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歡樂頌說課稿

說課稿 閱讀(2.19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樂頌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歡樂頌說課稿

歡樂頌說課稿1

一、說設計理念

本課“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與教材和音樂教學的全過程,發揮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說教材

本課選自口風琴教材練習曲《歡樂頌》,是選自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曲子,通過學習貝多芬的《歡樂頌》,從中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情感及交響樂。

三、說教學內容

1、欣賞並試唱《歡樂頌》

2、音樂家介紹—貝多芬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夠試唱《歡樂頌》的曲譜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試唱《歡樂頌》,使學生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情感及交響樂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質,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與試唱歌曲,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交響樂

難點: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是演唱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五、說教法

爲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瞭解和學習歌曲,幫助學生收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樂的作用。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視覺圖象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知道貝多芬是個音樂家,除此之外對他的瞭解卻不多,而本節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是貝多芬所創作的最傑出的曲子之一,爲了讓學生對歌曲產生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作曲家有初步的瞭解從而有想學歌曲的興趣。我向學生展示了貝多芬的圖片,以及他的頭像雕塑模型,讓學生對作曲家貝多芬有初步的印象,接着講解他的生平簡介,再引入新課。

2、多媒體輔助————視聽結合法:學生一般都聽過或接觸過《歡樂頌》這首歌曲,但對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爲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和學習興趣,我利用電腦課件和教學平臺,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視頻演示和音響欣賞,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主題曲。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兩個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通過跟隨錄音、電腦課件視頻跟唱的方法,使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觸歌曲從而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

七、說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欣賞和試唱貝多芬的《歡樂頌》,在教學過程中,我探索研究了與音樂欣賞教學相結合,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音樂教育。

一、故事導入

1、播放課件第九交響樂的故事片段,讓學生感受貝多芬的才華,向學生交代貝多芬打破了有交響曲以來第一次將合唱引入交響曲,這次公演獲得成功,這是的貝多芬已經耳聾,他在女低音歌手的提示下,面向觀衆進行演出,讓學生看到貝多芬的出色才華,使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

2、介紹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從貝多芬的作品主要創作(《命運》、《田園》、《英雄》、《月光奏鳴曲》、《第九交響曲》等,引入新課《歡樂頌》

1、圖片故事導入

這個環節我將從貝多芬直接引入新課,先出示貝多芬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從貝多芬的作品主要創作引入新課《歡樂頌》

2、介紹新課內容《歡樂頌》出處和相關資料,課件播放第九交響樂的故事片段,讓學生感受貝多芬的才華,向學生交代貝多芬打破了有交響曲以來第一次將合唱引入交響曲,這次公演獲得成功,這是的貝多芬已經耳聾,他在女低音歌手的提示下,面向觀衆進行演出,讓學生看到貝多芬的出色才華,使學生在心靈上受到震撼。

2、視頻欣賞進入重點突破難點

a、在這個環節我會播放電腦課件,讓學生視聽欣賞本曲,引導學生在參與欣賞音樂的活動中探索發現,深化情感體驗。這是本課的重點。

b、視聽之後讓學生用跟唱法學習歌曲,用“la”模唱,由於這首歌曲調很單純,4/4拍子,所以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學會它。但能夠完全無誤地演唱好歌曲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便是本曲要突破解決的難點。在這個地方我會樂曲重複播放,利用電腦直接點擊循環再現,爲課堂省下不必要浪費的時間。這個環節我會對學生演唱歌曲進行檢測,看是否已經解決了難點。方法有:A。全班同學或分組模唱B。個別模唱難點旋律C。難點旋律數、打拍子

3、曲譜的試唱

試唱曲譜強化學生聽覺訓練。美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艾倫科普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據此,教學程序是“多聽”。在上一個環節中我遵循了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多聽,爲學生輕鬆準確的試唱出了音樂旋律這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3、在學生熟練演唱曲譜後,進入情感昇華階段

4、

八、說板書設計:

由於本節課採用的是電腦平臺與課件相配合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學板書內容均在課件中顯示。

內容有:1、貝多芬的簡單生平簡介

2、〈歡樂頌〉樂曲簡介

3、樂曲中難點樂句的旋律以及節奏節拍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圖。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請提出寶貴意見。

歡樂頌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依據音樂課程標準,研發教材,設計了欣賞課《歡樂頌》,這首歌曲,是選自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曲子曲調很單純,所以完全有能力獨立學會它。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夠試唱《歡樂頌》的曲譜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試唱《歡樂頌》,使學生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情感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與試唱歌曲,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交響樂特點。

難點:掌握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

四、說教學流程

以“賞析---討論---審美”的教學模式進行。

一、導入部分:

這個環節我將從貝多芬直接引入新課,先出示貝多芬的圖片,從貝多芬的故事、生平,主要創作引入新課。介紹新課內容〈歡樂頌〉出處和相關資料。

二、欣賞部分:

視頻的欣賞,進入了本課重點,突破了本課難點,設計了兩個環節:

1、第一環節播放課件,讓學生完整視聽欣賞(安德烈里歐版)《歡樂頌》,引導學生在參與欣賞音樂的活動中探索發現,深化情感體驗。

2、第二環節欣賞不同風格的'歌曲試聽比較,區別進行曲、搖籃曲、小快板、交響樂的風格特點,引導學生判斷並選擇。

A、進行曲風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引導學生了解其特點莊嚴、雄偉的

B、搖籃曲風格—舒伯特〈搖籃曲〉— 引導學生了解其特點中速、深情的抒情風格

C、小快板—《A大調長笛奏鳴曲》

歡快、跳躍的小快板風格

D、交響樂風格—《歡樂頌》

引導學生了解其特點莊嚴、神聖、富有宗教色彩的

通過試聽對比《歡樂頌》這首歌曲是莊嚴、神聖、富有宗教色彩的進行曲風格,屬於交響樂,引導同學在演唱時一定不能唱成一般性的兒童歌曲,更不能唱的像流行歌曲。

三、試唱部分

1、出示課件展示樂譜,隨琴哼唱旋律,利用電腦循環再現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突破解決的難點。這個環節我會對學生演唱歌曲進行檢測,看是否已經解決了難點。方法一:全班同學或分組演唱歌曲;方法二:個別演唱難點旋律;方法三:難點旋律數、打拍子。

2、朗讀歌詞,演唱歌曲,進行演唱時,對歌曲的感情處理(老師根據學生的演唱隨時點評。)

3、鞏固練唱,播放歡樂頌原唱課件:黑鴨子組合版本的《歡樂頌》,讓學生更好地抓住樂曲的演唱情緒。再播放安德里歐版本的《歡樂頌》,請學生再欣賞一遍歌曲,同時,同學們可以小聲跟唱。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緒熱烈、莊嚴、神聖。

四、昇華部分

1、播放視頻故事,向學生介紹故事內容,使學生了解貝多芬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創作風格的形成。

貝多芬雙耳失聰,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的幫助下

2、討論交流:學生感受《歡樂頌》以奔放不羈的激情號召億萬羣衆擁抱起來,這正體現了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幫助同學們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要以實踐行動向貝多芬學習。

五、展示部分

有感情的齊唱歌曲《歡樂頌》,讓學生在歡樂的情緒中、優美的旋律中結束。

歡樂頌說課稿3

一、 說大綱

根據《走進音樂世界》大綱要求,將“以音樂審美爲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與教材和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努力發揮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中所特有的審美功能,做到將基礎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與情感體驗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 說教材

1、教材簡析:本課選自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上冊,根據第2單元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第二系列(愛)中的<歡樂頌>爲教學內容。〈歡樂頌〉是選自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作曲家,而他最傑出的是〈第九交響樂(合唱)〉和〈莊嚴彌撒〉,〈歡樂頌〉選自〈第九交響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曲子,通過學習貝多芬的〈歡樂頌〉,從中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情感及交響樂,頌揚和學習友愛、平等、自由的精神。

3、教學目標:a.感受不同時代人類的博愛精神。b.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逐步建立對親人、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形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對真、善、美的音樂藝術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與演唱歌曲,並從歌詞中體會博愛精神。

難點: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是演唱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三、 說教法

爲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瞭解和學習歌曲,幫助學生收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樂的作用。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知道貝多芬是個音樂家,除此之外對他的瞭解卻不多,而本節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是貝多芬所創作的最傑出的曲子之一,爲了讓學生對歌曲產生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作曲家有初步的瞭解從而有想學歌曲的興趣。我向學生展示了貝多芬的圖片,以及他的頭像雕塑模型,讓學生對作曲家貝多芬有初步的印象,接着講解他的生平簡介,再引入新課。

2、情感教學法:冼星海說----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其實施程序是:

情感喚起 —— 情感深入 —— 情感外化

在本課中我從作曲家生平和他的交響樂入手激趣,接着引導學生在探索發現中深化情感體驗,最後在遷移中從歌曲精神的探求延伸到音樂文化淵源的追溯,使審美體驗昇華。

3、此外,還運用了多媒體輔助----視聽結合法:學生一般在以前都聽過或接觸〈歡樂頌〉這首歌曲,但對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爲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和學習興趣,我利用電腦課件和教學平臺,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視頻演示和音響欣賞,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主題曲。

四、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

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通過跟隨錄音、電腦課件視頻跟唱的方法,使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觸歌曲從而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

學法指導分析

(一)、 參與——體驗法。

本課我指導學生先感知音樂,欣賞聽辯音樂,然後進入情感體驗與想象聯想,直到理解領悟音樂的意境。

(歡樂頌)說課稿,標籤:國中音樂說課稿,音樂說課稿,

(二)、課堂討論法。奧斯本的“大腦風暴法”,是一種專門訓練發散性思維的好方法。依據此原理,在樂曲欣賞的上,我有意識的組織進行討論,探討歌曲所頌揚的精神。

五、 說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欣賞和學習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瞭解歌曲的曲式結構,從而頌揚博愛自由平等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賞析---討論---審美型”的'教學模式進行。

1、圖片故事導入

這個環節我將從貝多芬直接引入新課,先出示貝多芬的圖片,問學生是否知道或瞭解這個人的簡介資料,然後讓學生分組對貝多芬的資料進行討論和互相蒐集、回答,之後我從貝多芬的故事、生平,主要創作引入新課,介紹新課內容〈歡樂頌〉出處和相關資料。

2、視頻欣賞進入重點突破難點

在這個環節我會播放電腦課件,讓學生視聽欣賞本曲,引導學生在參與欣賞音樂的活動中探索發現,深化情感體驗。這是本課的重點。設計意圖是強化2個訓練。 a .音樂欣賞學習也是創造性活動,《接受美學》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總會留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性,有待欣賞者通過想象去豐富和補充。” 因此 ,學生在參與集體性的欣賞中繼續強化其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b.強化學生內心聽覺訓練。美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艾倫·科普蘭說:“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據此,教學程序是“多聽”。我遵循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引導學生帶着在旋律創作中的問題有重點地聽析曲中的音樂材料。

視聽之後讓學生用跟唱法學習歌曲,由於這首歌曲調很單純,4/4拍子,學生在國小課本也接觸過,所以完全有能力獨立學會它。但能夠完全無誤地演唱好歌曲第三樂句最後一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便是本曲要突破的解決的難點。在這個地方我會樂曲重複播放,利用電腦比以前的錄音機播放的好處,就是不用反覆倒帶,直接點這一段就可以循環再現,爲課堂省下不必要浪費的時間。這個環節我會對學生演唱歌曲進行檢測,看是否已經解決了難點。方法有:A.全班同學或分組演唱歌曲B.個別演唱難點旋律C.難點旋律數、打拍子

3、在學生熟練演唱歌曲後,進入討論—審美階段

學生復聽整曲,在學會演唱後欣賞會有不同的感受,此時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對歌曲的理解歌詞的含義和作曲的風格作一個簡單的評價分析,並讓學生感受一下唱與朗誦有什麼不同讓學生根據蒐集的資料進行各抒己見,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獲取的知識有一種成就感。讓學生在一個融洽的氣氛中學習音樂,積累音樂文化,培養他們自主學習以及感受音樂的習慣,從而到達除了會學習、會欣賞、會討論歌曲外,還會對歌曲對音樂進行審美,探討歌曲所傳達的意境最終讓學生感受不同時代人類的博愛精神。

然後我再對學生的發表進行評價、歸納並且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的表揚和鼓勵。最後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再次出示本節學習目標,加深印象。

六、 說板書設計:

由於本節課採用的是電腦平臺與課件相配合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學板書內容均在課件中顯示。

內容有:

1、貝多芬的簡單生平簡介

2、〈歡樂頌〉樂曲簡介

3、樂曲中難點樂句的旋律以及節奏節拍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圖。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請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