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美術說課稿集錦5篇

說課稿 閱讀(6.36K)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說課稿集錦5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選課內容: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第15冊美術教材第一課《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教材分析

從專題研究的角度分析本課的設置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從文化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認識美術作品所折射的時代文化特徵,所打上的歷史烙印,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美術欣賞習慣和發現各種關係的綜合思維能力.

從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選擇了若干中外美術作品,包括繪畫,服裝,工藝,建築等,引導學生理解在人類的歷史進程和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中,美術是如何反映社會文化,以及社會文化是如何影響美術創作的.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賞、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係。並對美術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重點:

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教學難點:

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繫。

一 欣賞導入:

欣賞作品:一幅是中世紀教堂壁畫,一幅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將這兩幅畫進行對比。

提問:通過這兩幅畫,你能看出文藝復興在美術領域表現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因爲上節課已經學過了關於文藝復興的常識性知識)

總結:擺脫了宗教的束縛,更多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及人們的現實生活狀況。也就是說我們在欣賞一幅作品時既可以得到美感和使用價值,又可以通過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我們提供更多的信息,來了解一個地域,一個時期社會的文化及諸多方面。

因此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導入課題.

二 欣賞啓智:

(1)欣賞《清明上河圖》

提問:A這幅畫是什麼時期,誰的作品?

B這幅畫描繪的是什麼場景?

C 你能具體描述這些人都在幹什麼嗎?

D 通過這幅畫,你能瞭解當時社會的哪些情況?

總結:通過欣賞我們不僅瞭解作品本身所描述的內容,還了解了作者本人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欣賞原始社會《彩陶盆》和商代青銅器《鳥紋爵》

對比兩幅作品是不是都具有實用價值?從審美和造型上 看哪一件作品更精緻?它體現了哪些歷史文化背景?

總結:美術作品爲我們提供學習和了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 的社會文化依據。

(3)欣賞《簪花仕女圖》

提問:A從仕女的姿態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現了什麼樣的生 活內容?

B 從她們的華美服飾,你覺得唐代的紡織技術如何?

C 從作品描述的侍女面龐、體態,你能說出當時對女 性的審美觀麼?

美術與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生活、社會生產有哪些聯繫?

(4)建築與文化

從建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區別。

佛教是沿着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文化。佛教建築散發着一種現實的、人本的氣息。溫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體量,更多顯現出安詳與平和的氣氛。《五臺山龍泉寺漢白玉牌樓》山西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更是對佛寺的模仿。以磚木結構爲主,建於山林之中,體現了與自然融合的哲學思想。《白雲觀》北京

教堂建於城市,採用的是石料和水泥,並沿用了古希臘的立柱和羅馬穹窿頂,高聳的尖頂將人的意識導入“天國”。出人意料的體形。動盪不安的氣氛是它的基調。《倫敦聖保羅天主教堂》

通過欣賞、比較學生馬上可以分析出:不管是從造型還是使用的材料上,不同地域的宗教建築都是不一樣的。主要原因就是宗教思想的不同、、、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欣賞課的學習,我認爲作爲一名美術教師平時要多收集一些資料,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也開闊了視野,同時也爲自己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知識財富。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開展情況來看,我主要是想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的欣賞和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係。並對美術作品以她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但在講解每一幅作品的時候,我覺得它所涉及的知識面實在太廣泛。譬如什麼是陶?什麼是俑?什麼是牌樓?不同時代的繪畫風格有何不同?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有何不同?不同地域的宗教思想有何不同……針對這些知識性問題同學們都有一種好奇心理,作爲教師你必須爲學生作一些更加細緻,深入的講解,讓他們瞭解更多的人文背景,這就要求你必須要將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與美術知識結合起來講解,但是涉及的太深入可能超出了學生的理解力,所以只能是點到爲之. 因此更多的收集資料,加強自身修養,針對知識性問題能準確的掌握是作爲一名教育者必不可少的能量儲備。

美術說課稿 篇2

各位專家、各位評委你們好,我說課的課題是:“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來談一下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歡迎各位專家給予指導。

一、教材分析:

1、內容結構:本課採用突出重點人物,重點分析經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美術家。每位美術家單獨一節。另有“相關鏈接”,介紹同時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術家和經典作品,以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藝復興美術的理解。從而讚賞美術對社會、文化發展的貢獻,進而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2、本課內容的重點是欣賞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要求對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並對三人的藝術風格進行比較研究。

3、本課的難點,主要在於學生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特點、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當時的先進思想——人文主義,缺乏比較深入的瞭解。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

4、教學目標:⑴ 學習欣賞西方經典美術作品的方法,體會經典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⑵ 加深對歐洲文藝復興這一偉大歷史時期的認識,體會美術的文化價值。

5、教具:課本、教案、學案、多媒體

學具:課本、白紙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達到了一定層次,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強烈的好奇心,正經歷着從感性思維、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抽象思維的轉軌期,感性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優勢,充分利用學生感官體驗的審美愉悅,創設濃郁的學習氣氛,通過學生主動思考、質疑、參與、合作,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推測,使學生的認識過程從直觀的感性體驗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維階段,“授人以漁”,提高其自主鑑賞的能力,並通過學生自主的欣賞和審美經驗的積累,達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北朝 劉勰)的學習效果,從根本上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教法及學法

教法、學法的選擇應以教育教學理論爲指導,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落腳點應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美國華盛頓一所大學有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根據教材的特點、要求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其心理特點,我準備採用主體探究式教學法與學生合作式學習法相結合來組織本節課的教學,同時輔以練習反饋、變式訓練等經典做法。讓學生

在活動中滲透教學主題,在參與中領悟教學內容,

在體驗中培養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學態度

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應用中獲得實踐能力,

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在聯繫中拓寬知識領域!

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將關注知識結果轉向關注活動過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在活動中合作,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運用,在活動中創造,我們的課堂自然會充滿不竭的活力。

四、教學過程:

1、以疑激趣,導入新課:(3分鐘)

我國宋代學者張之厚說“學則需疑”“於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課堂教學的導入,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帶入情境的作用。優秀的教師從踏入教室的最初幾句話起,就應像磁鐵般地吸引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智力振奮狀態,爲魅力課堂的形成打下基礎。我擬引用恩格斯對文藝復興的評價開場並設疑:恩格斯爲什麼說這是一次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產生了哪些巨人?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導入新課。

2、補充知識,奠定基礎:(5分鐘)

歐洲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它對人類產生的精神與文化政治的影響,它的文化價值,是極爲珍貴的。美術是其精神財富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幾位經典的美術大師,是構成文藝復興文化的主體。但是,與其他課的欣賞不同之處在於,本課六位美術家(尤其是“三傑”),必須放在文藝復興的大環境與人文主義的思潮的大背景中,才能獲得真諦。因此,瞭解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在這個環節設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補充有關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板書:一、歷史背景),爲下面進一步欣賞美術作品奠定理論基礎。這裏有一個關鍵詞是“人文主義”(板書:人文主義),即爭取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和發展,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這與歐洲中世紀的否定人生、否定現實、提倡禁慾主義的宗教世界觀,是針鋒相對的。

3、分別賞析,橫向比較(30分鐘)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我設計採用先對“三傑”分別賞析,然後再對其進行橫向比較,使學生不僅能夠感受他們各自作品的藝術魅力,更能通過比較的探究,把握其藝術個性。

首先設疑:本課中歐洲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板書:“三傑”)是指哪三位美術家?

⑴ 達芬奇的繪畫 (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臺階式設疑:

①恩格斯提到的第一個巨人就是達芬奇,爲什麼?

②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③運用已有美術知識嘗試分析《最後的晚餐》(板書)。教師提示:主要從形象、情節、構圖、透視四個角度探究。(板書:形象、情節、構圖、透視)

④有沒有同學能畫出焦點透視的示意圖。(說課演示:畫焦點透視的示意圖)

學生經過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後,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或需要補充的再提出來交流,教師及時肯定和補充。問題④是我設計的讓學生動手畫的環節,請能畫的同學畫到黑板上,其他同學各自畫在準備的紙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並選優秀作業進行表揚,展示。目的就是提供條件讓不同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通過成功表現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讓課堂成爲學生張揚個性、健康成長的沃土。

(2)米開朗基羅的繪畫(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臺階式設疑:

①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表現的內容?

②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如何造就天地、人類等萬物的呢?

③ 嘗試分析《創造亞當》(板書:《創造亞當》)一圖的藝術特色。教師提示:從內容、形式、對比因素等方面入手。(板書:內容、形式、對比因素)

④ 文藝復興借用了古希臘羅馬的語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讚歌,在《創造亞當》一圖中有沒有體現?如何體現的?

通過不同組學生展現自己的分析結果,交流,教師參與,得出結論。

本環節的設計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設置適當的臺階,讓學生產生跳一跳能摘到蘋果的成就感,以利於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營造交流的、融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⑶ 拉斐爾的繪畫(板書)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拉斐爾的《椅中聖母》(板書),教師提示:從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直線和曲線)四方面進行。然後交流、補充、總結得出結論。(板書: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

⑷橫向比較:(板書)(分鐘)

在師生共同分別賞析了“三傑”繪畫作品,體味了其藝術特色的基礎上設計這一個環節,讓學生橫向比較這三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的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文主義的光輝、高超的藝術技巧、以及每個人的藝術個性特徵,提高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進而綜合認知的能力。教師設置四個角度進行提示,讓學生思考:

①作品儘管表現的都是宗教題材,但表現的形象卻都是活生生的人,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閃耀着人文主義的光輝。

②作品都選擇了人物或事件最富有戲劇性、概括性和表現力的瞬間。

③作品都選擇了適合內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④藝術家的個性特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芬奇的深湛、含蓄和富於理智,米開朗基羅的雄健有力、充滿激情,拉斐爾的優雅、和諧、秀美等。

4、拓展知識,加深理解:(3分鐘)

要求學生課後欣賞“三傑”的其他作品和課本介紹的其他美術家的作品和成就,加深對文藝復興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爲下一節課做準備。

5、課堂小結:教學過程結束。(4分鐘)

本課的設計,主要依據認識發生論和誘思探究理論原理,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教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做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的教師。要使每節課都眉目分明,山青水秀,讓美術課堂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這是我個人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完了,謝謝!

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會飛的玩具》。是一節手工製作課。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說課要求,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玩具是兒童生活中最熟知的事物,種類、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本課即以會飛的玩具爲內容題材,開展綜合性的探索學習。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欣賞不同類型、不同材料所製作出的會飛的玩具,使學生自覺、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本課教學內容偏重於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並通過不同造型的會飛玩具作品和自然界及科學界中會飛物體的欣賞,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材料設計製作出不同造型的會飛玩具,感受美術、自然、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學情分析

雖然是三年的級的學生,但是每個孩子對玩具的喜歡還是非常強烈的,讓孩子自己動手製作會飛的玩具更有意義。這個年級的學生在動手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情緒高漲,感悟知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進步。通過學習,感悟到了藝術美和生活美的有機結合。

三、說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以學生髮展爲本,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通過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繫,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1、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

2、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製作方法,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造型表現,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讓學生感受美術、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五、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會飛玩具的特點,掌握製作方法,用各種材料進行造型表現。

2、、教學難點:用各種材料進行大膽、誇張的造型表現。

六、說教法、學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爲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我將運用談話法、引導法等教學方法。

在學法指導上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欣賞法。

七、說教學資源:

爲了使學生能成功的製作出各種會飛的玩具,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及會飛的玩具、材料等教學資源。

八、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從以下八個環節設計實施本課教學。

(一)組織教學

通過檢查學生的學具、用具準備情況,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引入新課

1、出示會滾、會轉、會搖和會飛的玩具。通過複習已製做過的玩具,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玩具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揭示課題——會飛的玩具

(三)探索研究

1、啓發學生回憶會飛的玩具及物體,並說說:你在哪裏見過或玩過哪些會飛的玩具?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出示各種不同的會飛玩具,引導學生分組觀察、分析、討論、瞭解會飛玩具會飛的特點和基本的製作方法。

①會飛的玩具有什麼特點呢?他們爲什麼會飛?是根據什麼原理製作的?

②它們的製作過程有哪些方法?

本環節引導學生不斷觀察、討論、分析,使學生懂得會飛玩具會飛的特點和基本的製作方法。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③讓每個小組的學生討論說一說他們收集的材料可以製作成什麼樣的會飛玩具?

3、嘗試造型設計與製作,抓住典型,讓各組學生介紹自組的玩具及製作方法。

這一環節我用不同的方式評價學生,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知道同學之間應互相學習,團結合作。

4、播放多媒體欣賞各種會飛的玩具和自然、科學中會飛的物體。

通過欣賞,讓學生觀察瞭解不同的材料都可以進行想象創造設計,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美術、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5、出示設計製作的基本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四)學生設計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1、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材料,製作會飛的玩具。

2、引導學生給自己的玩具取名。

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樂,引導學生繼續進行探究活動。

(五)作品展評

1、分組展示作品,學生參觀欣賞,各談創作思路和感受。

2、通過比賽評選出最會飛的、最有創意的作品。

此環節讓學生體會創作的樂趣與成就感,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收拾整理

做好作品的同學,將剩餘的材料收拾乾淨,保持教室地面清潔。

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體現美育潛移默化的教學思想。

(七)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有不滿意的地方嗎?

通過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個整體認識。

(八)課後拓展

在操場上組織主題爲“小小飛行員”的科技比賽,比比誰的作品最會飛,飛得最高,最有創意。

美術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題《多姿多彩的面具——畫說臉譜》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下冊。這一課屬於“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本課題是“校園藝術節”單元的一個活動內容,名爲“面具設計與製作”。教材中選取的大量圖片是貴州、西藏地區的面具,我們的學生對此比較陌生,這一內容並不貼近江蘇地區學生的生活。因而我設計了適用性更加廣泛的臉譜設計與製作爲本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臉譜,並能嘗試設計繪製一個個性鮮明的臉譜。本課的教學設計從學生熟悉喜愛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提高學生對臉譜的審美能力爲主,不但使學生學會臉譜的造型特點,更能使學生參與到對傳統藝術的傳承中來。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基礎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對於色彩的象徵意義也有所瞭解和把握,對《西遊記》人物熟悉喜愛。但是在形狀與色彩這兩大元素的綜合運用時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引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瞭解臉譜文化,瞭解和掌握一定的繪製臉譜的方法

——技能目標:

1.通過分析、評述,體會從不同角度欣賞臉譜

2.運用設計臉譜的基本知識,嘗試設計繪製一個個性鮮明的臉譜

——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提高對臉譜的審美能力,參與對傳統藝術的傳承

知識要點:臉譜的造型特點,色彩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臉譜的造型特點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設計繪製臉譜

教具選擇:多媒體課件,西遊記人物面具,臉譜工藝品

學具準備:白紙,上色工具(或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臉譜

1.用《西遊記》人物的面具導入

教師拿出《西遊記》人物的面具,提問學生:你們認識這上面的人物是誰嗎?我想大家不會陌生吧?學生齊答。

教師指出這些面具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許現在有的同學的家裏還有一些其他面具。並且,在多姿多彩的面具世界裏,還有一種是可以直接畫在臉上的。提問學生:那叫什麼呢?學生齊答:——臉譜。

教師歸納:臉譜是一種面部化妝譜式。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是從唐代樂舞“代面”所帶面具逐漸演變出來的。臉譜與戲劇表演相得益彰,深深吸引着人們。

2.生活中的臉譜

教師請學生例舉在什麼地方見到過臉譜?

學生舉例後,教師進行補充:20xx年2月在我市的荊川公園舉辦的戲曲臉譜展覽,吸引了很多市民的觀看;在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和平展覽會銀獎的常州的梳篦現在和臉譜一起走向了世界……然後引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種特殊的面具——臉譜。

【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聯繫學生生活,用學生經常看到的面具引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了解生活中臉譜的運用,自然地導入課題。】

活動(二)走近臉譜

1.看看猴臉譜

教師介紹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戲劇種類多種多樣,因而臉譜也就非常的豐富。然後請學生觀察這幾張不同的猴臉譜,找一找它們的共同點分別在哪裏?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出示三張猴臉譜的圖片)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嘴巴都尖尖的,臉型都好象一個“Y”……這些都是猴子的面部特徵,難怪爲了表現孫悟空是石頭裏蹦出來的猴子,他的臉譜也用到了剛纔同學說的那些要素(出示孫悟空臉譜的圖片)。

2.看臉譜、猜人物

教師出示三張臉譜,請學生猜猜其中哪一個是包拯?並說出你猜測的依據是什麼呢?

學生可能回答臉黑,頭上有月牙等等,教師提示學生觀察其他特徵。

教師小結:同學們猜的很準確。所以在舞臺上,臉譜除了在演出時起到增加形式美的作用以外,還能表明人物的性格特徵或其他特點。即使人們聽不懂唱詞,不知道人物姓名,也可以根據臉譜來猜出他們的性格。

【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用看兩個遊戲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用學生熟悉的人物來拉近學生與臉譜的距離,並引出臉譜的作用,爲後面教學重點的引出做鋪墊。】

活動(三)解讀臉譜

教師結合剛纔的兩個遊戲,指出臉譜的造型特點就是用誇張的形象和色彩,突出、強化人物的性格特徵。讓我們一起來從“形”和“色”兩個方面來解讀臉譜。

1.“形”——連連看

教師出示后羿、包拯、竇爾墩、魯智深、豬八戒五張臉譜(圖3),人物下面標註姓名(不常見人物由教師簡單介紹)。請學生完成連線題,思考臉譜圖案的造型依據。

學生在教師的啓發下找到臉譜圖案設計的根據——傳說、身份、兵器、性格、相貌。

2.“色”

A.連一連

教師指出:同學們可能剛纔也注意到了不同人物臉譜上色彩的變化。這些顏色是單純爲了美觀而運用的嗎?你知道這些顏色的象徵意義嗎?讓我們再來完成一個連線遊戲。教師出示七張人物臉譜,請學生同桌討論然後連線不同色彩的臉譜以及相對應的性格。

學生討論後回答,有不同意見的提出來大家交流,最後達成共識:黑(包拯)——剛直、白(曹操)——奸詐、紅(關羽)——忠勇、綠(程咬金)——魯莽、黃(典韋)——智勇、藍(竇爾墩)——兇猛、金(牛魔王)——神怪。

B.讀一讀

教師補充陝西流傳的關於臉譜的民謠,師生齊讀:紅色忠勇白爲奸,黑爲剛直青勇敢,黃色猛烈草莽藍,綠是俠野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

C.聽一聽

教師播放《唱臉譜》片段“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請學生注意聽其中關於人物的臉譜顏色的唱詞。

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色彩、線條都會代作者說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所以同學們在設計時就可以從“形”和“色”這兩個方面來入手,從人物的傳說、身份、兵器、性格、相貌等特徵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特徵,配合適當的色彩加以渲染、誇大和形象化。

【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通過連線遊戲、念民謠、聽歌曲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固地掌握新知。】

活動(四)我的臉譜——“大畫西遊”

1.教師請學生根據對《西遊記》人物的理解,任意選取其中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爲他設計繪製臉譜。同時提示學生從人物的長相、性格、兵器、身份、傳說等特徵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加以表現,並運用誇張的形象和色彩進行造型。

2.教師播放動畫片《西遊記》的主題曲,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3.請學生頭戴自己製作的臉譜,上臺表演展示,其他同學猜測他所做的是《西遊記》中的哪個人物,相互評價。教師在這裏可以對學生的作品從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簡評。

【這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通過《西遊記》的人物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用主題音樂的播放營造氛圍,並通過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的方式,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

結語:同學們的創意都非常精彩,連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參與進來。我也希望我們的同學在我國的傳統藝術中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使富有民族性的藝術更加輝煌燦爛!

美術說課稿 篇5

說教材和學生:

這是一份自選教材,教學內容是每個學生先根據紙張的質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比較複雜的剪貼圖案,然後通過小組合作剪貼出一幅有情節的圖畫。教學的重點是利用各種各樣的紙剪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三年級同學對畫畫比較感興趣,在美術課中他們學過徒手撕一些小花、小動物,他們也會用紙折一些簡單的花草、動物,會按照圖樣剪出一些物體的基本輪廓來。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從而使學生又快又好地剪貼出圖畫來。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細化和“以促進學生髮展”爲原則,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和技能目標:

A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能說出3-4種不同紙的名稱,並能區分紙張的不同特點。

B能根據紙張的顏色和質地合理選擇紙張,通過撕、折、剪等方法剪貼出一些圖案。

2.過程和方法目標:

A知道同學合作可以比較快地剪貼出一幅圖畫,從而選用合作學習的方法。

B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個人的喜好或圖片內容的需要,組建學習小組。

C在學習小組內學會分工、合作。

3.情感和態度目標:

A知道勞動可以創造美的生活,會用自己的剪貼畫來美化教室、房間等。

B在對學習過程及作品的自評和他評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B課後能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出更具有創造性的作品。

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思路:

根據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的原則,我把教學過程分爲課前活動、課堂活動、課後活動三大塊。

課前我要求學生收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紙,並瞭解一些紙張的名稱、特點等,我還要求學生收集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圖片。這些工作學生可以通過逛文化用品市場、請教家長、上網找資料等多種方法完成。

課堂上,我把教學分爲3個環節,即:激發興趣-→互動學習-→展示評價。

我先出示剪貼畫《海底世界》向讓學生看,請學生說說看了這幅剪貼畫後的想法。目的是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指導點和教學環節。學生看了剪貼畫後很喜歡這種製作方法,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做。於是我先請學生看看、摸摸、玩玩自己帶來的紙,然後請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對紙張的瞭解,如紙張的名稱、顏色、特點等。我還請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張紙,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張紙?想一想你會用什麼方法用這張紙做出一樣漂亮的圖案來?並試着做一做。等學生完成後,我請同學介紹一下自己是怎麼做出這個漂亮的圖案來的,同學間可以自由地選擇,相互學一學。當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了一些自己想學的圖案後我給了學生一個學習任務:“你們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幅最漂亮的剪貼畫來?”同學們躍躍欲試,馬上想到合作是最好的辦法。於是我不失時機的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指導學生如何組成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如何分工合作。我建議同學們可以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也可以因爲選擇了相似的圖片而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爲體現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我請學生思考了3個問題:

1.你們組準備做一幅什麼畫?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2. 畫中會出現哪些物體?你們準備怎麼佈置?說說你們設計的理由。

3.在小組內,每個人該幹些什麼?說說你們準備怎麼分工。

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後推薦一個同學向全班作彙報。教師既要肯定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方法,同時也要提出同學們安排不夠合理的地方,如有的小組分工時按畫、剪、貼的工序分工,可能會出現一開始的時候剪、貼的同學會沒活幹。這時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要讓學生想一想在空隙時間裏我可以幹些什麼?要讓學生知道時間是寶貴的,要善於抓住時間、利用時間。當學生明白自己該幹什麼時,就可以合作完成作品了。當然爲了使作品做得更漂亮些,我又不忘提醒同學把以前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起來,如在進行圖片組合的時候要注意主次分明、色彩鮮豔等。當學生們通過合作完成了一幅漂亮的剪貼畫後,他們很希望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給別人看。這時教師就應該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把自己小組的作品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當然光展示是不夠的,我還期望同學能通過對作品的評價提高自己的剪貼技能。於是我請同學誇誇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緻的地方。同學們可以評自己組的作品,也可以評他人的作品。除了評價作品以外,我還希望同學們能表揚一下自己的同伴,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讓同學在被肯定中得到愉悅和滿足,也希望同學的長處能在班中發揚光大。當然除了表揚同學外,我也希望有同學會表揚自己,因爲畢竟同學們在課前準備、課間合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人有了自信心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評價這一環節中,我希望同學們通過互評、自評,評作品、評合作,能在知識上、情感上得到一些昇華。

學生們展示、評價完作品後,我還希望學生在課後能夠繼續主動地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於是我啓發學生:“剪貼畫還可以用什麼材料做?”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給他們看了一些用毛線、樹葉、花布、瓜子殼製作的剪貼畫,希望同學們在材料的選擇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同學們看了範作、圖片後,他們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製作出了更美麗的剪貼畫。當他們把漂亮的剪貼畫拿來讓我評分,當他們用自己做的漂亮的、富有創意的剪貼畫布置房間、教室等,我們的教學成功了,我們達到了“學習是爲了更好的生活”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