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讀致良知有感

心得體會 閱讀(3.0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致良知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致良知有感

讀致良知有感1

心存良知,便無懼那些蠅營狗苟,鼓脣弄舌,那些卑微的乞討者,無論你再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這些卑劣謠言,荊棘路障,將會一一擊破,不過是對心學悟道的踐行破冰而已。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的是人人平等,講究的是光明良知,講究的是內心的平靜,王陽明則認爲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諦。

王陽明的心學講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慾”。王陽明心學則認爲: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控制的度。如何把握這個度,學習致良知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人心不可蒙塵”,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嚮往,私慾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因心而爲。當然目前社會環境更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我個人也認爲,生活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裏,我們怎麼去把握這個度,怎麼去踐行良知,怎麼去無欲則剛,則是我們用一生去實踐目標。

有了目標,才能去行動,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認爲,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

生活工作中都會遇到都會遇到一些瑣事,煩心事,而苦惱,而憂愁,鑽牛角尖,致良知讓我學會怎麼去控制你的情緒,心境,讓你自己也會活的更加自在,在處理問題時纔會頭腦清晰思路明確,不至於半途而廢。光明良知的學業是一步步跟進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遵從本心,在失敗中汲取營養,一步一步到達彼岸。

以上僅是本人學習致良知的拙見,王陽明先生的致良知博大精深,需我輩躬身前行,踐行到底。

經過這些時間經歷的人和事,有些許感觸,“吾心向善,善惠於人”,只有心存善念,爲人平和,做事有理有據,方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做人還是踏實一些好,記得一位領導說過,做人做事莫要浮着,漂着,聽說過漂湯菜嗎,湯麪漂着一層菜葉,蛋花,實則湯內除了這些就只剩湯了,華而不實,應腳踏實地,挖乾貨。但切不可違背本心,潔身自好,切莫貪,癡,念。

前些日,心性略有浮躁,情緒不受控制,只覺渾渾噩噩,近日,偶憶起《睡起偶成》,頓醒,“起向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盡耳聾。”

讀致良知有感2

通過學習致良知,深有感觸,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不僅教給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更對我們的成長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我對“致良知”的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爲人處世,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做正確的人,尋找人生的意義,知行合一!

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人不互相幫助進步,大家就沒有好發展。我們在遠通這個大家庭下,又按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團隊,工作中不論是內部的同事配合,還是外部的客戶接洽,關鍵是“心”的融合,如果心不動,就不會有碰撞;沒有碰撞,就不會有火花,就談不上有智慧,更不會迸發出能量。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心動”是一切的前提,尤爲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作爲公司的一員,如何致良知,即如何知行合一呢?個人認爲,能夠勤懇認真負責地做好手中的活就是知行合一!能夠幫助同事、幫助客戶、忠於職守,就是知行合一!幹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地完善自己,真心的幫助客戶同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一切以結果爲導向,以終爲始的幹事情就是知行合一。

讀致良知有感3

當我認真讀了此書後,被書中的力量驅使,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說說我的感受。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今天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用心讀讀此書,從書中就有不同的體會。有的人也在學習陽明心學,口裏說得頭頭是道,也能向別人背上幾句陽明先生的語句。但自己在行動時是把良知拋開。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爲,“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爲,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爲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陽明的話說叫“隨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說致良知是給別人看的,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1508)中說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爲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我們每個人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志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會、掌握爲實現所立志的個人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改過、責善”。如果在這個技能學習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斷修正自己,改惡從善,去除心中之”賊”,我們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守仁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王守仁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爲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王守仁認爲:“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格物致知”,不斷爲善去惡,“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格除各種浮思閒慮的.干擾,讓心從偏頗失控的不正常的狀態,迴歸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說,“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羣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讀致良知有感4

集團號召學習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才發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認真的閱讀學習了,長時間都處在比較浮躁的狀態,現在通過學習致良知感覺真的需要讓自己的心靜一靜,思考下自己一步的發展了,雖然是簡單地閱讀但也有了些許收穫。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爲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爲利爲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說懶得提及此一說。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爲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就如同我們工作中制定目標,只有先制定明確目標,再爲達成目標制定出各種營銷策略,纔是我們工作業績的基礎。

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爲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活到老,學到老,爲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現在我們的工作就是處在這種狀態,從事汽車行業太久,總是以爲自己對行業分析的透徹,卻不知現在的市場變換太快,不去深入學習和分析新的市場營銷模式,沉迷在老的觀念和曾經業績中,又怎麼能做好新時期的營銷工作,所以只有拋開曾引以爲豪的過去,低下身子踏踏實實學習纔是提升業績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現在的'社會不缺聰明的人,而是缺忠誠的人,忠誠不是忠誠某一個人,而是我們學習做事的一種態度,在學習中要誠實深入,認認真真才能學到終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們只有忠誠對待工作和公司,時刻把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公司成長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實。

自己學習致良知還很淺顯,但這種正能量讓我們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現在只是起點,落實到實處更沒有終點,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經營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公司的發展儘自己的最大能力。我堅信,在集團領導的帶領下,做好權衡和引導,腳踏實地、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我們必將會戰勝任何困難,迎來美好的明天。

今有幸研讀陽明先生《書正憲扇》受益匪淺,此文章是先生寫給長子正憲的。其中以出自在《資治通鑑周紀》的“伯魯之簡”爲例!表達先生其心意:人生大病皆因 傲 字所生,人一旦自傲便自以爲是,我執太深,便會拒人千里之外!身爲子女之傲必會不孝;身爲臣子之傲必會不忠;身爲兄弟之傲必會不恭;身爲朋友之傲必會不誠。不孝不忠不恭不誠萬惡之源皆爲“傲”字所爲!

人一旦傲起來就會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驕橫;企業一旦傲起來,就會不思進取,先被超越。毛主席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心學最高概括“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唯“謙”方可解“傲”。“謙” 亦指“容一切之容”;“德不孤必有鄰”。我們必須謙虛至誠,恭敬謙讓,以溫和之色,謙遜之容來對待家人、對待朋友、對待客戶、對待同事,這樣才能在百年遠通事業中拼搏出一份燦爛天地,方可實現百年遠通夢!

讀致良知有感5

《教約》在本篇文中,教育是人遇到人最美好的事業。

1、“每日功夫,先考德”。從這句話說明先生是告訴我們教育爲本,德育爲先。對於我們而言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那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凡事要教育爲本,德育爲先。

2、勞逸結合。在工作中,同樣也是非常注重勞逸結合。通過文化節及運動會豐富我們的工作及生活,既可以讓我們充實的工作,又可以讓我們藉此機會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一下疲勞。

3、適可而止。

“以德育德”也是以工作規範爲標準,時時刻刻處處體現領導及員工的行爲,淡化個人名利,踏踏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靜下心來工作,以“身正”的形象去示範員工感化員工,對員工及客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學習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員工未來的發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夠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對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視,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良好的.品行,爲員工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銷售的工作每天接待不同的客戶,並且從基本的迎送問追到環境衛生、商務禮儀、員工滿意度等等,都要進行,從致良好的教育,良知學習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要去除浮躁、衝動心理,凡事要從員工及客戶的角度出發考慮,耐心地對其進行說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其做的差進行負激勵,以維護企業規章制度的嚴肅性。

讀致良知有感6

最早接觸到王陽明這個名字是在考研政治中,出於好奇,後來查詢了些資料,才知道原來歷史上還有這麼一個大家,後來人冠之以唯心主義思想家的名號,可能因此不爲人熟知,在《明朝那些事》中記述了王陽明一些傳奇的經歷,但感覺有些戲說的成分,今拜讀董平教授的《傳奇王陽明》加以印證,感觸頗多。

先生是一位軍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體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過於迅速平定寧王叛亂一事,從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到活捉寧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時間,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會認爲寧王準備不足,勢力不強,包括當時朝中佞臣也是這樣看待,可事實並非如此,寧王準備謀反並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準備,通過對安慶的猛攻也能窺得一二。而王陽明在平叛之初,既沒有公文任命,又沒有一兵一卒,完全是憑藉智慧與其周旋,後續徵兵也是倉促而行,也沒有得到周鄰省份的支援,靠着臨時徵募的烏合之衆,卻將寧王生擒,不可謂不傳奇。兵者,詭道也。先生在平叛時,將“信息戰”、“情報戰”運用到了極致,情報中虛虛實實加之反間敵方勢力,擾亂敵方策略,在寧王猛攻安慶之時,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攻擊寧王大本營南昌城,使寧王回兵,解救安慶後,並不是固守南昌,而是主動出擊,以寡擊衆,最終生擒寧王,大獲全勝。後來平定思恩、田州事件因時制宜,採取招撫策略,避免戰事禍國殃民;清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保得一方平安。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領域,獨創“心學”,倡導“知行合一”,徹底改變了明代中葉以後中國思想發展的整體格局,並影響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哲學家。從南宋開始,主導中國思想主流的是程朱理學,倡導“存天理,滅人慾”,追求“格物致知”,忽視人的'感情和本體思想。先生在受人壓迫排斥的忍耐中領悟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其實是有一個永遠知道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東西”在的。他把這個東西叫做“良知”。先生強調說,“良知”是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就具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我認爲蒙學《三字經》開篇就告訴了人們“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認爲,“良知”雖然是永遠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器官是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事物打交道的,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妄作分別,將偏見甚至是虛妄之見當做真理,這樣就會使人們的生活偏離“良知”的引導,或者說,“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偏見掩蓋和遮蔽起來。這是十分危險的,先生主張“致良知”,一個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矇蔽,第二個要將“良知”貫徹到生活實踐中,所謂“知行合一”。這的確是與當時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學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舊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違揹人的意願,禁錮人的身心。作爲思想領域的先鋒,開拓者,先生長時間承受了對立面的攻擊,反對學派們詆譭他的功勞和政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其實是學術相悖,尋機打擊,說他事不師古,言不稱師,標新立異,自高自大,非難朱熹,背謬聖人。離世差不多四十年才沉冤昭雪。但是這冤先生未必在乎,先生一生追求本心,注重“良知”,離世之時微微地笑着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多麼大氣,只要心地光明,自有公道。他不需要等到給予他公平公正,他相信總有公平公正予他,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人人自有定盤針”,天下的公義,雖然不在廟堂之上,卻

存乎天下之人心。從先生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志向是極爲重要的,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沒有生活目標的人,這樣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渾渾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夢死,當然也是很難實現生活的意義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標,付諸實踐,纔是正途。

作爲普通人,我的理解是要有善心,爲善舉,行善事,與人爲善。昨天看《非誠勿擾》,嘉賓李垚坤的裝扮和神態較爲偏重女性化,引發頗多關注。節目中,黃菡老師說:“人們常說男人該是什麼樣,女人該是什麼樣,這本身就帶有壓迫性。”孟非說:“人分爲多數人、少數人和個別人,總會有人想法做法會與衆不同,很多人可以不欣賞、不接受,但是希望能給這些個別人一定的空間,不要過於苛責。”我覺得這的確值得我們思考。

讀致良知有感7

學習致良知到現在一個多月了,從剛開始的不喜歡,到現在愛上朗誦;語言表達及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自身素質得到相應的提高。感恩師傅給予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的心靈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禮!

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教會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爲人友善、不說謊、不抱怨,用自己的良知去感化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做到知行合一,不空想,理性的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既成就了自己又成就了他人。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對我們的心靈、靈魂深處是一種觸動。我們需要去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生存本領。提高我們分店的菜品結構:真正做到真材料、放心吃。讓全體廣大師生滿意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蛻變可能是暫時的痛苦,改變好了,生活和工作回饋給我們的又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王陽明先生說,“如果一個人胸無大志,即使有偉大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如果一個人立志要學習聖賢的心性修養,則遲早會達到聖賢的境界。如果每個人都能確定人生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堅持走下去,必將獲得成功。”

“良知”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只有認知自己的不足,方能成大器,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知行合一:

1、做一個有良知的人,立好志,樹立一個目標。天下無不可成之事。

2、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勤奮學習,滿足現狀只會讓腳步停留在原點,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定也。

3、做一個有良知的人,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不搬弄是非,不聽信謠言,不以個人感情去決定任何事情,忠言逆耳,都是良藥。

4、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爲大賢者。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是在錯誤中成長,只要有改過之心,心中能容事,能爲他人着想。不以自己的喜好,去決定、判斷事情。理性和感性兼顧,就能成爲聖人。

致良知、致青春、致幸福,我深信不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我要更加精進,用更精彩的生命去喚醒和號召更多的生命走上致良知的陽光大道,讓他們一起去綻放生命。我深信這是人生積累福報的捷徑,這也是讓自己更青春,更幸福的大道。

讀致良知有感8

近期,讀致良知,從初步瞭解到認知,感觸頗多,對自我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致良知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就一份事業,想要做好一份工作,首先要有樹立志向,這一點至關重要,“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向決定了前進道路的方向,“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古之凡有大成就者,無不有驚人之志,過人的剛毅堅韌之精神。

在如今的浮躁社會,很多人總是高喊着遠大的目標和志向,卻忘卻了做好一件事情的初心,好高騖遠非立志。立志於我們而言是就是對工作崗位負責,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的循序漸進的立定自己的志向和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爲我們實現自我提升,實現自身價值而做的。

其次,就是要勤奮好學。若不勤學,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即便有宏大的.理想,也不過是一個“畫餅”。世間不乏聰慧之人,然而成才者卻寥寥無幾,何也?皆因怠惰所致。所以“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爲高,而以勤確謙抑爲上”。因而陽明先生以勤確謙抑爲最好的品質。若不精進勇猛,則百事無一成。“苟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裏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非但人人稱讚,而且還能補短,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

作爲企業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責任心當成習慣,忠於企業、忠於崗位。忠誠是職場中最值得重視的美德,員工忠於職守,視工作爲己任,負有責任感,方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對工作要有持續性,經營理念和思想也是一天天完善的,技術是靠一天天進步的。在一個工作單位中付出積極的努力,持續激情的工作,就會走向成功。相反,這山望着那山高,頻繁的跳槽改行,一門技藝還沒精準,又忙於另一項工作,事業上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

讀致良知有感9

近期集團組織了學習致良知的活動,當時就想到當年背古文時的那種愁,一想到古文就有點讀不懂,難理解,不上口的感覺。當我認真讀了之後,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王守仁認爲,“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爲,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爲一體。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說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爲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爲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爲聖賢。”王陽明認爲:“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說,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讀致良知有感10

瞭解與接觸良知心學已有兩年餘,之前的學習僅僅是偶爾的閱讀與感悟,也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這120天與溫州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接近4個月的學習,是我出社會以來接受最系統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學習,因爲文言文的難懂,因爲每日讀書寫心得點評的費時,有些同修選擇了退出,能堅持下來同修從開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悅,我親身感受到120天的學習帶給一個人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讓爲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爲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掩傳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點心得。

第一點:立志。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爲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爲利爲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說懶得提及此一說。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爲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爲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點:去傲。

在《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爲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爲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點:至誠。

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責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之前120天的學習只是起點,致良知的修習沒有終點,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讀致良知有感11

通過對“致良知”的學習,感悟很多,首先我們要有感恩的心,我們在公司任職,爲公司爲自己爲了客戶着想,也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做事必須認真負責,畢竟是汽修行業,汽車是我們的代步工具,是客戶養家餬口的工具,所做的任何事要精益求精,不讓客戶抱怨,努力解決客戶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在汽車維修方面,不斷摸索,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提高維修技能。在近幾年的汽車維修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對解放車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在維修當中積累了不少經驗。經過這幾年的磨練發現自己有了一定進步,但是在汽車維修方面還是不夠細心,不夠耐心。有的時候把問題複雜化了,明明是一個保險絲的問題,卻會想到發動機電腦板,有的時候知道是那個地方出的錯,卻偏偏查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所以有時應該,先易後難,有條不紊,學序漸進,多問自己一個爲什麼,多走幾種路子想想,說不定問題就能找出來。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摸索,努力提高維修技能。從自身找原因。作爲本人來講,一名機電維修工,他的崗位職責是嚴格按照操作規範對客戶車輛進行快速準確的維修,並進行總的`檢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彙報。雖然很短兩句話,但是真正做好做到位的沒有幾個,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沒有按照操作規範去做,有沒有及時準確的維修,有沒有總的檢查。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還是靠自己的素質,靠自己的修養,真正的做到,服務在心中,質量在手中。

努力學習更先進的汽車維修知識,強大自身,使自己每時每刻都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讀致良知有感12

“致良知”學問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並重新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它確實有用,也能夠應用,而且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諦畢竟經歷過許多歲月而覆蓋了種種塵埃,使人不能認清其真相。使得牆內開花牆外香,殊爲可惜。也就是說,在沒有“致良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仍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也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爲的是讓自己活得不那麼不明不白,不隨波逐流。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不認識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或放着好的東西不用,卻在苦苦追求殘次的東西,可謂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明白“致良知”的作用並將其實際應用於工作和學習之中,無疑就多了一項強大的心理支撐,保持自尊無畏的心境。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過“知行”,但卻是分開提出的,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對那些只知道實踐卻不知道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只知道學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的人提出的建議。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則認爲,當我們有了知就會有行的'出現。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

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爲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以前會因爲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並且會鑽牛角尖,會爲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王守仁提倡衆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爲聖賢,所以每個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看的輕賤。講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慾”。

王守仁心學認爲:人都有七情六慾,去除了七情六慾與佛家的枯坐亦沒有什麼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慾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爲了這個控制的度。

讀致良知有感13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陽明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纔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陽明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纔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說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陽明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讀後感作文,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纔是最重要的,這纔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爲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讀致良知有感14

以前總聽說知行合一,讀了《答友人問書》,才知道原來出自此處。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所謂知和行,只是着實去做這件事。學問思辨也是行,篤行也是知,知和行根本就是一體兩面。就像一個硬幣有兩面,能說哪面是硬幣嗎?

“真知”就會真行,“真知道了”自然而然就會在你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沒表現出來是因爲還沒有“真知”。在平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爲人處世方面,我們往往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但真正的.付諸於實踐的時候總有很多因素讓我們沒有做到“真行”,所以還要在不斷的修煉“真知”。就像我平時見到小區裏的人,總是難以開口跟人家打招呼,我對象總會責怪我,可是我天生愁着說話,就是開不了口,其實也知道自己應該改正,也知道應該學會親近別人,對人友善,不過是真心做不到呀,這就是知行不能統一的例子。

想要真知必須行之明覺精察,知到了真切篤實處便爲行,閱讀此文的最大收穫便是這句話了,用到實踐中才更會受益匪淺。

讀致良知有感15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拼命怒放,爭奇鬥豔的花兒固然漂亮,但它們卻美得庸俗;惟有那些保持本真,默然綻放的花兒,纔不會被世俗的紅塵湮沒。

在現今的社會,有那一些人選擇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在物慾橫流的城市裏迷失了自我,丟棄本真。但擁有物質不等於富有,物質匱乏也不一定貧窮。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足,心靈的荒蕪纔是真正的貧窮。

在迷濛的夜色下,找尋不到幸福的蹤跡;在指縫流金間,自我早已迷失。於是,在淚眼迷離中轉過頭,才知曉,原來是精神的支柱已坍塌,信念的碎片紛飛飄散,繾綣不見。

被物慾遮蔽了雙眼,一味追求物質的享有卻讓精神貧瘠的人,是可悲的。滿天的蔚藍下,一望無際的山坡上,滿山遍野的金黃充盈着雙眼。遠處,風吹起了他的`碎髮,綰起他的衣袂,露出他瘦削的臉龐。他用熱情作畫筆,信念爲支撐,肆意揮灑着他的想象。梵高,一幅《向日葵》名揚天下!縱然歲月無情,歷史翻滾,今天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那畫上,向日葵的似火熱情,蒸蒸向上的積極信念。誰能說梵高一無所有,貧窮至斯?恰恰相反,他是最富有的人,因爲他精神最富足。精神的花園開滿鮮花,這纔是人生莫大的財富。

精神的富有,莫過於對信仰的執守。柳永,在人們的扼腕聲中從高堂宮殿步入直欄橫檻。人們爲你惋惜,替你不平,但我卻要爲你喝彩。你,視金山銀山如糞土,與歌妓把酒言歡,走向自然汲取心靈的甘露。這是你無悔的選擇,但它卻讓清麗小調流芳萬世。你的選擇,讓你得以揮別貧瘠無趣,卻讓心靈充盈富有。小荷尖尖,溪水潺潺,柳永的心靈荷花,開得別樣地紅!

富有,不是富二代開着跑車,不是官二代執權揮霍,不是星二代錦衣玉食;富有,是心靈的棲息,是靈魂的充盈,是精神的飽滿。物質面具下的不堪纔是真正的貧窮!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心靈是美麗的花園。別隻顧着裝飾生命的軀殼,而忽視了心靈的呵護,莫讓心靈荒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