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熱門】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九篇

教學計劃 閱讀(6.02K)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爲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九篇

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係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今天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的知識。(板書:比)關於比,你想了解一些什麼?(學生可能回答:什麼是比?學了”有什麼用?數學上的”與生活中的”一樣嗎?…)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引發:對,生活中也有”,比如一場足球賽的比分是2∶0,它與數學上的”一樣嗎?老師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自己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好嗎?

設計意圖:

開門見山式的揭示課題顯的簡潔明確,導入通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相關議論,引導學生產生了解比、認識比的心理需求,爲本課的學習對象創設一個良好的研究氛圍。

二、教學例1

(一)、呈現例1掛圖:媽媽早晨準備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利用舊知進行比較:

(1)圖中提供了2個數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據這兩個數量,我們怎樣來對果汁和牛奶的杯數進行比較?(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板書:)

相差關係{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數關係{果汁的杯數相當於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數相當於果汁的3/2

(2)小結: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係。今天我們認識的比就是專門對這後一種關係進行的研究。

2、”的教學:

(1)(指板書:)”。我們還可以說成”。想一想,”。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3、”的讀寫:

(1)師介紹:2比3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2比3記作2∶3(板書:2∶3,先寫2,再在中間寫上兩個小圓點,讀作”,注意與語文中的”不同,最後寫3。一起來寫一寫,讀一讀。)

(2)指導學生寫:3比2怎麼寫呢?誰來寫一寫?

(3)介紹名稱:剛纔我們寫在中間的兩個小圓點(∶)是比號(板書: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後面的數叫做比的後項。(板書:前項後項)

(4)誰來說一說:2∶3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比的後項是幾?在3∶2這個比中,2是比的什麼?3是比的什麼?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學們看一看,剛纔的比的前項是2,這兒的2怎麼又是比的後項了呢?

(2)對!顛倒兩個數量的位置,就會得出另一個比,它的意義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敘述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是哪個數量與哪個數量在比,不可顛倒順序。

設計意圖:

例1的教學首先抓住了兩個環節:首先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使學生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的相差關係,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而這裏認識的比則專門框定於後一種情況,這樣可使教學建立在一個清晰的前提條件下。其次又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比,使學生體會到比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學方法。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後,結合兩個比的前後項的”巧妙幫助學生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這樣的教學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顯得層次清晰,條理有序。

(二)、完成試一試

(出示安利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比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比如這瓶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呈現”)

(1)指圖中的1∶4,問:這裏的白色部分和藍色部分分別表示什麼?你知道1∶4表示什麼嗎?

(2)把每種溶液裏的洗潔液看作1份,水分別可以看作幾份?

(3)還可以怎樣表示每種溶液裏洗潔液和水體積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理解:比如這個1:4,表示1份洗潔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說水的體積是洗潔液的4倍,洗潔液的體積是水的1/4。)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關係的表示方法,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繫。既利於後面教學比、分數、除法三者之間的關係,也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比的意義的認識。

三、教學例2

(一)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對比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呈現例2)

1、想一想,我們怎樣求兩人的速度?

2、2、學生計算答案,彙報填表。

3、明確:因爲速度=路程divide;時間。)

4、你能用比來表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嗎?(出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義

1、剛纔我們已經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細觀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覺得比與什麼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什麼呢?(板書:兩個數的比兩個數相除)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再引導:例1中的比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係,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比值“比“化簡比“求比值”奠定了基礎。

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剛步入國小,對一切都充滿好奇,都想問一下爲什麼,特別是自己從哪裏來的,更是有許多的問號,課程教學計劃。因此,這門課程很大的解決了他們的疑問,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起來會非常有興趣。情況,進行安全教育、班隊活動、國學啓蒙教育、探索活動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學目標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國因安全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生命死於非命。

中央領導對中學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於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讓學生在交通、校內外活動、消防、疾病預防等方面確實引起高度重視,杜絕麻痹思想、僥倖心理,教給學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識,培養安全意識和交通安全責任感,確保學生的安全

2、班隊活動:

剛踏入一年級的國小生,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不太適應,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陌生的。爲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

3、探索活動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判斷能力,提高審美能力爲今後的探索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4、國學啓蒙教育

通過感知民族精神、弘揚民族傳統、領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實踐是領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這門新的課程中,學生是主角,讓學生閱讀、大聲誦讀、翻譯古文、詩歌欣賞……等一系列活動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用心感悟。

三、教材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並突出了以下特點:

1、綜合性

本冊教材涉及了《課程標準》內容綱要中的4個模塊的內容,從而使教材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開放性

教材內容的設計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內外相結合的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

3、活動性

教材注重引導教師開展活動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突出“體驗式”、“探究式”的學習特點。教材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擬演練、體驗、交流、調查、製作、探究等,爲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進行實踐活動創設了平臺。

4、趣味性

教材呈現形式活潑,圖文並茂。有活動欄目和留白,增強了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並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適當把握教學目標、理解教材設計意圖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本地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對教材文本中的內容和活動進行調整,並注意開發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2、注意學生的自主活動

教材中設計的學習活動欄目是教材內在的組成部分,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學習。因此,本教材的教學活動應更多地體現在教師指導和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

3、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本課程的設計是綜合性的。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與有關課程加強聯繫,整合相關內容,以提高綜合教育效果。

4、靈活安排教學課時和教學進程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研讀課本,弄清課本上的重難點。能透徹地瞭解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從縱向、橫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靈活、合理、科學地使用好每個板快,注重早滲透,不斷積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學習新課改。

3、教師認真備課,找準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認真研究每堂課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教學。

4、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不能千篇一律。

5、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好培優輔差工作認真進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師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更新觀念。

7、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六、要求和建議

1、地方課程是針對社會需求和現實生活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文明教育發展的聯繫,使學生了解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關心社會,尊長愛幼,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工作計劃《課程教學計劃》。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懂文明講禮貌,與人和諧相處。所選擇的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的年齡特證和已有的基礎相適應。

2、嚴格執行學校教導處的課表規定,按時、認真上好地方課程。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素質教育理念爲指導,圍繞課程改革,不斷完善教學研究機制,不斷創新有效的教學研究方式。課堂上注重四個強調,四個轉變,四個還給,四個到位。以“五愛”教育爲基本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加強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以思想道德和日常行爲規範爲基礎,加強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既要重視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健康的道德情感,又要重視道德行爲的指導。以健康心理品質養成爲目標,加強艱苦樸素和熱愛勞動教育,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鬥。

二. 本學期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1、知道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食品的來歷。

2、瞭解你身邊的農業,你身邊的高科技農業的發展。

3、懂得農民勞動的辛苦,從而懂得珍惜糧食。

4、瞭解你通訊工具古今之間有哪些差別。

5、學會使用這些現代通訊工具,瞭解它們的特性。

6、學會如何面對現代媒體技術存在的誘惑。

7、正確處理好現代媒體帶給我們的便利與誘惑

8、觀察現代科技在生活中的表現

9、認識現代科技對生活的推動作用。

10、瞭解你身邊的高科技產品學會如何正確、合理的使用它。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三.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雖說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了,但畢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閱歷淺,思維以直觀形象爲主,因此國小生思想品德課切忌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所以我嘗試以動情的話語,開啓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興趣,誘導學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慾望。而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教育是道德認識的基礎,是趣味性激發道德動機的橋樑 ,是道德行爲的催化劑,以情育人,永遠是思品教育的主要途經,今後還須堅持以情育人的教學法。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國小品社課是一門教育性、情感性很強的課程,“激情、明理、導行”是品社課教學的三要素,而激情則是重要因素。因此,品社課更要摒棄空洞說教,注重情感教學,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愉悅的情緒狀態中學習、掌握、深化道德認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爲習慣。

1.以趣激情,導入新課。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善於發現和利用教材中能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以趣激情的導課方法多種多樣、因文而異、因人而異。

2.知中生情,學文明理。學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這個階段主要通過學習課文,分析歸納,讓學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認識,而情感是在認識客觀事物中產生的,“知之深,愛之切”,因而教師要善於在學生學文明理過程中,在學生形成道德認知前後,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3.渲染課堂氣氛,產生情感共鳴。國小生善於直觀體驗,側重形象思維、易受感動。我要力求將課文中的道德知識點與學生情感上的激發點結合起來,利用現代媒體手段,把靜態的文字、抽象的術語、乾巴的數字變成形象生動的語言或畫面。讓學生在具體認知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激起敬慕道德榜樣行爲的情感。

4.精心設計問題,增強心理體驗。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明白道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根據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計一些富於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並藉助假設聯想、想象對比、角色互換、心理移位等心理體驗,把學文與明理,知識上的接受與情感上的認同有機結合起來。

5.情理交融,辨析導行。學生要將學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認知化爲具體實踐中的道德行爲,“辨析導行”十分重要。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教材重難點,有的放矢地設計一些富有思考性、啓發性、導向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辨析正誤,從中提高道德判斷能力。

6.要注重感情的評價標準。國小生由於受年齡、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對道德評價標準難免存在片面性和侷限性。因此,導行階段的教學首先要藉助於教材,從理性的角度向學生闡明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爲和是非標準,但僅有這些理性的標準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學生的情感世界裏樹立起感情的評價標準。通過對學生珍惜糧食,體會農民辛勤勞動使學生能深切的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由此來觸發學生珍惜糧食的動力。同時學生們在學習了二三單元的後懂得了現代科技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面對現代科技所帶來的誘惑和負面影響,也有了一定的解決能力。因此這對於學生們能更好地、更快地融入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

1、 瞭解樹的有關知識。

2、 欣賞以樹木爲主題的繪畫作品,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加強對身邊環境的瞭解和認識,增強環保意識。

3、 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樹木的外形 對比,找出樹的不同特點,並嘗試用寫生的方法,來表現樹的不同特徵。

學科融合:

美術學科與自然科學知識、語文知識的融合。

學段銜接:

對樹的更深層次的描繪。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了解樹木的特點以及樹木與人類密切的關係,加深對樹的認識。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身邊的樹。

難點:通過樹的外形特徵來表現不同的樹。

材料準備:

圖片、課件、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準備,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 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同學們看他是誰?(出示大樹)樹是人類的朋友,你知道哪些關於樹的知識呢?你瞭解的可真不少,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認識身邊的樹。

三、新授

1、 師:你們知道嗎?世界上的樹分爲三種類型; “闊葉樹,針葉樹,棕櫚樹” (欣賞不同種類的樹以及獨特的魅力,介紹每種樹的特點)

師:這是什麼樹?

生:楊樹,柳樹,銀杏樹,回憶古詩詠柳

師:以上這些樹木都屬於闊葉樹,冬天落葉,有着寬闊而扁平的樹葉”。 師:欣賞完闊葉樹我們來欣賞針葉樹,針葉樹聽名字你覺得葉子像什麼? “針”鬆又被稱爲長壽之樹,樹齡達到300—400年。針葉樹的特點,大多生長在寒冷地區,冬天不落葉(介紹陳毅《詠鬆》)。

師:棕櫚樹大多生長在溫熱帶,沒有樹枝,樹幹只長高不長粗。

師:欣賞了這麼多樹,你能總結出大樹分爲幾個部分嗎?小組討論討論。 生:樹葉,果實,樹枝,樹幹,樹根等

師:樹冠 ,樹幹,樹根

小結:樹有各種形狀、顏色的樹冠、樹葉和樹幹,那你想知道怎樣把樹的這些特點畫到畫畫本里嗎?就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畫家和一些小朋友們的作品吧。

提示:在欣賞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他們是怎樣畫樹冠、樹幹和樹葉的喲!

四、學生實踐

到校園裏觀察寫生你喜歡的樹。什麼是寫生呢?

在現代通常的繪畫用語中,凡是直接以實物、實景爲對象進行描寫,統稱爲寫生。

要求:小組共同商量選擇一棵樹進行寫生。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現在的地球上的樹木正在急劇減少,小鳥沒有了它們的家園,你想怎樣去保護這些樹木呢?

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相信樹木們肯定願意和你做朋友,有了你們的愛護它們會長得更加蔥翠,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綜合.探索”領域的一個內容。在教學時,使學生了解到: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大體分爲樹根、樹幹和樹冠三大部分。本節課我還採用了對比觀察的方法從樹幹、樹枝、樹葉等不同方面表現形形色色的樹。從樹的外形、樹的高矮、樹幹的花紋、樹葉的不同形狀等方面來對比。讓學生知道,樹木能調節溫度、減少噪音、淨化空氣等作用。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也許20分鐘的繪畫時間,學生創作不能充分淋漓盡致的表現,我所要給學生的是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我也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探索等多更好的適合教育教學發展的方法和模式。

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課堂學習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心事。

2、 瞭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引導學生認識到應該把父母作爲自己傾訴的對象。

3、 和父母之間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從而拉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教學重難點:

1、 讓學生反思和父母之間形成隔閡的原因,認識到與父母交流、溝通的重要性。

2、 學會一些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方法。

三、學情分析:

現代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容樂觀的顯示狀況,由於父母社會生存壓力的增大,與孩子生活空間的疏遠,精神交流時間的減少,方式的單一,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等種種原因,使得父母不能及時、有效的瞭解孩子的思想現狀、生活狀態,給予他們成長中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極爲不利。

四、教學準備:

1、 課文配套光盤

2、 寫文章《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

五、教學安排: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們之間有一條溝嗎?

1、 同學們,讓我們來聽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爲何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

2、 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寫給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 聽了故事和信的內容,你們想說什麼呢?

4、 你和和爸爸媽媽還有哪些衝突和矛盾嗎?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這個人間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理解與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學會與父母溝通,對父母和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二、我們的心事要告訴爸爸媽媽嗎?

1、 你們有自己的心事嗎?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2、 教師可以把紙條收上來,讀一讀孩子的心事。

(教學這一環節時,爲了充分尊重學生,採用不署名寫紙條的方法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心事,並將學生的心事進行歸類,看看各屬於哪些方面的問題。)

3、 當你有了心事之後,會向誰傾訴呢?爲什麼?

4、 有的同學願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訴爸爸媽媽,有的同學卻什麼也不願意對爸爸媽媽說,這是爲什麼呢?(把學生雙方的意見分別寫在黑板上)

5、 教師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認識到:有些事情作爲未成年人必須自動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訴父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提高他們對與父母交流這件事的正確認識。

三、情感激發

1、 出示一個圖案設計:圖案由塗實的紅、綠、藍三個圓組成,紅色的在上,綠色、藍色的在下,三個圓交叉在一起。

2、 同學們,你知道此圖案是誰設計的?表示什麼意思呢?

3、 此圖案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設計的《家長報》的報頭,讓我們聽聽他的設計意圖吧! (紅圓代表我,綠圓代表我媽媽,藍圓代表我爸爸。紅圓與綠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我愛我媽;紅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爸愛我,我愛我爸;綠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爸,我爸愛我媽!)

4、 聽了小男孩的設計說明,你有什麼想法嗎?

5、 總結:是啊,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你們長大了,有屬於自己的祕密了,可你們和父母之間永遠有割捨不了的新情,也永遠都有溝通的必要和理由。

板書設計:

3、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

我們之間有一條溝我的心事要告訴爸爸媽媽

教學計劃 篇6

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此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突出能力培養,着重培養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知識系統、詳略得當。根據本學期20xx秋季班電子/機電專業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11級秋季電子/電機班共9人,其中男生9人,無女生。這其中一人是手臂殘疾,一人智商低,基本是國中畢業,但中學階段學習成績差,這就使他們在學習專業課上,所表現出的難度和積極主動性較差。但由於是他們的電子專業主課,對電子課本身的興趣還比較大,喜歡動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

從教材看,本學期《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是採用西北工業大學出版,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編委會主編的通用類教材。

全書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了實訓室與安全用電,第二章,直流電路;第三章,電容和電感,第四章對單相正弦交流電路進行了講解;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的基本知識,第六章,互感,第七章,諧振,第八章非正弦週期波,第九章,磁路,第十章,綜合訓練。

三、教學目標

認識實訓室,實驗臺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掌握安全用電相關知識技能; 掌握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 掌握直流電阻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瞭解電容和電感的基本知識。 瞭解單相正弦交流電路及基本物理量。 瞭解三相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四、教學措施

1、 充分發揮師生在教學中主動性和趣味性。

由於學生基礎差,教材內容覆蓋面廣,針對學生的這種現象,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盡用清晰的思路去分析基本電路,從而去掌握複雜電路的知識。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爲了加強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中要通過實踐、舉例、講解、練習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在給他們授課上儘量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課的增加可以把學生的感官認識加強,適時通過實踐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是我們學習理論的動力,使他們認識到學習好《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的重要性。

3、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由於現在的學生在家中都是獨子或是由父輩把他們帶大,這就使他們在性格上和與人交流上比較偏執。由於本學期電工基礎課程在實踐課上對學生要求較大,有很多的實驗要求學生自己來做,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如果上課他們不能很好的聽課在實踐課上就做不出來。爲了改善這種情況,我會在課下和學生主動交流,瞭解他們的對《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這門課學習的的想法,並儘可能的把他們的想法用到實踐課上。

4、從學生自身出發,因材施教。

由於每個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不一樣,在學習上就會形成參差不齊的現象,爲了改善這種情況,讓每一位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成就感。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授方法,對於個別認知度較好的學生,我會讓他們多做一些課外的實驗以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水平,並在實踐課上單獨留一些時間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電路,碰到問題我在給他們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增加興趣,讓他們喜歡上實踐課。

教學計劃 篇7

1、以故事的形式講解國學經典,寓教於樂,真正激發學生學習國學的熱情。

2、課前每天5分鐘的24孝文化講授,讓學生們懂得孝、愛禮儀的可貴,從而讓他們思考在當下如何學習、踐行傳統文化並去教授傳統文化。

3、觀看相關國學教學視頻、聽詩詞歌賦、欣賞古代文人掌故,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助於更好的掌握知識。

4、組織學生詩、詞、文的朗誦、講國學經典故事,真正地讓學生參與進來,矯正日常的不良規範,賢良恭淑德任然是當下人必須學習的禮儀。

5、教學內容以經典誦讀爲主,以熟悉的國學知識(教材上的知識除外)爲輔,接連串通,擴大學生學習的知識面。

6、學生分角色排練。

教學計劃 篇8

教學目的:

1、 理解人物性格志趣。

2、 體會課文寫人方法。

3、 品析詞句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揣摩平淡內容中的深刻寓意。

2、 把握多層面速寫的記人方法。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 誦讀—品味—積累。

2、 品讀—評析—習作。

3、 設疑—點撥—釋疑。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一齊背誦陶淵明《飲酒(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自由恬靜的心境。詩人爲何有此心境呢?主要與詩人生活際遇、性格志趣有關。現在,我們就通過他的著名散文《五柳先生傳》,來認識認識這一代名家。

二、解題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洵陽柴桑人。《五柳先生傳》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五柳先生即作者。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三、研習課文(誦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 聽讀課文,認準字音。

學生邊聽課文朗讀錄音,邊看課文作圈注。注意生疏字和多音字。

2、 和讀課文,明確節奏。

學生邊隨錄音輕聲誦讀課文,邊標劃節奏。注意複雜長句。

3、 跟讀課文,掌握語調。

學生隨教師的範讀而讀。第一段應讀出舒緩陳述的語調;第二段應讀出讚歎抒情的語調。

4、 默讀課文,領會文意。

學生運用工具書和註釋,邊默讀課文邊理解字意、詞意、句意。

5、 分讀課文,總領全篇。

(1)男生讀第一段,女生讀第二段,說兩段的不同:第一段主要是生活(蘊涵性格志趣),是描述;第二段主要是讚語(蘊涵精神風貌),是評論。

(2)女生讀第一段,男生讀第二段,說兩段的關係:第一段中的“不慕榮利”與第二段中“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相呼應。

6、 譯讀課文,理解大意。

學生口頭翻譯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四、積累文言語彙

1、 積累雅詞: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2、 積累名言:

好讀書,不求甚解。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第二課時

一、品析課文:

1、 品味文中的九個“不”字,初識人物性格志趣。

(1)不知何許人 不祥其姓字

——實不願說,非“不知”“不祥”,可見先生的淡泊寧靜。

(2)不慕榮利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忘懷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見先生的恬淡自足。

(3)不求甚解

——志存高遠,不捨本求末,可見先生的胸襟開闊。

(4)不能常得 不蔽風日

——安然自若,不爲境所困,可見先生的開朗樂觀。

(5)不吝情去留

——去留無意,不裝模作樣,可見先生的耿直率真。

2、 品味細節,再識人物性格志趣。

(1)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可見先生專志樂學(好讀書)。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可見先生灑脫不羈(性嗜酒)。

(3)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可見先生高雅脫俗(常著文章)。

二、學習寫法:

1、概括態度、性格,體會多層面寫人的方法。

(1)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

(2)好讀書,不求甚解

——展示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

(3)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

(4)環堵蕭然 晏如也

——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5)常著文章自娛 忘懷得失

——描繪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

2、抓取典故,體會類比寫人法。

“屢空”、“黔婁”、“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分別以學者、隱士、百姓類比,烘托凸現人物。

三、課堂訓練:

1、說的訓練:

聯繫諸葛亮《戒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志遠”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2、寫的訓練:

學習課文多層面寫人的方法寫自己,要求寫出自己的性格志趣,200字左右。

四、佈置練習:

1、背誦、默寫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三。

教學計劃 篇9

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揮學生個性,更好的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是高中段教育形成特色的關鍵。我校根據社會要求的廣闊性、時代發展的多元性,發揮辦學主體的能動性。自1993年開始創辦美術特色高中辦學模式。辦學多年,因學生文化,專業素質較好,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素描是美術特色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要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裏掌握素描的表現技法,教師不但要有較深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基本功,還要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經過多年課堂實踐,我發現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討論法

素描教育中可採用討論的方法。展示所有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搜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斷。討論中教師提出問題,展開思路,幫助學生自己思考。教師可以提這樣的問題,如“哪幅作品畫得特別好?好在哪裏?”“哪些作品畫得效果不夠好?原因在哪裏?你如何去修改?”等問題,可以讓每位學生評說,自由發言自由爭論,老師對學說的發言作點評、指導。此種討論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用語言表達繪畫。

二,單一法

習慣的素描教學中,常常是讓學生的作業從打輪廓、畫明暗大效果到仔細刻畫全過程的作品。學生一次一次地重複的綜合練習。但一張素描作業中包含許多的要求:構圖、比例、結構、明暗調子、質感、空間感等等,學生很難一下子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從頭到尾的綜合訓練中進步不多。素描課實施的單一訓練,就是把作畫各重要步驟做最徹底的基礎訓練。例如可做單一的構圖訓練,質感訓練等等。單一的質感訓練可讓學生畫單純的布的質感表達,玻璃器皿表達,金屬製品表達等等。在此訓練中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指導、糾正、認定,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紮實有效的技法,進度和質量也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綜合法

在幾種徹底的單一基礎訓練後,可讓學生做綜合練習,完整地畫一張素描作業。把在各種單一訓練中的體會運用於綜合作業之中,這時的綜合訓練會有意想不到的極好效果。

四,分組法

學生的水平高低不一,能力大小不等,對他們的要求也就不能一刀切。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全班學生大體分爲三個部分進行教學。第一組,對程度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除完成計劃內的學習內容外,提前學習下部分內容,自選內容多畫多練。第二組,中等水平的學生,要求他們只完成計劃內的學習內容。第三組,較差的學生,對他們降低要求,減少難度,多進行個別輔導工作,使他們儘量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而且激發了學生的進取精神,培養了尖子生,有效地提高了課時利用率。優點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在同一課堂上,運用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分步施教。它順應了不同學生的認識水平,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五,比較法

在畫面作業基本完成的時候,要注意從整體來檢查畫面大關係。三種基本的色調:黑(最深的色調)、白(最亮的)、灰(色調豐富的中間色),有三種不同的色調,畫面的層次就清晰,畫面的效果就響亮。素描寫生對象表面的明暗、虛實、強弱都有一定的規律,如果畫面沒處理好它們的規律,那就會使畫面零亂,缺乏整體感。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盯着局部不放,每個局部都畫的很完整,致使局部與局部之間沒有聯繫,互不相讓,象一盤散沙。沒有整體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無意義的。沒有整體感的素描,是不成功的作品。

如何解決整體與局部的關係,最好的辦法是比較,比色調的深淺,比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係的遠近、虛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物象,纔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

六,談心法

素描是一門看似枯燥乏味的學科。對於只求“升學”爲唯一目的的一些學生來說更是學的辛苦。教師應該瞭解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關心和愛護學生。不用訓斥、嘲笑、命令、冷漠的語氣批評學生,用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的話語和學生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動機、目標及態度,有力的調動學生個體,誘發學生的求知慾。在素描人像教學中,我就是在和學生的交談中瞭解到他們有偶像,更喜歡畫偶像,於是課外作業就是讓他們畫自己喜愛的影視明星。由於是學生髮自內心想表達的東西,因此教學效果特別好。七,創作法

大學聯考美術專業的考試,素描越來越多的考默寫,這樣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打好寫生的基礎,更要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創作默寫。教學中我在使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規律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和創造性。在靜物寫生與創作階段,同時擺出多組內容、色調各異的靜物,供學生選擇,並讓學生按個人愛好和理解自己動手擺靜物,組織畫面。同時比較客觀地向學生介紹各種繪畫流派,欣賞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擴大視野,鼓勵學生去研究和嘗試不同的表現技法與表現形式,發展其興趣傾向和特長,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創作嘗試教學法在於教師教給學生技能的同時,也教給了他們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提高了他們的技能素質,爲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