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集錦15篇)

說課稿 閱讀(3.39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說課稿(集錦15篇)

幼兒園說課稿1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說課稿:新年願望”,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今天,我讓小朋友討論今年的願望是什麼?小朋友紛紛舉起手來,“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一輛玩具車子”“我的願望是媽媽給我買一件漂亮的裙子”“我的願望是做一個好寶寶”“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個奧特曼”。一會兒小朋友們都說得差不多了。忽然,我看見小潔沒有說願望,我就走過去問她“小潔,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啊?”“我.我。”說了二次,她都沒有說出願望來。難道你沒有願望的嗎?看着她想說又說不出的表情,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又輕輕的、微笑的問了她一遍“你的願望是什麼?”她看了看我,小聲地說“我的願望是媽媽不要再打我了”面對她的願望,我呆住了。

分析:

小潔是我班一個挺懂事的女孩,她特別喜歡畫畫,她的家長也讓她參加了少年宮的美術班。從孩子的表現和談話中,我瞭解到,她的媽媽對她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一次小小的差錯就有可能引起一場家庭鬥爭。但從小孩的口裏說出這個願望,我認爲家長的希望與要求太嚴格的,她己經忽視了孩子應有的歡樂,作爲家長,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權利。我們老師則應該多與家長聯繫,引導他們指導孩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以“打”教育,棍棒下面不一定都是天才。

幼兒園說課稿2

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過多的溺愛,形成了許多不良個性:自私、任性,任何事都以自我爲中心,這些性格將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因此,教育幼兒寬容待人,也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

幼兒階段,由於年齡小,心理髮育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有的幼兒常常因爲爭奪一個玩具或是被別人不小心碰一下,就得理不饒人,甚至動手打別人才完事。因此,經常有幼兒來告狀:"某某打我","某某搶我的玩具"……

《小熊讓路》是一個以相互謙讓爲主題的故事,通過活動使幼兒意識到友愛和謙讓是一種值得歌頌的美麗行爲,從而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模仿願望,明白相互謙讓的道理。

根據教材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學習理解動詞:跳、淌、爬。

(3)培養幼兒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道理。

(2)難點是理解大獅子是用什麼辦法讓小熊覺得難爲情。

教學的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動物圖片若干,通過操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教法:

本次活動主要以直觀演示法爲主設問法爲輔的教學方法。

通過直觀演示,讓幼兒邊看邊聽故事,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突破故事重難點。

在活動中創設設問的情境,充分發揮幼兒自己的見解,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故事中講到小兔、小羊、小猴請大獅子幫忙,大獅子笑了笑,點了點頭。教師就問幼兒:你猜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就會激發幼兒的想象,並對故事產生強烈的興趣。

學法:

教師有感情的一邊講述故事,一邊演示圖片,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學中的提問,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問答之中理解了故事的內容。

過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幼兒感興趣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學的輕鬆、學的愉快。一開始我出示一幅背景圖,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觀察並提問:上面有什麼?通過觀察對背景有一個初步的理解,然後再用設問法提問:上面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第二個環節: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這個環節我又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講到獅子點了點頭)

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同時配上圖片的演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欣賞後提問:故事裏有誰?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小熊對他們說了一句什麼話?並請幼兒一起來學學。你覺得小熊是怎麼樣的動物?小動物心理都怎麼樣?小兔做了什麼動作?小羊?小猴?他們後來想了個什麼辦法?通過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是幼兒討論:大獅子會想一個什麼辦法?這個部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是講述故事的後半部分,以這樣一個設問“大獅子到底會想一個什麼辦法呢?一起來聽一聽。”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聽故事的興趣。聽完故事後提問:你們覺得獅子的辦法好嗎?是什麼辦法?小熊爲什麼這次沒有讓大獅子讓路?小熊爲什麼會臉紅?小熊後來變的怎麼樣了?從而突破重難點。

第三個環節是情感教育。通過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我們要做個相互關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主要是通過這些提問:如果你是這隻小熊,你碰到這寫小動物你會怎麼做?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爲什麼?

第四環節是請幼兒幫助這個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第五環節是讓幼兒看圖自己講述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3

一、說內容: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

二、說教材: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着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爲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歌曲爲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採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就決定了它的格調優雅恬靜,情緒沒有較大的起伏,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讚美,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託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深深的懷念和祝福。我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聲音唱好歌曲,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本課中,還有兩首情緒歡快活潑、演唱形式多樣的欣賞歌曲,因此本課第二個教學目標設定爲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緒,擴大音樂視野。

三、說教法、學法:1、爲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作品的意境、領略音樂的無窮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熱情,本課教學環節進行如下設計:介紹電影劇情--聽《Do-Re-Mi》--猜謎雪絨花--學唱歌曲--用英語演唱--欣賞片段《孤獨的牧羊人》。

2、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欣賞電影片斷爲手段,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拓展學生思維。

2、在學習歌曲時,以教師語言啓發爲主,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通過操作、歌唱比較分析歌曲旋律,使學生能夠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並通過演唱歌曲,再從歌詞中感受旋律,以表達歌曲的情緒。

3、始終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在欣賞電影片斷和聽老師演唱前,都先向學生提出的要求和問題,讓他們明確欣賞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四、說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 《雪絨花》這首歌曲的旋律許多學生都很熟悉,。七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大了一些,音樂課的氣氛已不像小一點的孩子上課好調動,我安排了由教師抑揚頓挫的語氣講故事,70多年前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裏,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性格活潑、美麗善良,喜歡唱歌,會彈吉它。一天瑪麗亞來到一位退役的海軍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上校的七個孩子很調皮、每次家庭老師都會被他們氣走,瑪麗亞是他們的第十二爲老師,她用愛心與音樂和七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瑪麗亞教會了孩子許多歌曲,使孩子們受到良好的教育,並得到慈母般的溫暖。介紹《音樂之聲》的劇情入手,講到這裏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影片產生好奇感,自然過渡到聽電影中瑪麗亞教孩子們的一首歌曲《Do-Re-Mi》。

2、猜謎導入歌曲:一說到猜謎,學生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出示圖片,讓學生猜植物,我再介紹雪絨花的得名。《雪絨花》的歌聲隨着影片的放映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我們看歌詞(多媒體出示歌詞)你能試着把歌詞中人們對雪絨花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學生帶着自己對歌詞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3、學唱歌曲: (1)首先聽老師演唱歌曲,再帶問題聽錄音,回答老師的問題看看這首歌的調號和拍號,幾拍子的?強弱規律是什麼?學生通過反覆聆聽熟悉歌曲旋律,很快能解決剛纔的問題,再通過用“lu”哼唱旋律後,讓學生提出節奏有不太順的地方,老師拿節奏卡片指導練習八分休止符用“噠”演唱節奏,再讓學生唱準相似樂句,解決歌曲難點。

(2)在進行歌曲處理時,也是從歌曲所表達的主題,歌曲的旋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啓發,以使他們從內心感受到歌曲的魅力,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緒。學生唱好歌曲後我提問:“我們怎樣才能將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歌聲很動人!老師還要告訴你們一個歌唱的好方法:那就是“要想把歌唱好,情感的表現很重要”。指導學生把三拍子的強弱關係唱得明顯一點。

4、拓展感受:學生唱好歌曲後我發給學生英語歌詞,我用英語演唱歌曲,讓學生欣賞後說說英文發音和中文不同感受,使學生產生也想用英語學唱歌曲的願望,我給學生介紹漢語、英語發音的不同,英語裏有些音要連讀。教讀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單詞後。讓我們帶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跟着音樂伴奏分別用中文和英語演唱《雪絨花》。

5、欣賞電影歌曲片段:學生已經學唱好歌曲後,我繼續介紹在一次家庭音樂會上,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戲,把歌曲《孤獨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電影片斷。(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對歌曲的表現形式、演唱形式以及歌曲風格有一定的瞭解,正是有了這三首優美動聽的歌曲貫穿於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音樂課帶給我們快樂、歡笑、願同學們都能唱出歌曲中對祖國的愛。最後回到本課的重點《雪絨花》,學生演唱歌曲走出教室,使他們能夠領略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同時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幼兒園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安全教育活動《陌生人我不怕》,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以哄騙爲手段賣兒童,他們的罪行給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殘,使許多家庭沉浸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陌生人我不怕》這節安全教育活動。意在幫助幼兒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說學情

中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語言基礎,思維和表達能力也有了相應發展,而如何辨別陌生人,靈活應對陌生人又對幼兒是一個考驗。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將各領域內容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注重了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讓幼兒在討論交流、情境體驗中理解“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發展水平把目標定爲:

1、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爲,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

3、提高遇到危險沉着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說活動準備

本次活動我爲幼兒準備了歌曲《小兔乖乖》、視頻課件《不跟陌生人走》以及三種常見的陌生人騙小朋友的情境。

五、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在第一個環節中,我運用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組織幼兒觀看事例。讓幼兒直觀形象的瞭解陌生人哄騙小朋友的過程。

2、交流討論法:在第二個環節中,設置情境,讓幼兒置身其中進行討論,並通過多個問題的討論,相互啓發和補充,從而獲得正確、統一的認識。

3、遊戲教學法:在第五環節中,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如何應對陌生人,這種遊戲的形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而且真正做到了將幼兒習得的經驗轉化爲行爲。

此外,我還適時運用提問法、激勵法、觀察指導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六、說學法

1、情境體驗法:在最後一個環節組織幼兒運用情境體驗法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做不僅是順應幼兒遊戲的天性,也是幼兒沉着冷靜處理問題的模擬練習。

2、辯論討論法:通過討論發散幼兒思維,使幼兒得出處理問題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多感官參與法: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辯一辯等多種感官參與,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應對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七、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流程分爲激發興趣、引發思考、鞏固認識、相互討論、親身體驗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歌曲引題,瞭解哄騙

活動開始,我帶領幼兒隨音樂《小兔子乖乖》進入教室。中班幼兒對歌曲及故事比較熟悉,音樂喚起了幼兒對故事的回憶,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我接着提問:這首大家都熟悉的《小兔乖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小兔子開門了嗎?小兔子是怎麼知道大灰狼不是媽媽的?通過提問,幼兒明晰了大灰狼利用“哄騙”的方法取得小兔子的信任,達到吃掉小兔子的目的,使幼兒理解“哄騙”的含義。接着提出一個假設問題: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幼兒聯繫實際思考判斷。並追問:是所有人敲門都不開嗎?進一步引導幼兒判別自己的親朋友好友等熟悉的人會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開門。爲什麼不給陌生人開門?我及時進行小結:陌生人可能是壞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引導幼兒在討論中建立“陌生人”的概念,初步樹立“不輕信陌生人”的意識。

第二環節:觀看事例,引發思考

第一步:看一看、說一說

在這個環節我利用《不跟陌生人走》的故事視頻給幼兒呈現一個具體的故事情景。進行提問:如果你是小雨,會跟那位阿姨走嗎?爲什麼?引發幼兒討論。

那我們來看一下小雨到底會怎麼做。看完視頻後接着提問:那位阿姨是怎麼把小雨騙走的?小雨認識這位阿姨嗎?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麼方法救小雨呀?我們怎麼判斷陌生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呢?通過層層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在思維的相互碰撞中梳理出故事中的阿姨是“陌生人”,進一步理解“陌生人”的含義,樹立“不輕信陌生人”的意識。

第二步:想一想、辯一辯

在這個環節,我接着提問:如果小雨真的被帶走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對後果進行推測,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幼兒的觀點,並分享給全體幼兒,從而讓幼兒明白跟陌生人走的嚴重後果,堅定幼兒不跟陌生人走的信念,牢固樹立防範意識。

第三環節:律動表演,鞏固認識

活動至此已經進行了10多分鐘,孩子一直處於相對安靜狀態,我利用一首詼諧幽默的歌曲《我不上你的當》和孩子們一起表演,讓幼兒在放鬆思考所帶來的緊張情緒的同時,再次激起幼兒的興趣,並達到警示幼兒不上當受騙的目的。

第四環節:判斷推測,引發討論

接下來,我爲幼兒準備了三個情景,第一個:陌生人用玩具哄騙小朋友的情景。根據情景提問幼兒: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幼兒綜合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分析判斷。第二個是陌生人用好吃的食物哄騙小朋友的情景。根據情景提問幼兒: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第三個是陌生人哄騙小朋友找爸爸的情景。通過情景,提問幼兒: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怎麼做?通過幼兒的辨析,使不輕信陌生人的意識再次植根在幼兒心中。在幼兒討論後我及時小結:美麗的森林裏也有害蟲,我們的身邊也會有壞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陌生人的話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隨便答應。分清好壞不上當,做個機智勇敢的好寶寶。這一環節使幼兒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並鞏固了幼兒的已有經驗。

第五環節:角色扮演,真實體驗

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創設了角色扮演活動“陌生人我不怕”,首先由教師扮演陌生人進行遊戲,接着讓能力強的幼兒扮演陌生人再次進行遊戲,這樣做正是體現了“幼兒的經驗是在運用中建立起來的”這條原則,真正實現了幼兒由經驗到行爲的轉化,增強了幼兒沉着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八、說特色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學課件使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直觀,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並且以孩子們身臨其境的情境式教學作爲主線,鼓勵、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分享,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積極互動的環境。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不當之處,請批評指證。

幼兒園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大班幼兒思維處於抽象邏輯的萌芽發展階段,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判斷和推理。《幼兒園指導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夠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學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等現象產生興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和遊戲中出現的某些簡單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情景化已經成爲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我就選擇本次活動《形色對應合成》,提高幼兒數學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維凝集力。

二、目標分析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生活。所以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嚮導的作用。根據教材的需要和本班幼兒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發展的動態來制定。活動目標分爲三個:

1、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形狀與顏色的合成。

2、培養幼兒將兩種事物特徵對應,整合在一起的思維能力。

3、鍛鍊幼兒的觀察力及記憶能力。

三、重、難點

一個活動中最能體現目標的部分辨識活動的重難點部分,抓住重難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波瀾疊起的功效。

本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形狀與顏色的合成。

難點:將兩種事物特徵對應、整合在一起的思維能力。

通過情境表演,操作遊戲來激勵幼兒思維與記憶能力,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整合的綜合判斷能力。

四、活動準備:

爲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教育於遊戲之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能性。幼兒的學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爲此我準備以下的材料:

1、衣服、帽子:紅、黃、藍三種顏色每人一份。

2、教師自制表格,磁性教具:紅黃藍顏色卡、“√”,幾何泡棉、自制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盒子。

3、幼兒學具:幾何泡棉;幼兒操作紙與蠟筆;和一段柔和的音樂。

五、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角色出現、圍繞教學目標,一步一步滲透教學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在寬鬆自由活動氣氛中學習,獲得有益經驗。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操作法、觀察法、情境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說一說、做一做中完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五官》,將圍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設計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指南》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技能發展極爲迅速的時期,爲有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應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

二、學情分析

在我們小三班,一部分孩子經常用手挖鼻孔,把東西放到嘴裏,沒洗手就去揉搓眼睛,很多時候時不能用語言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爲了能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習慣養成教育課程,重在實現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能正確說出五官的名稱,瞭解它們準確的位置。

2.技能目標:知道五官的用途,以及懂得如何保護他們。

3.情感目標:知道要愛護自己的五官。

四、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瞭解五官的準確位置並知道他們的用途。

難點:懂得如何保護五官。

五、說教法

(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我運用了三種教學法,分別是觀察法、提問法以及情景式教學法,通過對這三種教學法的整合交替使用,讓幼兒與多媒體中的人設進行對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

六、說學法

(擬人化的形式、多彩的畫面以及在情景中互動,特別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因此活動中運用了多媒體演示學習法

、傾聽與表達學習法、情景遊戲學習法,進而提高孩子們運用語言等能力。)

七、教學設計

一、韻律導入

(活動通過韻律《五官歌》進行導入,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引出主題。)

二、情境導入(引導幼兒瞭解五官的作用)

1.首先,老師通過PPT的播放,介紹出五位小客人,而這五位小客人都分別少了一種五官。

2.接着,進入遊戲環節“猜猜我是誰”,例如:老師提問,請問哪個小客人聞不到味道?孩子們找出沒有鼻子的那個小客人,再提問我們的鼻子是用來幹什麼的?通過觀察與提問的方式,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五官的作用,如此類推剩下的四種五官也是這樣進行學習。

三、設計“讓我來幫幫你”的情景遊戲(讓幼兒學會對五官進行保護)

首先,通過多媒體中的人物,告訴孩子們爲什麼他們的五官分別離開了他。

爲了能讓儘量多的孩子們都有參與遊戲的機會,通過PPT圖片以及音頻的結合,每位小客人輪流出現,每位小客人都和孩子們進行問答對話。例如:

師:我們先來幫助一一吧,一一請你再說一次鼻子爲什麼離開你?

一一:因爲我老喜歡挖鼻子,有一天力氣太大了,把鼻子都挖流血了,於是,鼻子離開了我。

師:平時我們鼻子癢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和孩子們一起探尋保護鼻子的方法。當孩子們回答出來並告訴屏幕中的一一後,一一的鼻子又會變了出來。通過的情景遊戲方式,充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四、手指小遊戲(最後會通過一個手指小遊戲結束我們的活動,再次鞏固孩子們對五官的認知。)

師說鼻子鼻子,在哪裏?

孩子們就變指着鼻子邊迴應,鼻子鼻子,在這裏。

(就這樣,在韻律遊戲中快樂地結束我們本次活動。)

我的說課完畢,感謝您的聆聽!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指導!

幼兒園說課稿7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思維、豐富詞彙的最佳時期,通過學習各種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提高幼兒對語言的感受力,培養他們對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講授山東省幼兒教材上冊第六單元的童話故事《金色的房子》。這個故事語言自然優美,重點語句反覆吟唱,極富感染力。對話簡潔、生動,語言節奏感強,富有音樂美。學前班的幼兒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完全可以體會故事所表達的情感,學會複述故事。

這個故事的教學目標是:

1.德育目標: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2.知識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複述故

3能力目標:教幼兒學習故事中優美的詞彙:亮堂堂、一閃一閃。發準牆、窗、房、堂等的字音。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能夠複述故事。

難點:讓幼兒運用詞、詞組完整的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關鍵:讓幼兒懂得一個道理,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關鍵問題,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教師有感情的完整講述故事。

三。出示教學圖片,結合提問,逐幅講述故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讓幼兒學會角色對話。

四。啓發提問,懂得故事道理。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

六。結束:

在歡快的歌聲中,贈送鮮花。

爲了順利完成教學,我做了如下準備:

1、歌曲磁帶、錄音

2、教學圖片四幅。

3、小羊、小鳥、小狗、小猴頭飾、小隊標誌。

4、花籃、手工鮮花。

5、字卡:亮堂堂、一閃一閃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我會根據不同角色的特徵,注意講述的語調,以真摯的情感講述原文,感染幼兒,並且爲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通過角色表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達到教學目的。本節課是第一課時,幼兒在複述故事時主要掌握角色對話。

幼兒園說課稿8

一、選材

《小熊砍樹》是一首融情境和教育意義於一體的詩歌。它的情節性較強,能爲幼兒提供一個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它又蘊涵着一些愛綠護綠的情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在這個活動中,圖譜的出現,又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幼兒想說、喜歡說、願意說的慾望,從而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在反覆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基於以上原因,我選擇並設計了《小熊砍樹》這個教學活動。

二、目標

《小熊砍樹》這個活動的目標主要是根據選材和我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制訂的,共設計了3個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語言的優美。這個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同時,它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

2、讓幼兒學會體驗小動物着急的心情,萌發幼兒愛綠護綠的情感。這個目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教育幼兒從小要樹立起環保意識。

3、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培養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這也是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語言教育“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這一要求而制訂的,同時,它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三、設計意圖

整個活動分四步走。

第一部分是導入,即融音樂、動作於一體,向幼兒展示森林之美,綠色之美,從而引出主題。

第二部分是理解兒歌內容。大屏幕中小熊那憨厚可掬的神態一下子就吸住了小朋友的眼球,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同時,讓幼兒以小鳥、松鼠的身份和小熊進行對話,從而爲幼兒

創設了一個自由地、寬鬆的語言環境,人機互動,情境自然,並在不經意間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部分,主要是讓幼兒學習看圖譜,念兒歌。圖譜的運用,使幼兒可以輕鬆地學會兒歌,並且讓他們既感到好玩有趣,又可以加深對文字符號的印象。這就區別於以往的語言教學活動。

第四部分是兒歌表演,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角色表演,加深對兒歌內容的理解,讓幼兒再次體驗小動物的着急之情。這樣首尾呼應,使活動顯得更加完整、自然。

四、反思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了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如“你們猜猜看,小熊會用什麼材料來蓋房子?”“小熊要砍樹了,如果你是這隻小鳥,你會怎麼說?”“如果你是這隻松鼠,你又會怎麼樣對小熊說?”“小熊它會住在哪裏呀?”。這些問題都可以使幼兒大膽地發揮想象,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在不經意間發展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也意識到存在着一些問題,如當我問到“小熊爲什麼不能砍樹”這個問題時,小朋友的回答都侷限於兒歌內容。如果我能在這時追問 “除了小動物沒有家了,那還會發生什麼情況?”來引導幼兒,啓發幼兒,效果一定會更好。

我希望各位領導、同行能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我一定會虛心接受,謝謝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9

一、設計來源及意圖

《吃“傘”!》出自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中班上冊的“傘的世界”單元。在這個活動之前,小朋友已經通過圍繞“傘”來展開的一系列活動,對傘的結構、外形特徵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讓幼兒認識像傘一樣的植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然要數“蘑菇”了。小朋友平時在家裏或在幼兒園裏經常都會吃到蘑菇,它的外形特殊,像一把小小的可愛的傘,小朋友看見蘑菇都會忍不住拿來玩一玩,摸一摸,甚至聞一聞。同時,蘑菇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可是由於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許多幼兒都不喜歡吃它,一種極有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優秀食物就這樣被幼兒拒之嘴外,真的是很可惜!爲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這些可愛的“小傘”,並願意與它成爲“好朋友”,從而使幼兒能更加健康的成長,特此設計了《吃“傘”!》這一個綜合活動。

二、說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不同的像傘一樣的菇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愛蘑菇的情感(其中重點認識各種食用菇)

2、 培養幼兒的分析和觀察能力

3、 體驗嘗試合作烹飪的樂趣

三、說活動準備

1、 購買各類食用菇。如:香菇、金針菇、平菇、茶樹菇、草菇等

2、 一把美麗的傘,錄音機,錄音帶,有毒蘑菇的圖片,多媒體課件

3、 不少於師幼人數的碗筷,盤子多個

4、 電磁爐,烹飪材料——鹽、油、醬油、糖、蔥花、蒜粒,已炒好的肉絲、雞塊等

四、活動程序

(一) 我和傘來做遊戲

活動開始,老師指着場地中央放着的一把傘,用遊戲的口吻說:“喲!太陽都老高了,傘還在睡懶覺呀,真羞!小朋友,我們去捉弄一下傘,把它叫醒,好不好?”小朋友就會很高興的響應。音樂聲中,幼兒快樂的進行遊戲,或碰或拍或摸傘。

遊戲的時候,老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注意力放在傘的結構上,用動作或語言進行提示,比如讓幼兒摸一摸傘面,拍一拍傘柄,嗝吱一下傘骨等等。如果老師不加予引導的話,小朋友碰摸傘的位置大多數都會集中在傘的一個地方,象傘面或傘柄等,那傘的其它結構就會被小朋友忽略了。因爲這個環節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在和傘玩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傘的基本結構,爲後來的“認識蘑菇”做好鋪墊。所以老師一定要讓幼兒把傘的基本結構都注意到了。

遊戲的最後,傘就要醒了,老師趕快引着幼兒背對着傘躲起來,配班老師悄悄的把傘藏好,藏傘的時候注意不要給幼兒看到,否則會影響遊戲的效果。

(二) 通過傘來變魔術,讓幼兒找像傘一樣的蘑菇

很快的,幼兒就會發現“傘不見了”,小朋友正在奇怪的時候,傘出現在大屏幕上。

通過課件,讓傘來告訴小朋友,傘躲起來是在玩變魔術,傘變了好多“樣子長的像它的,可以煮來吃的菌”出來。傘要考考小朋友,能不能猜出是什麼?並把它們找出來。小朋友看完了以後,就會很開心的一邊猜一邊找。

可能大多數幼兒都不知道菌是什麼,他們在找的時候,不單把場地周圍事先放置的蘑菇找出來,也會把用來裝飾主題環境的美工小傘或玩具傘也找了出來,教師就可以提示:“它可以煮來吃嗎?”讓找錯的幼兒重新再找。找到蘑菇以後讓幼兒把它們分類放好。這裏不要求幼兒瞭解菌是什麼東西,因爲這個對中班小朋友來說,有點難,只要幼兒知道蘑菇是一種菌就行了。

這個環節通過外形的聯繫,讓傘來變魔術引出蘑菇,幼兒在找的過程中,也提高了他們想認識蘑菇的興趣。

(三) 讓幼兒認識常見食用菇以及它的簡單結構,在這部分解決“讓幼兒觀察和認識各種食用菇,激發幼兒喜愛蘑菇的情感”這一教學重難點

1、 識蘑菇的簡單構造

蘑菇和傘的結構很相似,基本的部分都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地方

比如:傘面——菌傘 傘柄——菌柄 傘骨——菌

老師可以把傘和蘑菇放在一起讓幼兒對比一下,或讓幼兒在蘑菇上找一找傘的影子,看看哪些地方象傘。小朋友很容易就弄清楚了蘑菇的基本結構。在前面“我和傘來做遊戲”這個環節中所做的鋪墊在這裏就派上了用場。

2、 認識常見食用菇

(1)結合識字,讓幼兒認識各種食用菇的名稱

老師分別向幼兒提問:你喜歡哪一種蘑菇?

你吃過哪一種蘑菇,什麼味道的?

你剛纔找到了哪一種蘑菇?

每次提問後,請發言的幼兒看一看剛纔找到的蘑菇裏有沒有所說的,如果有,就拿起來向其他幼兒介紹一下。有些蘑菇幼兒不一定知道名稱,或者叫法不是很規範,老師就可以把這些蘑菇的正式名稱告訴幼兒。在幼兒認識名稱的.同時,選擇有代表性的蘑菇出示相應的識字卡,讓幼兒進行識字

(2)幼兒自由的討論和比較一下,這些蘑菇有什麼不同

蘑菇的外形看起來都像一把傘,但仔細看來各有差異。幼兒的發言可能千奇百怪,毫無條理性和系統性,只要他們能夠仔細觀察並踊躍發言,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

(3)把差異比較大的兩種蘑菇放在一起讓幼兒進行比較,老師要充分的引導幼兒從蘑菇的大小、外形、顏色、味道等方面來進行觀察

觀察能力越強的幼兒發現的東西也就越多,比如:平菇長得像一把油紙傘,開的平平的,草菇長得像一把還沒打開來的傘;香菇又矮又胖,金針菇又高又瘦……觀察能力弱一點

幼兒的也能區別簡單的顏色、大小等等,老師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啓發和引導。

(4)讓幼兒自由的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蘑菇和它們做好朋友,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拿到蘑菇後,小朋友都會摸一摸,聞一聞,玩一玩。這個和磨菇玩的過程也是幼兒進行比較分析和發現問題的過程,老師要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很快的,幼兒就會發現不同的選擇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比如:香菇有時變高了,有時又變矮了;茶樹菇的顏色時深時淺……,這會讓幼兒驚奇得不得了,幼兒探索蘑菇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激發了幼兒喜愛蘑菇的這種情感。

幼兒園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裏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爲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爲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邏輯思維纔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爲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件準備

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

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

(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爲,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着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啓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啓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爲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着,教師繼續啓發幼兒聯繫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爲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說課稿11

一.活動教材

1.設計意圖

2--3歲的幼兒由於大腦神經發育得還不完全,手腳協調能力較差,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對幼兒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經觀察,我發現我班幼兒對爬比較感興趣,在平時的活動中,他們也很喜歡爬。根據幼兒的這些年齡特點,運用螞蟻爬着行走的特點,讓幼兒學習螞蟻爬的動作,我選用了“螞蟻搬豆”的遊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鍛鍊幼兒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幼兒積極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遊戲的快樂。

2.根據設計意圖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A.發展幼兒雙手,雙膝着地爬的能力。

B.激發幼兒積極嘗試活動的興趣。

3.本次活動的重點

練習幼兒雙手,雙膝着地爬的能力。

4.活動準備

A.螞蟻的頭飾教師的教具應能激發幼兒嘗試活動的慾望.幼兒一戴上胸飾,就能很快展開想象,投入到螞蟻寶寶的角色當中。

B.豆豆的卡片來當做幼兒爬行的目的。

二.活動流程

首先讓幼兒認識螞蟻,通過認識螞蟻進入主題,知道螞蟻是爬行昆蟲,出示螞蟻頭飾,教師扮演螞蟻帶上頭飾,告訴幼兒螞蟻肚子餓了,要去找食物吃,爲下面的活動作下了鋪墊工作。

其次教師先講解示範了一次找食物,告訴他們是要用雙手雙膝着地爬着去找的,在示範爬到豆地裏,告訴幼兒我在這找到了許多豆豆,引起他們的興趣。告訴幼兒搬不回這麼多的豆豆,去找小螞蟻幫忙。然後請6名幼兒示範,看他們學的怎麼樣了,最後請全體幼兒一起學習螞蟻搬豆的樣子,讓他們多次練習爬的動作。

最後告訴幼兒豆豆搬完了,螞蟻要回家了,請幼兒和螞蟻說再見。

三.活動設計亮點

1.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採用直觀法是因爲小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老師示範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而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採用遊戲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

2.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教師示範直接獲得印象。讓幼兒在遊戲中,練習雙手,雙膝着地爬和跨的技能,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幼兒園說課稿12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瓶子,以廢舊的瓶子作爲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既能發展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又可以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能滿足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探究慾望,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參與中,培養起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但是隻有教師靈活掌握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和幼兒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大班的身體發展水平,幼兒已經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在此基礎上爲了進一步的發展幼兒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爲:發展幼兒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並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所以爲了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品質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

1.激發幼兒探索瓶子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協同能力。

【說活動準備】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讓材料促使幼兒動起來,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連貫性,達到活動目標。在考慮到幼兒已具備的關於瓶子的生活經驗和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準備:1.經過裝飾的瓶子若干,兔媽媽頭飾一個,小白兔、小黑兔頭飾若干,錄音機一臺;2.幼兒已經會做瓶子操;3.用粉筆畫出頂瓶走,繞瓶跑,夾瓶跳所在的區域。這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重難點】

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動作訓練,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幼兒體質,通過遊戲可以讓幼兒帶着興趣完成所要求的體育練習,要求幼兒在遊戲的競爭氛圍裏,靈活的、協調的掌握新的動作要求。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要點大班幼兒正處於培養自制力、堅持性的關鍵時期,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制約自己、勸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進行規則遊戲時,大班幼兒集體榮譽感增強,追求比賽結果,難免會出現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爲。規則意識的建立不是靠說教和硬性規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養,需要我們在活動中的堅持、提醒。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比賽中自覺的遵守遊戲規則。

【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是幼兒的支持者、活動者、引導者。所以此次體育活動中,我克服了傳統的教授形式,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自主表達,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根據各個環節的要求和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教法:

1.講解示範法:對於體育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於幼兒較快的掌握動作要領,遊戲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兒因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等意外發生。但是,對於這一教法,我只是在開展遊戲的環節適當的採用,因爲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主的探索。

2.語言提示法: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某些具體動作要點、規則的不能完全領會。所以,我採用語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動中簡潔、明確的提示、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3.情感滲透法:情感滲透對幼兒活動中實現的情感目標的重要形式。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給予幼兒激勵和表揚,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兒獲得鼓勵的同時有助於目標的達成。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並且幫助其達到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使他們感受體育活動的過程,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練習法:幼兒對動作的練習有利於幼兒較好的掌握動作。所以在幼兒自主探索後,教師進行個別示範,再提供機會給幼兒自由分散練習也有利於後面遊戲環節的開展。

幼兒園說課稿13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模仿的興趣。

2、 瞭解模仿發明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生活中一些仿生髮明產品。

3、 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仿生物品如:螃蟹、鉗子、鑷子、夾子、扳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 模仿動物表演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的樣子,每個小朋友模仿一種小動物,表演一下好嗎?

二、 演示課件,擴散思維,初步瞭解仿生

師:讓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剛纔我們模仿了好多小動物表演,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物品,都是模仿動物、植物等生物的樣子發明的呢。這些仿生髮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都模仿誰發明了新產品。

1、(先看課件:出示機器人)機器人是模仿什麼發明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再出示課件:人)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和人的相同之處。小結:機器人是模仿人發明的。

2、(看課件:潛艇潛行)潛艇是模仿什麼動物發明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課件:魚)引導幼兒觀察魚和潛艇,師生共同總結出:潛艇是模仿魚發明的。

3、(看課件:小鳥飛)小朋友想一想,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什麼呢?(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飛機)引出: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飛機。

三、引導幼兒觀察想象,找出什麼物品模仿了螃蟹

1、師請幼兒圍到螃蟹周圍,和幼兒一起觀察螃蟹的大“鉗子”,觀察螃蟹用鉗子夾斷黃瓜條,瞭解螃蟹的“鉗子”的用處,想象什麼物品是模仿它製造的?啓發幼兒創新思維。

2、讓幼兒從許多物品中找出仿生的製品,如:鉗子、夾子、鑷子、扳子等。

小結:人們模仿螃蟹的“鉗子”發明了鉗子、夾子、扳子、鑷子等工具。

四、觀察防生製品,說說它們模仿什麼動物製造的

師幼一起觀察各種仿生製品,說說它們是模仿什麼製造的?還見過什麼仿生製品?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產品是模仿動物發明的,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希望你們長大後也學會用模仿的方法發明製造更多更好的物品給人們使用,當個發明家。

五、活動延伸

師:回家後找一找自己家中的仿生製品,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4

一、 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孩子生活無憂,社會環保意識淡泊,經常做出亂摘花草,隨意攀登樹木等行爲,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得不令我們幼教工作者產生重重的憂患。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樹,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樹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樹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植樹造林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樹”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爲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保課----《植樹造林》。

二、 活動目標:

基於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爲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爲幼兒的終生髮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瞭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過看看、說說、聽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

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爲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三、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爲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爲活動作了以下準備。

1、 各種樹的照片、實物投影儀

2、 多媒體課件和CD(山洪爆發、沙塵暴來襲、小動物搬家)

3、 植樹工具、小樹苗若干

4、 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關於“植樹造林”的資料

大班說課稿――我想這樣飛(彭愛雲)

一、教材內容分析:

“我想飛”是一個從“飛行”切入的主題,其更深層的內涵是:激發孩子朦朧的渴求意向,使之昇華爲鮮明具體的“飛天”理想,並進行順勢引導,讓孩子們的創造想像以及如何實現理想的現實認識都獲得發展。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讓幼兒大膽想像,激發他們想“飛”的慾望,並在想像的基礎上,願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探 索慾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三、活動目標

通過以上活動教材內容和幼兒情況分析,結合新《綱要》精神,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爲:

1、大膽想像,激發幼兒想“飛”的慾望。

2、在想像的基礎上,願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3、萌發探索未知事物的願望,相信通過努力,想像會變成現實。

四、活動準備

爲順利達到活動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查閱有關飛行器的知識。

2、教具準備:爲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顯示飛行器的光盤、準備了孩子們繪畫的紙、筆,以及展示繪畫作品的展板。

五、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分爲三部分:一、我們現在這樣飛;二、未來的飛行設計師;三、“我想這樣飛”畫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爲指導,由淺入深,由表入裏,從感官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孩子們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認識球體

一、教材內容分析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也特別強,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其實已接觸很多球體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對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完全用幾何角度來理解立體圖形,往往把平面幾何圖形和立體相混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經歷探究,實驗和操作感知球體的特徵,獲取有關球體的科學經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幼兒發展情況分析及目標制定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因此,爲了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我確定本活動目標爲:

1、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初步認識球體的特徵。

3、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在遊戲中體驗幾何形體的有趣。

三、本活動的重點是:

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球體的基本特徵。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經驗,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本活動的難點是:

如何讓幼兒在探索、交流中進一步瞭解球體的特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對於突破難點採用的方法:創設寬鬆的活動氛圍;運用鼓勵表揚;榜樣示範;個別指導。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

四、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綱要》指出"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我將準備:

1、大量的幾何形體玩具,皮球、乒乓球。

2、橡皮泥、報紙等可塑性操作材料(延伸活動)。

3、創設較爲寬敞的場地,便於幼兒的操作。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

教師:"小朋友,請你們玩一玩這些玩具,找一找那些玩具可以滾動。"激發幼兒探索興趣,我爲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讓他們任意選擇玩具,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從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讓孩子自由地玩玩具以激發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慾望,初步感知球體的一個基本特徵及可以滾動。在此基礎上,我讓幼兒進行了第一次操作,請幼兒任選兩種可以滾動的玩具。

2、引導幼兒操作嘗試在幼兒選擇過兩種玩具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你們選的這些會滾動的東西又有什麼不同呢?請小朋友們比一比,試一試。"這一環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來感覺到自己的新發現,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和求知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並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玩具能向不同方向滾動。通過集中交流統一認識,感知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徵。初次嘗試後,孩子們對球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我引導了幼兒進行第二次的操作。

3、幼兒第二次的操作嘗試第一次操作,幼兒在自由玩的過程中發現球體可以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特點。第二次操作則更進一步,主要是讓幼兒探究球體與圓形的不同,從而更進一步瞭解球體的特徵,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首先引導幼兒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動手比一比,說一說他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孩子依據比較觀察到的情況得出的結論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和幼兒小結:能向不同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是球體。在不斷的探索中,幼兒獲取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4、鞏固對球體特徵的認識。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哪些物體是球體。

綱要強調,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等現象產生興趣,因此爲了讓幼兒從生活中感受到形、體的重要和有趣,我引導幼兒應用已獲得的經驗辨別我們周圍的哪些物體是球體。先請幼兒在周圍能看到的環境中找出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在深一層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實現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5、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創設操作活動情景,請幼兒幫玩具加工廠製作球體的商品,激發幼兒製作球體的慾望。做好後可以試着滾一滾,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滾動。教師提供報紙、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利用這些不同的材料製作球體,通過自身的參與動手製作進一步鞏固了對球體的認識。

本活動設計體現了《綱要》中科學教育的理念,緊密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爲幼兒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力求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在活動中,通過嘗試操作法、比較法、引導發現法、討論法、讓幼兒在操作遊戲中充分體驗自由、快樂的情緒,輕鬆愉快地獲得知識,感受到數學的有趣,使孩子們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美術欣賞----《向日葵》

說活動教材

《向日葵》是法國偉大的畫家凡高的作品。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爲其中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爲之震顫,激情也噴發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人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然而對於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徵以及它的象徵。 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 “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爲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 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爲幼兒應該豐富的經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另外教師要幫助幼兒認識向日葵這種植物,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知識經驗。那麼我相信在幼兒擁有了如此豐厚的經驗之後,他們的欣賞活動會更加生動獨特。

基於兩種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圍繞向日葵的欣賞活動構建這樣一個主題: 這個主題包括:實地參觀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實地實物的參觀、認識,建立對向日葵的初步感受和認識。然後認識向日葵的色彩、外形、特徵及作用和象徵意義,幫助幼兒建立對向日葵的完整認識。還有一個種植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種植的要素,這樣幼兒就建立了足夠的生活經驗。另外教師還通過欣賞凡高其他作品的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凡高,瞭解凡高的作畫特點、瞭解凡高的一生,幼兒有關的美術經驗也隨之形成。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稱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2.活動重點:欣賞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3.活動難點:瞭解畫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的。

【分析】 目標(1)綜合了對美術要素的認知以及對作品的情感,是以認知和情感並重的目標。開展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引導幼兒通過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感受和體驗,逐步豐富幼兒美的經驗,提高幼兒對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評判的能力,同時學得美術的技能和技巧。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其中“瞭解畫面中的情感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因爲從幼兒對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達到如何內化爲自身的情感,從而更好地體驗作品、更好地體驗創作者的情感是比較難的。

目標(2)是能力目標,我認爲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爲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會促進幼兒的創作。

說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實地參觀向日葵種植園地,給向日葵拍照。觀察認識向日葵。欣賞有關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認知經驗及美術欣賞經驗。

2.環境創設準備: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兩位幼兒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片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活動延伸:

“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說設計理念

1.教學活動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術欣賞教學也不例外。在欣賞活動之前教師注重幼兒有關美術經驗的積累,如欣賞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瞭解凡高繪畫的特色及筆觸。同時教師還發現幼兒有關“向日葵”的生活經驗不足,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爲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

2.欣賞活動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以及作品的構圖。在教學中引導幼兒從最突出的色彩人手,欣賞感受色彩的亮麗、同色系的組合及對比色運用的恰到好處。同時引導幼兒感受大膽誇張的線條帶給我們的富有靈動和生命的感覺。

3.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凸現。因此在欣賞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

4.注重多種欣賞方法的運用。對話法是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教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圖片和繪畫作品的不同,教師還運用幻燈片的放映給幼兒一個完整美麗的感受,同時欣賞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賞活動注重幼兒情感的激發。畫面中,鮮豔亮麗的黃色和橙色以及大膽、誇張、扭曲的線條充分流露出創作者強烈和炙熱的感情,流露出對向日葵的熱愛。教師從色彩、線條等人手,運用對話、對比等方法引導幼兒感受作品表達出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 編輯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認知活動---1和許多

說活動教材

認識“l”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着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

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兔採蘑菇”作爲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並幫助他們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在整個教材中所涉及的動物形象“小白兔”,孩子們很熟悉,而且其中的活動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標

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等這樣的數現象,但對這些數現象模糊不清,不能很準確地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爲了幫助孩子能夠進一步地掌握理解“1”和“許多”,特制定以下兩條目標:

(1)在遊戲中讓幼兒初步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習用語言進行表達。

2.活動重點:在遊戲中讓幼兒認識“l”和“許多”。

3.活動難點:感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體現一個“認識”和“感知”的問題,所以把認識“l”和“許多”作爲整個活動的重點,通過讓幼兒根據兔媽媽所給的任務進行認識“l”和“許多”的關係。活動的難點定位在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因爲在教育幼兒學習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一個由易到難的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感知,體現了幼兒學習數的發展過程,這樣才具有一定的遞進性,讓幼兒知道1個1個和起來就是許多個,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增強了幼兒的數概念。“l”是自然的單位,“許多”是含有兩個以上元素的集合,它們之間有一個量的區別。在目標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l”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l”和“許多”兩個方面的意義。

說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瞭解幼兒的喜好。

2.活動材料準備

(1)兔寶寶和大灰狼的頭飾、籃子及蘑菇若干。

(2)合適的活動場地,爲幼兒提供寬敞的活動空間。

(3)場地佈置如圖:(×表示小兔出發的位置)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說活動延伸

1.活動一:區域活動中提供各種水果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哪種水果是1個,哪種水果是許多個。(教師根據需要可更換圖片的內容)

2.活動二:區域活動中提供小卡片。聽指令找出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請你找出是l(許多)個物體的卡片。

3.活動三:找找自己身上什麼東西是l,什麼東西是許多,並告訴同伴和老師。 4.活動四:教師帶領幼兒找找教室和室外的物體,什麼是1,什麼是許多。請幼兒回家找找家裏的什麼東西是1個,什麼東西是許多個。

【分析】 起到加強鞏固作用,讓幼兒通過進一步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感知“l”和“許多”,加強理解“l”和“許多”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從中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

說活動特色

1.活動情景遊戲化。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2.活動內容整合性。在活動過程中以小兔採蘑菇爲主題,融人認知(“l”和“許多”)、語言(我拿了……;我採了……)、社會(伯伯借籃子給小兔們,突出關愛)、健康(下蹲、跳等基本動作)等方面。

3.活動自主性。教師以兔媽媽的形象帶領幼兒參與活動,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線。活動中沒有強硬的規定,創設較自由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輕鬆地學習本領。

《》 編輯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科學活動-會跳舞的罐寶寶

說課內容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年齡普遍在3―4歲左右,思維呈現出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由於小手肌肉組織發育還不夠完善,因此,活動性較弱。利用幼兒對周圍的聲音感到新鮮好玩的現象,設計此活動,發展幼兒的聽覺、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二、說教材

1.本活動的目標是啓蒙教育,主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活動過程有趣、形象,利用擬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參與和操作的積極性。

3.分組活動、綜合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而難易適中、動靜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兒在上自信心的發展,獲得成就感。

三、說教法

1.操作法:爲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我採用了操作法,在適當的要求下,發展幼兒動手能力與觀察力,體會探究的樂趣。

2.遊戲法:“遊戲”是低齡幼兒活動的最佳方法,教師在遊戲中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興致勃勃,從而寓教寓樂。

活動準備:前期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會聽一些獨特的聲音。教具遊戲的準備──沙子、小石子、小鐵片、黃豆、卡通空八寶粥罐若干;舞曲音樂。幼兒活動準備──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四、說學法

1.通過可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讓幼兒大膽放手操作,以此體會操作的快樂。

2.在有趣的遊戲情景中,讓幼兒去探索,從而發展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

五、說教學程序

首先,通過認識新朋友──漂亮可愛的罐寶寶,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其次,通過操作活動“喂寶寶”嘗試自己製作響罐。這樣的設計,幼兒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使每位幼兒都有了動手機會和表現,在猜想活動中,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猜測、去思考,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最後,在戶外活動中,深化主題,愉快的結束活動,使幼兒意猶未盡的渴望再次的活動。

活動內容

活動目的: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重點: 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配對。

活動準備: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3.錄音機、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直觀教具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罐寶寶──介紹給幼兒的新朋友。

2.出示並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動引發幼兒探究。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並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啓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麼,並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束部分:幫罐寶寶到戶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動:將幼兒製作的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四、活動後的反思: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遊戲的形式讓幼兒體會了探究的過程和快樂。在活動中,孩子在製作的同時,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聽覺。他們特別喜歡玩遊戲,因爲在遊戲中可以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沒有絲毫的壓力。對於個別能力弱的孩子,我採用集體與個別輔導的形式,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他們提供機會,讓能力弱的孩子不會爲此而產生畏懼的心理;對於幼兒的新觀點新發現,我總是鼓勵和尊重幼兒的觀點,並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兒認爲罐寶寶吃飽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並引導幼兒聽一聽罐寶寶肚裏的水聲,拓展了幼兒的視野與經驗。

這次活動的不足是:師幼互動少了一些,在活動中可以在遊戲中穿插一些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說課稿15

一、課題及設計意圖

今天的課題是《學習3的組成》,本課是在前面學習了2以內數的組成之後,進一步學習數的組成知識。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爲了更進一步地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爲進入國小學習做好準備,我在設計《3的組成》時,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讓幼兒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來學習3的組成,知道3有2種分法和掌握數分合的規律。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同伴之間的協助能力。

三、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學習3的組成知道3有2種分法。

2、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掌握數分合的規律,知道一個數,求另一個數。

四、教法

採用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直觀演示等形式,指導幼兒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

五、學法

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爲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六、說教學過程

按照心理學常識,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課一開始進行復習時,就設計了"你的火車幾點開"的遊戲。(點出複習題)在這種刺激下,幼兒的興趣一下子就能調動起來。這是爲學習3的組成做好鋪墊。

在新課學習中,通過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學習新知的慾望,引導幼兒感知、探索3的組成。請3個幼兒爲一組,手拉手邊念兒歌邊走動:"你拉我,我拉你,我們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兒歌唸完,有的幼兒蹲下,有的幼兒站起,請一個幼兒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繼續遊戲,引導幼兒把每一次遊戲的情況記錄下來。

然後教師引導幼兒小結遊戲的情況,把3的分法列出來,引導幼兒發現幾組分法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知道分合的交換規律。把3的幾種分法用綜合式的方式記錄,引導幼兒發現兩邊的數字排列規律。發現數量關係,

最後,遊戲"當啄木鳥醫生"以蘋果樹生病,請小朋友扮演啄木鳥醫生爲果樹治病爲引子,請幼兒把兩個分半的蘋果合在一起,要求兩半個蘋果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3。遊戲"鞋子配對"把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每組幼兒兩個兩個排在一起。遊戲開始,每組一對幼兒合作找到一對鞋子,要求兩個鞋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3。看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對。

通過遊戲的形式,來感知複習3的組成;通過提高練習,讓學有餘力的幼兒嚐到學習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