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文化遺產的作文(15篇)

作文 閱讀(1.6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遺產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化遺產的作文(15篇)

文化遺產的作文1

在北京的中軸線中心,有一座雄偉的皇宮,它就是故宮,又叫紫禁城。紅色的圍牆把整個紫禁城圍成一圈,在外面根本看不到城牆裏面的景象。

走進天安門的城樓,來到端門外,密密麻麻的都是排隊的人,順着城樓進去,只見旁邊立着一塊介紹端門的牌子,“三明五暗”是端門最大的特點,端門的中門只有皇帝才能進出,一般是不開的。接着進入午門,推出“午門問斬”,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午門了。

然後我又看到了很多大殿,比如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等等,故宮實在太大了,宮殿多到數都數不清。這些宮殿都很雄偉高大,由紅牆黃瓦構成,房檐大多是藍色的,有些顏色已經很暗淡了,而有些還是很鮮亮,這是現在的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精心修繕的成果。

我們的腳下都是一塊塊磚石,有些已經風化損毀,有些被過去的人給挖走了,也有些被踩踏的破碎了,一眼望過去,坑坑窪窪的。每個大殿的門口都會有很大的兩口銅缸,這些大缸已經被摸的滑溜溜的,聽導遊說這是用來貯藏水的,古代的時候用這個救火用的,相當於我們的消防設施。太和殿門口還有兩頭很雄偉的銅獅子,這是天下第一獅子,很是壯觀。太和殿欄杆下有石雕龍頭,那是用來排雨水用的。

我們最後來到的御花園位於故宮的後部,有很多的松樹和柏樹,松柏是代表長壽,所以聽說大多數皇家園林所種植的樹多以松柏爲主。有些樹的牌子是綠色,有些是紅色,聽說這代表着每棵樹不同的年份。我對這不感興趣,我只對其中一棵長的很奇怪的樹上心,因爲樹長了很多樹瘤子,被人摸的都光溜溜的。御花園中還有座假山,叫堆繡山,用太湖石堆成,上面還有個亭子,聽說是八月中秋的時候,賞月觀景的。

看到這麼大的故宮,那麼大的宮殿,那麼多的漢白玉和奇珍異寶,這讓我佩服起那時的人們能建造這麼宏偉的建築。

文化遺產的作文2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每當聽見這句話,我就會想到那宏偉壯觀的萬里長城。

遠遠望去,黃灰相間的長城久線一條巨龍,橫臥在綠油油的叢林間,在太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它的城牆一邊高一邊低,面對邊塞的長城比較高,背對邊塞的長城比較低。城牆的頂部呈凹凸形,真好比龍的鱗片。

城牆是由連續的城牆、關隘、烽火臺等構成的,連續的城牆是長城的主體,看起來又高又厚,並且很堅固。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築有敵臺,作爲城牆上的主要戰鬥設施。關隘是長城上的主要防守據點,他根據長城修建的整體佈局設置,一般建於要塞處。烽火臺使用來傳遞信息的。

不僅結構複雜,長城的歷史也十分悠久。

長城大約出現在公元前7——前5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原後,開始大規模修建長城。從臨洮至遼東,綿延萬餘里。以後各朝個代也曾多次修建長城,其中以明朝修建的,規模最爲宏大。從明初至清末,修築工程不斷。明長城東起鴨綠江畔,經遼、冀、津、京、晉、內蒙古、陝、寧、青、甘,直抵嘉峪關附近的祁連山中。其中山海關至嘉峪關總長度爲13400華里。明長城無論在佈局上、建築上、施工技術與組織上,都達到了長城建築史上的高水平。

提到了長城,就不得不提一下“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了。山海關是萬里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因其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故名山海關。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着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長城萬里跨龍頭,縱目憑高更上樓。”看着這條橫臥在叢林中的巨龍,我暗暗感嘆道:這不僅是中國建築工程的偉大成就,也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頑強毅力和聰明才智。

文化遺產的作文3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中國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長城。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今天我們腳下的長城是明代重新修建的,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它跨越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十多個省區市。國家文物局曾於20xx年公佈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爲8851.8千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羣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人數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工完成,又是在崇山峻嶺、峭壁深壑中工作,修築的難度非常大。

那可能有人會問,長城都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爲何還能屹立不倒呢?原來裏面大有乾坤,磚塊之間粘合起來的是工匠們專門製作的粘合劑,所使用的材料也不一般,就是我們經常食用的糯米。古代工匠將糯米、熟石灰、石灰岩攪拌均勻,製成磚塊之間的粘合劑,就這樣通過外青石磚、內泥土磚的方式,將城牆建造的非常堅固。古人的智慧令人歎服啊。

關於長城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朝時,範喜良和孟姜女剛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建長城了,勞役繁重,不久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久久不得丈夫音信,歷盡千辛萬苦纔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骨。從這個民間故事,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中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站在長城上,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它象徵着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文化遺產的作文4

坐落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內的九寨溝風景區有“美麗的童話世界”之稱,於1992年12月收入進《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天,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九寨溝吧!

九寨溝是一條縱深50餘千米的山溝谷地,因溝附近有九個藏族寨子而得名。九寨溝的面積是650。74平方千米,這裏52%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到處可見奇花異草。正是因爲九寨溝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所以吸引了許多像大熊貓、金絲猴、白脣鹿等珍稀動物來這裏生活。

九寨溝最著名的就是諾日朗瀑布了,它寬達300米,落差20米,海拔2375米。水流從山上飛流而下,撞擊在堅硬的石頭上,濺起晶瑩的水花,就像一串串珍珠。

瀑布頂部也非常有特點。它的頂部平整如臺,傳說這裏以前沒有瀑布只有平臺。有一年,遠遊歸來的扎爾穆德和尚帶了貝葉經、鐵犁鏵冠和手搖紡車回到這裏,美麗的藏族姑娘若依果很快就學會了用紡車。她把紡車放在三溝交界的地方,讓姐妹們學習,人們稱這裏爲“紡織臺”。兇殘的頭人羅扎認爲她在搞歪門邪道,便將她和紡車一起踢下山崖。立刻,山洪暴發,把羅扎和他的幫兇衝下山崖,紡織臺就成了瀑布。諾日朗瀑布雄偉壯觀,景色宜人,是86版《西遊記》電視劇的拍攝地。

九寨溝除了有著名的諾日朗瀑布,還有許多湖,它們在藏語裏被稱作“海子”。五花海就是其中之一,它有着“九寨溝一絕”和“九寨精華”之譽,是九寨溝的驕傲。在同一水域中,五花海因湖底有鈣化物質而顯出碧綠、鵝黃、湛藍、橘紅等顏色,像一塊塊寶石嵌在山間,五彩繽紛、非常美麗。湖水極爲清澈,將山和天空印在其中。湖底枯死的樹看得很清楚,像一條條巨龍盤踞在水底。整個五花海被羣山圍住,寧靜而神祕。

九寨溝真不愧被稱爲“美麗的童話世界”啊!讓我們一起保護好它這份美麗吧!

文化遺產的作文5

我們偉大的祖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就文化遺產一項,足以傲視世人。作爲龍的傳人,我爲祖先的勤勞智慧,聰明才智而驕傲。

在我們美麗的祖國北疆,有一條長龍,它就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爲榮的長城。她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邊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長城十分堅固,在軍事上,意義深遠。但是,萬里長城作爲建築奇蹟,有很多謎至今未解,而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靠着無數肩膀和無數的手,一步步地把幾千斤重的條石擡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條巨龍,在世界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還有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內的長廊裏每一間的橫欄上都有彩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兩幅是完全相同的。長廊外還種有花草。還有閃閃發光的佛香閣,金碧輝煌的排雲殿,古老的城樓和白塔,碧砡的昆明湖還有十七孔橋,橋上的獅子姿態不萬千,惟妙惟肖。頤和園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在古都西安,那裏有震憾人心的秦兵馬俑,那是一支“威武之師”。秦兵馬俑是在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千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兵馬俑有八千個。將軍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身高1。8米。走近時似乎能聽到他們的呼吸聲。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中國的文化遺產還有很多,如,有名的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羣、麗江古城、皖南古村—西遞·宏村、北京天壇、明清皇陵寢(明孝陵、十三陵、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龍門山窟、大足石刻、都江堰——清城山、雲岡石窟、廬山風景名勝區。中國的文化遺產是文化,是藝術,是智慧……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會爲祖國的文化遺產而驕傲,而自豪。

文化遺產的作文6

你去過雄壯的北京故宮嗎?你看過西安的皇帝陵嗎?你爬過綿延的萬里長城嗎?你瀏覽過氣宇非凡的布達拉宮嗎?這一些宏偉壯麗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都是中國人經歷數千年的心血所創造出來的驕傲與自豪。我們今天就到陝西西安了解一下秦始皇兵馬俑的壯麗與豪邁吧!

秦兵馬俑的坑很大,足足有近兩萬平方米呢!兵馬俑一共有三個坑,就叫一號坑,二號坑和三號坑,一號坑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是一個簡單的長方形。長230米,寬62米,佔了14260平方米的地。這麼大,有多少個兵馬俑呢?6000多個陶俑陶馬和40多輛戰車呢!士卒上來看,無疑是主力。它體現了“強弩在前,錟戈在後”的思想,也符合了《孫臏兵法》中所佈陣的一般原則,即“必銳,本必鴻”。遊覽完一號坑,那二號坑又是長什麼樣子?不要急,有着呢!二號坑相對於一號土坑,要小很多。只佔了6000平方米,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坑裏有900多件武士俑,89輛木質戰車,356匹駕車的陶馬,100餘匹騎兵用的鞍馬。

是一隻靈活的精銳部隊。你聽說過跪射俑嗎?對!就出自於秦俑二號坑。出了二號土坑,打算走了?不不不,還有三號土坑沒看看呢!三號土坑,是秦俑中算最小的一個坑啦。佔地才400平方米。坑內有陶武土俑66件,戰車1輛,駕車的陶馬4匹。它是作面對面的警衛隊,應該是統帥。看完這一些,是不是不太感興趣?空手空腳的,一個裝備也沒有……這是因爲公元前206年,項羽率軍來火焚了秦軍一回,秦俑也被搶了,真是來了一次“三光”。有捱了兩次塌陷,一災是浸水,土牆變矮;第二災是棚木腐朽而成。最後才成了今天這“老土”的模樣。如果你不過癮,看兵器,賞賞寶車也不錯!

在最後,我留給你一個小問題,下次注意觀察,他們的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呢?(公衆號:紫藤花下飲新茶)

文化遺產的作文7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曲曲折折,回首新中國五十七年的艱難歷程,中國人民在困境中追尋着黎明的曙光。面對五十七年的風雨滄桑,作爲華夏子孫,我們驕傲,我們自豪!我們可以挺直腰桿,拍着胸脯,字正腔圓地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不屈的民族,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知識經濟時代裏,經歷過百年奮戰的中國又蓬勃奮飛了,她博採衆長,堅持創新,勇於探索,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神舟昇天,實現了我們的飛天夢;20xx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期待的一年,舉國上下,國人一致呼喊着:“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國家的富強讓我們懂得這個世界,珍惜這個世界。善於發現生命是點點滴滴的美,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敏銳的思維,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而對於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來說,人文素養更是立身、立國之本、是成功的關鍵。然而,人們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就勢必造成了對人文素養的忽視,所以就有了在風景如畫的景觀大道上打赤膊,在綠化樹上晾衣服,剛裝的電話亭裏電話不翼而飛這類尷尬現象,所以纔有了打着翻新的旗號對人文景觀的痛下殺手,爲了發展地方經濟不惜破壞當地環境的可悲局面。

我國的歷史底蘊深厚,也不乏人文大師,一個國家民族素質提高了,象徵一個民族的靈魂高尚;這樣,我們就無愧於五千年聞名中外的歷史,無愧於祖輩們打下的天下。

我們當代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着時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奮學習是爲振興中華,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沉睡的心靈甦醒吧,源遠流長的古文明,需要我們傳遞,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等待我們傳承,讓我們揚起夢想的風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個時代文明人,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種理想,收穫希望,讓這個五千年文明歷史古國,日月同輝,地久天長!

文化遺產的作文8

“不到長城非好漢”,說到長城這座建築奇蹟,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不過呢,你們或許對長城還沒有十分的瞭解,下面讓我來給你們再詳細介紹下。

長城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十多個朝代的更迭,見證了中國輝煌的歷史,當然也目睹了中國最敗落的時期。長城最早始建於西周時期,著名的歷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今天的長城經過多個朝代的不斷完善,秦朝、漢朝和明朝都曾大修過長城,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大多爲明朝修建的,所以我們也稱長城爲明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進攻,它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爲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長城全長二萬一千多公里,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寬約5--8米,可容5馬並騎10人並進;城牆高約8--10米,城牆上每隔30--40米,於險要處築有一保壘式堡臺。堡臺有高有低,高的叫做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鎡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屯儲火藥和糧食。低的爲牆臺,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於牆外,上週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

說到這兒,我們來試想下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任何先進的機器和設備下是如何完成這麼一項巨大的建築工程?關於長城還有這麼一個悽美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範喜良就被抓迫去修長城,累死後屍骨被埋在長城下,孟姜女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放聲大哭了三天三夜,最後長城被哭塌了,露出了範喜良的屍骨,孟姜女絕望至極,投海而死。因此可以說,長城是古代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用血肉之軀築成的。

長城雄偉而壯觀,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寶貴遺產。我愛你長城!

文化遺產的作文9

故宮舊稱紫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屋宇大約有九千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爲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宏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爲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爲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因爲故宮太大了,所以需要地圖。我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利,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秦殿、坤寧宮爲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爲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史和召見臣下。交秦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裏。1924年,北京政變後,報廢黜的清末代皇帝博儀出官,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爲我國最大國家博物館。

故宮所代表的是已成爲歷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具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我爲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這份自豪將鞭策着我不斷前進,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文化遺產的作文10

遠在千年前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把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組成一道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抵禦匈奴的入侵。

如今,我看着擺在我面前的八達嶺長城照片,彷彿身臨其境。長城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山巒,連綿不斷,鬱鬱蔥蔥,山峯青得像透明的水晶,整個大地猶如一張寬廣無限的大地毯,放眼茫茫的羣山長城蜿蜒于山脊之上,猶如一條探首天際的巨龍,後不見尾,它彷彿有生命,正在奔騰似的,雄偉而瀟灑,莊嚴而矯健。近看這段長城是由關隘、城臺、烽燧、城牆四部分組成。關隘,顧名思義就是築在交通要隘的關口,常常駐紮重兵防守,自然使敵軍很不容易攻破。烽燧是用來做軍事通訊點,如果發現敵情就用火把點燃溼木,發出沖天的煙霧。長城的城牆內填石塊和泥土,牆頂用方磚鋪砌,排列整齊,當然也相當牢固,否則長城怎會現在還巍然地聳立在東方呢?城牆外側有兩米多高的齒形牆,叫做垛口,垛口上面有盼望口,下面有射口,分別是眺望和射擊用的城牆,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打仗的時候承臺之間相互呼應。可見長城的.設計者考慮得多麼詳盡周全啊!

長城上的每一撮土,每一塊磚石無不滲透着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據記載明長城修了近兩百年的時間,有人曾計算過,如果以現存長城的磚石土方去修築厚1米,高5米的大牆,那麼可以環繞地球一週有餘,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這麼大的工程就是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把幾千斤的巨石扛上這陡峭的山嶺完成的。我的眼前頓時浮現出苦難人民在皮鞭和呵斥聲中艱難修建時慘不忍睹的景象。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同膚色的國際友人到了中國都要去登長城,這些人彷彿趕集似的,形成一條巨流涌動着,奔騰着,不斷掀起人的浪花。聽!“咔嚓咔嚓”遠方傳來了由照相機的聲音組成的交響樂,那是不經修飾的最動聽的音樂。

這張照片的確是饒有情趣和令人遐想的。此時,我彷彿正漫步在蜿蜒盤旋的長城,撫摸着用血淚鑄成的長城。

長城一條山間的龍,深黃的巨石記載着歷史的滄桑,一座烽火臺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與汗水。而今,我上長城,我不能用雄壯的文字抒發追古思今的感慨,我只能用筆記錄下我的所見所感用來表達對長城的敬意!

文化遺產的作文11

曾經,我聽過這樣的說法:一千年的中國看北京;三千年的中國看西安;五千年的中國看河南。如果再要往前看,那就應該是到我媽媽的家鄉了——在古代名字叫做陳州,現在叫做淮陽的這個古老的城市。

悠久古老的淮陽縣城被一大片湖水包圍着,那片湖水就是每年夏天有荷花節的萬畝龍湖,比著名的杭州西湖大好幾倍呢。在碧波盪漾的龍湖邊,有一個古老的陵墓——太昊陵。那可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的陵墓,是中華民族始祖的陵墓。所以人們說太昊陵是“天下第一陵”。

在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在太昊陵有一個很隆重的廟會,據說那是中國最大的朝祖廟會。從遙遠的古代就開始了的這樣的二月會,到現在更是規模宏大。整整一個月的二月會,每天都有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來的朝聖者,來到伏羲墓前謁祖朝拜。熙熙攘攘的人羣非常壯觀!

在太昊陵的廟會上,有一種爲了紀念女媧和伏羲摶土造人的活化石——泥泥狗,那是淮陽太昊陵所獨有的,傳說泥泥狗是女媧和伏羲那時候傳下來的。泥泥狗用淤泥捏製,全塗黑底,然後用紅、黃、綠、白、粉五色繪畫。泥泥狗的造型渾厚朴實、豔而不俗。每個泥泥狗都可以吹,就像古代樂器“壎”一樣。所以泥泥狗被人們稱爲:“真圖騰、活化石”。

泥泥狗的造型很怪異很抽象:有人面猴、雙頭狗、九頭鳥、猴頭燕……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造型呢?據說,在遠古時代,是個人獸共存的時代,那時候兇猛的野獸出沒,人卻是很弱小的,總是被野獸傷害。所以他們把保護自己的願望,寄託在一些想象中的有威懾力的猛獸身上,然後把它們神化。所以就產生了對這些神化了的猛獸的圖騰的崇拜。所以,泥泥狗也是我們古代的圖騰文化呀。

後來泥泥狗就一直流傳下來,一直到現在,來太昊陵燒香朝拜的人們都會把泥泥狗當“神聖之物”購買,寄託了人們“避災”、“求福”的美好願望。

文化遺產的作文12

大家好!我是藍天旅行社的導遊,我叫林敏銘,大家能夠叫我小林,今日就由我來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今日我要帶大家遊玩的目的是土樓。福建土樓是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樓是中國一種典型的的名居,有各種形狀散落在南靖土地上,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此刻我們正駛向福建南靖土樓景區。南靖號稱“土樓王國”,成千上萬的土樓像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蘑菇,這些土樓點綴在山谷間溪岸旁田野上,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此刻我們要去遊覽的是田螺坑土樓羣,它是“土樓王國”裏最美最具特色的一處絕景。我此刻考考你們吧!“你們猜一猜,土樓都有什麼形狀呢”哈哈,你們必須都猜到了吧,沒錯,土樓有圓形方形橢圓形……看!我們此刻來到了福建土樓標誌物――田螺坑土樓羣,據說他們的先祖爲了逃避戰亂,走到這個地方時,發明那裏風景優美是塊風水寶地,並且地裏有很多田螺,於是就在那裏安家立業開基傳延。

田螺坑土樓羣由五座土樓組成,中間一座爲方樓,環繞四面的有三座圓樓和一座橢圓樓。站在那裏往下俯瞰,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假如我們站在坡底的公路上擡頭往上看,田螺坑土樓羣宛如西藏的布達拉宮莊重肅穆。遊客們,走,我們此刻去觀景臺,在那能夠看到土樓羣的全貌。大家請看,位於土樓羣中間的是步雲樓,右上方的是和昌樓,左下方的是瑞雲嘍,右下方的是振昌樓,最下方的則是文昌樓。這五座土樓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土樓都僅有一個大門,進入大門是寬敞的天井,一層是廚房,二層是倉庫,三層是臥室。樓裏的生活設施齊全,幾百年來,這五座土樓裏的人們不分輩分大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曾有一位教授這麼說:“沒有看到田螺坑土樓羣,不算真正看到土樓。”好啦!此刻請你們自由活動,請大家不要傷害那裏的一草一木,請不要亂扔垃圾,破壞環境,另外請大家注重安全。午時三點來這集合。各位遊客,今日的旅程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穫,期望大家以後經常想起南靖土樓,常來看看!在那裏,小林祝大家旅途愉快!

文化遺產的作文13

以前,有人說在月球上可以看到中國的萬里長城,這一說法還曾被寫進了國小語文課本,但多年以後這個說法被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證明是錯誤的。其實,有科學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物體的寬度要達到55km,該物體才能在月球上被看到。而長城的實際寬度僅僅只有5.8米。因此,無論你在月球上怎麼睜大眼睛也是看不到長城的。

如果你知道長城的準確的長度,就肯定知道它爲什麼被稱爲“萬里長城”了。長城的總長度爲21196.18千米,是名副其實的“萬里”。其資源跨越多個省(區、市),主要資源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十五個省(區、市)。

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宏偉的長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又是什麼時候建成的呢?我來告訴你吧!長城的建造時間大約從西周延續到清。最古老的長城少說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應該都聽過“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吧?我來告訴你們,這個故事呀,就發生在長城上呢!在春秋時期,長城進入第一個建築的高潮,等到秦始皇統一了六國,長城開始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謂。而在明朝,也就是誕生了《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的偉大朝代,人們對長城進行了最後一次“大修”。現在我們看到的長城,大多是那個時期修建的。

你可能很好奇,人們花這麼多時間,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去修築長城,到底是爲什麼呢?對,長城在最初的時候是爲了抵禦外來入侵的小部落的。還有一個小祕密要告訴你們,在古代,長城不僅只是城牆,它是以城牆爲主體,同大量城、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而到了現代,長城成了中國古老文明的見證,更因毛主席的“不到長城非好漢”而成爲吸引衆人的旅遊勝地。

這麼宏偉而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不愧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的作文14

在很久以前秦始皇已千古留名的時候,長城初具規模。長城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山谷關,全長一萬三千里,這個長度世界上只能荷蘭能媲比。

長城起始於西周時期,就算是經歷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長城都在不停的修建。後來秦滅六國後,纔有萬里長城的規模。

長城高大堅固,它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平整、寬闊、五六匹馬甚至可以並行。牆邊沿邊有兩米多的垛子,每個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和射擊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相互呼應。這高大的長城好像一個挺立的大樹,又像一個20xx多歲的老頑童呀!

看到這宏偉的建築,大家肯定覺得人們建立這些非常的簡單,其實不然。它可是建在20xx多年前,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時沒有汽車,沒有火車,沒有飛機。也就是說它那幾千斤重的一塊石頭,都是我們老百姓在烈日炎炎的情況下,靠他們的肩膀一塊一塊的壘上去的。

關於長城還有一個傳說,叫“孟姜女哭長城”,它是我們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故事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孟姜女在她的田裏看見一個男子躺在他們的家田裏,孟姜女爸爸揮手就要打發他。孟姜女說不要打發他,他有可能是太餓了。等那位男子醒了,孟姜女詢問他的名字。原來他姓範名喜良,他從長城跑出來的,他不想再過那種生活了。孟姜女便收留了他,過了一段時間,孟姜女對範喜良產生了好感,想跟範喜良結婚。但範喜良最後還是被秦始皇的軍隊帶走了,孟姜女就追了上去。等到孟姜女到了長城,其他人都對她說:“範喜良死了。”孟姜女就對着長城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把長城給哭到了。

無數的生命血汗建好了這長城,長城凝集着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它與金字塔是建築史上的偉大奇蹟。

文化遺產的作文15

歡迎大家來到四川黃龍風景區!

我先給大家介細一下我們的黃龍風景區。黃龍,位於松潘縣境內的岷山主峯雪寶頂山下,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一九九二年同九寨溝景區一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龍溝長約七公里,景區段四點七公里,寬約一至兩公里。景區海拔三幹一百四十五米至三幹五百七十五米之間,縱坡平均降爲百分之八點七。黃龍景觀的形成與從溝頂端分水嶺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關係。黃龍溝的中段是一條約一點五公里長的坡狀乳黃色鈣化沉積帶,稱爲金沙鋪地。黃龍景觀以雪山和森林拱衛着無數形態各異的鈣化彩池爲主要特色,人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些彩池的豔麗奇巧,只好尊奉它爲人間瑤池。

黃龍,過去人們稱之爲黃龍寺,因爲明朝時駐松潘兵馬使馬朝覲在溝內修建黃龍前寺、中寺、後寺三座寺廟。黃龍一名則是根據兩個古老的傳說而來:一是說大禹治水時,有一條黃龍負舟幫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後留在了黃龍溝內。

《鬆滿縣誌》記爲:“禹治木裏茂州,黃龍負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後黃龍修道而去,遺五色山水於世,世人建寺,歲歲朝祀。”另一說是古代有位黃龍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後人爲紀念黃龍真人,在溝內修建黃龍寺。

下面我們開始黃龍景區遊覽。黃龍溝口經過的這一條小河就是涪江的源頭。過培源橋,沿着林間小道進入溝口,迎接遊人的第一組梯級水池,被命爲迎賓池。它由一百多個以藍色爲基調的彩池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山間石徑環繞着池子曲折盤旋,把遊人迎進景區,又把遊人送往景區深處。

池子周圍古樹參天,羣花在爭豔;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瑪瑙鑄成,玲瓏剔透,池中青水湛藍透綠。陽光透過樹隙照在湖面上,變幻着黃、草綠、藍綠、淺藍、純藍五種顏色。微風吹過,池中泛起陣陣彩色漣漪,格外清豔動人。這便是全世界聞名的五彩池了。

關於五彩池的介紹就到這裏,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按照計劃的時間回到這裏,我們再繼續參觀,後邊還有更多精彩的美麗風光等着大家呢!祝大家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