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關於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範文集錦十篇

說課稿 閱讀(1.86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範文集錦十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勤勞勇敢,他們都是中國人。

2、主要從服裝上嘗試辨認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四個民族,瞭解他們的主要生活習慣及居住地。

3、培養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準備】

1、課前豐富有關地理知識與音樂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國地圖,四個民族娃娃(彩色圖片),居住地標記(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圖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掛圖,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中國地圖,複習兒歌“中國地圖”,鞏固以前所學的地理知識。

2、讓幼兒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

第一次嘗試: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請幼兒說一說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圖上的什麼位置?

幼兒討論。

3、出示朝鮮、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四個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們居住在“大公雞”的什麼地方,並將民族娃娃與他們居住地的標記貼在地圖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並出示掛圖,認識四個民族的服飾特徵並瞭解其生活習慣。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讓幼兒通過觀察、討論,瞭解蒙古族人的服飾特徵與主要生活習慣。

第二次嘗試:幼兒觀察討論蒙古族人穿什麼樣的衣服?他們的服飾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愛好什麼?……

(2)出示蒙古族的掛圖,深入引導幼兒觀察,並能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其服飾、生活、樂器等部分特徵。然後由老師小結,加深幼兒印象。

教師小結:蒙古族人身穿長袍,斜開衣襟,頭上扎着頭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間束絲帶,腳穿皮靴。他們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爲生,住在可以隨拆隨搭的蒙古包裏,他們愛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歡唱歌、跳舞、彈馬頭琴。

(3)用同樣的方法,介紹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

2、利用投影片,組織添色遊戲“爲民族娃娃穿花衣”,讓幼兒再辨認不同的民族服飾及居住地,鞏固所學知識。

遊戲規則: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爲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飾,然後請小朋友辨認所出示的民族娃娃並送到相應的佈景下。(在教室四周準備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園的佈景)

3、欣賞四個民族的音樂,嘗試創編民族舞蹈。

第三次嘗試:幼兒根據平時的知識與上課的認識邊聽音樂邊跳舞,區別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風格,鼓勵幼兒創編。

三、結束部分

1、培養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幾個少數民族,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中國人,我們五十多個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勞動,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

2、(放映民族大團結的投影片),幼兒隨音樂自由舞蹈,結束。

【說課稿】

我選擇的是一節常識課,如何擺脫枯燥、單調的形式,讓幼兒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識、開闊眼界,我便在活動的設計、教具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動腦筋。

具體地說,認識少數民族這樣一節常識課,大體可以分爲三部分。

開始部分主要是利用幼兒的以往經驗,從複習兒歌認識中國地圖開始,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重點是讓幼兒知道除了漢族外,其他的各個民族都是少數民族。教師用意在使幼兒理解民族大團結),引入本課的具體內容,(請來四個做客的民族娃娃,讓幼兒猜一猜他們來自哪裏,客人說出自己從哪裏來)認識四個民族在地圖上的大概位置。這樣通過大地圖(中國)→許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課題,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基本部分是讓幼兒認識各民族的服飾特徵與生活習慣,通過認識、鞏固加深幼兒印象。可以先讓幼兒觀察幻燈片,由教師的導語讓幼兒嘗試,進一步仔細觀察掛圖,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由教師小結,由此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然後是複習鞏固,通過自制幻燈片的添色遊戲,調動幼兒興趣,快速辨認並參與遊戲,這樣幼兒既動手參與了遊戲、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複習了新課。最後爲了豐富知識,讓幼兒大致瞭解他們的音樂及舞蹈,這樣滿足孩子愛唱愛跳的慾望,培養音樂的感受力及欣賞、創編的能力,老師應跳出各民族的舞蹈風格,用情緒與動作感染幼兒,活躍課堂氣氛。

結束部分既要與開頭呼應,又是全課的“點睛之筆”,再一次理解“民族大團結”的含義,通過淺顯的講解與歡快的動作,讓幼兒感受“團結”、“歡樂”的.氛圍,由此完成教學目的。

環境創設能夠吸引幼兒,活躍課堂氣氛。我首先引導兒童在地圖上找位置,複習所學過的地理知識,也可以爲以後的學習打基礎。其次在認識幾個民族時我運用幻燈片與圖片相結合,因爲一組反映一個民族的幻燈片內容雖然豐富、認識全面,但細節不夠突出需要圖片的補充認識。最後在課中游戲時,需要彩色的民族娃娃,居住地的佈景,這樣才能吸引幼兒參與遊戲,複習知識,並且加深印象。

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我選擇了“嘗試教學法”,因爲通過平時的實踐我認識到孩子先說先做、多動手、多嘗試比老師教一句幼兒跟一句效果會好得多。這節課讓幼兒三次嘗試,首先說一說四個民族在地圖上的什麼位置居住,因爲孩子在幼兒園、家庭、社會不時地會聽到、看到、學到一些知識,讓幼兒說可以滿足他們表達的慾望、激發他們以後有求學的情趣。其次通過觀看幻燈片、觀察圖片,幼兒第二次嘗試,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與表達能力,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最後讓幼兒第三次嘗試,欣賞不同民族的音樂後,創編舞蹈,培養了幼兒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鑑賞力。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認識少數民族的社會活動,主要通過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萌發幼兒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引導幼兒在比較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處中,促進幼兒觀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民族。

通過課後自己的反思,這次活動孩子已經很好的掌握了兩個少數民族的名稱。認識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服飾,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知道他們是我國的少數民族。整個活動幼兒的興趣都很高,通過圖片讓幼兒直觀的認識、瞭解了維吾爾族和蒙古族。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大班音樂,內容是打擊樂:拔根蘆柴花。這是一首江蘇民歌,樂曲分爲三個樂段,A、C樂段多以八分音符爲主,而B段運用了十六分音符給人以跳躍的感覺。因此整首樂曲節奏明朗,具有活潑歡快的情緒色彩。

教材的知識點有兩個:

1、幾種常見的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2、認識蘆柴花。

根據幼兒演奏打擊樂器能力的發展所指出的:開展節奏樂教學必需要有幼兒能演奏打擊樂器的基礎。也就是說要讓幼兒掌握樂器的名稱,會識別樂器的音色,初步學習演奏樂器的正確方法和姿勢。那麼,這個教學活動中使用了大鼓、串鈴、鈴鼓、碰鈴、園舞板五種打擊樂器,作爲大班幼兒在中小班的時候已經接觸過這些打擊樂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礎,能比較容易的掌握這一知識點。第二個知識點是認識蘆柴花,這首樂曲的名稱就叫《拔根蘆柴花》,那麼幼兒就有必要認識瞭解什麼是蘆柴花。在課前我就啓發幼兒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蘆柴花就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蘆葦,當地人叫它蘆柴,蘆柴花的顏色多爲白色。通過幼兒的主動參與,激發起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和要欣賞這首樂曲的興趣。這兩個知識點在整個知識結構中處於基礎地位,是整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

根據打擊樂器教學的任務所提到的:要發展幼兒對演奏樂器的興趣,使幼兒在演奏樂器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快;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節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愉悅,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確掌握2/4拍節奏,奏提高幼兒的音樂理解力、感受力,培養節奏感。

3、知道這是一首江蘇民歌,引導幼兒初步嘗試學習分聲部打擊樂器。

教學重點是:熟練掌握2/4拍節奏並能使用打擊樂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點的依據是:節奏樂顧名思義就是節奏練習,它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幼兒能正確地識別音樂的強、弱拍,知道應該在不同的強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擊打擊樂器。這首樂曲主要的節奏型是XXX,變化節奏是XXXX和XO,最後結束句的加強是XX。整個教學活動都圍繞着這些節奏型和打擊樂器的正確使用開展的,因此把這一點作爲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教學難點是:幼兒能與指揮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協調的演奏。難點制定的依據是: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經常以自我爲中心,那麼幼兒在音樂活動通過演奏很容易獲得獲得了自我滿足感和勝利感,也能非常樂意的地進行了自我表達。可是在集體演奏中能忽略個體的意識,去服從集體的需要對幼兒來說比較難,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協助經過自身的努力才幹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二、教學方法

依據綱要的精神:音樂教育不是用說理的方法,而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陶冶情操,豐富幼兒感情,啓迪幼兒智慧,培養良好的個性。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採用操作嘗試法、感受體驗法和啓發聯想法。

第一種操作嘗試法,這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是在自由觀察、積極探索中進行學習的。而採用的。運用在引導幼兒學習掌握節奏型的環節。教師將節奏型的圖片提供給幼兒,(操作演示教具)小朋友們可以進行自由的選擇探索,通過看看說說、拍拍打打,引導幼兒看懂節奏譜並能用運用身體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優勢就在於它的靈活性,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別,突出了新綱要的精神,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裏自主的學習,讓教師真正成爲了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之間堅持一種積極的互動狀態。

第二種是感受體驗法,就是引導幼兒運用聽覺、視覺、運動覺等感觀,不時地感受樂曲和其節奏。這是因爲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4至6歲幼兒肌肉的協調能力發展了,小朋友們更有興趣去進行節奏活動中空間與動作的體驗。幼兒通過親身地去感受體驗才幹真正理解樂曲的節奏與性質。首先我引導幼兒充沛運用聽覺,激發幼兒展開想象去感受體驗樂曲的性質。其次,引導幼兒運用運動覺、視覺和聽覺進行節奏的感知。我將每種樂器都配上相應的身體動作:大鼓——跺腳、串鈴——拍手、鈴鼓——拍腿、碰鈴——拍肩、園舞板——拍頭。(邊出示教具邊講解)這種身體運用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律動,讓幼兒易於理解接受。最後,在集體分聲部演奏時,引導幼兒充沛感受集體演奏的效果,體會到集體演奏的和諧與快樂。從而增強了幼兒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合作精神。

第三種是啓發聯想法,因爲音樂自身就給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會帶給人無限的聯想和想象。這首樂曲活潑愉快,雖然幼兒沒有到過江蘇水鄉,可是會令幼兒聯想到其他令人興奮愉快的事情。引導幼兒將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通過打擊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完成打擊樂教學的任務之一。幼兒學習用打擊樂器來表達對某種情緒的嘗試。

這三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做到了動靜交替。注意發揮了音樂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一、說教材

《我的幸運一天》是一本出色的、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繪本,從內容上看繪本選取了兩個幼兒十分熟悉的動物形象(小豬和狐狸),生動幽默的闡述了一隻糊里糊塗的小豬居然認錯了門,把狐狸的家當成了小兔子的家,但他臨危不懼,最後運用自己的智慧虎口脫險的過程。從畫面上看繪本,正文是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鮮活的畫面來組成,以暖色調來烘托喜劇的效果,文字不多,簡潔明瞭,而且繪本中畫面的結構安排、細節的繁複、造型的設計都是圍繞孩子閱讀的感覺來設置的,是連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十分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這正體現了指南中語言領域的要求,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圖文並茂的圖畫書很感興趣,能較好的接受和理解內容豐富、表現手法複雜的故事,並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表達的能力,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挑戰性的、幼兒感興趣的繪本閱讀活動《我幸運的一天》。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貫徹指南精神,對活動從認知、能力與情感態度三個難度出發,確立了一下目標:

1、閱讀繪本中畫面及人物情態,初步理解會本內容感知“幸運”一詞。

2、感受繪本的風趣幽默,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3、知道於是不慌張,要積極的想辦法。

在這裏目標具有三維性,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體可操作。本次活動我把閱讀繪本中的畫面及人物情態,初步理解會本內容爲活動的重點、難點是感知和理解“幸運”一詞,並預設各教學環節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客服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教學方法是一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本次活動中,我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繪本閱讀的特點,由始至終貫穿了直觀演示法,通過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使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並通過多樣性、開放式的提高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活動中我還運用了猜測討論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開拓幼兒的積極言語,最終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說教法,指南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整個活動我遵循了幼兒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預設運用一下學法幫助幼兒學習: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化閱讀中使幼兒藉助表演、遊戲來了解繪本中的角色、感受繪本內容、體驗其中的樂趣。

觀察法:觀察法是幼兒通過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察直接獲得印象。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習慣,在看的基礎上,幼兒纔會想說、有話說、說得生動。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爲幼兒準備了繪本《我的幸運一天》,並精心準備了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來提高閱讀活動的有效性。

五、說教學程序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形式是老師以多樣形式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不僅要預設老師的講嚮導,而且要預設幼兒的學、思、陳。

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流程:

一、激趣引題;

二、師幼共同閱讀和理解繪本的內容和含義;

三、導入懸念,激發繼續閱讀的興趣,並做到各環節之間的相輔相承、有機結合。

下面我詳細說明整個教學活動的程序:

環節一介紹繪本中的角色,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的教學活動,對組織這次活動來說,一個有創新、新穎的導入,能大大的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懸念來導入的形式。懸念1、故事中角色,我設計提問,狐狸是一種怎麼樣的動物,小豬又是一隻什麼樣的動物,小豬和狐狸碰到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從而引出繪本《我的幸運一天》;懸念2、今天會是誰的幸運一天,請幼兒說一說什麼是“幸運”,猜猜繪本故事中誰會幸運,在這裏初步讓幼兒感知“幸運”,並自然引出下一個環節。

環節二師幼共同閱讀,理解繪本內容和含義。

在這一環節中,我結合課件與幼兒一同閱讀,教師導、幼兒閱,師幼開展積極的互動討論,幼兒和幼兒之間開展交流合作。分四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從開始,狐狸把小豬抓起來的幾個畫面,讓幼兒覺得狐狸真的非常的幸運,也爲小豬的走錯路、敲錯門感到緊張,併產生狐狸會不會把小豬吃掉的懸念,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幼兒閱讀和了解故事情節發展的願望,在這一部分中,我通過層層設想,引導幼兒畫面細節的觀察,如:當小豬看見開門的是狐狸,小豬是什麼反應?嚇到了、害怕、驚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流汗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可憐的小豬會說些什麼?這時候狐狸是什麼樣的心情?他是什麼表情?鼓勵幼兒大膽的用語言表述,同時請幼兒個別和集體模仿,小豬和狐狸鮮明的對比神態、動作、語言等,加深幼兒的印象,增強對作品開始部分的感知。

第二部分,共分三個層次。層次一、狐狸給小豬洗澡;層次二、狐狸給小豬做午餐;層次三、狐狸給小豬按摩。在這個環節中我有效地運用設疑、插向、推向等方式,層層遞進,推動活動的開展,不斷激發幼兒對作品內容的好奇和探索。

層次一,狐狸爲什麼要給小豬洗澡?他是怎麼給小豬洗澡的?猜猜小豬會說什麼?

層次二,猜猜狐狸爲什麼要給小豬做午餐?小豬會說什麼?幼兒討論後,教師可用生動的語言,完整的講述畫面的內容。

層次三,狐狸是怎麼給小豬按摩的?推推這、拉拉那,全身上下又捏又敲,小豬感覺怎麼樣?狐狸給小豬按摩後,他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讓幼兒視線始終集中在精彩的畫面情節的變化上。從一開始小豬的害怕到後來的沉着應對,同時通過遊戲、表演等方式,請幼兒輪流扮演狐狸和小豬,互相按摩,讓幼兒體驗接受別人按摩的舒服的感覺和給別人按摩的辛苦勞累,豐富相關的生活和情感體驗,使幼兒視、聽、觸等各種感官參與,在集體遊戲的過程中,感受角色扮演的樂趣,逐漸瞭解角色的不同心理變化,小豬即在拖延時間做逃跑打算,而貪婪的狐狸呢?則爲烤豬肉更美味而不辭辛苦,此處內容的理解爲後面教學環節的深入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這一過程是整個教學活動解決的重點、突破的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第三部分,圍繞小豬能否逃脫展開討論、推測。請幼兒看最後一頁,揭示小豬有沒有逃脫這個結局,並設向,你覺得今天是誰的幸運的一天,爲什麼這麼認爲?使幼兒感受到情節轉變的喜劇效果。

第四部分,通過回憶繪本的內容、感受繪本的風趣,進行經驗的提升和遷移,我預設提問:你覺得繪本里面哪裏最好玩、最有趣?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一頁進行討論,你從這下看出,小豬是一隻怎麼樣的小豬,狐狸又是一隻怎麼樣的狐狸。經過這次走錯路、敲錯門的教訓,小豬回家後還做一件怎麼樣的重要的事?他爲什麼要畫地圖?地圖在我們生活當中有什麼用處?進行經驗的遷移,讓幼兒知道在生活中要遠離危險,如果遇到困難和危險也要像小豬一樣動腦筋、想辦法。

環節三結束部分導入懸念,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並沒有讓幼兒完整的讀完,而是導入懸念,如果你想知道小豬是怎麼樣逃出狐狸家的,那就到繪本里找警察吧。從而激發幼兒再閱讀的興趣。

我在本次活動中,對幼兒閱讀的畫面進行了合理的篩選,因爲閱讀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不是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優秀的繪本就是百看不厭,可以反覆閱讀、精讀。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製作集畫面、音樂、對話爲一體的動畫課件,讓幼兒觀看,還可以生成很多活動,如:看、說、畫、創編、表演等等,放到課後延伸部分,讓幼兒在閱讀區域中與繪本充分互動,感受文學作品中精確生動的語言,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每天晨間鍛鍊,是孩子們一日生活中最喜歡的環節之一,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地觀察,發現孩子在自由選材料結伴玩的過程中,雖然他們友好合作,大膽嘗試,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例:單腳跳、雙腳跳、平衡等。但是,助跑跨跳幾乎沒有小朋友想出來嘗試過。《指南》中也指出要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跑、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根據上述情況,針對大班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設計了《小鹿搬家》這個活動,通過讓每個孩子親身扮演小鹿角色來練習跳的能力、通過經編筒與嗎,木板的組合拼搭成障礙物,使跳躍的難度逐步提高,並相處不同的跳躍方式,讓孩子們在趣味的`活動中輕鬆自然的讓孩子們學習助跑跨跳。

二、說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動作發展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釐米以上的障礙物。

2.鼓勵幼兒能互相合作地用經編筒拼搭出各種高低不同的障礙物。

3.逐步鍛鍊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於嘗試的精神。

三、說活動重點與難點的確定:

從活動目標和幼兒動作發展的實際出發,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爲: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釐米以上的障礙物。難點預設爲:逐步鍛鍊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於嘗試的精神。

四、說活動準備:

利用本地廢舊材料經編筒(長、短)、木板

五、說教法: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將主要採用:觀摩示範法、合作探索法、語言激勵法來組織教學活動。另外,我打算向幼兒採用:遊戲法、練習法、競賽法、發現法、合作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的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一、說教材

4――5歲的幼兒正是對周圍環境充滿着好奇的年齡,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伸手去摸、去拿,喜歡動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根據新《綱要》“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的目標並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設計了社會活動《我有一雙小小手》。手是熟悉的、直觀的、形象的,幼兒通過熟悉的手來學習外形特徵和功能,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對手有了新的認識及較全面的瞭解。熟悉的就是幼兒感興趣的,才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這就達到了培養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還能起到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幼兒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培養幼兒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抓住這一契機,教育幼兒勤洗手、講衛生,從小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在選材方面注意情趣性、遊戲性及適時教育,利於幼兒瞭解周圍事物,給予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要求,根據教材的內容及我班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認知、能力、良好習慣等方面的目標,活動目標設定爲: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後,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善於動腦、善於發現。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教育幼兒講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3、豐富詞彙: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根據目標將重點定位於:正確說出手的特徵,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難點定位:手的功能,通過遊戲活動等讓幼兒瞭解手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

三、說活動準備

“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各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這是新《綱要》另一目標。孩子們非常喜歡區角活動,爲了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我就利用區域活動角,讓幼兒到喜歡的區域進行操作,既有寬鬆的空間又有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感知了手的功能。

四、說教法

1、遊戲法: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2、直觀法:用自身最熟悉的手來認識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用遊戲的形式數手指,知道一隻手有五個手指頭;比一比:手指的長短、粗細,最小是小指,最粗短是大拇指。孩子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瞭解了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的,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3、鞏固法:區域活動區是孩子最喜歡的區域,讓幼兒自由操作、發現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遊戲之中,很自然的知道手的特徵和功能。

4、延伸法:我有一雙能幹的手。讓孩子幫助他人做一件好事,既培養了孩子的良好品質,又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還可以讓幼兒在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的前提下,體驗快樂的愉悅,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中班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激發興趣――探索嘗試――遊戲交流――體驗快樂

1、以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豐富詞彙: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2、採用直觀教學法,讓幼兒把自己的小手伸出並與同伴相互觀察、討論,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比較手指的長短、粗細、最長的叫什麼?最粗短的又叫什麼?每隻手指頭還長着什麼?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此環節爲幼兒創設了寬鬆的氛圍,又體現了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一環節是根據目標重點定位:正確說出手的特徵,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設計的。

3、讓孩子在最喜歡的區域自由操作、探究,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遊戲之中。很自然的知道手的'特徵和功能。這樣設計,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這樣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愉快、感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語言表述能力、交流願望,又複習鞏固了所掌握的知識,感知了手的功能。着一環節的根據難點定位:手的功能,通過遊戲活動等讓幼兒瞭解手是身體重要的一部分來設計的。

六、活動延伸

讓孩子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採用這活動延伸的形式,既培養了孩子的老好品質,又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

七、活動效果預測

通過觀察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達到了科學領域的要求;讓幼兒到區角自由的活動,去觀察、去操作、去交流達到了語言領域的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達到了社會領域的要求;適時教育活動,又讓孩子們明白了要勤洗手、講衛生,這是健康領域要求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此活動充分體現了教育目標的綜合性。

八、教案

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後,體驗幫助特熱的快樂。

2、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善於動腦、善於發現。結合當前甲型“H1N1”和手口足病,教育幼兒講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3、豐富詞彙: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準備:活動區域的材料投放及環境的設置尤爲重要,所以要在課前準備豐富的材料。

過程:

1、猜謎語:

五個兄弟,

生在一起,

有骨有肉,

長短不齊。

(打身體一部位)

自然引出主題後,提問:說一說你的小手有什麼?(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豐富詞彙:手掌、手背、手心、手指、指甲。

2、比一比:

一隻手有幾個手指頭?讓幼兒比較手指的長短、粗細、最長的叫什麼?最粗短的又叫什麼?附小兒歌:

大拇哥,是老大;

二拇弟,是食指;

三姐姐,是中指;

四小弟,無名指;

小妞妞,是小指,

十個指頭排排站,

我的小手最能幹!

3、說一說: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還可以幫助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知道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要愛護手。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4、此環節爲幼兒創設了寬鬆的氛圍,又體現了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孩子在喜歡的區域自由操作、探究、體驗、交流,將認識滲透到具體形象,有趣的活動遊戲之中。這樣設計,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這樣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愉快、感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語言表述能力、交流願望,又複習鞏固了所掌握的知識,感知了手的功能,完成了所定目標。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了激發;探索的主動性得到了提高;探索的求知慾望也越加強烈。

九、活動延伸

讓孩子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採用這活動延伸的形式,既培養了孩子的良好品質,又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達到鞏固認識手的功能。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一、說教材

在孩子們的眼裏,大自然的花花草草是那樣的漂亮神奇,沒有善惡之分。孩子們生活的周圍永遠都有花草樹木的陪伴:春天,公園裏觀賞各種各樣開放的鮮花;夏天,在綠蔭底下乘涼;秋天,一起撿落葉;冬天,給小樹穿上棉襖……所以,孩子們喜歡花花草草,也願意瞭解它們,對大自然充滿着好奇和探索的慾望。

世界上的植物有很多種,而每一種植物又都有着自己獨特的地方。植物們在外形、生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許多的不同。由於環境資源的破壞,有的植物繁殖過多,而有的植物又瀕臨滅絕……在這樣一個廣闊的植物世界之中蘊涵着多種多樣的教育價值。

大班幼兒對植物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幼兒已經初步認識了園內的各種花草樹木,但是,幼兒的有關植物的知識和經驗是零散的,需要教師給予孩子們歸整和梳理,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個有關植物的比較完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熱愛整個世界,熱愛整個地球的美好情感。這纔是一個完整兒童、完整人的基本素養。通過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探索、討論等等,大膽表述對植物世界的認識,發現植物之間的不同,探討植物的獨特之處,瞭解植物世界和我們人類世界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激發幼兒熱愛植物和保護植物的美好情感。

在《奇特的花草》這個活動中,我着重解說一下植物的自我保護。因爲我認爲,植物的自身保護與它們的生存環境和它們各不相同的.外形特徵有着很大的關聯。另外,如今對獨生子女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植物的自我保護教學活動的開展恰恰可以激起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基於教材的綜上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目標。

1、瞭解植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植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係。

2、能把觀察到的植物的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探索植物世界奧祕的興趣,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1)(2)綜合了認知和能力兩方面的目標。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所以重點目標定位在認知和能力兩方面。其中“知道植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係,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因爲幼兒能夠對植物的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進行分析分類,這是更高層次的。

目標(3)是社會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植物世界奧祕的興趣,同時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科學能力的培養、主動探索的經驗獲得和對事物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體驗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說活動準備

只有瞭解了幼兒原有的經驗,才能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所以以下兩經驗是這

次活動的成功開展的有力保障。

1、知識準備:

認識各種植物,對各種植物感興趣,通過看書、看錄象、問成人的途徑對植物保護自己的方式有所瞭解。

2、物質準備:

(1)、玫瑰花

(2)、錄象:“植物的自我保護”

3、植物的圖片、標記、白紙、筆

四、說教學方法

爲實現本次活動目標,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調查問卷法、語言討論法和遊戲法

1、調查問卷法:

教師鼓勵幼兒運用調查、分析、討論和統計的方法獲得各種植物保護自己的方法,並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

2、語言討論法:

在教學活動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對植物自我保護方法的分類時,我就引導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植物的自我保護方法。

3、遊戲法:

通過“會保護自己的植物”的遊戲,進一步使幼兒通過競爭性的遊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爲主動,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同時,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教師做到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在各自不同水平上有所提高。

五、說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對花草保護自己產生興趣。

1、出示玫瑰,這是什麼?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它有什麼特徵?

2、原來玫瑰的身上有刺,你知道這個刺是它用來做什麼的嗎?

3、小結:爲了防止人們來採摘它,玫瑰的身上長滿了刺,這個刺是它用來保護自己的。

(這一環節通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導入課題,同時調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共享調查問卷

玫瑰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想辦法保護自己,你們已經對其他植物的自我保護進行了調查,請你們拿出來和好朋友說一說。

(這一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展示並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

(三)、集體討論分析,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花草進行分類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對自己的調查進行大膽表述,同時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花草進行分類,邊分類邊出示標記和幼兒共同記錄,共分爲以下幾種保護方法:

1、放臭氣:菸草、水毒芹

2、身上有有毒物質:絲蘭、龍舌蘭

3、身上有刺:金銀花、月季花、薔薇花、玫瑰

4、擬態:圓石草、角石草

5、小結:植物們也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依靠自己的氣味,有的依靠自己身上長刺,還有的利用擬態來保護自己。這些植物真能幹!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和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表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它們的相同。通過表述、操作分類、分析探討、記錄等方法,使重點得以突破,難點目標進一步解決。)

6、觀看錄象“植物的自我保護”在觀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仔細觀看並幫助幼兒驗證自己的調查分析。

(在此環節中,通過直觀的錄象觀看,幫助幼兒驗證自己的調查,充分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重難點目標也得以突破提升。)

(四)、鞏固遊戲:會保護自己的植物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叫“會保護自己的植物”,當老師出示植物的保護方法的圖示後,請你們找一找哪個植物用的是這個保護方法,然後學一學它保護自己的動作,看看誰找到的速度最快。

(利用遊戲的形式,,進一步使幼兒通過競爭性的遊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爲主動,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五)、“我的自我保護”

植物們都想辦法來保護自己,我們小朋友能不能爲自己想象創造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然後在紙上畫下來。

(此環節運用繪畫這一表現方式,鼓勵幼兒想象創造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最終使活動目標得以深化,並回歸生活。)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向同學們傳遞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點:

一、讓幼兒瞭解剪紙這一民間藝術之美,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瞭解剪紙藝術悠久的歷史,以及它的產生髮展同古代的風俗的直接關係,人們用它作爲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

二、剪紙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北方的剪紙粗獷樸拙,南方的剪紙精巧秀麗。剪紙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誇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着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基本瞭解剪紙的發展歷史。

2. 中國民間剪紙種類及其造型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幼兒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2.平面圖形的想象力和提高編輯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激發幼兒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

2.使幼兒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重點了解和掌握剪紙不同類別造型的藝術形式,培養幼兒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

剪紙作品的內涵及創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教具準備】

1.剪紙藝術的PPT課件

2.剪紙作品

3.國寶檔案——剪紙的歷史

4.剪刀、刻刀、蠟光紙

【學具準備】剪紙用的刀具及紙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打開多媒體課件,並宣佈上課。

二、導入新課

讓幼兒欣賞一組剪紙的作品,並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纔我們欣賞了一組風格各異的剪紙作品,剪紙有哪些形式種類,有什麼藝術特徵呢?今天我就帶領着大家進入剪紙的藝術天地。

三、講授新課

(一)、剪紙的起源及其藝術風格

1.什麼叫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採用剪、刻、鏤的技法在紙張上創作出

來一種民間的藝術。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

2.剪紙的發展及用途

剪紙是中國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爲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和普及。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唐代剪紙——紙花唐代剪紙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

宋代剪紙——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爲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並出現專業的剪紙藝人。

明清時期剪紙——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等),也可爲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爲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3. 剪紙的藝術風格

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爲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

(二)、剪紙的種類及其應用

剪紙的種類極其豐富,用途十分廣泛。作爲民俗文化的載體,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窗花——張貼用,喜花——擺襯用,鞋花——刺繡底樣用等。

(三)、剪紙的藝術形式

剪紙的藝術形式多樣具體大致可分爲:單色剪紙、複色剪紙。

1.單色剪紙

單色剪紙就是用一種單一顏色的紙張來剪製作的剪紙作品。

2. 複色剪紙,又稱爲彩色剪紙。是以數張彩紙分剪後剪拼貼成圖;或以白紙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種顏色;或先剪成主版,襯以白紙後再染填上各種顏色。細分可爲:

(1)襯色類,先用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做成圖,再以彩紙爲襯

(2)套色類,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紙貼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將畫稿所需的各色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沿稿線以次剪成,擇取一張爲主版,貼裱在襯底上,再將其餘的部分添貼在主版之上。

(3)拼色類,即分別用色紙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圖樣貼裱在襯紙上;或見各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依稿剪成,吻拼於襯紙上。

(4)染色類,即用易於浸漬的白紙或淺色紙剪成各種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顏色;或先將紙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類,即先用黑色紙或深色紙剪出主版,裱貼在白紙上,再依稿填塗各種顏色;或用白紙剪成主題形象,裱貼後再填染所需顏色;也有先填色而後剪做的。

(四)、剪紙的製作方法(單色剪紙)

1.剪紙工藝常見手法:

陽刻: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

陰刻: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部分。所以陰刻剪紙的特徵是它的線條不一定是互連的,而作品的整體是塊狀的。

2.剪紙的製作步驟

(1)起稿

用鉛筆在紙上勾畫好剪紙稿。可先畫出大樣,在剪制過程中再即興發揮,進行二度創作;也可事先設計出精稿,然後再依稿剪制。有

經驗的民間藝人往往擅長“隨心剪”。不用起稿,便可開剪;剪時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2)訂紙

將樣稿固定在紙上使兩者不至於脫動,便於準確地剪刻稱爲訂紙。傳統的方法有針線訂紙和紙捻訂紙。現在多用漿糊和訂書訂。注意訂紙的固定點要在樣稿的外輪廓處和樣稿內部空間部位,不要破壞作品本身。訂紙要求紙面平整。

(3)剪制

剪制順序視所用工具而定。如用剪刀製作單張作品,通常按先內後外、先繁後簡、先圓後方、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順序進行,也可按個人習慣和經驗來確定剪制順序。

(4)修正

檢查完成的作品,看看有無漏剪(刻)部分或連刀連角(沒有剪透、刻透)部分,有無走形或斷線部分,及時修正或作補救處理。

(5)裱貼、裝框

準備好襯紙、刷子、漿糊等裱貼工具。裱貼分正裱延與反裱。裝框需選擇與剪紙作品協調的鏡框和襯紙。襯紙可仿照居室掛畫的裝框方式,用較厚的色卡紙做成立體效果。

四、課堂回顧

將本文知識要點再重點回顧一遍,加強幼兒們的理解

五、知識擴展

翻開《中國民間剪紙史》,一張《中國民間剪紙分佈示意圖》,安徽和縣、阜陽、蕪湖和宣城四個縣區赫然在上,和縣是圖上標註的安徽唯一民間剪紙縣。代表人物是省非物質文化傳人--徐石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8

一、說教材

此活動選材於生活,報紙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他們用舊報紙做手工,做紙球鍛鍊身體,還可以撕成碎片做紙漿等。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因此,我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發現孩子們對於報紙非常感興趣。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爲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展區。而近階段我們在學習5的組成和分類的知識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如何讓幼兒在寬鬆的氛圍中,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由此產生了大班計算活動--《看報學數》。

二、說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看報紙,玩報紙,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數數、學分類及組成。

2、初步學習統計,能正確地記錄。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爲幼兒的發展打好基礎,倡導自主的學習,注重能力的培養,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統計報紙上文章數、廣告數、圖片數,並學習正確記錄。通過孩子自己的嘗試、操作和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統計經驗得到整理。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9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音樂欣賞《化蝶》。

我將分“說教材理解—說目標確定—說過程設計”三大塊,進行我的說課。

首先說說我對音樂欣賞《化蝶》這一活動的理解。音樂欣賞《化蝶》選自《中國孩子百科畫冊》課程指導大班(上學期)“有趣的昆蟲”單元活動。同處這一單元的還有《屋裏的毛毛蟲》童話,裝飾畫《蝴蝶》以及“昆蟲運動會”等,這些活動主要就是引導孩子瞭解昆蟲與植物,人類生活的關係,瞭解昆蟲的一些基本知識。從而發揮主體性,發展創造力。音樂欣賞《化蝶》是音樂劇《梁祝》中最經典的一段音樂,整首曲子共分四個樂句,旋律舒緩,優美,感人,(加之蝴蝶又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種昆蟲,結合爲此活動設計製作的富有動感的電腦動畫,通過與樂曲內容相溫和的生動的畫面,孩子喜歡的遊戲化表演等,如此爲孩子創設了一個賞心悅目的音樂視聽覺環境,給孩子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由於孩子園的音樂教育對孩子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論是欣賞活動,還是歌唱活動,韻律活動,器樂活動,對孩子來說都意味着不同層次的學習。爲此,我在爲《化蝶》確定目標時,就是根據新綱要藝術領域中的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三個方面來制定。

1、欣賞《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過程中分辨樂句,模仿蝴蝶飛以及停止時的動作造型。

3.大膽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心情愉悅地與同伴交往。

重點難點定位在第二個目標,通過多種組織形式,雙主體互動模式,使孩子能充分感受樂曲,在此基礎上獲得情緒體驗,引起聯想想象並嘗試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來表現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來學會分解樂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靜止造型來表現,從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能“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這個遊戲我準備設計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有關蝴蝶的前知識準備,通過春遊,蒐集蝴蝶知識圖片,標本。VCD,組織孩子開展有關蝴蝶的知識討論會等,加深孩子對蝴蝶這一昆蟲的瞭解,爲下一層次的欣賞活動奠定基礎。第二層次即音樂欣賞《化蝶》,在這一層次中,我將幫助孩子感受《化蝶》這首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學會分辨樂句,能大膽創編蝴蝶飛舞的動作,從而活動愉悅的情感體驗.第三層次,就是在活動區角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孩子用多種方式,可以用打擊樂器敲敲,打打;可以用畫筆塗塗畫畫;也可以戴上蝴蝶或花朵頭飾,兩兩相對地表演,以此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孩子對音樂的表現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今天我主要講的是第二層次欣賞《化蝶》,接下來,我將詳細闡述這一層次的`教學流程設計,整個教學流程設計爲:

(一)激趣引題,啓動情感。

(二)初步欣賞,動畫結合。

(三)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四)感悟音樂,創編動作。

(五)扮演角色,充分表現。一共五個板塊。

一、激趣引題,啓動情感。

1.謎語導入,師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呢?(集體猜謎語)。給大家一個驚喜喔。

2.大家真聰明,原來這個謎語說的就是美麗的蝴蝶。看(點擊電腦動畫)美麗的蝴蝶仙子飛來了。它給我帶來了一首優美的曲子。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設計意圖:好奇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契機。而謎語式的導入方式針對大班孩子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由此製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爲此,活動一開始,我就用謎語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過體溫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生動形象的電腦動畫啓發孩子的情感。從而使孩子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二、初步欣賞,孩子結合。

1、聽完曲子後提問:聽這首《化蝶》,你感覺到了什麼?(孩子自由表述)

2、談話:這是一首非常優美,抒情的樂曲。我們再來聽聽樂曲中蝴蝶在幹什麼?(邀請個別孩子講述)

3、師談話:聽這首樂曲,除了能感覺到蝴蝶飛來飛去,還說了什麼事呢?

(播放電腦動畫)

4、師生談話:你感覺到了什麼?蝴蝶在幹什麼?(孩子自由討論,表達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倡導“讓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已成爲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如何讓音樂欣賞活動真正成爲孩子的精神創造活動,使技術含量高。

爲抽象的音樂欣賞變得形象生動、富有童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爲此,我設計了電腦動畫,在欣賞——設問——再欣賞——再設問——電腦動畫結合這一環環相扣的過程中,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主動地去感受,去體驗,去接納,去欣賞音樂《化蝶》的美。

三、動作表達,分辨樂句。

1、師設問:我們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幾次?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示。

(播放音樂,伸出食指,手劃節奏,由此感知樂曲有四句。)

2、師談話:我們聽出來了,這首樂曲共有四個樂句,那除了用剛纔的方法,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已經是一個停頓的地方呢?(孩子探索、嘗試)

3、依據個別孩子的介紹,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邊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把掌聲送給你。

4、師生談話:爲什麼大家用的動作,到樂句末都是慢慢的,或是停下來的動作?(孩子自由討論,瞭解樂句句末用停止動作表示較爲恰當。)

設計意圖: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音樂的興奮的語言,對孩子有較大的感染力。他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強烈地需要用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動作與音樂的結合一方面增加了音樂欣賞活動的趣味性,動靜結合;另一方面,孩子能較形象直觀地掌握樂曲四個樂句的結構特點,自由發揮,互通信息,這種開放性的形式給孩子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的廣闊天地。

四、創編動作,感悟音樂。

1.師談話:蝴蝶仙子說,它要成立一個舞蹈隊,專門表演《化蝶》這個舞蹈,誰願意參加?

2.集體創編蝴蝶飛舞動作,並隨音樂表現,師觀察孩子表現。

3老師:我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結束的時候就用一個非常優美的造型來表示。(個別孩子示範,擺出靜止造型動作)

4.點擊電腦,師談話:讓我們看看蝴蝶仙子是怎麼跳舞的?

5.提供盆花(自制紙花),邀請四名孩子表演。師談話:讓我們看看,誰會被蝴蝶仙子選中呢?(根據大多數孩子的評判,爲表演的孩子佩帶紅、藍標牌)

6.師談話:祝賀被選中的小朋友,沒有選上的小朋友也別泄氣,繼續努力哦。

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輕鬆自由寬鬆的體驗環境,採用雙主體湖動模式,只要不影響同伴,孩子可以用各種動作,隨着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而教師始終飽含熱情,不斷髮現孩子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讓孩子獲得成功感。

五、扮演角色,充分體現。

1、出示蝴蝶,花朵頭飾,師談話:看,蝴蝶仙子送來了什麼?

2、要求孩子兩兩相對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頭飾聽音樂,按樂句做蝴蝶或花動作。

3、師觀察孩子表現,見解介入表演,提醒“蝴蝶”與“花朵”的目光交流。

4、在愉快的遊戲中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優美的樂曲加上可愛的頭飾,孩子想象着自己是一隻美麗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用舒緩的肢體動作非常投入地表演,這種孩子喜歡的遊戲方式耳濡目染的薰陶一下子就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孩子身心帶進音樂的殿堂,羣情激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以上這些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懇請領導、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0

每個幼兒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講到5-6歲的幼兒樂於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別人介紹所發現的美的事物,爲此,我選擇了《打開的窗戶》這樣一次活動,讓幼兒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美,自由表現出來。

一、說目標

這次活動我預設了兩個目標:

1、運用已有的活動經驗,用“近大遠小”的方法畫出窗外的景物

2、培養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說準備

爲了豐富幼兒的經驗知識,我爲幼兒準備了許多圖片,供他們欣賞,從中發現美、感受美。

三、說過程

1、先讓幼兒看看活動室窗外的.景色,認識到這是春季,發現春天的特點,接着出示幾幅不同的圖畫,讓幼兒從中發現美。

2、讓幼兒討論自己想通過窗口表現什麼,重點提示幼兒怎樣表現景物“遠小近大”的方法。

3、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作畫的層次處理。

4、鼓勵幼兒積極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發展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