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有關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六篇

說課稿 閱讀(6.61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六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分析教綱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第五專題單元的一篇課文. 第五專題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爲中心等不良品質,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成爲受大家歡迎的人。而本課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它向我們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爲紙船和風箏成爲了好朋友,在發生矛盾後,又是紙船和風箏成爲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紐帶,告訴小朋友們在與好朋友吵架後該怎麼去“縫合”友誼,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課文以“情”爲主線,表現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時的快樂,鬧彆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雲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把真摯的友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是學生體驗情感、訓練語感的一篇優秀文本材料。根據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本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2、過程方法目標: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感知課文,通過表演讀,範讀,比賽讀感悟課文的含義。3、、情感態度目標: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松鼠和小熊對友誼的感受。

二、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在朗讀感悟文學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篇課文的動人之處恰恰就在字裏行間蘊含的真情。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感悟小夥伴失去友誼時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還是有難度的。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根據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的個性特點,我嘗試採用體驗教學的方式,通過“讀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體會”,讓學生自主感悟體驗,達到體驗情感,形成語感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始終是學生體驗活動的一個組織者,一個促進者和一個平等對話者。

三、以學生爲主體,安排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爲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時,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複習字詞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了一個到童話樂園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讀準字詞即可順利得到通行證進入童話樂園。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

二、板畫貼圖,進入角色

我首先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童話樂園的概貌,然後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貼到合適的位置,隨後請學生帶上頭飾走進童話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爲後面的學習創設了活潑和諧的氣氛。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鳥的角色進入,拉近了與學生角色的距離。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樂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麼使小熊和松鼠成爲了好朋友,然後抓住3、5自然段進行朗讀感悟訓練,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同時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含義,用角色讀,賽讀,分工讀、配樂讀等方式來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發現的方法來學習“漂”“飄”的特點,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2)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憂傷音樂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誦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自學課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然後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小熊和松鼠的家進行採訪,把小熊和松鼠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興奮

在本部分的教學中,同樣注重的讀的訓練,以學生幫幫讀,教師範讀、齊讀等形式來感受友誼給小熊和松鼠帶來的興奮和激動。

四.文情延伸,生命涌動。

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說和寫的兩個拓展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說一說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後,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第二個練習是把你想對朋友說的話寫一寫。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深對友誼的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以板畫的形式設計板書,既直觀形象,又突出了重點,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選自未來出版社大班上冊藝術領域的內容,活動中根據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進行添畫,學習畫馬的外形。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和繪畫能力的提高。這符合《綱要》中的要求,在支持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畫馬的外形,提高繪畫能力。

情感目標:喜歡畫畫,體驗繪畫的我樂趣。

三、說活動方法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活動中我將使用到觀察法、發現法、演示法,使幼兒能順利的理解活動中的.內容。幼兒的天性就喜歡玩耍,因此爲了滿足幼兒的需求,我在活動的末尾設計了一個遊戲,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到知識。

四、說活動準備

相關活動的卡片若干、遊戲道具、佈置好活動場地

五、說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我會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順利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出示圖片,初步感知接下來,我將出示有馬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大概瞭解馬的外形。

然後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畫馬,在過程中我會對幼兒進行有必要的指導,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體驗遊戲,深化理解通過走“獨木橋”的遊戲,讓幼兒體驗到小馬過河的勇敢精神。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對幼兒講述一些鼓舞性的話語。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清澈的湖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的一篇課文。現就以下兩方面說一說教材。

1. 說教材內容的作用和意義。

隨着21世紀的到來,高科技突飛猛進,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間站相繼興建,新能源不斷開發,然而人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生存的環境正遭到較爲嚴重的破壞,如不警醒,人類終將遭遇滅頂之災。

保護環境,關愛自然從小是做起,從自己做起。就是給我們自己創造良好的生存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到大自然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幅畫要靠我們的雙手來共同描繪。

2. 說教材的內容安排

跟隨着小潔的月光,我們欣賞着藍天白雲,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胸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麪包紙扔進湖裏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清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拽緊了麪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3. 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難點:陪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力求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德的薰陶,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得到昇華。

4. 課時建議:

2課時或2課時以上。

二、 說目標

1.認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欣賞、變幻、展翅高飛等詞的意思。能用……像……練習說句

2. 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促進學生的閱讀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標: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和行爲美的和諧。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 說學情

從二年級已有知識和經驗來看。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比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四、 說教法,學法、

教法:

1.創設情景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課件圖畫,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從而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美好環境的感染。

2.自主探究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識字過程中可採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瀆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成爲學習的主人。

3.朗讀感悟

朗讀是語文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陶冶情操。《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感悟體驗。

4.練習說法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涵。在本課中,我設計了想象說話和句式練習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朗讀感悟學習法。

五、 說教學課程序

1.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前準備:畫環保圖畫。

2. 設計思路:

語文是一門審美性較強的學科,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是一種心靈體操。我想這種美的體操應該是語言文字的涌動,去感悟。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思路:

激趣導入,感知美——初讀課文,尋找美——自主品讀,欣賞美——交流討論,發現美——拓展練說,延續美

3.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美

師激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給大家去看一彎清澈的湖水。(出示課間)清澈的湖水是怎樣的?說一說。感受有情境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老師在問: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帶着喜愛之情齊讀課題,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尋找美

風景美,語言文字更美。引入初讀全文。給難讀的生字做上記號,劃出詞語,多讀幾遍。

交流預習情況,把難讀的字、詞指出來,再把問題拋給學生。鼓勵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互相合作幫助。(課文指出,教師在教給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發現使兒童漸漸學會用喜歡的方法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1.把難讀的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糾正字音。

2.檢查學習情況: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注意把字音讀準,及時評價。

3.表揚學習成果:自學能力多強啊!讀對了這麼多生字和詞語。讓我們隨着小潔盪舟湖上去欣賞如詩畫的美景吧。教師範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把句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和同桌討論討論,說說你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板書:景美)

(三)自主品味、欣賞美

教師請學生來說說找到的句子。課標強調閱讀方法,歸根到底是爲了突出學生閱讀行爲的自補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是單純性,機械的分析,要重朗讀感悟,我依據理念這樣設計:

課件出示,看,那邊的山石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在賽跑。

指名讀句子,比一比誰讀的好,進行朗讀爭星,鼓勵學生樂讀美讀。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個句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說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師板書山石奇特。

在圖上找一找,認一認這些石頭,用動作表演“展翅欲飛”。

再指名讀,讀出有趣,肯定,你完全有資格做小導遊了,爲我們介紹一下其它的山石。

引導說話練習,圖上還有怎樣的山石,積累語言出事出示課件詞語卡、奇峯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奇形怪狀、美不勝收

讀一讀,積累詞語。

合作背誦(師生合作,美美背誦)

1.課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雲,還有變幻的山巒。

讀讀,湖水給你什麼印象?(平靜)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閉上眼睛讀一讀。,感受美麗湖水。

此時小潔的感覺是怎樣的?有感情的讀,我覺的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裏遊。

過渡:小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靜的美,繼續彙報美的句子。

3.課件出示:清澈的湖水裏有許多小魚在遊。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跳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遊人表演。重點能解決“躍”是什麼意思?感受小魚的有趣。結合老師範讀——想象讀——表演讀,多種形式讀,讀中感悟景之美。

4.在音樂中齊讀1——4突然之前自然段。

引導學生欣賞美的風景、感受美的風景。在教學設計中我是緊緊扣住朗讀,瞭解感悟語言文字的美。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說: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

(四)交流討論,發現美。

過渡,山石美、湖水美、魚兒美、人更美,你從哪裏看出來?(板書:人美)

引導學生抓住麪包紙的主線,抓住“剛想”“生怕”“”三個詞語。指名,讀,她在想什麼?(想象讀,想象說話練習)

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現了什麼?讀出“不滿”的語氣。(板書不滿)

小潔把紙扔進河了嗎?找出文中句子,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象在尋找什麼。————她在尋找什麼呢?生:垃圾箱,清潔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五)拓展延續美

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麼呢?(教師要爲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學生個性的表達願望。)

(六) 總結全文

簡述本文大意,讓學生談談學後想法,強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七)說板書

板書是整堂課的教學思路的縮影,是教學的藍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以擬人的手法介紹了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爲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自己結了又大又紅的棗子自高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這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從故事中讓同學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本課是第4單元的第3篇講讀課文,它直接體現了本單元“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一主題思想。所以,在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的同時,要讓學生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領悟課文的深刻含意。

教學重點、難點:依據課文內容和二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本課的重點應該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難點是在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上,真正做到多看別人的長處。

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我將採用“感悟朗讀法、讀書指導法、創設情境法”擴展思維法來組織教學,以讀爲中心,導之以讀,導之以思,導之以說。把讀貫穿整個教學之中。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讀書爲基本的三爲主原則,讓學生運用朗讀質疑討論想象的學習方式,來完成本課的學習。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本課教學我以新課標和誘思探究思想爲指導,以探究發現爲手段,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讀自悟爲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語言,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幾個環節。

(一)觀察圖片,導入新課。

(二)朗讀課文,以讀明理。

下面,我來說說每個環節的具體設計。

1、觀察圖片,導入新課。

爲了課始就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我以學生比較喜歡的圖片入手,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使他們饒有興趣地進入課堂。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今天老師把小柳樹和小棗樹請到我們的教室裏,你們喜歡嗎?來叫叫他們的名字。誰能叫的更好聽?觀察一下,老師寫課題的奧祕。對於說的'較好的同學,給與激勵性語言表揚。接着,老師說:他們很想知道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然後仍學生初步感受課文。

2、朗讀課文,以讀明理

讀是思的憑藉,是悟的前提,是說的準備,是寫的基礎,要內化語言,首先要加強讀的訓練,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不同角色的性格,這篇課文,我採用多種朗讀的方法來讀課文。你能把小柳樹的美讀出來嗎?現在你就是一棵美麗的小柳樹,請你試試等的方式來誘導學生朗讀。

整節課下來,我感覺生字和詞語的鞏固還不是很到位。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學內容:

本課是國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怎樣看待每個人的長與短,是課文的立意所在。課文借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泄氣,也不因自己能借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

說教學目標:

1、正確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2、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2、懂得怎樣看待別人的'長處和短處。

說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什麼?

板書:小柳樹和小棗樹說說兩種樹的特點。

2 、今天小柳樹和小棗樹一起來到了這裏,成爲我故事當中的小主人公。我現在就來讀讀課文,看看學完課文後你喜歡小柳樹還是小棗樹?

【創設情境使學生有興趣讀】

二、朗讀質疑

1、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2、比賽讀課文。指定段落讀,要求:吐字準確、聲音宏亮。3、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4、討論問題。

【鍛鍊學生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

三、朗讀感悟

1、初讀: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麼不一樣?

2、再讀:用不同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3、品讀:讀勾畫的句子,看誰讀得好。

4、選讀:小柳樹和小棗樹除了長得不一樣以外,還有什麼不同?從哪兒看出來的?找出來讀一讀。

5、賽讀: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說的話,體會他倆有什麼不一樣。 ⑴、當小柳樹吐綠、發芽兒、長葉之後,他看着小棗樹說了些什麼?態度怎樣? “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喂,小棗樹,你怎麼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樹怎樣?— 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⑵、當小棗樹結滿棗子,大家在樹下品嚐棗子的時候,小柳樹是怎樣想的?讀一讀。小棗樹責怪、取笑他沒有?而是在小柳樹一再追問下她纔開口。讀一讀小棗樹的話。“你雖然不會結棗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發芽長葉,比我綠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葉晚。再說,你長得也比我快,等你長大了,人們在樹陰下乘涼,那有多好啊!” 小棗樹怎樣?— 寬宏大量,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6、評價讀:小柳樹前後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說說你的根據。7、分角色朗讀全文。

【在品詞品句中理解課文,知道小柳樹和小棗樹不同的生長特點,通過小柳樹和小棗樹的語言進行朗讀,體會它們性格的不同,通過比較明白小柳樹前後表現不同。】

四、實踐活動

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提醒。

五、課堂總結

1、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嗎?

2、小柳樹和小棗樹各有長短,我們要正確看待每個人的長與短,才能成爲一位受人尊敬的人。

3、根據這篇課文的內容,你能不能用一組成語來告誡大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課的內容。本文敘述了夏日裏,薩沙一家到郊外去度假。恰逢暴雨,年僅四歲的小薩沙在家人的影響 下,把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雖然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裏行間,卻蘊 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滲透了“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強者”的文本價值觀,又飽含着“保護弱小者”這樣的信念情感,更體現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義,發人深 省,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

圍繞國小中段教學的訓練重點,並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能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同時以句型轉換、比較、標點符號的使用爲訓練手段,進一步理解句子所飽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的強者”,並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弱小者”。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爲: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薩沙和媽媽的對話,從而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的強者”,並引導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弱小者”。

二、說教法:

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我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由於本文是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篇章,在教學中,我主要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近乎文本的真實情景,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 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第一,我通過創設情景對話,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在暴雨來臨危急之時,自己是甘當弱小者,欣欣然去接 受雨衣,還是勇當強者,把雨衣讓給別人?從而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強者”的人生價值觀。第二,我通過創設實際生活畫面,把學生由文本引入生活, 引導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保護弱小者”,使學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啓迪。

2、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文中的重點句段,加 深對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誦讀中,學生不僅深入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在情感體驗中受到美的薰陶,把三維目標落實到每一 個孩子身上。

3、基礎技能訓練法:教學時,我主要抓住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特別是薩沙的三句話。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基礎上,以句型的判斷、轉換、比較和標點符號的運用爲訓練重點,使學生體會到薩沙的不解、不甘與自豪;同時受到思想的薰陶,引發心靈的碰撞。

三、說學法:

讓學生充分自讀,是有效開展語文學習的基礎,而邊讀邊思、邊讀邊畫則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自主閱讀,着重進行基礎技能訓練,交流思想,把讀、練、說、寫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四、說教具: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主要在於:形象生動逼真、聲色直觀感強,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情景教學更加逼真,更能煽動學生的情感,有助於學生對文章思 想、人物情感的體悟。同時也爲教師節約時間,留下更多的教學空間。當然,多媒體並不是利用得越多越好,而是適時、恰到好處地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其功效,達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於事無補。】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由“弱小”引入新課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緊扣文眼“弱小”,首先通過展示街頭乞丐的畫面,來激發學生的同情心,爲學習課文設下感情基調。接着過渡,引出課題。然後點燃學生的學習望:“我”是誰?“弱小”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課堂創設的感情基調與文本基調一致時,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其次,以質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速讀課文,理清脈絡

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2、自讀雨前部分,瞭解事情的開端。

雨前部分向我們介紹了什麼?由於雨前部分比較淺顯,在教學時我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學與合作來完成。

【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由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到了解事情開端的自我體驗感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同時有利於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三)、品析雨中部分,體悟感情,滲透思想教育。

1、多媒體播放電閃雷鳴,大雨如注的場面。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此時此刻,如果只有一件雨衣,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由於當代孩子受庇護太多,依賴性強,自我爲中心較重,不懂得感恩,更別說是關愛他人。所以我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讓學生身臨其境,再現自己的思想,爲與下文薩沙的對比埋下伏筆,引發思想碰撞,震撼心靈。】

2、過渡,多媒體展示薩沙與媽媽的對話。(去掉標點的,並要求學生合上課本)

①自由朗讀,試着給它加上標點。

【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對句意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出判斷的。憑着學生的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完成,有利於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落實“雙基”的訓練。】

②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加深感受。

主要是從語感上幫助學生對句型的判斷,促進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③着重抓住薩沙的三句話,判斷其句型,訓練句型的轉換,並通過句型的對比,體會句子飽含的思想感情。

④練習鞏固。

⑤反覆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

【從句型的分辨、句型轉換對比,標點符號的運用,從而真正落實“雙基”訓練。憑藉讀中感悟,引導學生交流與判別,從中體會句子飽含的思想感情,有利於促進學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3、聯繫生活,拓展思維,昇華感情

①討論:在雨衣傳遞的過程中,跳過了託利亞。你猜猜,託利亞是怎麼想的?

藉助文本插圖,引導學生從人物表情上揣摩人物的心理。進而從側面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②交流:薩沙的身上有着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③拓展:多媒體展示真乞丐和僞乞丐的畫面,你有什麼話想要對他們說嗎?

【馬丁曾說:“沒有引發任何行動的思想都不是思想而是夢想。”所以說思想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認識與觸動層面上的話,那只是瞬間的、沒有效應的;只有引導學生由思想觸動到指導行動這個層面上的教育才真正是思想教育。】

(四)、複述鞏固,結束課堂

【複述是對學生概括能力培養的一種形式,同時又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一定的概括能力是爲他們升上高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六、說板書:

板書是文章思想內容的高度濃縮,應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我的板書力求達到這樣的效果:語言簡潔,條理清晰,把握重點,表明中心,便於學生理解。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讓雨衣:爸爸

媽媽 → 薩沙 → 野薔薇

爭當強者,保護弱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