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關於糉子的作文800字(通用10篇)

作文 閱讀(8.37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糉子的作文8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糉子的作文800字(通用10篇)

糉子作文1

糉子是衢州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美食。進入臘月,年味漸濃,家家戶戶的衢州人都要包糉子。這不,將衢州作爲第二個故鄉的爸爸媽媽,今天也要大露一手——包糉子。

說幹就幹,媽媽準備好原料:糉葉、糯米、紅豆、醃製的排骨、蛋黃、紅棗、線軸……食材真豐富啊!看着媽媽嫺熟地拿起盆中事先洗好並晾曬乾的兩片糉葉,折成一個小“漏斗”,放入糉葉、醃製的排骨,雙手把一片糉葉合攏,摺疊起來,封住小“漏斗”口子,線繩裹住糉身,紮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看似如此簡單的動作,輪到我時,完全沒那麼簡單。首先,挑糉葉就是個麻煩事兒,不是有些糉葉破了,就是太短了或小了點兒。最後,我好不容易挑選了兩片大小合適的糉葉開始包。我開始挑戰折小“漏斗”,一會卷一會搓,好不容易有點模樣了。可是,糉葉好像在和我玩遊戲,“啪嗒”一聲居然散架了,我氣得直跺腳,我不相信折服不了它。在一旁的媽媽笑着對我說:“握糉葉的手不能鬆,手呈一個漏斗狀纔可以。”我聽了媽媽的話,一邊看着她手中的動作,一邊自己有模有樣地模仿着。折了散,散了折,一會兒,小“漏斗”終於可以見人了。接下來就是放糯米,我一手小心地緊握着糉葉“漏斗”,另一隻手把糯米放入“漏斗”筒中。誰知,我好心讓它住進雲,它卻不喜歡這個“新家”,偏要從小孔裏漏出去。我忙用糉葉堵住小孔,誰知這邊堵住了,那邊又漏了。我手忙腳亂,急了一身汗。在媽媽幫助下,唉!糯米總算被制服了。最後我用糉葉蓋住“漏斗”口,沿着三角形的糉身滾,用線繩紮好。一個小糉子總算包好了。古人云:“功到自然成耳。”半個小時後,一籃糉子就包好了。

可是咋一看,有的像花瓶,有的像頂巫師帽;有的很迷你,有的.卻很龐大……

媽媽把它們全部送進高壓鍋蒸熟,糉子蒸好後,媽媽拿了一個遞給我。我拆掉線繩,糯米散發着熱乎乎的濃香。我咬了一口,似乎這一年中的酸、甜、苦、辣都蘊含在裏面,一下子滑入口腔。雖然它不像賣的糉子,有着尖尖的三角,但卻包含了新年裏家人團圓濃濃的愛!

糉子作文2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民俗節日“端午節”就要到了。

在我的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會有這樣的習俗:包糉子、賽龍舟、掛艾草、撒雄黃……

你看,後天就是端午節了,大家都忙碌起來了。我從小就喜歡吃糉子,雖然現在平時在市場上都可以買到糉子,可味道就是沒有過端午時媽媽做的地道。所以我就想跟着媽媽學包糉子,今年,我可不要再錯過這次學習的機會了。

早上,我幫媽媽把準備好的葦葉洗得乾乾淨淨的。這些葦葉是前兩天我和媽媽在菜園的葦葉叢裏摘的`,一片片碧綠碧綠的長條形葉子,真像是一葉小綠舟,散發着它特有的葦葉香。我想快點學會包糉子,就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把事先洗乾淨的糯米、紅豆,還有臘肉都拿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包糉子開始了,媽媽先在糯米里放進稱好的鹽、味精,還有我愛吃的紅豆和臘肉,然後攪拌均勻。接着媽媽先把葦葉捲成一個漏斗形,再放進一根筷子,用勺子把拌好的糯米一勺一勺地放進去,放到八分滿,就用筷子把糯米插緊,使它牢牢地凹在裏面。再將葦葉頭上兩邊的葉子往下折,一壓,用繩子綁幾圈打上結,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做起來,可就是卷不好葦葉,或者用繩子綁的時候沒綁緊,我有點失望了。媽媽耐心地說:“包糉子是很有學問的,如果太鬆了,煮的時候就會散,或者煮不熟。如果太緊了,就會把葦葉搞爛。你可要耐心點。其實這就和我們爲人處世一樣,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正確地把握度,掌握適度,才能恰到好處。包糉子也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它的度哦!”

我覺得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努力地在把握着這個度。終於我成功地包好了一個,向媽媽炫耀我的成果。我真開心!

我們一邊聊着天,一邊包着糉子,幾個小時後終於包完了。雖然我只包了5個,也許還像媽媽說的那樣不合格,但是我還是特別高興。因爲今天我明白了:把握好了度,糉子會很香;把握好了度,生活會少些煩惱。真沒想到,小小糉子既然也有這麼多學問。

糉子作文3

“嗯~真香!”煮糉子的香氣又飄進我的鼻子裏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前後,艾葉的清香,糉子的濃香,都會讓我忍不住流口水。

往年過端午節,我家都是到超市買糉子,回家直接煮着吃。今年我感覺節日氣氛更濃,因爲端午節包糉子這個重要的環節,是我們一家子共同完成的,想想就非常有意思。

生活如一首奏不完的樂曲。過節是一首美妙的歌,當然也不能缺少伴奏,伴隨着喜慶的音樂,我們便開始包糉子。首先,先把本次環節的材料準備就緒:盆子、細線,濃綠欲滴的'糉葉、白裏通紅的花生、甜甜蜜蜜的大棗、濃香正宗的八寶,還有鹹而不膩的臘腸,當然還有雪白的糯米。把這些分別倒在盆子裏,放在桌面上擺放整齊就OK了!

音樂漸漸進入高潮,正式開始包糉子,我就要大展身手了!先拿一片墨綠色的糉葉,展開,把粗的那頭往斜前方一折。再把另一頭在旁邊繞半圈,形成一個綠色的“漏斗”,要注意下方不能有縫隙。之後在“漏斗”裏放入自己喜歡的餡,再用小勺子把餡填平。把正上方餘下的糉葉往下一折,沿折下去的方向把糉子包緊,一個美味的糉子就新鮮出爐了!

一開始我覺得挺容易,沒有什麼難度,可是沒想到我遇到了困難——漏餡、破糉葉。唉!又漏餡了!我便開始抱怨。原來,是我在纏糉繩時沒纏緊。這些糉子不是這裏破個洞,就是那兒漏點米。還有幾撮糯米落在地上,有的米粒滾到盆子後。再說,自從給糯米們“泡完澡”後,它們身上滑溜溜的,十分難撿。哎,加油撿吧!粒粒皆辛苦,就算是給我自己減肥了!

在足足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我只包了幾個糉子,但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爲我給自己定製了一個小目標:只要包緊就行。所以,我包的糉子奇形異狀、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個墨綠色的硬袋子,有的像一個個長有苔蘚的石頭,還有的像一個個綠色的立體的愛心……可奇怪了!

傍晚,我也有點餓意了。看着那一個個裹在綠毯子裏的“寶貝”,好肥美哦!之後,我就把它們下了鍋。打開火,它們泡在鍋中水裏,開始竊竊私語,慢慢的越聊越歡,越聊越歡,隔着鍋蓋我都能聽見。煮糉子的香氣飄開來,我聽到了自己“咕咚咕咚”咽口水的聲音……

糉子作文4

每年春節奶奶總會準備很多美食招待客人,比如餃子,年糕,春捲等等。我最愛吃的糉子肯定也是少不了的,以前奶奶總在我回老家之前就已經包好了。今年春節對我來說和往年不一樣,因爲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知道和之前學的包餃子、春捲比起來,包糉子是最講究技巧的。

一進廚房,我就見到桌上擺着一大盤有肥有瘦的豬肉和放好醬油的糯米、一捆細長的糉繩、以及一堆大小不一的.糉葉。

由於是第一次包糉子,心裏無比激動,在奶奶教的過程中,我在廚房裏蹦來蹦去,根本沒有仔細看。奶奶教完後,問我要不要再重包一遍。我實在太想快點自己動手包,想都沒想就說:“不用了,我已經會了”。說着,拿起糉葉胸有成竹地折起來,放進米和四塊肉,可是糉葉沒摺好,米不停地漏,繩子還沒綁,米撒了一桌子。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奶奶想來幫我,我卻不耐煩地打斷她:“我自己來!”她只好訕訕地在旁邊看着。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做完前面每一步,糉葉折得還行,米和肉放的差不多。可綁糉子時,我卻忘了怎麼綁。我想問奶奶,但想起剛纔的態度又不好意思開口。沒辦法,只能裝樣子包下去。我十根手指頭全用上,連牙齒都出動了,才勉強綁好了繩子,但是米還是漏光了。

我只好再向奶奶請教,她耐心地把整個過程重複了一遍。只見她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糉葉,半疊放在一起,再抓住小糉葉的一頭從三分之一處一折,做成了一個三角形容器。接着她舀了半勺糯米,放了兩塊肉,再撒點米蓋住。最後她將大糉葉餘下的部分往上一折,蓋住米和下面的糉葉,然後嫺熟地用糉繩把糉子綁得結結實實,一個既美觀又牢固的大肉糉就包好了!這次我非常仔細地看,也不再驕傲得像只了不起的大公雞。最終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導下,掌握了技巧,成功地包出了第一個像樣的糉子。我長舒了一口氣,像完成了一項大工程,奶奶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我一鼓作氣又包了好幾個。

看着這些大肉糉,雖然樣子很一般,但想着來拜年的親戚能美滋滋地吃着我包的糉子,我心裏十分滿足。這次包糉子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年味,希望明年還能學習製作新的美食。

糉子作文5

嫩綠的竹葉,隨着微風飄舞。在這竹林之中一位少女伸着素手採摘着箬竹的葉子。雲彩在天邊飄蕩,大山隱蔽在雲霧之中,隱隱約約的浮現出綠色。

少女蹲在路邊,竹葉在她旁邊越積越多,他又從旁邊揪出幾縷樹葉,把採來的竹葉捆在一起,一手拎着扇葉,另一手提着竹葉。路過艾草,她再次蹲下,把手深深的埋在草叢之中,從根部拔出了兩根艾草。泉水叮咚,小溪緩慢的流淌着,少女越過小溪,跨過金黃的田野,走在由碎石鋪成的小路上,巨大的'蒲扇形的葉子一搖一搖的,輕輕推開竹扉,邁步進了園中,花兒從她特別廖過,她把剛採來的艾草掛在門邊。又從櫃中取出雄黃,從小溪邊舀出一杯山泉,把雄黃倒入水中,輕輕攪拌,再把泡好的雄黃水灑在門前,防止蚊蟲進到屋中。

紫丁香在路邊隨風搖曳,晃出一道道紫影。少女坐在她姥姥旁邊,手中拿着五彩的繩子,輕輕地把它編成手環,小心翼翼的幫助奶奶帶上。朵朵玫瑰,沿着竹子做的院牆生長,已經快要超過了。少女把剛纔的竹葉放入鍋中,滾燙的開水在它四周冒着泡。煮熟的竹葉被放入涼水盆中,進行降溫。

朵朵紅玫瑰旁邊,少女靜靜地採摘着它們,他把玫瑰拿到水邊,用清澈的溪流清洗,緩緩摘掉花托,留下鮮紅的花瓣。片片花瓣飄落碗中,再放入幾顆冰糖,倒入白水,放在鍋上,緩緩燒製。

這是玫瑰花醬也煮好了,少女用鏟子輕輕撥弄,把做好的醬放在旁邊。要搖曳的花朵,不是遮擋住她,若隱若現。一條板油,被切成一塊塊的,放入白糖拌勻,擱在一邊。煮熟的紅豆被拿來過篩,紅色的豆沙緩緩落下。天空中白雲飄過藍天,少女繼續工作,在豆沙之中拌入豬油、玫瑰花醬、糖。又拿出糖板油,裹入一小塊豆沙之中,紫色的麪糰,如一個個精靈般,跳到案板之上,整齊的排列。少女從旁邊取出兩片糉葉,雙手一換,一個漏斗狀的空間赫然出現,她在其中放入用涼水泡過的糯米,漏斗快要被填滿,她才放入豆沙,在再上面撲滿糯米。

少女把葉子寇下,壓實兩邊,取出一條白線把糉子捆好,糉子越來越多,終於全都包完了,她把它們放入鍋中煮熟。

中午少女捧着幾個糉子,與姥姥一同品嚐

糉子作文6

我很喜歡端午節,那個端午節裏有着我的“惡作劇”。

一到端午節時候,每家都要廚房包糉子,門楣掛艾草。知道的那樣做,營造節日氛圍,乞求平安。不知道的也那樣做,營造節日氛圍,乞求平安。

那個端午節,我“粘”住媽媽,要求她教我包糉子。最終她還是答應了。她先是給我示範一遍,問我,“學會了嗎?”“會了。”我很高興地說。我就像媽媽那樣,先把三片糉葉疊在一起,接着捲成漏斗形,然後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去,那些淘氣的糯米娃娃,就從另一端跑出去了。我左看看右看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連個蛛絲馬跡都沒有。“漏了,漏了就是孔隙大了嘛!”媽媽一邊說,一邊拿了糉葉卷給我看。“哦——就這一點小技術!”我心裏想,“早知道,那還不好辦?”

我終於包成了第一個糉子!

“對了,往裏面藏一個硬幣,過年媽媽包餃子不是常那樣?就那樣。誰吃到了,也會財源滾滾,好運連連。”我突發奇想。

一枚硬幣就被藏了進去。我還在糉葉上做了標記。

開始蒸糉子了,我還偷偷看了看那個外貌奇特的糉子。不一會兒,屋子裏就瀰漫了糉子的.濃香。清香、濃香,還是醇香都不足以表達了。

吃飯了,我特意端出一盤糉子,放在飯桌中間。全家人圍着桌子,吃了飯。最後媽媽說:“今天端午呢,都吃個糉子,紀念一下那個詩人。”她還轉臉看着我,問:“知道咋回事嗎?”

“知道,就是紀念那個愛國詩屈原的。好像老師說過,吃糉子是一種形式,紀念詩人愛國纔是主要。”我做出個大人物的樣子,慢慢地說,慢慢地吃——其實,我是想看到誰吃着了那個特別的糉子。

“這是你倆誰的傑作?”爸爸突然問到。

“不是我。”我擡起頭說,“慢點,別磕着牙了。”

“我還想着這個形狀特別,不讓你倆受累。”爸爸笑了笑說,“你知道,你的做法可以用一個俗語說,那個俗語是啥嘛?”

看來,還是露餡了。很乾脆地說:“不知道。”

“不知道?‘此地無銀三百兩’嘛。”爸爸看着我說。

那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呀!

糉子作文7

看見姥姥昨晚泡了紅小豆,以爲她要煮粥,可又見她拿出深綠色的葦葉,黃綠色的馬蓮。我恍然大悟,原來姥姥是要包糉子了。

萌萌,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姥姥一邊問我一邊把昨晚泡好的江米、紅小豆,還有用許多調料醃製好的半寸見方的肉塊兒,擺放在桌上。當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答道,據說將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是爲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楚懷王不聽屈原的聯齊抗秦主張,屈原在報國無望的情況下,抱石投汨羅江,以身殉國。江兩岸的村民得知這一消息,蜂擁般的來到江邊,男人們划船奮力打撈,婦女、兒童和老人們則將葦葉包成的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飢腸轆轆的魚蝦蟹有損屈原的.身體,這便是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糉子習俗的來歷。

萌萌真棒,懂得知識真多,那你過來,來看姥姥怎麼包糉子。我和姥姥來到廚房,把馬蓮、葦葉放在開水裏煮了大約三分鐘,馬上把它們從熱水裏撈出來,放到冷水裏冷卻。爲什麼要放到冷水裏冷卻?姥姥笑眯眯地對我說:原來你也有不懂的問題啊!好,我告訴你,那是爲了防止葦葉和馬蓮變黃,要不然不就不好看了嗎?姥姥把從冷水中撈出的兩片葉子的正面(沒莖)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雙手抓住葉子,向後對摺成漏斗形(底部無洞),左手托住卷好的葦葉,右手拿勺挑進三分之一的米,再放入甜絲絲的大蜜棗,蓋上一層江米後,右手抓起葦葉的上半部,左手拍打葦葉的底部,這麼做是爲了讓糉子的漏斗裝得滿滿的,用多餘的葉子蓋上頂部,再用馬蓮捆綁結實,在糉子上系一個蝴蝶結。姥姥,我還想吃肉糉呢。彆着急,慢慢來。隨着時間的推移,肉糉子、豆糉子、甜棗糉子全都裝進了鍋裏。當糉子裝進鍋裏三分之二時放水,水沒過糉子一寸高後蓋上鍋蓋,用大火燒十分鐘後,高壓鍋發出噝噝聲,再蓋上閥門,改換成小火,這時,滿屋就已經開始飄動着糉子的清香。

我的心像閥門蓋一樣跳動着,呼吸着糉子葉的清香。期盼着,期盼着,這鍋糉子趕快煮熟,耳旁彷彿聽到: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午;葦葉香,飄滿堂,糉葉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的祝福聲。

一個小時後,姥姥打開鍋蓋,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放到嘴裏,啊!真好吃。

糉子作文8

“糉子糉子我愛你,愛的好想吃掉你。”我很滿意地坐在賣糉子的小攤上,期待美味、香甜糉子的到來。

我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攤主端過來一個潔白清亮的盤子,盤子裏盛有兩個糉子,攤主聰明的把黑白糉子按照八卦的佈局排列開來。更有趣的是攤主在白糉子上加一個黑蜜餞,在黑糉子上加一個渾身亮麗的白山藥,整個糉子便栩栩如生了,使得我都不願吃掉它了。或許這就是糉子店如此紅火的原因吧!

拿起叉子,卯足了勁兒地刺去,鋒利的叉子雖刺穿了糉子的身體,但提起時糉子並沒有跟着一同起身,仍高貴地躺在盤子上,對於我這個吃東西從未用過叉子的鄉巴佬來說,這可是我有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大災難。一次、兩次、三次……都未成功。失望的我正準搬師回朝的時候,突然想起中午吃飯時無意間拿了把勺子還放在褲兜的事了。連忙坐下來,把手伸向熱乎乎的.口袋裏,掏出了“大救星”——-勺子星君。輕輕地揮動着勺子,挖走一小塊黑米糉子,塞進嘴裏,閉上眼,像個美食家,細細地品味着噴香的黑糉子,爲它的“另一番美味”不注的點頭,緊接着又挖了一塊白糉子,吃了一口,但不知怎的,可惜地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又吃了起來,中間再也沒說過一句話,或許是默認了對此物的判斷。

回到家時,天早已黑下來。吃了晚飯,躺在牀上,回想了那盤糉子的“味道”,不禁半喜半優,像是一個瘋魔。

那塊黑糉子,吃到一口:雖爲米粒,咬起來卻並不軟弱,反而多多少少有一些剛強,阿,等吃到的第二口:“黑糉子上撒了把糖籽,加上糖籽之後,反而甜而不膩,吸收了糖籽甜分的黑糉子變得更加龐大,團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吃掉了它。

白糉子與黑糉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一口白糉子:咬了一口才發現它軟塌塌的,多少有一些像那一輩子屈服的懦夫,而這種屈服有點出乎了我的想象。第二口:白糉子上也撒了些糖籽,吃起來又軟又膩,使得我不太情願地吃掉了它。

這黑白兩種糉子,他們像人一樣,一個剛定堅毅,有着不屈的信念;另一個則軟弱而膽小怕事,只會一畏逃避。在這裏我願做第一種人,像黑糉子一樣,不屈不撓。

請問,如果是你,你選擇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呢?

糉子作文9

“小懶蟲!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糉子,你怎麼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糉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一是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糉葉;二是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三是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四是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去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今天我不但和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是一個難忘而愉快的假期,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糉子作文10

糉子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同時也是端午節的代表,一吃糉子,就代表走進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媽媽買了一袋糉葉和一些糯米,首先把糯米淘洗一下,因爲媽媽要包的是健康五豆糉,所以還要再放入紅豆,黑豆,綠豆,黃豆和花生一起淘,淘洗之後再加水浸泡。過一會兒再清洗糉葉,就可以包了。只見媽媽把糉葉攤開,將雜糧放進去。包成一個菱形,在快要封口的糉子裏點綴一個大棗,然後封口,用紅線繫好,就能煮了。要吃煮好的糉子,必須要等兩三個小時。我等不急了,媽媽便叫我去看看吃糉子的來歷。

我跑進書房,啊!找到了,原來兩千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很有才幹,還是一個官員。但是楚王聽信讒言,逐漸疏遠他,最後將他流放到南方了。不久,秦國攻佔的楚國的首都,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了,老百姓都很愛戴屈原,怕他餓着,就用若葉把米飯裹成菱形。蛟龍魚蝦會認爲是菱角而不去吃,這樣屈大人就能吃到了。沒多久,這樣的習俗傳開了,人們把這種食物叫糉子,糉子也就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美食。

正看着,媽媽叫我吃糉子,我一蹦三尺高,噌地一下就穿進了廚房,一股糉葉的清香迎面撲來,我連忙接過糉子,撒上白糖,將五顏六色的餡蓋住了。可是仍能依稀看出五彩的雜糧。瑪瑙一般紅的閃光的是紅豆,烏黑髮亮的小圓點是黑豆。翡翠一樣的綠豆也閃閃發光,黃豆也露出檸檬黃的豆心兒,花生裂開了口,好像正在嘻嘻笑,糯米潔白潔白的,宛如白雪一般無暇,那顆大紅棗子恰到好處,如雪中紅梅,讓整個糉子宛如一串兒精美的工藝品,讓人垂涎三尺。我使勁兒嗅了一下糯米的`米香,頓感心曠神怡,咬了一口,真不愧爲健康五豆糉,吃一口,渾身輕鬆,吃兩口,煩惱全無,吃三口,賽過神仙。健康五豆糉,入口滑滑的,糯糯的,它不僅纖維豐富,而且毫不膩人,質地滑爽。再咬一口大棗,一股甜甜的蜜汁涌入口中,配合糯糯的江米,又香又甜。

清香的糉葉,糯糯的江米,還有各種各樣的五穀構成了這樣一道美味的食物——糉子,它真不愧爲端午節的代表食物,那獨一無二的香味兒,令我永遠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