥芽糖、絲綢等,我們逛了會兒後,就坐上了大巴,走上了返程之路。

這次旅行,讓我充分地感受到古鎮的的文化氣息,這大概也就是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之一吧。

文化遺產作文4

我在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響倏然驚醒,越劇舞臺如同救生圈迅速充脹在眼前——

一張帶桌圍的赭色木桌和兩把帶椅披的長木椅,格外簡單而錯落有致,毫無裝飾的舞臺只有臺前的大幕把臺子遮掩起來,如一個大黑匣子。

月色是香的。開戲前,外公外婆便帶我早早地找個地方坐下。臺下座無虛席,大都是像外公外婆那樣年紀的,他們來這,興許都懷着年輕時的某種信仰,興許帶着某種預見性的挽惜與追尋,又興許只是圖個樂趣。

一聲節奏快的鑼鼓驀然間打破黑夜的網,兩塊幕布如走圓場的演員,倏溜一下悄然隱退到屏風之後。只見,黑麪長鬢的官人揮着衣袖風風火火地跑進,衣袖向前一檔,月琴二胡一響,他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

他唱得忘我,臺下人聽得入神。

曲終人散時,人們各奔東西,但在那個當下,這些互不相識的人變成了一個關係緊密、含情脈脈的羣體。對於父老鄉親們來說,每一場越劇出演都如靈魂洗滌,村子的禮拜。

然而,越劇,這個被立爲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劇種,在我記憶裏黯淡,只留下片影。究竟是看的人越來越少,還是演的人越來越少,那樣的戲臺如同蒸發了般不再見到,抽掉“看越劇”這個頁碼,我的童年悵然若失。

外公指着電視會唱戲劇的小孩對我說:“你要是從小聽我的開始學,現在也會唱戲劇了。”外婆卻說:“現在的小孩子都這麼忙,哪有去學。”外公黯然神傷。電視裏面傳來小孩咿呀的唱聲。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軟而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爲社會。越劇,戲臺,做了什麼呢?它使老一輩的人在上一代的痛苦與孤獨中找到了定義。或許戲劇裏的跌宕情節使他們認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處境。戲曲藝術如一塊沾了藥水的紗布,輕輕擦拭着他們靈魂深處的傷口。戲臺將這代零碎的、疏離的各個個體找到連結而轉型成休慼與共的社羣。

外公外婆這一代人,是“灰姑娘”的一代人,在他們的時代裏,他們親眼目睹南瓜變成了馬車,開走,發出真實響聲的人。他們望見了太多美好事物的涌現,也無忘更多東西的逝去。越劇,是他們眼睜睜看着消逝卻無法無力挽留的。在時代的金馬車駛過後,他們只能撿起地上的'金鬃毛長嘆。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越劇的缺席,非遺的黯淡,不僅意味着風物的夭折,更意味着衆多藝術與精神的流逝。曾經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卻有着精神的豐饒。戲曲文化,源遠流長。越劇中的英雄氣概與兒女長情令我們觸摸、感知、讚歎,卻唯獨沒有去保護,它正面臨失傳甚至是消亡的危機。

但這都是外在因素隨時間變換帶來的必然結果,最終,正如美國詩人瑪麗·奧利弗所說的那樣: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拯救我們的生活。

保護非遺,在這一刻起,刻不容緩。

文化遺產作文5

爲了慶祝文化遺產日這個日子的到來,紹興市在鏡湖文化中心廣場舉辦爲期一天的熱熱鬧鬧的非遺集市活動。

這次共有66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在非遺集市中亮相。既有竹編、麪塑等多個項目的`工藝品,也有嵊州小籠包、紹興香糕等特色食品,還有平水日鑄茶、大佛龍井等精品名茶,甚至還有“三六九”傷科等傳統醫藥項目。

令我驕傲自豪的是,外公也參加了這次非遺集市。他帶着大大小小、各種圖案的扇子來到集市上,特別是黑紙扇,因爲具有“日曬雨淋不變形”的特點,尤其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讚揚。我家制作扇子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把小小的扇子承載着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外公一生的光榮和夢想,他把這些形形色色的扇子看作是自己最珍貴的寶貝。爲此,電臺和電視臺的記者還採訪了外公呢。

我想,我們一定要把傳統工藝傳承下去,繼續發揚光大。

文化遺產作文6

三年前的一個下午,我纔算認識了鼓詞。

那天,我隔着老遠便聽見一陣敲敲打打的聲音和一個溫州腔調的女音。怪難聽的。但外公卻閉着眼,輕搖着頭,做陶醉狀,忘乎所以。我有疑惑,便問外公這是什麼,外公一睜眼,似乎來了勁頭,開始侃侃而談。

外公現在聽的,是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啊,本是盲人表演的,歷史有很久了。”我聚精會神,深入的瞭解了它。這些盲藝人中流傳着祖師爺的說法,他從小就是個“文藝青年”,眼睛瞎了後,便教盲人鼓詞。漸漸的,我對這溫州鼓詞也有了敬意,這些盲人的痛苦,無處可說,只能靠鼓詞一舒憂悶,以美好堅強的心靈迎接這個世界。

我轉而看向外公面前的電腦。屏幕上,一個着紅衣的短髮女人正對着四五個樂器敲敲打打。

“在中央的這個樂器是牛筋琴。”

牛筋琴,顧名思義,所用的弦是牛筋做的。短髮女人此時正揮動着雙臂,敲、彈、拉、捺、劃。我一個外行人,是看的眼花繚亂。但仔細聽,似乎只有那麼五個音。大概是宮、商、角、徵、羽。

“怎麼樣,好聽吧。你用心聽,就會有一種韻味的。”外公那張黃褐色的老臉上頓時浮現出驕傲的神態。

確實如此,這五音組合起來,本就是挺好的曲子,再加上牛筋琴的作用,樂音變化無窮,節奏感強。起初是渾厚,大江東去,勢不可擋。突然,那音便沒了聲勢,悽悽艾艾,低迴婉轉,似琵琶女哭訴哀思。但這曲子大體上還是粗獷的。這位短髮女人也能把持得住,能張能收,妙哉!不僅是如此,那地道的溫州話,吐詞圓潤清楚,模仿出各種聲音,彷彿讓人親臨故事現場,給人以親切感。

“她在唱什麼曲子呀?”

“《陳十四收妖》。”

外公閉上眼不再說話。我繼續聽,便知道這個故事是講陳十四歷盡千辛萬苦,最終降妖。這故事雖然老套,但卻有着我們中華民族淳樸的善惡信念,有一種精神文化內涵,再加上這鼓詞的美感,自然也就聽得津津有味。

而後,我又瞭解了許多。牛筋琴,純手工製作,造型、音質與功能皆得到曲藝專家的`肯定和讚賞。但這般好的樂器,也因文化衝擊而漸漸沒落。工匠流失,傳承乏人,這一切都讓我有些心痛。

“我年輕時候,有個朋友便是這行的。他練的是平詞,很苦,時常端坐椅上,左手拿着筷子,敲奏琴、鼓、梆、鑼,增加表演的氣氛。他一個人得表演五六個角色哩!”吐字要清楚,神色也要符合角色,人物刻畫得相當逼真,這確實難!

“那人呢?”

“.......走了......”一種莫大的悲哀從我心中升起。這些老藝人們,從小開始走,走着走着就散了,溫州鼓詞,若沒有後人傳承,一夜之間,便會化爲灰燼。

着實,接觸溫州鼓詞的人少之又少,就連我一個本地人,也是剛聽說。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猶如一隻即將離開的蝴蝶,需要我們伸開雙手,將它留住,別讓它非得太遠,沒入茫茫夜色之中。

耳邊,鼓詞錚錚,一首輓歌。

文化遺產作文7

往日的小橋流水、白牆灰瓦正成片消失,黃土高原上的窯洞也逐漸成了歷史,新疆的坎兒井,也成了埋藏於心底的夢,拯救我們的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中國的文化遺產衆多,且價值極高,他們或埋藏於地下、或潛伏在羊腸小道中、或在人們的記憶中……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的濃厚氣息包圍着我們,光輝燦爛!如今春秋戰國的炮火聲早已遠去,僅剩下兵馬俑仍矗立着;孟姜女的哭聲、工人與縴夫的口號聲早已消失,留下的是萬里長城與輕輕拍打着石堤的大運河;唐宋元明清的盛世早已不復存在,只有唐詩宋詞、元曲小令和明清小說,在輕聲訴說着曾經的一切。死去的文化遺產復活了,給我們講述的歷史,描摹着記憶。

然而,如此具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燦爛的文化遺產現今卻遭到各類因素的摧殘,各種自然災害、風吹日曬、人類的戰爭、污染、過度開發與遊客的各種不文明行爲,給文化遺產帶來極大的摧殘。一些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失殆盡,部分非遺也不斷失傳。

文化遺產必須被拯救,也必定被拯救,因爲她們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顆顆燦爛的明珠,當我們在泰山玉皇頂上“一覽衆山小”時,世界瞬間變得磅礴;當我們在北京故宮參觀文物時,會被濃厚的文化氣息所籠罩;當我們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園林是一種清新明快。從古至今中華人民用勤勞的雙手鑄就瞭如此多的輝煌。

如今,我們早已邁入新時代,中國的文化遺產也逐漸面向世界,我們更需要悉心呵護她們,才能展示我們光輝燦爛的歷史與文化!

文化遺產作文8

秦兵馬俑,在中國,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中,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更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

古代帝王死後,有讓人殉葬的陋習。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殉葬習俗發生了變化,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活人殉葬。於是,當秦始皇去世後,就用兵馬俑代替活人殉葬。秦兵馬俑極爲壯觀,下面我來給大家仔細介紹一下吧。

已經被髮掘出來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一共有三個,三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裏邊的兵馬俑也最多,足足有八千多個。俑坑中的兵馬俑整齊排列,行列齊整,彷彿待戰的士兵,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一號俑坑的左右兩側分別是二號坑和三號坑,都比較小,裏邊的兵馬俑也不是很多。

三個俑坑中,兵馬俑種類繁多,有將軍俑、軍吏俑、武士俑、騎兵俑、車馬俑、鞍馬俑等等。在所有俑坑中,出現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武士俑手中握着青銅兵器,好似隨時都可上陣殺敵。在這些兵馬俑中,我最喜歡將軍俑,因爲將軍俑最威風,它們身材高大,頭戴鶡冠,身上穿着鎧甲,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威風凜凜,一看就是非凡的大將。

秦兵馬俑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寶,凝結着中國古代勞動者的心血和智慧。許多外國人見過我國的秦兵馬俑後,都讚不絕口,它已經成爲了我國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文化遺產作文9

中國有不少世界文化遺產,如故宮、黃山、泰山……而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世界奇蹟,它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的修建橫跨春秋至明清,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要數明長城—八達嶺長城了,總長大約8851千米。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從遠處看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很難想象古代人是怎麼把它修建出來的`。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南、北京、山西等15個地區,其中陝西是長城資源最多的地方,長度到了1838千米,這可真是一個奇蹟!據說宇航員飛向太空的時候,地球上的景物只有長城才能分辨出來。

長城的修築十分殘忍,就拿秦長城來說吧,爲了修建它,上上下下動用了30萬人,而且過程非常殘忍,人們要把很重的岩石一塊一塊地擡上去,有些石塊甚至連如今的起重機都搬不動。可殘暴的秦始皇卻讓人給擡上去,如果人擡不動,看守的士兵,就用皮鞭來抽,硬要人們擡起來,有很多人不堪重負,累死了,可就算死了,他們的屍體也沒有地方安葬,而是用來填牆角,非常殘忍。

正因如此,長城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相傳秦始皇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去修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腳下。孟姜女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長城腳下,大哭了三天三夜不止,長城爲此迸裂,露出範喜良的屍骸,孟姜女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認爲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並修建了孟姜女路等。

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象徵,凝結着古代勞動人民的血和汗,而現在有些人來長城旅遊竟然做出了破壞長城的舉動,比如,在石塊上寫下某某某到此一遊,或者亂丟果皮、垃圾把偉大的長城破壞成這樣,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能讓它受到破壞,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長城吧!

文化遺產作文10

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些歷史爲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化遺產,它們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或許會讓我們瞭解美麗動人的傳說,或許會讓我們大開眼界,心中不由得肅然起敬。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現代人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而這些文物在一點點消逝。許多人來到景區,隨意的亂扔亂吐,甚至在文物上隨意刻畫“到此一遊”,還有的人惡意損壞文物,正是因爲現代人類的無知,纔會使文化遺產漸漸荒廢,成爲文化廢墟。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

萬里長城上,大量遊客將口香糖隨地亂吐,每天地上的口香糖大約有四萬多塊,清潔工人們要爬上長城,刷子一塊一塊的清理掉,一個星期下來,光是清洗的工具就花了十幾萬。看到這些數字,不知道你心裏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次,我到大足石刻遊玩,來到千手觀音像的地方時,工人們正在修復,導遊告訴我們,正是因爲遊客們的不愛護,纔要花大量的人工和金錢去修復它。

同學們,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現在這些日漸消逝的遺產需要我們去保護。對許多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文化遺產,一個景區,更像是他們的`家,他們的親人,所以,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呼籲身邊的人們,保護文物,讓它們流傳下去。

難道我們要踐踏祖宗的智慧,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看你的笑話嗎?難道我們要給後代樹立壞榜樣嗎?

不!這些文化遺產是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財富!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智慧!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不能就這樣毀於一旦!

我們應該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守住我們的精神家園!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將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文化遺產作文11

6月12日——我國第五個文化遺產日,我省70個景點免費開放。河南的文化遺產非常多,有商城遺址、城隍廟、二七紀念塔,還有洛陽龍門石窟、登封少林寺、開封龍亭……但是,我最喜歡的是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是中國著名古都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佔地約27公頃,座落在開封城風光秀麗的龍亭湖西岸。它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爲藍本建造的。它於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古代一幅極爲珍貴的社會風俗長卷,畫中描繪了中國北宋時期人們的生活,雖然畫中只有當時的一小部分,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剩下的部分也難以逃過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最有趣的是,一千多年前,張擇端把它從現實搬進了畫卷;一千多年後,人們又把它從畫卷搬進了現實。徜徉其間,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清明上河園把名勝景區的枯燥和肅穆改成了激情與狂歡,當你正沉湎在大宋的世俗民風時,一不小心就會置身於一個精心編排的`節目之中:看,那緩緩走來的不就是包公嗎?廣場上龍爭虎鬥的原來是梁山好漢們!那邊水上大戰炮聲隆隆,甚至還能聽見鬥雞場的尖叫……在這裏,你可以參加一次科舉,當一當狀元郎;在聽一曲編鐘奏樂,那優美的古典樂曲始終在耳邊徘徊……

這些美麗的遺產展現了我國的繁榮、富華。讓我們珍惜前輩們留下的美麗遺產,一起保護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