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必備】教學工作計劃3篇

教學計劃 閱讀(2.55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必備】教學工作計劃3篇

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國小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不良習氣,部分學生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難於發現他人的優點,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實驗稿)新編,編排了五個單元,共15課主題活動,約30課時,每週上兩課時。

第一單元 今天吃什麼

教學重點難點:瞭解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識,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慣。

第二單元 我的手兒巧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體驗動手動腦以及探究的樂趣。

第三單元 我有許多好朋友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在與同學相處的基礎上,欣賞別人的優點,讓他們學會交往、感受愉快積極的生活。

第四單元 快樂的小問號

教學重點難點: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與能力,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產生探究的興趣。

第五單元 我愛美麗的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有初步的生態意識,並能用自己的行動保護身邊的動植物,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爲習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開展生活小故事的講述活動,引導學生明白病從口入,初步養成不挑食的行爲,逐步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學着做,不依賴父母,並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使學生懂得自己有一雙巧手,熱愛勞動也是一種美德,學會一些勞動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4、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5、通過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瞭解夏天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識、生活常識,瞭解昆蟲的一些基本知識。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地和有組織、有針對性地觀察,在觀察活動中增強實驗能力和應用能力。

6、通過活動、遊戲,讓學生學會了解朋友,善於發現朋友的優點,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並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爭取每個學生都有鍛鍊的機會。

3、正確估計學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夢想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提供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教育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夢想空間是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它可以讓孩子們暢遊在書的海洋,遨遊在精彩的網絡世界中;而夢想課程又是一個開放、自主、多元的課程,它可以讓孩子們的夢想飛翔,讓老師們的夢想得到昇華。

結合學校情況,特制定本學科夢想課程工作計劃:

1、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夢想教師感到了生命和全人教育的快樂,在充足的課程資源和沒有分數壓力的課堂環境中,我們的夢想教師可以放下負擔,教給孩子一些除了分數以外對孩子的生命和生活更重要的東西。

3、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並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加強高效課堂教學。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走向**。

二、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3個班的學生多數基礎較差,因爲原六年級的各班中上成績學生大多數轉到別的學校就讀,加上學生年齡小,不適應國中的學習方法,學習又存在不穩定的特點,會影響整體學習成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本學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教材。新課標,新教材,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課文通過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繫密切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在教材的結構設計中加大了力度,教材中和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兩種形式,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教材的探究性和實際性;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激發他們對地理的興趣,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和生產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是鮮活的;教材的語言平實, 生動,富有啓發性;板式設計生動活潑。

2、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球的運動和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使學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瞭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佈,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徵和地理事象的內在聯繫,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學會畫簡單的世界、大洲、國家的地理略圖,學會閱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4)、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環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

3、教學重難點

(1)、知道地球的運動和有關世界海陸分佈、氣候和海洋的基礎知識,以及世界人口、人種和國家等概況。

(2)、知道世界各大洲概況和主要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四、教學要求

1、認真學習、領會《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地理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地理觀察、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時掌握好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以教材中的部分內容爲突破口,深入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以往教學活動的長處,並不斷深化、創新、拓展,形成多種多樣的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五、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理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爲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5、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6、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六、具體實施

1、教學中要改變傳統地理課程重知識輕方法、重結論輕過程的觀念。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和自身經驗出發,觀察、發現、瞭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並善於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地理知識。

3、引導學生關心現代社會的發展,關注世界的變化,樹立科學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深遠影響,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地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4、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繫,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七、奮鬥目標

掌握課文中的各知識點,學會讀圖、用圖,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爭取期末考試各班及格率達60%以上,平均分達66分以上。

八、教學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