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狗十三觀後感

心得體會 閱讀(2.39W)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在寫觀後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狗十三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狗十三觀後感

狗十三觀後感1

年少時,我們總盼着能快快長大,快點兒進入到大人的世界,做一些不受約束、爲所欲爲的事。而真正長大後才發現,成人的世界是多麼拘束和無趣,又不禁懷念起少年時的點點滴滴。青春的印記、成長的花絮,更是如同打開了塵封多年的記憶,令人難以忘懷。難以言喻的遭遇、令人窒息的壓迫、不堪回首的歲月,不光出現在每個人成長的記憶裏,更是如同影片《狗十三》裏的主人公李玩一樣具有代表性。花季少女和可愛狗狗相遇了,從陌生到熟識,本該是個溫馨且甜蜜的故事,而成長的枷鎖卻禁錮了她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磨難與心酸,也折射出了當下家庭中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

《狗十三》所講述的故事頗有些耐人尋味,主人公李玩父母離異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親送給她一條小狗,她起名叫“愛因斯坦”。少女與狗狗之間的關係不斷升溫,從一開始的橫眉冷對到多雲轉晴再到親密無間,“愛因斯坦”的突然丟失,瘋狂找尋“愛因斯坦”的李玩,給家庭和長輩也帶來了傷害,當李玩徹底放棄時,卻不經意看到了“愛因斯坦”,而事件背後的真相卻如同縈繞在心頭的陰影一般,久久揮之不去……

片中的主人公李玩,是正處在青春期的叛逆少女,父母離婚後,她開始跟隨父親和爺爺奶奶生活,當父親再婚後,面對着熟悉的家庭和陌生的親人,李玩對家人產生了彷徨與迷惘,對未來更是顯得不知所措,直到同父異母的弟弟出現後,這種感覺更是愈演愈烈。而“愛因斯坦”的出現及時化解了這種尷尬,這個活潑可愛又好動的小傢伙,總能在不經意間緩解李玩的迷惘和焦慮,陪伴“愛因斯坦”也成了李玩減壓和放鬆的'唯一途徑,而“愛因斯坦”的不幸走失令這種依靠蕩然無存,李玩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審視整個世界,獨自面臨成長所帶來的痛點。

從“愛因斯坦”的失而復得到父親心態的轉變,從後媽和弟弟的登堂入室到爺爺奶奶的重男輕女,再到弟弟在家中的橫行霸道……李玩的生活,也在這日復一日中的鉅變中變得支離破碎。

整部影片,並沒有呆板的說教,也沒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極富生活氣息的故事,家庭氛圍濃郁的場景,以及主人公李玩的各種遭遇,來刻畫出青春期的孩子,面臨成長時的不知所措和種種陣痛。影片中的出場人物以及家庭組合,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當下家庭裏的真實寫照。年幼的孩子在家裏無法無天,家長多采取縱容的態度;青春期的孩子,不光要面臨學習的重擔,還要體會成長所付出的代價;父母們不是忙着生意就是各種應酬;爺爺奶奶更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在關懷與縱容之間找尋着平衡點。《狗十三》這部影片,如同一劑直面家庭生活的良藥,不光適合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無論是人到中年的父母、還是年近古稀的爺爺奶奶同樣適用。

《狗十三》講述了曹保平眼中的青春,影片選擇的視角相當獨特,既沒有落入愛情的俗套裏,也沒有落入打架、酗酒的常規路數上,而是透過一個全新組合的家庭,一位十三歲的少女,一條名叫“愛因斯坦”的狗,將青春與成長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孩子內心的悸動和大人迷茫的世界,內心深處無聲的妥協以及中國式親子關係的陣痛,都彙集在了這部影片裏。

影片以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和家庭爲抓手,以青春期孩子的經歷和遭遇爲原型,透過主人公李玩的故事,刻畫出一個現實意義濃郁的家庭,尤其是對家庭中親子關係的描寫,極爲詳實。這個以現實題材編織而成的故事,不光是當下國人家庭生活的縮影,更能夠觸動觀衆的內心世界,每位觀衆都能在銀幕上找到最最真實的自己。

密封了五年之久,《狗十三》終於與全國觀衆見面了,這樣一部直抵人心的作品,別說是五年,就是再過十年、二十年,仍舊不會落伍、仍舊震耳欲聾。從《光榮與憤怒》到《李米的猜想》,從《烈日灼心》到《追兇者也》,曹保平早已證明了自己的獨樹一幟,而這部直面國人青春之痛與成長之殤的《狗十三》,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能否成爲下一匹票房黑馬,無疑更值得期許。

狗十三觀後感2

昨天觀看了《狗十三》,幾度戳中淚點。

國中生李玩,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在其年幼時離婚,父親再婚並跟繼母生下一個弟弟。父親焦慮着該如何告訴她,中途卻因課業起了爭執。父親爲女兒買了一隻小狗,併成爲她的朋友。後來愛因斯坦走丟了,家人找了一隻相似的狗,全家人都騙她說那是愛因斯坦。

觀看途中,好多彈幕都說看不懂,說女主是被慣出來的,我不以爲然。

父親脾氣暴躁,總是會打女兒。打完之後再爲之彌補,還會對女兒說:“你長大了,應該懂事了。爸爸打你,是因爲愛你。”

爸爸爲什麼打女兒,因爲女兒違背了爸爸的意願。女兒若是反抗,倒落得一個不聽話的結果。

女兒叛逆,逃出去喝酒。可她沒有傷害誰,她只是想發泄。從小母親不在身邊,父親常年做生意,對她不管不問。有了繼母跟弟弟之後,她更加無法融入。繼母對她的處處提防,奶奶跟爺爺對弟弟更加寵愛。她感覺自己的命運彷彿愛因斯坦一般,不管自己是否喜歡,都被送來。不管是否被接納,都要生活。不管是真是假,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都沒得選。

究竟是自己活着,還是如同傀儡一般。成年世界爲她編織的謊言,美其名曰爲她好。一句“都是爲了孩子好”,讓多少家長心安理得,有讓多少孩子啞口無言。

父母賦予孩子生命,孩子應該懂得感恩,這無可非議。但孩子不該被馴養。

馬戲團的黑熊,海洋館的海豚,它們是不是嚐嚐把觀衆都笑,它們精彩的演出讓人讚口不絕。孩子、大人、老人都喜歡。可是它們本不該如此啊,它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它們有自己的想法。它們如今展現出的,是被馴服的一面啊!不按照規定完成動作,會捱餓,甚至捱打。最後唯有屈服,唯有按照別人的樣子活,真是殘忍啊。但是觀衆不會去關心這些,他們更期待精彩的表演。孩子難道不是一樣嗎,如果不能自由選擇,如若只能被迫執行父母的意願,如若父母開心了就抱抱,不高興了就一頓打,如果孩子只是父母向外界展示的商品,那他會多麼不快樂啊!他跟動物園被馴化的動物們,有何不同?可能不同僅僅在於,動物會被關在籠子裏。

曾經有過一則新聞,美國海洋館虎鯨咬死人。它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剋扣伙食,每天沒有娛樂休息,進行大量的表演,還時不時的受到觀衆的嘲笑。所在海洋館爲了盈利,在對館內故意剋扣虎鯨的伙食,而且遠遠超過了訓練要求。它在表演過程中猛烈等的反抗,將其四肢咬斷,殘忍殺害。它只是想回到家人身邊,它只是想回到大海,它只是想自由啊。這個“兇手”當然沒有繼續活下去,因爲它揹負了三條人命。

多麼諷刺啊。被剝奪了自由,被馴養,被苛責,可是隻能順從。我想如果虎鯨真的可以自己選擇,它只是想自由,它不想傷害其他人。

科學家曾經拿小白鼠做過實驗,講小白鼠關起來。在出口處設置電流裝備,當小白鼠想逃走就會被電擊。起初小白鼠還會想逃出去,漸漸的,變得有些猶豫,最後,放棄了逃出去的想法。即使門被打開,它都不會逃走。

預知到可能會降臨的懲罰,小白鼠逐漸變得聽話,或者說它逐漸變得麻木。如果它能說話,我猜它會講“好了,就這樣吧,我聽話就是了。”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父母在走,孩子也再走,父母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孩子沿着方向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沒有選擇,只能走父母規劃的道路。

影片最後,女主遇到了愛因斯坦,然而卻走開了。“我剛纔好不容易,怕它認出我,向我撲過來,幸好沒有。”隨即便是壓抑許久的哭泣聲。

我終於懂事聽話了,我變成大人們喜歡的期望看到樣子。是啊,曾經朝夕相處的愛因斯坦,連它都認不出我了。

請給孩子多點選擇,請給孩子一些空間。請不要把孩子當成動物馴養,請讓孩子多些快樂多些童真。

狗十三觀後感3

看“狗十三”之前沒有看過任何的介紹,可以說是完全的“被看了場電影”。先說說,我的心路歷程,一開始,叛逆期的小姑娘、強勢而虛僞的老師、一言堂的爸爸、官腔的爺爺以及藏着掖着的奶奶,這幾個人是想咋的,小場景小故事能講出啥來,這都能上映,難不成也是“二十二”體。再往後弟弟出生,姐姐還不知道,好像有點戲份了,再後來紋身和單車少年出來了,也許是青春校園問題少年劇,再後來愛因斯坦的幾波幾折,雖是平淡無奇,但又跌宕起伏,雖是平鋪直敘,但又迴腸蕩氣,真實的理性的反應了生活。

首先,說說“後媽”與“重男輕女”:小姑娘和小男孩在劇中鮮明的對比。出生時奶奶一句“先不說”,瞞天過海居然是兩年,弟弟身貴如金,姐姐命薄如紙。奶奶和愛因斯坦這兩套“第三者”的對比,我們再回味一下:姐姐深夜未歸,奶奶出尋卻找不到回家的路,爸爸上來就是一頓狂揍;弟弟一棍把奶奶額頭打出血,爸爸又抱又哄;假的愛因斯坦把弟弟咬了,根本沒有任何通知與商量,後媽直接要求送往狗肉店。很刻薄的描寫,確實很真實,在我的身邊一次又一次的'上演這一幕。也有人說這不是“重男輕女”,即使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也是這樣,這是一種本能的對“二胎”和“親生”的庇護,我也不可否認其中的原因。

“愛因斯坦”在全劇中見證了小姑娘的”成長“:在學校裏面被“老師”和“父親”強制進入了“英語興趣班”,作爲爸爸哄女兒的禮物,愛因斯坦走進了一個“養人的地方怎麼能養畜生”的“留守家庭”。同牀共枕,同餐共用,每次放學的奔頭就是“愛因斯坦”。慢慢的,爺爺也喜歡上了愛因斯坦,開始主動遛狗,也在此出現了轉折點。愛因斯坦丟了,一家三代人的不同反應很好的刻畫了我們的童年:“你爺你奶還不如一條狗”(爺爺)、“買一隻一模一樣的哄孩子”(後媽)、“我一定要找回我的愛因斯坦”(“李玩”)。很令我意外的有兩個小細節,一是假的愛因斯坦放在了高臺上,二是結尾處再次遇見愛因斯坦時李玩的反應,作爲一個男生,我理解不了這個年紀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最後談一談劇中提到的父輩與子輩的關係:劇中沒有過多的描述李玩媽媽,我猜想母親全家可能都在國外,父親年輕時可能也是個“大玩家”,錯過了李玩媽媽。李玩爸爸總是在李玩“小有成就”的時候出現,然後就是帶到他的“狐朋狗友”身邊炫耀,有沒有問過李玩的想法,也許“我不願意”呢!李玩後媽沒有一丁點關心過李玩,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從不考慮李玩的感受。李玩姐姐也是這場“迫害”的關鍵幫兇,勢利、浮躁、追星、自私、青春萌動。李玩進旋轉門的一段對話來總結父輩子輩確實經典,“——你們總是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說的啥,不就是哄孩子嘛”。最後李玩提要求走進流浪狗收容所時,我一度懷疑愛因斯坦根本就沒有死在收容所,而是死在了狗肉店,尤其是看到李玩父親和李玩姐姐的眼睛,一副狼狽爲奸的樣子。

我並沒有感動得痛哭流涕,但是確實很好的謄寫了記憶中的我們。正如很多人一樣,李玩的童年不是一個快樂的童年,缺少着父母的愛、缺少着兄弟姐妹的照顧、缺少着恩師的春風化雨、缺少着同伴的鼓勵,雖沒有太多的家庭暴力和校園欺凌,但就像絕大多數的我們所經歷的一樣,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幸福的童年,或者說我所憧憬的童年。即將而立之年的我,又該如何去面對我的孩子呢,如何去給孩子一個童年呢,這些問題也正是我和愛人彷徨不安以至於不敢有孩子的根源之一。慶幸的是,李玩還堅持着自己對物理的熱愛與信念,這一點品質我們身邊很多人都迷失了。也恭喜李玩,至少還有自己鍾愛的平行空間與茫茫宇宙。

狗十三觀後感4

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要面臨成長?

當時李玩13歲,她又養了一條叫做愛因斯坦的可卡狗。

我老覺得《狗十三》這個電影名字,本身就是一種諷喻。

是說,青春就是一條狗,還是說狗就是一種叛逆期的青春?

因爲十三這個數字看上去就有些玩世不恭。恰似你想爆粗口的一段年華。

你長大了,應該懂事了。

打你,是因爲愛你。

這些臺詞太熟悉,也太殘酷。因爲是不是我們每個人的青春都要聽過這些。

其實,換個角度,我們當時不理解父母。但是當我們理解了父母,我們已經成爲別人的父母。我們會不會也對自己的孩子去說這樣的臺詞。一代一代人的成長,難道真是一種生理的輪迴?

以幼小的身軀爲器,去承擔成人世界裏歲月的滄桑和糾結。

曹保平是一個善於用細節去刻畫內心和表達小人物悲苦的導演。每個孩子在剛懂事的時候,都充滿了無限的創造力。比如說李玩對物理和天文的興趣。這也是她爲什麼給自己的第一條狗取名叫愛因斯坦。但是,她的父親和老師卻用自己的道理,告訴她要選擇英語。

所以,當那個男性英語老師用自己的課本去一下拍死那隻誤闖入教室裏的蝙蝠的時候,我們感覺到了被罰站的'李玩內心的恐懼和焦慮;當李玩在自家親戚的勸說下,大口吃下那口狗肉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李玩嚥下去的不僅僅是一口狗肉,更是自己以往充滿了個性的過往。或者,嚥下這口狗肉,代表的就是她和成人世界的妥協;而當最後李玩偶遇自己丟失的那條可卡狗,她卻不再相認,甚至哽咽着說出:我真怕它認出我,向我撲過來;還好,它沒認出我。這個時候,其實曾經的李玩已經死去。

沒有人會去理解她。

她的媽媽嗎?她媽媽從小離她而去。

她爸爸嗎?她爸爸一面說愛着她,一面卻又在自己重組後的家庭裏焦頭爛額;他的重點放在了自己的小兒子身上,他一面答應李玩要去看天文展覽,一面卻又因爲自己的應酬,犧牲掉了李玩去看天文展覽的機會和時間。

她的爺爺奶奶嗎?那只是一種來自老人本能的愛,但是他們和李玩卻完全不在一個軌道上。

李玩的姐姐李堂嗎?或者,李堂還是能和李玩交流一點,畢竟都是女孩,畢竟歲數都差不多;但是因爲有男生高放在中間,她們姐妹其實間隙早生。

她的繼母嗎?她的繼母也只是表面愛李玩,但更多的還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否則便不會拿另一條狗來糊弄李玩;在她的親生兒子和李玩之間,那種親疏選擇無意但卻冷酷。

兩條狗,輕易帶走了李玩的成長。

第一條狗,李玩一開始是不接受的,是李玩父親不知道怎麼和李玩交代自己又生了一個兒子的事實,買來一條狗,哄李玩開心。李玩最開始是不接受這條狗的,可是當她接受了這條狗的時候,她的爺爺卻又大意弄丟了狗狗。

第二條狗,李玩一開始也是不接受的。可是當她終於可以接受這條狗的時候,她的父親因爲狗狗咬傷了小兒子的緣故,在自己媳婦一心的要求下,要把狗送到狗肉館。那條狗被送走的時候,沒人會記得李玩的傷心欲絕。儘管李玩父親最終把狗送往了流浪狗之家,可是當他們想要再去尋找那條狗的時候,那條狗早已經絕食而死。

兩條狗,李玩沒能保住一條。沒人會注意,你給了李玩這個敏感的孩子多少愛。當李玩的父親拿着墩把兒去捅那條狗的時候,李玩一定會覺得自己好像一條狗。想起來了,開心了,就扔一根骨頭吃;心情不好了,就可以隨便去欺凌,甚至,隨意去拋棄。

影片最後,李玩的小弟弟在滑冰場。他滑倒了,他哭泣,教練不會去扶他。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種重複。

成長,就是一種痛。抹殺掉以前的自己,去接受成人的規則或者世界。這過程,對某些孩子來說,是不是特別孤獨?是不是特別無助?

看完,我想,我要去更愛我的孩子。我想,我不會去打了他,然後告訴他,打他,是因爲愛他。我也不會去告訴我的孩子,你長大了,應該懂事了。

你平安快樂,一切就好。

狗十三觀後感5

去看了《狗十三》,哭得斷氣,事實上我看什麼都能哭得斷氣。看電影還是得一個人去看,約了人就有偶像包袱就要忍住眼淚,如果還化了妝那更不能哭,看場電影卸個妝那還了得。

剛開始覺得李玩挺討厭的,就像青春期的你我一樣,吃飯時捧着個碗坐電視機前看電視,不吃的東西吐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以爲那就是全世界。更有代入感的是電影裏那個旱冰場跟我小時候常去的超像,裝滿了自以爲很酷的殺馬特少年,抽着煙。

少女李玩以爲,家人的愛是無條件的。他們愛的形式或許粗暴,但愛的投放對象一定是她。李玩的狗——愛因斯坦丟了,爺爺遛着去買菜的'時候丟的。和全天下其他的少年少女一樣,她拼了命找它、衝着家人生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聽音樂排解苦悶。而家人處理的方式是,找一條長得像的狗來告訴她愛因斯坦找到了。她很生氣。她說狗找不到了可以一起慢慢找,爲什麼要弄一條假的非說是真的。我認爲這裏所講的是“愛的方式”。中國的家長們,他們不願意和一個傷心的孩子朝夕相處,他們不願意處理你的情緒,不願意去理解一個孩子,不願意花時間溝通。你看起來不好的時候,他們總是想以一種最簡便的方式,糊弄或者暴力之類的,迅速地讓你“好”起來。

少女李玩離家出走了,找堂姐的男友喝了酒,堂姐的男友把她送回家。“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着呢”,他說。回家後,她爸打了她,大哭之後,他們又和解了。

到此爲止,電影也還是溫情的。後半部分就太殘忍了。

李玩的叛逆來自於她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都愛她,而李玩的懂事來自於,他們也有可能不愛她。他們告訴她,她的後媽和她爸爸有了孩子,他已經一歲了。

她爸答應帶他去看天文展,因爲一個飯局而沒能去。她爸因爲她喝酒而打過她,飯局上卻叫她敬酒;她的弟弟有媽媽保護着,而李玩只是一個被防備的外人;爺爺奶奶陪着她弟弟玩兒,弟弟頑劣,打了奶奶推了爺爺,卻被全家人寬容了;她的弟弟打了狗,狗咬了弟弟,狗被丟棄了;爲了不破壞氣氛,她在她爸爸的飯局上吃了狗肉。“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着呢”,那個男孩兒說完這句話,李玩人生的真相突然飛快地砸中她。沒有人等她,沒有人等她造出鎧甲,她只能被砸得頭破血流。

後來她拒絕了那個愛她的男孩兒,我相信她也愛他。他在脖子後邊兒紋了“玩”,她把世界地圖畫在橙子上送給他。後來在路上遇到了走丟的愛因斯坦,她掉頭走了。變成一個大人必須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有些東西再好,再喜歡,也沒有辦法擁有。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做好失去的準備,或者直接放棄。

電影有一些我非常喜歡的地方。

一個是李玩她生活富足成績優秀,她的成長不是建立在什麼死了親人破了產這種戲劇性的悲劇上,而是極其細膩地敘述了一個少女意識世界的根基如何不動聲色地倒塌,這很難。

還有一個是電影對所有人物都留有餘地。爸爸畢竟沒有把狗真的送去狗肉店,畢竟對讓她喝酒感到心虛,畢竟爲自己沒有做一個好父親而落淚。後媽畢竟還與她保持表面的和平。這些人太像生活中的成年人了,所以好像都值得原諒似的。但對我個人來說,“平庸之惡”也是惡。就好像電影裏李玩問“這個單詞怎麼讀?”“hypocritical,僞善的。”她重複地念道“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

還有一個細節。一天李玩回家的時候,樓下停着輛救護車,一個胖子被捆在擔架上運上救護車,他的手臂上彆着“大隊長”的標誌,他嘴裏發出鳥叫的聲音。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李玩和她堂姐說:“樓上有人養鳥,每天能聽到鳥叫。”堂姐說:“不可能,什麼鳥晚上叫啊。”

在電影的結尾答案揭曉,那個李玩想象中的鳥,只是一個被困在童年的精神病人。

可事情總是這樣。我們的周遭,我們的生活,這個世界,在你毫無保留的時候狠狠推開你,當你有了戒心,懂得距離,它纔會過來擁抱你。

狗十三觀後感6

《狗十三》講了十二歲剛上國中的李玩,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當父親焦慮着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爲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李玩將小狗取名爲“愛因斯坦”,但小狗在意外中走失,李玩爲愛因斯坦走失事情難過不止,四處尋找,所以家人爲此也不得安寧。爲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李玩起初不願意接受這支新小狗存在,但是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她不得不妥協,接受,她越來越沉默。

“你要懂事,要聽話……”貫穿在整部電影當中的,就是這一句話,這句話也許也貫穿了很多孩子的童年,甚至一生。李玩的表姐,也許就是很多大人心中的懂事聽話好孩子,成績優異,待人彬彬有禮,深諳中國家庭裏爲人處事的橫橫豎豎,她懂得如何一邊在長輩面前僞裝成一個乖孩子、一邊在私下裏遊刃有餘的爲所欲爲…

所以,在假的愛因斯坦送來家的時候,李玩的繼母給她使完眼色,她便迅速改了口。在得知她的小男友喜歡上別人之後,她也能很快的全身而退。在李玩弟弟的生日宴會上,想要禮物又假意拒絕,再懂事的去換成小男孩喜歡的蠟燭……這不就是中國教育中最受人歡迎的乖孩子麼。

“我打你是因爲愛你”,普遍來說,中國大人教育孩子是沒有定式的,發不發火、動不動手,完全取決於當天的情緒和忍耐度,這就讓中國的大人在孩子眼中,等同於一個的地雷式的存在,因爲你永遠預測不出他什麼時候會炸。

李玩和父親其實是很矛盾的,其實說實在的,我不能非常瞭解他們的感情。因爲我的父親一直是個非常溫柔的人,我的家庭對我而言也是非常的美滿,所以我無法理解這個一個離異家庭成長起來的少女。但是我能確定,李玩的父親很愛很愛李玩,爸爸離婚後擔負起了扶養女兒的義務;爲了取悅女兒給她買了一條狗,打罵女兒後又紅了眼圈跟女兒道歉;知道女兒考了高分後,非常興奮,要帶女兒去天文博物館;在妻子強烈要求把狗送到狗肉店裏時卻把狗送到了流浪狗之家和最後在車上與女兒並列而坐,痛哭流涕的樣子。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中國父親的形象,不輕易說出愛,愛女兒更愛家人,身上背的'不僅是個人的情感,更有責任和義務。那場撕扯推搡打罵的場面是電影前半部分的情緒高潮。父親的暴怒,單手揪拎着女兒,女兒無助,慌亂,哭泣,弱小的像任人擺佈的布娃娃一樣。女兒想跑回房間,但又被父親再一次的拎回來,奶奶在旁邊緊張又焦灼的拉開勸阻着“娃娃還小嘛,娃娃還小嘛。”很幸運的是,從小到大我都沒有這個經歷,但是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深深地絕望。暴力過後一切都恢復了平靜。某種意義上,暴力是不是也蘊含着某種結束與新生?彷彿一切不可解的問題與情緒的積壓在一場暴力後都灰飛煙滅了。李玩從浴室出來,爸爸一個人默默坐在沙發,轉過頭看李玩,沒有了之前怒氣,取而代之的是充滿愧意的,紅了眼眶的臉,低聲說“你過來”。然後就是那句刺痛到不能再刺痛的一句話,“爸爸打你是因爲愛你”。挺難受的。我無比相信他這句話的真誠。親情這個東西,真的不好說。

家庭糾紛,多半是沒有明確的對錯的。

這個世界上唯一彼此不理解又相互相互羈絆的感情就是親情。大人希望我們懂事,而我們只想要快樂。什麼是懂事呢?懂事的李玩應該怎麼做呢?狗丟了我很傷心,但爺爺也是不小心的,而且阿姨還給我買了輪滑鞋,他們也挺不容易的,我應該把傷心忍下去,不吵不鬧。可是這個邏輯是大人的邏輯。小孩子的邏輯就是:我餓了我哭;我冷了我叫;我的狗丟了,我傷心我就要找、就要鬧。所以這裏面有一個核心的東西就是:大人學會了隱藏情緒,而小孩子沒有。

所以後來,當叔叔笑意盈盈的夾了一塊紅燒狗肉給李玩,李玩沒有大鬧,她說:“謝謝叔叔。”然後慢慢咀嚼把狗肉和苦澀都一起吃掉了。

我們終將長大,在無奈中變成了大人模樣。

狗十三觀後感7

最近一部家庭教育主題的電影《狗十三》登上大熒幕,並獲得了豆瓣電影8.4的高分。

13歲的李玩,父母離異,因爲父親工作忙碌以及有了新家庭,便丟給了爺爺奶奶照顧。

平時,李玩的爸爸從不回來看她,但只要有重要事件發生時,她爸爸絕對到場,並擅作主張地替她做決定。

影片中爸爸第一次出現,就是直接修改了李玩的選課意向,選擇對升學有用的英語,而直接pass掉了她興趣濃厚的物理。

熱愛物理的李玩給狗起名“愛因斯坦”,它也成爲了李玩唯一的玩伴。但好景不長,愛因斯坦不小心被爺爺弄丟了。

愛因斯坦的走失,引發一系列家庭衝突。李玩失心瘋似地尋狗,推傷了爺爺。李玩負氣喝酒晚歸,幾年不出門的奶奶在尋她的過程迷路在黑夜中。

這一切“胡鬧”,在李玩爸爸對女兒的一頓暴揍後結束了。事後父親向她道歉,她也開始向成人世界妥協,完成了大人們眼中從“任性”到“懂事”的蛻變。

壹-缺乏溝通和理解,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我也是爲你好啊”

“爸爸也不容易啊,你怎麼還這麼不懂事呢”

李玩爸爸的這兩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說過。

很多的家庭中,父母都用自己想當然的方式愛孩子,卻從不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想法。當孩子不領情時,還要責怪孩子“不懂事”。

以過來人的姿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指導,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路子走,其實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曾說過:“工作中的規則是權力,家中的規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不要把權利規則帶回家。”

不喜歡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不願意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談,卻希望孩子聽話,懂得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其實是混淆了社會和家庭關係的規則。

父親的在孩子成長中的缺位,導致親子間缺少溝通,也是引發孩子成長問題、家庭矛盾的“因”。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別的認知、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有着重要的影響。

童年缺乏父愛的孩子,性格會比較軟綿,變得膽小敏感,不自信,未來和異性接觸的時候會有障礙。

貳-孩子“叛逆”的背後是成長中的心理需求

0~6歲,是幼兒自我意識覺醒和獨立人格形成的初期。

而12-18歲則是孩子的“叛逆期”,表現爲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用各種方法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1.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和引導孩子自我發展之路。

贊科夫說:“當教育者把每一位孩子都理解爲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時,纔有助於教育者去愛孩子和尊重孩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爲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支持它,使其發展成爲一種能力。

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發現孩子犯錯時避免嘮叨不休或動輒打罵,而要讓孩子在處理的過程中自我成長。

2.創造互相理解的機會

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摩擦與不愉快。爸爸可以多創造相互理解的機會,比如家庭週末遊玩,像朋友一樣多和孩子聊聊天。

當孩子面臨一些學習、生活上的決策時,多以商量的方式給出你的意見。

3.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有些陪伴是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比如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娃,爸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裏,孩子的互動要求常常被忽視;強迫孩子按自己的計劃,缺乏溝通技巧,弄得孩子不開心。

背離了陪伴的初衷,反而有損親子關係。

高質量的陪伴不單單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要以孩子爲中心,體察孩子的心理變化,感知孩子的情感需求,掌握孩子注意力的節律,瞭解孩子成長的節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