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推薦】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 閱讀(5.94K)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學說課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篇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說學情。

“字母表示數”是國小生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啓蒙課,是後續學習簡易方程以及中學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在數學知識整體結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用字母表示數這一內容,看似淺顯,平淡,但它是由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式子過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轉折點,也是認識過程上的一次飛躍。教材通過三個情境,學習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及數量關係,並體會其方法和作用,學會用字母表示學過的有關圖形計算公式和運算定律,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意圖與特點。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用字母表示一定一種事物或含義的生活經驗以及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知識經驗,但是用字母表示數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抽象化過程,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所以對學生來講有很大難度。因此,我將教材進行了一些處理:

1.加法交換律激活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初步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和必要性。

2.將算淘氣媽媽的年齡改爲貼近學生實際的“猜老師”年齡,以此激發學生興趣,深入學習內容,更好解決問題。

3.將“青蛙兒歌”整體呈現分段進行,作爲拓展練習,減緩學生認知上的坡度,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能力。

二、說學習目標

依據《課標》與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學會用字母表示數,學會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簡寫、略寫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觀察、發現、交流、歸納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感受符號化思想,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學會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難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正確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間的關係。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數學新課標解讀》中要求:“要儘可能的從實際問題引入,使學生感受到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以及“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的過程。”爲此,我在教法運用和學法指導上努力做到三個注重:注重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傳統方式的結合。結合上述分析,我將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四、教學流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導入

本環節,我以字母a、b引入,激活學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出課題《字母表示數》使學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數的簡潔性和必要性,激發學生繼續探索字母還可以表示什麼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這部分,我結合教材,創設三個教學情境來完成。

情境一:數青蛙

這個環節中我從學生喜歡的兒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明晰課堂教學。

首先出示課件《數青蛙》,學生共同說兒歌,在意識到這樣說下去永遠也說不完,激發學生想辦法把說不完的話表示出來,結合學生的回答,區別n只青蛙n張嘴和n只青蛙m張嘴兩種說法的不同,使學生明確,第二種說法不能表達出青蛙只數和嘴的張數之間的關係,所以不採納,然後讓學生試着用其他字母代替說一說,同時使學生明確兩種量相等時可以用同一個字母表示。

然後繼續出示課件《數青蛙》,學生共同說兒歌,然後老師說出一個數字18只青蛙,學生已經沒有前面的說的快了,但通過計算也能接下去,接着我又說了54只,126只,學生速度越來越慢,但明白都能通過計算得出來青蛙腿的條數。這個時候讓學生明白,不管有多少隻青蛙,它的腿的條數永遠是隻數的4倍,這樣學生就輕輕鬆鬆理解了青蛙腿數和只數的關係,水到渠成的用n只青蛙4×n條腿來表示這首兒歌。

情境二:學簡寫

當學生用4×n表示青蛙條數時,我告訴他們我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寫法,問他們想不想知道,一下吊起來了他們的胃口,接着我出示自學資料,學生讀一讀和同桌交流一下,學生在交流自學中馬上找到了4n這種簡單的寫法。

情境三:猜年齡

因爲在課前交流是學生已經猜過老師的年齡,並已經揭示了老師的年齡,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先偷偷的告訴一個學生我兒子的年齡和我的關係,學生迅速算出我兒子的`年齡,然後讓其它學生猜一猜我告訴了那個學生哪句話?在學生知曉了我和兒子的年齡關係後,引導學生用字母來表示年齡,再通過換位思考:老師b歲時,兒子的年齡怎樣表示?促進學生有效思考的同時學會字母表示數,懂得字母的取值要符合實際生活,體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個結果及兩個數量間的關係。此環節設計更貼近生活實際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

(三)鞏固練習

結合《課標》的要求,因此我把練習題的目的定位於對本節知識點的強化,共設計了三種形式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練習題。

1.小練習:

(1)笑笑有20元錢,買書包用去a元,還剩()元。

(2)一個儲錢罐裏有a元錢,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元。

(3)同學們做早操,每排站了a人,共站了a排,共有()人做早操。

(4)操場上有a個小朋友在跑步,又來了a個小朋友,現在操場上共有()人在跑步。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白字母表示數可以是多少、倍數關係,並引導學生區分2a和a2意義的不同。

2.課堂檢測

(1)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下面的兒歌嗎?與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填空。

通過課堂檢測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在交流對改過程中,如有答案不統一的在組內討論交流解決,組內解決不了的在課堂進行集體討論解決。

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梳理新知,歸納總結

此環節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是爲了讓學生經歷一次再學習、再鞏固的過程,達到充分吸收鞏固的目的。

(五)拓展提升

4a還能解決生活中哪些問題?舉例說一說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折線統計圖》一課是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結果的基礎上,又一次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除了可以表示一個數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個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本課內容又爲以後的複式折線統計圖作準備,通過正確地認讀統計圖,爲今後的統計圖分析打下基礎。

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把本課《折線統計圖》的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瞭解繪製統計圖的過程。

2.根據折線統計圖,學生能描述,分析數據,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根據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數據的變化,學會預測問題的結果或趨勢,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現實的`作用。

4.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奧運事業的愛國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設計爲: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學會製作折線統計圖。

教學的難點則放在: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說教學理念

我確立了“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設計理念

基於這一理念,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從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設計新穎的導入與例題教學,打破了傳統數學課的枯燥無味,給數學課富予新的生命力。導入用奧運會,畫圖用樂樂的體溫表,練習用老總選擇人員進行進修等,從而構建一種自主探究、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說教法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以及他們現在的知識水平。我主要採用了談話法、演示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課堂上教師要成爲學生的學習夥伴,與學生“同甘共苦”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創造一個輕鬆,高效的學習氛圍。特別是採用了課件演示描點的過程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畫圖的過程,和課件演示線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傾斜角度決定增減幅度的特點,從而突破畫圖和歸納折線統計圖的難點。

說學法

教學時,我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使學生體會到觀察、概括、想象、遷移等數學學習方法,在師生互動中讓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成激趣導入——探究新知——實踐應用——總結特徵——運用知識五塊內容,

在激趣導入部分:通過今年奧運會的知識進行激發學生興趣,從統計表、條形統計圖來直接引入“折線統計圖”。

在探究新知部分:複習統計圖的各部分名稱,瞭解統計圖的製作過程,把統計圖補充完整和根據變化趨勢預測下一屆奧運會中國的金牌數量。

在實踐應用環節,我設計了樂樂的體溫統計表:讓學生製作折線統計圖,除了能讀懂圖外,還初步理解傾斜角度是決定了數量的增減幅度。從而總結特點:

先通過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異同點的對比,真正理解把握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從不同點來歸納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觀察折線統計圖中線段上升——數量增加,下降——減少,傾斜角度——增減幅度,從而引出不僅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還清晰能表示出數量的增減變化。

最後,在運用環節,設計了三個練習內容:

一是找生活中的折線統計圖並簡單分析數量的變化(股票圖、心電圖)。

二是用江南車城兩個銷售員的的統計圖來選擇進修的名額,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現實的作用。

三是比較兩個內容,從而來選擇哪一個內容適合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主要是爲進一步進一步突出折線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出數量增減變化的特點。

說板書設計

我設計的板書既簡潔明瞭,又一目瞭然,體現了這一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這節課,我認爲學生動手了,但小組合作,討論得還不夠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是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的內容。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有廣泛的應用。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基本性質得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內容的第四單元。而本節課內容是這個單元的最後一節課,主要屬於掌握知識教學。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可以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按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3、教學重、難點

通過舊知遷移新知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理解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4、教法、學法

根據本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爲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難點,按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二、說程序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基於些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後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

9865345874131200398210

2、下面的()裏可以填上哪些數。

32()645≈32萬47()050≈47萬

問:(1)你是怎麼想的?(2)四舍是什麼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課

1、導入新課

(1)、有時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商店買菜,電子稱上顯示價錢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們7.5元,這是爲什麼呢?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需要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一內容.(板書: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講授新課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一個小數根據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說法即小數的近似數,那我們該如何求小數的近似數呢?

生:思考。

師: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同求一個整數的近似數相似,都可以根據"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3、以該同學的身高爲例進行講解保留兩位小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的方法。

4、把課本上的例題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

師:作必要的講解和分析。

5、總結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生齊讀)。

注意: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看第三位是舍還是入。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數,就要看小數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數。

問:1.0和1數值相等,它們表示的程度怎樣?

a、讓學生明確保留一位小數是1.0,原來的準確長度在0.95與1.04之間。

b、讓學生明確保留整數1,原來準確長度在0.5與1.4之間。

即小數保留的位數越多,精確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數1.0,它是一個近似數,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應該注意什麼?

a、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數值,如果保留整數,就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後按"四捨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b、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置裏,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課本74頁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個別上講臺演做。提問其思考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1題。

2、完成課本75頁練習十二的第2題。

3、把下面各小數四捨五入。

(1)、精確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確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兩位小數是()。

(五)、佈置作業。

三、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掌握知識教學,在上課之前自己感覺整節課的設計挺不錯的,開始的分類,由放到收,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而在知識點的獲取時,讓學生主觀發現,分析比較,概括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的設計,總體感覺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的,在結構上,我也注重了前後呼應,使整堂課也顯得比較緊湊。

但是上完之後,我總覺得:學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據“四捨五入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這裏需要學生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去思考,但學生的逆向思維似乎都比較欠缺,這是我對學生在能力上的估計不足。整節課時間比較緊張,後面鞏固練習和課小結的環節有點匆匆過場的味道,與自己曾設想的場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勵性的語言還欠缺,這也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

我覺得通過這一節課我學到了好多,作爲一名教師,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設計課程,要考慮到學生。在今後的日子裏,還得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