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心得體會>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2.4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1

這是一本關於衰老與死亡的書,讓所有人恐懼的命題,這兩者所帶來的陰影同時也迫使人去思考終極的哲學問題:關於人生的意義、個人對於人生的期望、怎樣取捨、怎樣保留對於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時期,衰老和死亡對於我們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無可避免地,我們幾乎都經歷過親人離去的過程,有時候這過程甚至至爲漫長,即便只是旁觀,也能夠隱約感受到那種痛苦。

在80歲之前,我外婆始終是整個家庭的掌控者,她獨力支撐,一手帶大了三個女兒,在女兒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裏的所有經濟來源,她也習慣於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即使成年之後,她也習慣於按自己的要求規範女兒們的行爲,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換衣服的頻率、吃飯的坐姿等,最喜歡給孫輩們講的是二十四孝裏割肉求母的故事。後來衰老逐漸剝奪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對零食的熱愛隨着身體狀況的惡化也變成了一種經常無法被滿足的任性要求。

後來每一次見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對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門衛那裏參加每天下午兩點的牌局;她不再出門,女兒們來選擇用輪椅推她出門溜達的時機;她喜歡的`甜食沒能吃完就會被拿走;她後來用上了尿不溼,在每次弄髒牀鋪的時候都羞愧得像做錯事的孩子……

而我的記憶裏,還是70歲時拄着柺杖在廚房裏指揮女兒們置辦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帶出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勢,那時候的她,眼睛裏面是有光的。今年,96歲的她住進了醫院,醫生對於她超出正常指標數十倍的血樣檢測結果無能爲力。住院一週以後我外婆堅決要求出院,她幾乎近於哀求地不斷催促我媽媽去問小姨,能不能讓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牀上。小姨當着她的麪點頭,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她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了下來,疲憊而寧靜地躺在牀上,像一個瞌睡的嬰兒。

儘管回家以後她的情況時好時壞,她糊塗的時候甚至誰也不認識,但在短暫的清醒的時間裏,她從未後悔過自己離開醫院的決定,她很高興是所有家人陪着她離開醫院,我們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終結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牀上,一定會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太過於關注結果,醫學的作用僅僅侷限於延長生命,而不是給予安慰和陪伴;我們太執着於問題得以被解決,而忽略了這一過程中所要經歷的痛苦。

我並不能像一個年邁或瀕死的人一樣,深切地體會獨自等待最黑暗一刻來臨的孤獨。但我很清楚人類對於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聽任他人擺佈的時候,總是驚疑憂懼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嬰兒在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大聲啼哭,少年倔強時總是以決絕的姿態對抗,不惜與全世界爲敵。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場鬧劇,回過頭去看,激烈反抗的都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時,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可能並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褲耀武揚威,並不是想頂着非主流的亂髮抽一根菸。想來,任何時候我們都只是在變換着方式喊“我在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們在乎的人能夠轉過頭來看一看,哪怕他們對我們的困境也無能爲力,但是試圖理解並試圖給你你想要的,這種行爲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醫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販的矛盾也好,其實都和人類面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慌類似,人生之中的困境無處不在,儘管有各種爲了規避風險而存在的制度,儘管社會努力去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還是常常忘記了,處於矛盾中心位置的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他們有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販和病人處於弱勢,他們更需要被傾聽,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職業的實質其實都一樣,都是爲人或社會提供服務,社會又是人的社會,所以即便從事專業技術行業,其核心還是關注人的發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專注於技術精進和達成目標的同時,能關注到消費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務者的感受,能嘗試理解並設法改善對方的體驗,必然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作爲翻譯的好處之一是可以時常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與文化,甚至翻譯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別人理解並接納對方的不同,所以這份職業給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瞭解,再理解和轉達。甚至肢體語言和表情上的細微差別都能帶來情感交流結果的明顯差異。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2

最近對了一本書叫《最好的告別》,我緩慢的讀完了這本書,然後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Mortal》,“凡人”,我們啊都要去面對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沒有準備好去面對。阿圖醫生講的是關於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卻不是從面對自己的衰老出發的,是告訴我們如何面對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開始還可以自己生活,獨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慢慢的開始不那麼靈活需要兩個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強獨立生活;再然後反應變得有點遲鈍,容易被騙,需要子女幫忙來做決定;後來變得容易摔倒,好起來變得很困難,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後失能失智,連子女都無法照料,需要療養院。殘酷的是,不論是我在寫這段文字還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時候,都是希望他們能夠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們需要什麼呢?我們沒有想過,社會也不能提供這樣的幫助。阿圖醫生提到很多人在做這樣的嘗試,希望提供一個地方,能夠讓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樂,也能夠提供一些醫學上的幫助,讓老人依然能夠享有自由、尊嚴、快樂。即便是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一些療養院,醫生和護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動,要安排作息,按時吃藥,限制行動,只是活着。那我們必須要考慮,父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怎麼辦呢?我們該怎麼做呢?同時想一下,現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覺得一個人多好,到老的時候真的是能夠很好的生活嗎?

其次是“病”,年老的時候,各種病症都找上門來,不論是慢性病還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進了醫院,我們都沒有去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蹟治好了,人的身體也不會恢復了,不論是放療還是手術,都不能讓你繼續回到自由生活的狀態了,同時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這就是生病帶來的必然的後果。我們不能說醫生給的治療方案欺騙了我們,給了我們虛假的希望,只是說現代醫學還不能解決這些事情。我們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瞭解,那些對生命存活意義不大的手術要不要做,在知道手術可能帶來反作用的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我們或許需要聊一聊他們想要什麼,想要怎麼樣活下去,能夠爲一場手術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最後是“死”,我們總要學者去面對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術檯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長生命,只爲了呼一口氣,最後死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做。很多人權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選擇了一個服務叫”善終服務“,減少痛苦,輕鬆地死去。而我自己還沒有能夠真正的面對這一點,但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真的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如何告別?很艱難,但踏出這一步,一定會放下很多事情。記得奇葩說有一集的主題是“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活下去“,正反雙方的觀點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講故事,講自己親人離世時的痛苦與遺憾,告訴你他們面對的時候不知道纔是更好的,讓人揪心難受的同時也要想想其實自己也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或許也可以有坦然面對這一切陰晴圓缺的勇氣,祝願你我都能有這樣的幸運擁有這份勇氣。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3

很慶幸進入單位後認識了一些愛讀書的同事,阿圖醫生的最好的告別三部曲就曾出現在科室,當時也是因爲有着諸多的理由沒有去拿來閱讀,前段時間也算是把它提上日程,當然還是Kindle版本。當然我是抱着一顆學習的心態過來讀的,他沒有散文詩篇的溫情,給你的是讓你不得不去面對的殘酷,還有就是你對於臨終患者或者老人新的認識,有些書是被劇情吸引進去的,而讀阿圖的《最好的告別》感覺像是被阿圖推着看完的。

再說一下本書的名字,字面上“Being Mortal”即爲“凡人有死”,該書的譯者曾經因爲在中文中“死”是比較忌諱(我現在對於忌諱的理解就是把無知當成了信仰)的,而“身爲凡人”又不能夠揭示本書的內容,最後的最後纔有了《最好的告別》。

既然定位是學習,那就出發吧。

醫學工作者的任務是什麼?先彆着急往下看,閉上眼睛想一下:是保證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嗎?對哇,這不也和我們的醫學生誓言一致嘛: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但是阿圖確認爲我們的目標小了,應該擁有更遠大的目標,那就是助人幸福!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無論什麼時候身患重病或者受傷,身體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同樣的:你怎麼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後果?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你願意做哪些交易,不願意做哪些妥協?最有助於實現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麼?

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後面的這些助人幸福的問題呢?“無須同臨終老人或處於生命末期的患者相處太長時間,你就可以本能地意識到,醫學經常辜負其本應幫助的人們。我們把生命的餘日交給治療,結果爲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好處,讓這些治療攪亂了我們的頭腦、削弱了我們的身體;我們在各種機構,比如療養院和監護室,度過最後的時光,刻板的、無形的慣例使我們同生活中真正要緊的東西相隔絕。”想想身邊的患者吧。

如果我們現在已經有慢慢有了助患者幸福的意識,那我們應該以什麼姿態面對我們的患者呢?阿圖將目前的醫患關係歸結爲三種類型:

No.1 最古老,也是最傳統的關係是“家長型”:我們是醫學權威,目的是確保病人接受我們認爲對他最好的治療。我們有知識和經驗,負責作出關鍵的抉擇。如果有一粒紅色藥片和一粒藍色藥片,我們會告訴你: “吃紅色藥片,這對你好。”我們可能會給你講講藍色藥片,但是,我們也可能不講。我們告訴你我們認爲你需要知道的東西。這是一種祭司型的、“醫 生最明白”的模式,雖然經常遭到譴責,但目前仍然是普遍的醫患交往模式,尤其對於易受傷害的病人——虛弱的、貧窮的、老年的,以及所有容易聽從指令的人。

NO.2 被稱爲“資訊型”關係,同家長型關係正好相反:我們告訴患者事實和數據,其他一切隨患者來裁決。“這是紅色藥片的作用,這是藍色藥片的作用,”我們會說,“你想要哪一個?”這是一種零售型關係。醫生是技術專家,病人是消費者。醫生的工作是提供最新知識和技術,病人的任務是作出決定。越來越多的醫生成爲這個樣子。

NO.3 第三種醫患關係可以稱爲“解釋型”關係:在這種關係中,醫生的角色是幫助病人確定他們想要什麼。解釋型醫生會詢問:“對你來說,什麼最重要?你有些什麼擔心?”瞭解到答案以後,他們會向你介紹紅色藥片和藍色藥片,並告訴你哪一種最能夠幫助你實現優先目標。

三種類型的醫患關係歸結後,我相信你的腦袋裏一定會把一些醫生對號入座,而你喜歡哪種方式的醫患關係你心裏也應該有了答案和理由,只是對於我們的患者而言,往往不能夠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還是很多時候被醫生牽着鼻子走,在目前我們緊張的醫患關係中,如果我們也慢慢試着嘗試後面的第二種當然最好是第三種的醫患關係,醫患矛盾會不會少一些呢?我倒是不希望聽到以患者太多、時間緊張、患者素質太低等理由而選擇家長式的醫患關係。

現在呢,作爲醫學工作者的目標定下來,助患者幸福,然後在採取一種較爲容易接受的醫患關係,剩下的事情應該就比較好處理了吧?其實真的不是。首先這是我們假想出來的劇設,首先我們需要的就是克服自身的種種困難,同時,患者也應該有着與時俱進的思維,對於生命的終點也應該有着自己的認識,但是,往往都會事與願違。

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一個國家的醫療發展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國家極度貧困,因爲得不到專業診斷和治療,大多數人在家中亡故。第二個階段,隨着國家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資源使得醫療得到更廣泛的提供,患病的時候,人們求助於衛生保健系統。在生命行將結束的時候,他們往往在醫院逝世,而不是在家中終了。第三個階段,國家的收入攀升到最高的水平,即便罹患疾病,人們也有能力關心生命質量,居家離世的比例又增加了。其實就算醫務人員有了助患者幸福的意識,往往也會受限於大環境,但是好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醫學工作者在我們國內開始嘗試關注患者的生命質量,而不再是一味地追求生存時間而忽略了生存質量。我國大部分患者應該在第一和第二階段,故,第三階段應該是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體現在醫療衛生上面。

該書作者想要呼籲大家的,即爲老年人抑或因爲疾病即將走向人生終點的患者們,他們最後應該選擇什麼樣子的方式或者患者什麼樣子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而我們又能夠幫助他們做些什麼,臨終關懷?可能概念還是太小了。

身體的衰退像藤蔓一樣悄悄蔓延,一天一天,變化微小,不易察覺。人會適應變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發生了,才終於明白情況已經不同了。很多的高齡老人的心聲是,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在小說《每個人》(Everyman)中,作家菲利普·羅思(Philip Roth)說得更加苦澀:“老年不是一場戰鬥,而是一場屠殺。”如果我們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剩下的事情會好做很多。

作者還就這個問題進行過如此的闡述:醫學及其產生的照顧病人和老人的機構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對於使得生命有意義的事物有認識錯誤,而在於他們根本就沒有認識。醫學的重心很狹窄。醫學專業人士專注於修復健康,而不是心靈的滋養。然而,我們認定主要應該由他們決定我們應該如何度過生命的衰退期,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悖論。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們把生病、衰老和希望的考驗作爲醫學問題對待。這是一項社會工程學實驗,把我們的命運交託給那些以技術威力見長,而不是重視和理解人類需求的人。

讓醫務人員和病人討論臨終願望。幾年之間, 在美國這已成爲所有入住醫院、療養院或者輔助生活機構的病人的一項常規項目,他們同富有這類談話經驗的人坐下來,完成一項濃縮成4個關鍵問題的多項選擇表。在生命的這個時刻,他們要回答以下4個問題: ①如果你的心臟停搏,你希望做心臟復甦嗎? ;②你願意採取如插管和機械通氣這樣的積極治療嗎?;③你願意使用抗生素嗎? ;④如果不能自行進食,你願意採取鼻飼或者靜脈營養嗎?

簡單的觀點是,醫學的存在是爲了抗擊死亡和疾病,這當然是醫學最基本的任務。死亡是我們的敵人,但是這個敵人擁有優勢力量,註定是最後的贏家。在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中,你不會想要一個戰鬥到全軍覆沒的將軍。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既懂得怎樣攻取能夠贏得領土,也知道無法制勝時如何投降的人,一個明白如果全部所爲就是苦戰到底則會造成最大損失的人。

在此書中,最讓我動容的,或許就是阿圖醫生與他父親之間的父子情。由此阿圖醫生受邀參加俄亥俄大學發表畢業致辭,從得知阿圖受邀的那一刻,其父親一直很興奮自己也要出席這次集會。阿圖醫生覺得很榮耀,而他自己也幻想着我父母在場的情形。很少有什麼事情像家鄉真正想要自己回去那樣更加令人欣喜。但是阿圖醫生最擔心的`是其父親可能等不到那一刻的到來,他父親的癌症已經出現惡化。典禮將在學校的籃球場舉行,畢業生自帶摺疊椅,坐在地板上,學生家長則坐在看臺上。阿圖及家人想出的辦法是,用高爾夫球車把父親帶到外面的斜坡上,然後把他轉移到輪椅上,然後將他安頓在球場邊上觀看。但是,到了那天,球車把他載到現場門口後,他執意要自己走,而不肯坐早已準備好的輪椅。 阿圖扶他站起來。他抓住阿圖的胳膊,開始邁步。半年以來,他行走的距離最多不超過客廳。但是那天,他慢慢地拽腳而行,走過了這個球場,然後又爬了20級水泥臺階,來到家屬看臺。僅僅是目睹這個過程阿圖就幾乎快受不了了,而我也已淚目!自己雖然沒能夠帶給父親類似的榮耀,但是也在一步一步向着更好的生活邁進,希望自己的父親也能夠理解我選擇的生活。

在年老和患病的時候,人至少需要兩種勇氣。第一種勇氣是面對人終有一死的事實的勇氣——尋思真正應該害怕什麼、可以希望什麼的勇氣。這種勇氣已經夠難了,我們有很多理由迴避它。但是更令人卻步的是第二種勇氣——依照我們發現的事實採取行動的勇氣。不知道這和羅曼羅蘭的那種英雄主義是否有相得益彰之處,而這些都是從患者角度而言,能夠真正看清生活真相的畢竟寥寥無幾,而拿出勇氣並採取行動的也寥若星辰。

最後說到善終,沒人能夠避開的話題,而也並非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善終並非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人生的終點,這需要親人朋友協同作戰,絕非老人或患者的一己之力,也絕非是醫務人員的一方努力,這時候映入眼簾的是諾基亞的開機動畫,攜起手來,一起努力完成幫助我們的至親朋友善終。

今天上藥物治療學的時候,陳老師又提起了之前院士們的一些觀點,其中一個便是要從過去“治療病人的腫瘤”轉變到“治療帶腫瘤的病人”上來,怎麼理解?是不是暫且不把腫瘤這個壞蛋放到我們的對立面,應該以患者爲中心,這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助患者幸福嗎?幸福是關乎一個人希望活着的理由哇!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4

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朋友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白宮最年輕的健康政策顧問,影響奧__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阿圖葛文德。

作者飽含深深的人文關懷,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探討了有關衰老和死亡這一大衆都很避諱的課題。雖然該書是一本偏醫學類的書籍,但卻非常的真實、感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忘記時間的流逝,也開始反思自己對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觀點。

普遍認同的一種看待老人的觀點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樣。我也一直深深贊同。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這種觀點背後的意味:我們是以怎樣的一種心態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會有哪個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看待,覺得自己是更爲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覺得自己都是對的,老是愛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小孩的言行舉止進行指導,評判。那對於老人呢,也是一樣。把老人當做弱勢羣體,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導評價老人,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反正我都是爲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爺爺奶奶,都80多歲了。老倆口平時老喜歡往地裏跑,即使是在天氣很熱的夏天。然後我們就特別義正言辭地“指責”爺爺奶奶:在家裏呆着休息多好,萬一中暑了怎麼辦。而且還心安理得地覺得都是爲了他們好。奶奶有時嘆氣說自己老了,沒用了,是我們的負擔。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裏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麼總是這麼悲觀呢。看了這本書後,有一點能夠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對以前自以爲是的“我都是爲了你們好”而感到羞愧。

變老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種能力,失去曾經構建起的人際關係等等。對於這一系列失去的過程我們最多隻能盡力理解,卻無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老人也一樣。在不斷失去的過程中,他們也在艱難地調整、改變,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無意義的,他們希望可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爺爺和奶奶。他們去地裏幹活,只是想去做自己還力所能及的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想讓我們覺得他們是沒用的。這也是他們的尊嚴。

我們總是覺得衰老和死亡離自己很遠,因而很少去關注和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可是我們的親人已開始慢慢地從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經步入老年,他們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無論身心都需要做出艱難的調整,如果作爲子女、孫輩的我們,能夠對於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瞭解,應該對他們也就會多一份理解,然後陪着我們最最親愛的人更好地應對他們生命中的轉變,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更進一步,我們終有一天也都會面臨衰老和死亡。其實換個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爲有了衰老纔會顯得特別美好;生命也正是因爲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貴。正視、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實也是爲了讓我們能更好地把握年輕,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後,有幸從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將這本【最好的告別】真誠地推薦給所有願聽我分享的你們。願有更多的人瞭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們的親人更好地應對生命中艱難的轉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彌足珍貴的生命。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5

終於聽完了張大志先生的講書,我的評價是:好!

這本書提出並解答了許多我們不願意仔細思考的問題:人們到底該如何坦然面對(親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賴活着嗎?醫療的終極意義僅僅是爲了延長生命嗎?明知道時日無多,迴天乏力,還有沒有必要竭盡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義地活着和體面地離開?

以下是本書譯者的精彩總結:

作者在書中主要討論了三大話題:臨終醫療、護理和養老。透過作者提供的一個個案例,讀者可以看到美國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醫療,美國病人和醫生的互動過程。作者對美國養老歷史及現狀的考察,讓我們看到美國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較體面、舒適的老年生活。養老的社會化既保證老年人受到專業、可靠的照顧,又不增加兒女事務性的負擔;類型多樣、選擇豐富的養老機構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醫療、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這些機構還在不斷地改進,往更人性化、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以我一箇中國人的視角看,美國的醫療和養老狀況令人豔羨。不過,作者寫這本書可不是爲了讚揚美國的成就,而是對美國醫學界提出了嚴厲、深刻的批評——他認爲美國醫學界沒有做好照顧臨終患者和老年人的`準備:醫務人員對臨終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瞭解和關懷得不夠,常常不關心治療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義地活着;他批評醫生在明知治療已經沒有意義的時候,還在繼續提供治療方案,提供虛假希望,導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認爲這樣的治療很野蠻,是對病人的折磨。他描寫的那些被過度、無效治療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讀之令人不寒而慄。

《最好的告別》讀書心得6

作爲開年第一本書,《最好的告別》完全有理由勝任這份榮耀。此書是由作者[美]阿圖·葛文德創作的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作者直面常人不願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分別通過以下幾個內容來解讀美國社會對老年臨終關懷及服務的看法:

第一部分:獨立。

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年人似乎並不特別爲孩子的離開而難過。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家庭規模從上個世紀平均7個子女,逐漸下降成爲三個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問題的時間至少推遲了十年,甚至更久。當我們還未發現問題前,也許就已經不用再操心了。

在亞洲人的傳統觀念裏,年邁的母親獨自居住被視爲讓子女丟臉的事情,而這樣的觀念正在被改變,獨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與其說老年人喪失了傳統的地位和控制權,不如說他們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權,現代化並沒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賦予人們,包括年輕人和老年人一種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當這種完全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崩潰。

醫生的工作是維護病人的生命質量。這包含兩層含義,儘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擾,以及維持足夠的活力及能力去積極生活。對於一個老年疾病專家,雖然無法阻止身體和心智的變老,但是有辦法使這些問題更容易處理,並至少避免某些最壞的後果。

而老年病學,他要求我們每個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癒的情況,我們將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變,來重塑衰老。我們當然會儘可能維持並延長老年人的壽命,但是當多種疾病到來的時候醫生也許也束手無策,甚至採取措施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第三部分:依賴。

高齡老人,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們似乎屈服於這樣一個信念,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性,有價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們從未屈服,許多老年人奮起反抗,在每個療養院和輔助生活機構圍繞人應該具以生活的優先考量和價值觀都在發生着戰鬥。但是幾乎沒有一所療養院的工作人員會跟你一起坐下來,努力理解這種情況下生活對你到底意味着什麼,更不用說幫你建立一個家,一個使得真正的生活變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臨人類生命週期的最後階段,最終將要面對的就是這種後果:各種社會目標的機構,這些目標從來不是對居住其中的人們要緊的目標:在我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如何使生活存在價值?

第四部分:幫助。

也許養老院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卻常常是子女們最後的無奈之舉。老人們被迫居住在僅能盛放簡單生活物品的房間裏,周圍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復始,老人們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甚至剝奪了他們的想法、生活方式。

該洗澡的時間就洗澡,該吃飯的時間就吃飯。老人們渴望着一扇門:一把能鎖上的門。甚至會選擇在家和養老院輪流居住,以尋求最後的妥協。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沒有變得不開心,而是隨着年歲的增長快的程度提高,他們比年輕時更少焦慮,壓抑和憤怒。他們只是覺得失去了做人最後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