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課件>

草船借箭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 閱讀(1.95W)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草船借箭教學課件,歡迎閱讀!

草船借箭教學課件

草船借箭教學課件1

一、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分清前因後果。

2、訓練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4、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地發展是重點。課文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具體敘述了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經過,也是文章的重點。

採用指導朗讀及介紹時代背景的方法解決重點。

(二)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既是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明確目標

(1)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2)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讀訓練

2、感知

《草船借箭》是選自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同學們對於其中的一些故事情節略有了解,但是對人物的性格特點還難以把握,因此參照註釋,結合時代背景瞭解掌握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尤其對於曹操、周瑜的性格要有進一步明確的認識。曹操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周瑜雖然妒才忌能,但也是一位勇猛善戰的大將。

3、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啓示談話。

同學們,你們看過《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嗎?其中有一個《草船借箭》的故事,誰來說說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哪幾個人?誰向誰借箭?

(主要寫了諸葛亮、周瑜、曹操幾個人物,是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簡介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討伐,史稱“三國鼎立”。當時曹操實力雄厚,剛剛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孫權手下大將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設下圈套,假意讓他負責趕造十萬支箭,企圖以造不成箭違誤軍令的藉口加以陷害,於是就發生了這個故事。

自讀課文,說出課文大意,同位討論體會交流。

4、理清脈絡,討論分段。

(1)這篇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2)討論分段。(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爲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任務並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自然段)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

5、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一)學習第一段。

①指讀第一段,前後位討論這段寫的是什麼?(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枝箭的'任務爲難諸葛亮。)

②諸葛亮的才幹怎樣?周瑜妒忌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嗎?哪些詞可說明並畫出來。

(“挺”、“才”)指導朗讀稍重些。

③默讀第一段,幻燈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樣“請”諸葛亮商議軍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從哪兒看出來?

(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周瑜開始以“公事”爲由迫使諸葛亮不要推卻,接着又以“十天爲限”故意刁難,最後當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時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以便抓到字據,日後好加害於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設下計來陷害諸葛亮。)

④討論題,幻燈出示,諸葛亮爲什麼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趕造十萬枝箭的任務,並且立下軍令狀?

(諸葛亮已識破了周瑜的詭計,如當面揭穿必傷了和氣,孫、劉聯合抗曹戰線就可能破壞,有被曹操各個擊破的危險,同時又從大局考慮到與曹軍交戰必須用箭,於是將計就計,立下軍令狀。)

⑤分角色朗讀第一段,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2)教師總結,學生質疑。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我們不僅對《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瞭解,而且對於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點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節繼續深入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四段

齊讀思考,幻燈出示思考題。

1、草船借箭的結果怎樣?

2、這時周瑜的心裏是什麼滋味?爲什麼長嘆一聲?

3、從哪裏看出周瑜的沮喪、慚愧?

(討論:結果是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周瑜無可奈何,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不如諸葛亮。從周瑜說“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喪、慚愧。)

(1)提問:諸葛亮爲什麼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神機妙算)

(2)從哪兒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指讀思考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麼?從哪句話看出。讀讀,抓住關鍵詞語理解,畫在書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內必有大霧,可以從這裏看出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不見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小黑板,思考如下:

(1)爲什麼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纔去開船借箭。

(2)他怎麼知道三天之內必有大霧?

(因爲此時天色微明,大霧封江,可矇住曹軍眼睛,使之不明虛實。諸葛亮瞭解氣象變化,預測出三天之內必有大霧。)

2、再讀第三段,思考,諸葛亮根據什麼情況採取什麼計策,這樣做有什麼妙處?圈畫出來。

(1)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軍士擂鼓吶喊,爲什麼這樣佈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來的箭,又能靠大霧使曹軍看不清虛實,“一字擺開”是爲了受箭面積大、數量大。擂鼓吶喊爲了虛張聲勢,迷惑曹操。)

這說明諸葛亮熟知地理,於大霧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2)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作樂,天亮了就回去。”

(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虛實之前,不輕易出擊,只會放箭壓陣,說明諸葛亮知己知彼。)

(3)觀察掛圖,魯肅和諸葛亮的表情一樣嗎?說明什麼?

(說明諸葛亮對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學第二段,找出體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

1、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借二十條船……

2、魯肅答應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1)諸葛亮瞭解魯肅的爲人,忠厚老實,料定他不會泄露機密,可見諸葛亮知己知彼。

(2)三十名軍士,一千多個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蓋起來說明謀劃周密、巧妙。

3、默讀全文,想想還有哪些地方體現諸葛亮神機妙算?反映他什麼特點?

(因爲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謀劃,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謀,具有非凡的才幹。)

(五)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作者是怎樣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

2、作者在幾個人物的性格刻畫上既鮮明又形象,這是爲什麼?

(1)作者通過對諸葛亮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從而刻畫出他的性格特點。

(2)因爲作者抓住了幾個人物不同的特點,他們的語言、動作不同體現出人物性格各異。

3、由以上可知,在寫作中應怎樣刻畫人物?(抓住人物特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特點,體現人物性格特點,這是我們寫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總結、擴展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認爲諸葛亮、曹操、周瑜、魯肅各是什麼樣的人?

2、結合課文,你能說說對環境保護有什麼看法嗎?

3、什麼同學們對這個故事這麼喜歡呢?

(教師總結注意引導學生對曹操、周瑜兩個人物的正確評價及認識,使學生知道他們倆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並不是所謂的壞人,另外強調寫作時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特點體現人物性格。)

草船借箭教學課件2

【教學目標】

1、通過初讀,列小標題,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自讀,資料拓展,引讀和情景語言實踐,知道周瑜要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感受周瑜和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3、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樂趣。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平時看過跟《三國演義》有關的電視或者書嗎?那你都知道哪些呢?

重點:點一下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周瑜、魯肅是吳國孫權的大將。

一、導入

出示背景圖: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相互討伐。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率領八十萬大軍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曹操。劉備派了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協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便發生在這個時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演義》,走進這個精彩的故事。

二、初讀

請大家把書翻到96頁,大聲地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後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又是怎樣的。

這個故事比較長,有些詞語很容易讀錯,你會讀嗎?誰當小老師來領讀。

1、生字詞:妒忌、都督、草把子、調度、大霧漫天、遲延、擂鼓、丞相、神機妙算

領讀——指導——齊讀。

2、快速簡潔地解說人物關係。

魯肅

周瑜

諸葛亮

曹操

3、請大家再快速地瀏覽一遍課文,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麼?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讓他造10萬支箭。(板書:造箭)

結果呢?諸葛亮按期交箭。(板書:交箭)

那經過呢?除了借箭,還寫了什麼?爲借箭做準備。(板書:借箭,準備)

4、誰能連起來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先自己說一說。

指名學生說。今後我們學習課文就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來概括主要內容。

三、明“造箭目的”

1、周瑜要諸葛亮三天之內造好10萬支箭,可他暗中卻打算想盡辦法阻撓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樣打算的呢?

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相關的語句。

誰來讀一讀,出示:……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①你來讀一讀,周瑜是怎樣打算的阻撓諸葛亮造箭的?

②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這句來說一說嗎?先自己試着說一說。

學生交流,點評,不會說教師示範。

③再加上這句話,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④周瑜這樣想盡辦法,百般阻撓,是爲了什麼呢,這段話裏怎麼說?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定的是什麼罪,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已經立下了軍令狀。造不好箭,就得死。

整段連起來讀一讀。

2、我去查了資料,按照當時的造箭技術,三天時間最多隻能造一萬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撓,諸葛亮三天也絕對造不好這10萬支箭的。

3、周瑜這麼做是因爲什麼呢?——

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想除掉他。讓他,到時候造不成,引讀——“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這纔是周瑜要諸葛亮造箭的真正目的。

四、揭“周瑜面目”

1、這是周瑜私下裏對手下魯肅說的,可是他在諸葛亮面前,說造箭是因爲什麼呢?請你瀏覽第2自然段,先用橫線劃出周瑜當時所說的話。

共5處,劃對了嗎?課件出示:

①“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②“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③“十天造得好嗎?”

④“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

⑤“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

2、周瑜對諸葛亮說,這造箭是因爲什麼呢?曹軍交戰。

你還從哪些字詞也可以看出來這造箭是因爲要跟曹軍交戰呢?

軍中缺箭、這是公事、軍情緊急。

3、這造箭是因爲要與曹軍交戰嗎?是爲了到時候造不成,引讀——

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軍中缺箭嗎?是爲了到時候造不成,引讀——

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這是公事嗎?是爲了,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是因爲軍情緊急嗎?是爲了,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這所有的一切,其實周瑜都是爲了,一起讀,引讀——

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讀到這裏,你覺得周瑜是一個怎樣的人?誰來說?

陰險,狡詐,公報私仇……(板書:四個有代表性的四字短語。)

五、品“諸葛亮智慧”

1、可是諸葛亮卻答應了造箭,而且還提出三天造好十萬支箭,甚至立下了軍令狀,造不好甘受懲罰。他怎麼會這樣做呢?

請你默讀第2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諸葛亮說的話,再快速地瀏覽幾遍全篇課文,靜靜地想一想你從諸葛亮的話裏讀出了什麼呢?寫上批註。

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

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諸葛亮說:“只要三天。”

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

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

好,我們一起來重點來交流,你從諸葛亮的這句話裏讀出了什麼?

重點交流:

①“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機動:你還從這個句子裏讀出了什麼?(讓學生充分地說?)

“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言外之意就是說:諸葛亮可以用更少的時間造好箭。

他在說這話的時候,早已經算好了什麼呢?

第三天有大霧。帶着感受讀。

還算好了什麼呢?

曹操是不會輕易出兵的。帶着感受讀。

其實諸葛亮此時,心裏早已知道了周瑜要害他了!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必引:必然誤了“大事”,對於諸葛亮來說,什麼是他的心頭大事呢?

請你讀這句話——

對於周瑜來說,什麼又是他的大事呢?

請你讀這句話——

讀到這裏,你又讀出了其他不一樣的感受嗎?

諸葛亮造箭是爲了顧全大局,周瑜自私自利……

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②“只要三天”。

於是,當週瑜問他預計幾天可以造好,他說:“只要三天”。那是一種怎樣的回答啊?

你來回答一下。

還是一種怎樣的回答?

你來回答。

2、那麼諸葛亮還會怎麼樣跟周瑜說這一些話呢?他當時的心理、動作和表情又是怎樣的呢?請你選擇其中的一處,聯繫上下文來寫一寫。

①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想:,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②周瑜說:“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就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

③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先寫,指名三個學生說,評價。

哪應該怎麼說纔像諸葛亮呢?讓我和大家合作着來說,再選三個學生連起來,師生合作說。

3、其實,諸葛亮早已巧妙地計劃好了借箭,早已知道周瑜要陷害他,可是周瑜卻還矇在鼓裏,他還在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4、讀到這裏,你覺得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

5、那諸葛亮又是怎樣一步步進行草船借箭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