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集錦13篇

作文 閱讀(2.55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孔子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集錦13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

孔子這一位聖賢,在歷朝歷代都是有爭議的,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至今仍有爭議,但是在我眼中,他無疑是一個普通的老師,而且喜歡妄下結論,甚至使用一些錯誤的結論來欺騙學生。想知道爲什麼嗎?請往下看。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想必孔子缺乏創新意識,屬於保守派,一直維持着這種思想,最終只會走向滅亡。整本《論語》都只是叫人學習,恭敬守舊,讓人們不能擁有一點自己主觀上的思想,培養出一羣中庸附和逆來順受的儒生,等待着別人發號施令。

爲什麼這麼說呢?這種所謂的“仁政”其實不過是一個被統治階級利用的工具而已,孔子要求君主專制,要求不同階級要有明確的禮儀,這正合了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統治綱領,讓這種思想禁錮文人的'手腳,打造出一個看似和諧的天朝。所以,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一直作爲官方正統思想至今。但在士人階層,又有何人會尊孔呢?我認爲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國君很聰明,沒有被孔子的言行左右,而聽取各方意見,才形成門庭若市的格局。

有一言可以終生害人呼?其“學而優則仕”也。孔子爲了避免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及民衆形成反抗勢力,選官而推行。把知識分子用《論語》《中庸》《大學》等洗X,再挑選唯命是從的書生做官。這種做法不知毒害了多少先進的文人騷客,也包括孔子在內,多少年輕人被摧殘終生,更可笑的是,這種做法竟然維持到新世紀,我們還在背誦他的《論語》應付考試!

在古代,想當孔子的學生可不容易,那可是要送禮的,如果你送一斤豬肉,他送三斤牛肉,久而久之,這種行爲也就流傳下來,也轉換成現在的“行賄”和“受賄”,不得不說,這招在官場特別好使,這也算孔子的一項壯舉吧。

這就是我們尊敬的孔聖人,可能他在你眼中至高無上,可在我心裏卻沒有一席之地!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2

孔子,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至聖”這是人都知道,孔子的身世,基本上是人也知道,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母親叫顏徵在,叔梁紇與顏徵在在尼丘山祈來的。

孔子三十歲辦學,那是當時的第一所私塾,當時沒有人敢創私塾這種東西啊,可以說,孔子是非常有創新意識的,正是因爲這樣,中國的文化中就有了私塾一說,如果孔子當時沒有創辦私塾,那很有可能到現在都沒有民辦學校一說。

第二,孔子創辦了儒家學說,儒學是什麼,那就是真正的做人的道理啊。沒有孔子創辦儒家學說,可能在現在,我們國家就是由宗教的國家——道教;也可能是一個父親犯罪,兒子告發的過分法治的社會——法家;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只會空口說,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社會——縱橫家。總之,以上三種跟儒家比起來,那是根本不能比的,雖然說以上三種的後兩種在我們國家都有非常良好的“體現”,但是,因爲儒家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所以,這個現象就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嚴重了。所以說孔子對社會安穩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孔子對歷史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他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編《春秋》,將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歷史表述給後人,讓後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沒有《春秋》,就不會有《左傳》,甚至司馬遷的《史記》中都不會把這一段歷史表述得很清楚,《春秋》是載具,將重要的歷史再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由此可見,孔子,它不僅僅是在道德品行上非常的偉大,甚至是對於歷史的貢獻也非常偉大。沒有孔子,可能我們現在不會是這樣,一個尊重歷史的人也會尊重孔子,尊重孔子爲我們做的一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3

春秋末期,有一位聖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xx多年的距離,但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剛剛學習的《論語》就是記錄了他和弟子言行的一本古書。書中所講的`,關於思想品德修養的內容,讓我受益匪淺!而孔子這位聖人,在我的眼中,更是高大、尊嚴的形象!

孔聖人教導“誠實守信、厚道人意、堅守節操”的思想品德,他所倡導的思想也正是我們如今最需要的。象他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聖人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道德的修養和心態。讓我們的品德高尚,昇華。也正是這一點,讓孔子,一個平平凡凡的人,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孔聖人”。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對孔子的話瞭解了一番,對他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是深切的感悟。這就是我們應有的做人根本!自己不能做的事不能施加給別人。也正是孔子的這一翻令人受益匪淺的話,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

我也十分敬佩孔子。因爲孔子對我的幫助則是勝過一切的!我的一切成功都離不開他的幫助。孔聖人不但對我有着莫大的幫助,對整個中國的“現代文明”都有着重大幫助。所以,孔聖人就像是一盞明燈,不僅把我的人生照亮,還把整個中國的歷史照亮,讓我們的文明達到了高點。

在我的眼中,孔子、孔聖人是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的。他的每句話都是對我的極大的感觸!如果說,秦始皇是對我們國家發展產生了重大貢獻,那孔子就是我們文明發展不可缺少的貢獻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4

小時候就知道孔子,所有見過我的長輩,他們都一味地讚美着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然而在我的記憶中,也只有他的賢明,他的博大,他的多學。聽得多了,我在想,難道一個人的名聲永遠會流播嗎?難道真的有名垂青史的痕跡嗎?今日的我們對他的景仰難道會亙古不變嗎?

世界在我看來是不屑置辯的。過去的"孔聖人"是誰?是誰在置他人於空中?那是過分的推崇,沒有人可扭轉,歷史纔可說明它的存在與永恆。不單單是孔聖人,所有的墨徒都有後人的評說,都有他自身的價值。

儒學是可敬的,它是厚厚的被子,讓我們的5000年都在承襲着。還有那"天朝物產豐盈,無須與外國互通有無"。儒學的"仁慈",相對於當今以及封建的"腐敗",不敢想象,如果我們不推崇儒道,會成什麼模樣。時今,不是有許多國家,也在用孔聖人之思想培植厚土嗎?

那儒學,是孔子。

心中的孔子,是位平和的老人,與世無爭的賢人,到世間普渡衆生。"仁"無可厚非,儒學也有其欠缺,但它不是孔子之過,而是封建意識的缺憾。武器沒有缺陷,然而武士有失誤。

武器匠真是值得同情,比武器匠更可憐的,那時天下民生。

孔子在我們心中難道不是這般嗎?亙古至今,他永恆在學校教育中,成爲一份精神的寄託。爲什麼有如此繁富的精裝《論語》專本呢?難道它是和《漢謨拉比法典》一般,只是一份懷舊的`情思?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溫順的學說。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啊!

孔子,不僅在過去,抑或在未來,還是永恆的。

他以他自己獨立着,發展着,沿承着。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5

我眼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們的身邊.

在我上國中的時候,我就接觸了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記得,我跟着語文老師背誦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有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的我對孔老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當中,還是比較適用的.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還是需要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做人的基本標準之一.

我讀了孔子的生平,對孔聖人的做人這方面是值得比較稱道的.魯昭公讓他去管理倉庫,他就去把這差事作的井井有條.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無論孔子做什麼事,都是從一點一滴做的.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爲“聖人”,是因爲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是達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聖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師,他也是我身邊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當,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這樣的'泛泛之輩更應當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標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聖人不是一個神,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對自己的弟子時那麼的有禮,而他的弟子又那麼的尊敬他.另外,孔老聖人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他儼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過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影響着我所在的時代的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裏,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聖人.孔老聖人,是我從小認識的老師,也是我的親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經紮根於我們以及身邊人的心目中,讓我們更有選擇的去繼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6

孔子,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你真的瞭解孔子嗎?並不吧。接下來就讓我跟你說說關於孔子的生平事蹟吧。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也就是如今山東省曲阜市。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

孔子的一生都在爲修訂書目而做努力。在與弟子周遊列國的四十年裏,修訂《詩》,《春秋》等名留千史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巨大。

別看畫上的孔子矮矮的,看似不經打(這就好像說包公很黑一樣...)。實際上,孔子據說真實身高達九尺三寸,都差不多兩米多了,又怎麼可能是後人所描述的文弱書生。但也怪不得壯如公孫冶,也再也不敢冒犯孔子。當然,這也跟孔子的偉大思想和淵博脫不了干係。

孔子能夠如此淵博也跟他的家世有關。孔子出身貴族,而當時的政策也只給貴族讀書。當然,也幸好他出身貴族,才能夠有書讀,畢竟當時沒有九年義務這種那麼人性的東西。但是,可惜的是,到孔子這一輩的時候,他的家族已經衰落了啊。所以啊,別看以後的孔子有多風光,人傢什麼鄉村歌手,管農場的,管倉庫的等等等等,反正啊,什麼不受人尊敬的職業他都做過了。估計當初嘲笑孔子的人也沒想到,這個窮小子未來的地位不僅高,還名流千古了。

雖然說,孔子當時已經淒涼到這種地步了,但是他心中教育別人的心卻從沒變過啊。在春秋時代該咋辦?做官。然後咱孔子老先生就憑着自己極其出色的外交能力,在好長一段時間裏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是老先生他固執啊,一直堅持的政治思想與當時的.“霸道”思想不符啊,所以也得不到重用啊。得不到重用就教不了人該咋辦?孔子急啊,躁啊,就琢磨這在外邊開個補習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顏回啊,子路啊,都是從這個補習班裏出來的啊。

所以啊,各位,孔子那麼強大不是沒道理的啊,就人家那麼慘的環境下都有着那麼遠大的理想,誰還敢做鹹魚啊?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7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些思想理論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他的思想被概括爲“仁”,即“愛人”,能有這樣的思想,我認爲他不僅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儒者,更是一位善良的人。

而他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對自己學說的堅定,他並不會因爲自己的想法與當前一些權貴的想法不同而改變。在他周遊列國的14年裏,我想那或許是他一生中較爲坎坷的一段時光,但他並不屈服於困難,就像他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學者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認爲:“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我認爲,他是中國最好的老師,因爲他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是第一位開創了“有教無類”的.教學制度的人,與“學在官府”不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博學多聞,沉靜寡慾而堅強固執的人。他的思想之所以能萬古不衰,正是因爲其價值遠遠超越了時代,在教人如何做人,更是將他的一生作爲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評析】:

孔子在古代具有極高的地位,在現代社會曾一度遭到批判和侮辱。在今天,隨着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在稍稍有了一點自信之餘,又開始逐漸地尊重和理解起孔子來。中國人還必將發現: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依據和指向。聖人的偉大,即在於,不管是讚美還是潑髒水,都無法掩蓋他的偉大,或者用孔子的樂觀來說,不如此,不能反襯出孔子的偉大來。本文語言流暢,對孔子的評價中肯,望再接再厲!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8

孔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似乎孔子對人特別有深刻影響。幾千年都過去了,孔子,用現代的話講“教授”,都不再遠去,也不會脫離社會,人們也常常掛在口上“學而時之,不亦曰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來引到孔子。但是,孔子的言論卻從春秋時一直到漢朝,才得以開放。而我眼中的孔子,則好似一個遊山玩水,閒情逸致的老頭兒。這可不是在罵人,話說回來,孔子會彈琴,而且技術很高,要是現在能拿到了一張九級證書。

以前有一篇課文叫《孔子游春》,這裏的孔子那可叫一個“會玩的讀書人。”他遊春時,觀水說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還善施教化。孔子還讓弟子邊彈琴,自己聽着。結果倒好了,這琴聲聽着聽着,還手舞足蹈起來,真是滑稽。不過,孔子與弟子言行時,旁邊總會有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要不然那些千古奇句,如“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又怎麼會讓現代人那麼嚮往。也許,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孔子也不失一個哲學家的稱號。孔子游山玩水,都總能借以領導、教育自己的學生,循循善誘地讀出自己認爲正確的觀點。身臨其境的弟子們從中不僅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又接受到教育的薰陶。畢竟孔子到底還是一個教書先生,要是到現在,沒有亮點技巧,還敢妄稱自己的言論呢!孔子言做人,《論語》中他說做人後都加“之乎者也”,要麼就是問號與感嘆號,總是那麼給你一點震撼力與感染力。孔子提出的“仁”主義,在當時雖然屢受挫折,但仍然不屈,宣傳自己的言論!

我眼中的'孔子,雖然遊山玩水,但依然創造了很多,他會教書育人,用大自然的語言來譬喻人,循循善誘,教導有方。到今天,衆還關注孔子,學習他的可貴才能與品質。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9

我去過孔子思想,教育子弟的聖地——曲阜。或許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的。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和氣沉、平靜的氣質。

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爲我認爲“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着我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瞭解到,墨家思想是從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爲一體。其實思想並不難理解,就看你怎麼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並不等於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鬥”。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着布袍,拄着柺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亙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着“是謂大同”的。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於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仲尼,如長夜”。你能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0

孔子是人人都知道的名人,我們也知道不少關於他的名言,但是能夠知其意的人卻很少很少,我也是同樣,我只知道書本上學過的一些名言。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略的警句中他的這句活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光學習但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但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這告訴我們要學思結合,不能只學習,還要善於用腦子去思考,在念書的時候也要反覆思考,思考作者爲什麼這樣寫,它的好處是什麼,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當然只思考但不學習也不行,也要講自己的思考融入課本當中反覆地推敲之後,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自從學過《論語》中的其中一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句,我懂得了學習的三種境界,也知道了自己成績總提高不上去的原因。原來我只是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知之者。光是知道學問是沒有用的,學習的.要點在於以學習爲樂趣,快樂、愉快地去學習,這樣的學習纔有效率。我們要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快樂的遨遊在知識地海洋。才能在學習中悟得更多的道理,學到人生的哲理。

現在想想孔子那麼偉大,如果當時沒有孔子,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不會更加得腐*?孔子是多麼偉大啊!

《論語》是一本好書,裏面記錄了很多關於孔子的名言警句,記錄了許多學習方法與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學習孔子的學習方法,探索孔子的人生哲理,發現更多的知識。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1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他是所有中國人乃至國外人都知道的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沒錯,他就是孔子。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五經》中。他的思想、學說堪稱精華,他的作品爲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他的品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又何嘗不是高尚的嗎?

我眼中的孔子又是怎樣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是孔子的作品《論語》,本書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以“仁”爲核心,隨之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對我們學生很好示範的論點,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對於我們學生更是好的。

再是孔子的教育貢獻。別小看了這貢獻,從中還能知道許多類。是他開了我國曆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因此孔子把知識移植到民間。而他的教學目的是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他們的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希望他們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樑之材。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孔子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助人爲樂,和所有人和睦相處。這樣既學習了先人的好品質,又可以讓社會和睦,更上一層樓!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溫順的學說。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我相信孔子,不僅生在過去,更後在未來,一定還是永恆的!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2

我去過孔子傳播思想,教育子弟的聖地——曲阜。或許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皇宮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路,路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永生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忍破壞的寧靜。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精神和氣沉丹田、平靜祥和的氣質。

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爲我認爲“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儒家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瞭解到,墨家思想是從儒家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躲避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爲一體。其實儒家思想並不難理解,就看你怎麼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並不等於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鬥”。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着布袍,拄着柺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亙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着“是謂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於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13

推人道,復周禮,功比三皇五帝;

創儒手,育桃李,才領萬世風騷。

“復八百載先周禮之樂,創五千年華夏之瑰章。”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文化,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之中,雖經無數風雨洗禮,但仍熠熠生光。

在一個禮樂崩壞,征伐不止的時代,孔子放棄了隱退歸林的消極做法,以一顆赤誠的.社會責任心,帶領着他的弟子們,積極用事,推行改革。“明知不可爲,卻偏要爲之”用來形容他或許再恰當不過。

他走在世人的最前列,倡導只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會使百姓“有恥且格”;他奉行以信取天下,認爲“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憎惡僭越之行徑,痛恨“八侑舞於庭”的大不敬做法;他嚮往燦爛的周文化,堅信“文王既沒,文在茲矣”;他遠離小人,主張“道不同,不相爲謀”;他悔恨“沒世而名不稱”,感傷“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攬五美於一身,屏四惡於萬里”,聖人以其高尚的精神品質,爲萬世之楷模。“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他堅持真理、永不放棄的品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他嚴於律己、非理不爲的品質;“正名、順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正己修身,模範帶頭的品質;推“三年之喪”,行“孝悌”之名,是他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告的品質;“以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是他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品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樣讓人遵循”。孔子以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問心無愧的頑強,一路走來,並將繼續走下去,永遠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