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演講稿>

關於生命的演講稿集合五篇

演講稿 閱讀(2.96W)

演講稿是作爲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的演講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生命的演講稿集合五篇

生命的演講稿 篇1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明白的小草。”每當聽到這首令人感動的歌,我就彷彿看到了綠色的小草,看到了那堅強、默默無聞的小生命,也看到了生命價值的存在。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堅強的生命。

暴風雨在突然間傾盆而下,黃豆般的雨點“啪啪”地落下,萬物都垂下了它們高傲的腦袋,失去了以往的生機,但唯有一種小生命——草,它們倔強地仰着頭,用蔑視的目光看着暴風雨,以柔弱嬌小的身軀奮力抗爭着。

沒有人爲它們遮風,也沒有人爲它們擋雨,儘管雨很大,但它們屈服了嗎?向暴風雨求情了嗎?沒有,它們用一種最頑強的毅力拼搏着、奮鬥着。

用各自的體溫與熱情感染着整個團體,彷彿在說:“加油啊夥伴們,風雨之後見彩虹!”最終,它們堅持到最終,它們勝利了,它們以最堅強的精神驅走風雨,迎接彩虹。你看!小草們在雨後彷彿換了一身新裝,臉上得意地微笑着,歡呼着,慶祝它們的勝利。從小草身上,我第一次那麼深地感悟到堅強這一偉大的生命價值。

如果說小草是堅強的,那它更是默默無聞的。

在花壇中,在苗圃裏,你一眼都能看見那綠油油、散發着它獨特氣味的`小草。小草不與花兒爭鮮豔,不與樹木爭高大,它甘願做陪襯,甘願用自我的身軀裝扮出花兒的豔麗,顯示出樹木的高大。它們是一位幕後使者,心甘情願讓自我當陪襯供人們欣賞,雖然人們很少談論它們,但它們已經滿足了,因爲它們已經默默無聞地奉獻了,已經沒有缺憾了。我又一次被它們震憾了,不求多美麗,不求多高大,默默無聞地奉獻着自我的一切,這一生命價值又在它們身上閃光。

從小草身上,我感悟到了生命的價值——堅強、默默無聞。它們只是一棵棵路邊的無名草,但卻以它們的實際行動充分演繹了生命價值的凱歌!

生命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敬畏生命 安全第一》。在這個地球上,擁有生命光輝的不僅僅只有我們人類,還包括其他一切生物,如勤勞的螞蟻,自由自在的小鳥,高原精靈藏羚羊和海上救生員鯨魚等,甚至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及參天的古樹,都無不豐富地蘊涵着生命的底蘊。記得去年的夏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忽然看到有一個近四歲的.小男孩捉住一隻蝴蝶後肆意摧殘,蝴蝶在驚恐、怯懦和無奈中瑟瑟發抖,小男孩玩夠了,就任意撕毀那襯托蝴蝶美麗的地方----翅膀,我急忙上前制止他,可還是晚了一步,他已經把蝴蝶重重的扔在地上,我揀起來一看,被玩弄的奄奄一息的蝴蝶在我手中掙扎了幾下,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這隻蝴蝶往日那舒展着美麗翅膀自由自在飛翔的一幕,而那一刻,一切將成爲一個美麗的回憶??這件事使我至今不能忘卻,就像《愛的奉獻》一樣時時縈繞心間。特別是媒體上報道出來的各種傷亡事件,更讓我們觸目驚心:礦難、交通事故、爆炸、正威脅着全球的禽流感和地震??這些災難迫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生命”與“安全”。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時常聽到“關愛生命,安全爲先”的聲音,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識裏和行爲上做到了“生命與安全爲先”?這裏,有一組對比數據令我們很汗顏:我國公路總里程只有美國的1/5,民用汽車保有量還不到美國的1/10,但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是美國的1.8倍,每一百公里死亡人數是美國的10倍,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國民對待安全的態度遠不如美國人嚴肅和尊重;據國內外大量傷亡事故的統計數據表明,在生存、生活領域的意外傷亡事故遠比工、礦企業等生產領域的事故爲多,其比例約爲4:1??而校園作爲我們學生人生的第一驛站,築牢校園安全的籬笆,確保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一直備受關注,只因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年全國約有1.6萬多名中國小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名學生死於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安全事故,而這些事故的發生有相當一部分是與學校、家庭教育有關。

所以,安全首先需要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態度。在如今高速運轉的社會中,每一個人可能遭遇的不安全因子很多,如若一個人不敬畏生命,他就不會熱愛生命和珍惜生命,也就不會愛他人,更別說熱愛社會;正如“安全的外延不僅僅是死亡,還有着對生存的尊重,甚至,還需要對生活的關注。圍繞着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時刻,都需要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可見,如何規避危險,保重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就顯得極其重要。其實,樓道擁擠造成學生受傷,課間追逐打鬧造成劃傷或骨折,課堂上被鉛筆頭扎傷,實驗過程中被燙傷等意外事件,令人防不勝防;放學時,一些同學就像脫繮的野馬,喜歡追着跑,老師提心吊膽,更讓家長操心;接學生的家長和放學的學生在校門口與汽車、摩托車、自行車以及衆多的行人摩肩接踵,將校門口擠得滿滿當當;機動車的司機都在小心地避讓學生,而同學們大搖大擺地在汽車間穿行,很是危險。在3月26日——“全國中國小校園安全日”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進行校園安全教育大清查。針對實驗室、食堂、廁所、宿舍、教室等建築物意外倒塌引起的傷害,水災、爆炸、食物中毒等意外傷害,文體活動中的傷害,校內交通事故以及暴力不法傷害等,逐一排查。

第二,多留心、多觀察、多提醒,防患於未然。要想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善於發現安全隱患,學會多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安全隱患,防範於未然。

第三,加強日常行爲規範。有些學生課間在樓道口、樓梯上追逐打鬧,既不文明又不安全,存在着扭傷、跌傷、碰傷、撞傷等,既不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要求,又存在着很多不安全隱患。這就需塑造校園安全文化教育,掌握自救互救常識,強化法紀觀念,以日常行爲規範養成促安全教育的落實,更要防微杜漸,把安全隱患消弭於無形之中。

生命的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朋友們:

大家好。

XX年5月12日,當時鍾像平時一樣走過14點28分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美麗的汶川、我們血肉相連的家園、無數個像你我一樣擁有妻兒老小父母兄弟的鮮活的生命,會在短短的幾十秒中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變成瓦礫、變成廢墟、變成讓所有中國人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傷痛!在那深深的地下,該有多少未了的心願、多少沒有表達的愛戀、多少沒有寫完的作業、多少還沒有來得及長大的夢想啊!!

生命,在我們不經意之間,用一種極端的慘烈和震撼強調了他的珍貴。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生命的尊嚴顯得是那樣的渺小和微弱,如同一隻只小小的螞蟻一樣被輕而易舉地捻得粉碎!於是,母親用身體爲孩子撐起了生的希望,老師用雙臂和死神完成了最後的較量,丈夫用繩索將妻子的一生一世與自己緊緊相連...一幕幕廢墟下的生離死別將我們的心一次次擊痛,一時間,對生命的拯救和呼喊成爲我們最竭力的付出和最真切的聲音,每當能多救出哪怕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生命,都會給我們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感動,都足以讓我們無法自己熱淚盈眶!

是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我們無法改變自然的力量,對於生命,我們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再珍惜!然而,我們可曾知道,每年、每月、每天,甚至就在我們聆聽的此刻,一些同樣鮮活的生命卻因爲人爲的疏忽而痛苦的結束。違反規程,人身傷害;無視安規,高空墜落;麻痹大意,觸電死亡。全國每年因各種事故導致死亡的多達十幾萬人!十幾萬活生生的人啊,比地震還要慘烈!比天災還要可怕!卻僅僅是因爲安全意識淡薄,卻僅僅是因爲一時一刻的無知的僥倖!

今年,集團公司某發電公司運行部,進行機組a級檢修,運行人員在執行停電的電氣操作票過程中,由於操作人跳過了操作票中“母線驗電、無電、放電”的關鍵步驟,並將接地線誤掛在母線開關的帶電側,造成帶電掛接地線,設備跳閘,兩人被電弧燒傷;5月1日,集團公司某熱電廠檢修人員,在就地打開除塵器操作箱觀察接觸器情況時,右手碰到操作箱內脫落的一根帶電線頭,由於沒有穿絕緣鞋,又站在了積水的地面上,當場觸電死亡,年僅35歲!

35歲啊!該是怎樣的`大好年華!該是怎樣的錦繡人生!該是怎樣揹負着孩子的依戀、愛人的囑託、父母的期望啊!假如,他能嚴格按照安規的要求去做;假如,他能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制度;假如,他能不怕麻煩穿上那雙普通的絕緣鞋,今天,他也許正在和我們一樣,爲災區捐款、爲災區祈福、用身體中流淌的熱血爲同胞們送去生命的希望!

然而,就是這雙因爲一時的不小心而沒有穿上的絕緣鞋,卻讓這一切變成了永遠也不可能再回來的記憶了!當電流穿過身體的那一刻,一切已經結束。在生命的隕落面前,所有的假設都蒼白無力,所有的悔恨都只能成爲母親的淚水、愛人的心碎、親友的痛哭!

生命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你好,首先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三天前你在做什麼?你是像往常一樣抱着書,一臉疲憊的去上課,繼續打遊戲戰鬥到底,還是在繁忙的社區活動中去散步?

你知道三天前在我們的土地上發生了什麼嗎?

20xx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對於我們這些在廣東生活了很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

1976年的唐山地震也是7.8級。一夜之間,似乎有400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殼爆炸,將整個唐山夷爲平地,造成24萬人死亡,16萬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0億元。這是多麼久遠的記憶,現在歷史奪走了9219條生命。

50多萬棟倒塌的房屋告訴我們,這樣的悲劇還在發生。

在這近萬條生命中,有老人,有孩子,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每天都活在書堆裏。他們鮮活的生命不僅僅是瞬間凋零那麼簡單,甚至是支離破碎,給我們的土地留下了說不出的色彩和荒涼。

面對大自然,我們對人類生活的頌歌突然變成了哀歌。生命是如此脆弱的東西。是的,可能就在三天前我們靜靜坐着的時候,四川汶川的大學生被天花板壓死了。

畢淑敏說:“人生沒有意義,但你要給它定義一個意義。”。在這場地震中,讓我們忽略其他的干擾,想想,人生有什麼意義,像我們這麼年輕。

80後的我們,有太多的壓抑和無奈。在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精神越來越差的世界裏,我們不得不像沒有氧氣的人一樣艱難地呼吸。而這次地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既然生命可以在瞬間消失,既然生命沒有意義,我們爲什麼活着?

我覺得,每個學生心裏都有自己的標準。我們無法改變突如其來的災難,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改變一種面對現實的方式,用全新的態度去體驗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拋開對生活的.不滿,降低對生活的慾望,把該做的事情整理好,不要等到災難來了,纔開始後悔,很多很多後悔來不及完成。請把我們當成這場百年一遇地震的倖存者,把地震中死去的人當成自己最親的親人和朋友。當你再次看到藍天時,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一個人只有關心別人的生活,才能看好自己的生活。我不敢說我們的社會離不開每一個小生命,但我敢說你的生命都是你自己的。

關於青春,關於青春,詩詞歌賦太多,關於人生,哲理俏皮話太多。在這裏,我只是通過這個平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感想,衷心祝願這裏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幸福快樂。

最後,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爲我們的生活鼓掌!謝謝大家!

生命的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在這裏見面,共同探討挽救生態、保護環境的話題。

今年春節一過,世界各地地震的消息接踵而來。緊接着,雲南大旱、新疆大雪、北京沙塵暴,一系列極端氣候打破了歷史的記錄,開始挑戰生態系統的承受極限。與此同時,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了。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們,大自然與人類息息相關,保護環境勢在必行,一場挽救生態、遏制氣候變遷的全民攻堅戰已經打響!

在這裏,我不想再重複那些讓人觸目驚心的報道和數據,相信這對於每一位真正關心環境問題的人來說都不是新鮮的話題。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就環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開論述,相信在這一點上,應該也不會有人公開地表示反對。但問題是,爲什麼環境惡化的趨勢始終得不到有效的逆轉?

如果將環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場疾病,在“病來如山倒”的今天,我們是不是還能夠對它的痊癒抱有樂觀的態度?我想,問題的關鍵一方面在於實際行動;一方面還在於治療方案,在於所採取的措施是治標還是治本!

如果我們的環境保護僅僅是在污染出現後設法治理,只是在災難降臨後設法補救,那麼,在這場環保與環境危機的賽跑中,我們永遠都是被動的,註定無法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糾正謬誤、改變思想,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問題的癥結所在,重新建立一套促使民生與環境相和諧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並深植於全體民衆的心靈當中,應是減緩變暖與環境惡化的重要手段。

我,是一個環保志願者,緣起於對環境污染的思考,進而探究有關能源起源的種種因緣和結果,最後發現,給人類造成困擾的環境污染、氣候變異、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們大量抽採由石油、天然氣、煤組成的化石能源,他們已經成爲工業社會不可須臾離開的重要戰略物資,被形象地稱作“工業的命脈”。但是,仔細推敲就發現,石油、天然氣在地下儲量豐富,和岩石圈一道成爲地球上最大的有機碳庫,它們的含碳量約佔地球上碳總量的99%,浩如煙海、星羅棋佈,並且從開始形成至今,億萬年間一直在不斷揮發,難道他們真的是由動植物遺兌形成,僅供人類開發利用的廢物嗎?

進一步深刻挖掘才發現,“化石能源作”爲工業命脈,其定義是人類單方面給出的。事實上,所謂“化石能源”,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早已賦予了它更重要的使命,它們從大地中不斷揮發,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啓動者、運行者、基礎物質補給者,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在地球轉動、生命伊始的幾十億年中,它們一直承擔着這一重任,創建了一個生態系統,成就了大地生生不息的偉大性德,最終繁衍了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人類社會。

基於這個發現,我將它整理成文字編輯成書,題目叫“化石能源起源論”,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重新認識石油、天然氣與地球和人類、生態的關係:整個生態系統的維持與發展,需要化石能源深藏大地中不斷地厚積薄發。這是整個生物圈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環節。

現在,一個不幸的事實是:石油、天然氣本來是養育生命的物質,卻被我們人類抽採出來製作成各種商品消費利用;它們表面上使我們感到富足,卻也讓我們飽嘗污濁的.空氣、被污染的水;人類對於能源的採挖固然能令生活富足、經濟強盛,但這種表面的美好是建立在整個生態系統日益衰敗的基礎上的,我們應該知道,比起大自然的生髮作用和它所產生的結果,這種行爲是紕漏的、幼稚的,不和諧的。化石能源通過地質作用,不斷地厚積薄發,爲諸多動物提供家園,又形成一個秩序井然且能傳承文明的人類社會,實在是經歷了上億年的生化作用、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才形成的,這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而其間各種客觀條件及微妙作用實不可盡述,也決非是人類的心智可以揣測的。

大自然運行了億萬年才構建出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但無休止的採挖能源在短短50年中足以令生態惡化、氣候變暖、自然災害事故頻發,置整個人類社會於危機四伏的險惡境地。比起幾千萬年才上升的大地,50年只是短短的一瞬,如白駒過隙,卻已經讓天地渾濁、江河失色、大地空虛了!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做“順道者昌,逆道者亡”。破壞大自然和大自然對立,無疑會使人類社會乃至整個生態系統傾頹。

我們利用科技絕對不是爲了破壞自然、征服自然,而是要與自然更和諧地共存。所以,利用科技這把利劍,開發非化石能源,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辦事,充分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能,應該是尋找替代能源的可行性方案。在這方面雖然目前已有成就,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和對其本質認識的模糊,讓我們還沒有全力以赴。

一旦人們認識到所謂的“化石能源”與生態之間的真正關係,相信一定會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激發人們的靈感,以加快非化石能源研發的步伐,實現能源轉換替代的平穩過渡。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不能對慾望進行有效的節制,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只能落得自掘墳墓的下場。

大自然孕育了人類,過去我們總是將自然比作母親。尤其在人類生活的早期,萬物有靈的思想曾經盛行於世界各個民族,這也使自然生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今天,隨着科學的發展,自然的奧祕被不斷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人類也開始失去了安寧。但無論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然,都無法改變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畢竟,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我們建造了鋼筋水泥的城市,製造了現代科技的產品,但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我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腳下這片土地。自然給人類提供了無盡的資源,使人類社會得以延續並發展。如果沒有汽車、電話,人類一樣可以生存,但如果沒有糧食和水,又能維持多久呢?更不必說我們須臾不可離開的空氣。

所以,一旦瞭解了化石能源在大自然中所起的功用,相信我們都會加入到低碳行動中來,我們不僅要爲自己的生存基礎着想,也要爲其他的動物們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和食物來源。所以,對於化石能源的全新認識可以幫助我們改變人類中心論的觀點,使我們從自然的使用者、破壞者改爲自然的保護者。

讓我們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吧。假如有一天,太陽不再如期而至,地球就會陷入黑暗;假如有一天,江河不再提供水源,人間就會成爲廢墟;假如有一天,大地不再厚積薄發爲植物提供有機養分,生態系統勢必衰亡。

土能生萬物,地可發千祥。我們已經習慣了大自然的恩賜,習慣到熟視無睹的地步。只是,當我們人類利用強大的科技力量和機械設備將生萬物的根源掏挖乾淨、將發千祥的本質抽採一空,則土不再生萬物,而地也不能發千祥了。如果說我們有享受自然的權利,那麼,我們同樣有保護自然的義務。維護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是我們每一個環境保護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學家也告訴我們,地球會有毀滅的一天。按照正常的發展規律,這一天的到來還非常遙遠,其最終結果也不是人類所能左右的,但我們的行爲卻能加快或減緩它毀滅的速度。當我們創造出一整套嶄新的發展規律並陶醉於它帶來的舒適的生活環境時,可曾想到,安樂只是暫時的,我們的行爲不僅會加速地球的毀滅,還讓種種災難緊隨而至。如果我們不能尊重自然的規律,不能順應自然的法則,最終只能將人類和自然共同推向不斷的惡性循環之中。

工業時代到來之時,人類曾爲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而歡呼,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搭上的只是奔向末日的列車,還會要求它快一些、再快一些嗎?

讓整個人類從疾急狂奔的列車上走下來吧!

地球等不了60年了。

爲了挽救整個生態,挽救人類,挽救我們的下一代,也挽救我們自己,每一個人都應該靜定下來反思一下我們目前的行爲——是否污染了環境?是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否在泛濫地使用由化石能源製作的產品?所以,少用一個朔料帶,少開一盞燈,少坐一次車,多種一棵樹,多養一盆花......從身邊小事做起,漸漸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我們就是在挽救生態,就是在珍惜我們生命的資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