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計劃>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七篇

教學計劃 閱讀(2.04W)

光陰如水,又將開始安排今後的教學工作了,寫一份教學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七篇

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仔細品味詩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涵;2: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

教學難點:學生品味詩的藝術。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白居易簡介(略);

2: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朗讀過程中音樂旋律與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

3:學生找出與小序內容對應的部分並朗讀,教師做講解。

4:找出琵琶女三次演奏的`句子並朗讀。

第一次(暗寫):詩人送客聽到琴聲(第一段);

第二次(明寫):彼此相見,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詳寫)(第二段);

第三次(明寫):感言促彈(略寫)(第五段)。

5:賞析第二段並感受樂曲旋律的變化:婉轉流暢--沉咽凝滯--間歇停頓--激越雄壯。

6:“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共鳴:

(1)身世共鳴:琵琶女被無情的歲月拋棄而詩人被上層社會拋棄:

(2)音樂共鳴:琵琶彈奏出神入化,聽者如癡如醉;

(3)文化共鳴:白居易將自己 與琵琶女放在平等的地位且“與我心有慼慼焉”是難能可貴的。

7:回味課本中引用霍松林對第二段的賞析。

8:課後比較欣賞樂曲。(李賀〈〈李憑箜篌引〉〉)

教學計劃 篇2

學習目標:

(1)瞭解“說”的有關知識和作者。

(2)通過朗讀領會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背誦課文。

(3)理解本文闡述的“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珍惜今天優越的學習條件。

(4)學習本文運用對比方法闡明道理的寫法。

學習重點:

讀通全文,領會“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

學習難點:

對比的寫法。

學習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

二、讀讀。(5-8分鐘)1.聽讀。2.自由讀3遍。3.齊讀。4.重點段落讀。

(第二段:1.設問:子不聞藏書者乎?

2.反問:然天子讀書者有幾? 然富貴者讀書有幾?

3.中心句:書非借不能讀也。(讀譯)

4.感嘆句: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爲可惜也。(讀理)

5.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讀譯)

5.分組齊讀。

(第1、2段學生齊讀;第3段男女生分開讀;第4段男女生分開讀;第5、6段學生齊讀。)

三、議議。學生結合課堂練習譯讀全文,教師巡視,全班交流(20分鐘)

1、積累幾個詞

1) 汗( )牛塞屋

2) 非獨( )書爲然,天下物皆然。

3) 往借,不與( ),歸而形( )諸夢;

4) 故有所覽輒省( )記。

5) 惟予之公( )書與張氏之吝( )書若不相類。

2. 理解古今義。

1)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祖父 無論

古義:祖父和父親 今義:父親的父親

古義:不用說,更不必說 今義:表示條件關係連詞

2)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

夫人

古義:那個人 今義:對別人妻子的尊稱

3) 子不聞藏書者乎然天子讀書者有兒

子 然

古義:(你) 今義:兒子

3.翻譯幾句話。

1)書非借不能讀也: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好好地讀。

2)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強從別人那裏借到。夫人,那人。指向別人借書的人。強假,勉強借來。

教學計劃 篇3

一、 引言

室內設計課程在許多藝術設計類專業和建築裝飾類專業中普遍被作爲專業主幹課程開設。各學校在教學內容上各有側重,但這門課程的基本教學任務還是使學生進一步具備從事建築室內設計的能力,創造出功能和美學等方面均有創新的生活空間,讓學生了解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文化表意與構成形式的關係,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則與規律在居住、餐飲娛樂、酒店賓館等典型室內空間中的運用,熟悉施工工藝與材料構造。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面對設計任務,往往感覺無從下手,大多不能把學校學到的相關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去,掌握的專業技能難以與實際工作接軌。如何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去,縮國小校與社會的差距呢?這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擺在了室內設計課教師的面前。

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室內設計是一個大類課程,各院校普遍根據知識結構體系和實際需要將其分解爲“居住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餐飲空間設計”等小課程。劃分方法雖不同,但都不影響其課程特點——實踐性強、內容更新快。根據這一特點,結合過去的教學實踐,發現傳統的“以課堂教學爲主,實訓教學爲輔”、“先理論後實踐”的'教學模式存在如下問題:

1、“先理論後實踐”的傳統授課模式,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理論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學生聽起來覺得空洞,缺乏感染力。由於對理論知識缺乏具象認知,往往理解模糊,在實踐中感覺無從下手,也就無法將抽象理論與具體設計案例結合,進行體驗、轉化、再造,從而傷害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學生缺乏主動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實踐無真實體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在理論講授中,教師援引的案例,學生沒有現場體驗的機會,很難將理論聯繫實際、融會貫通進行思考。實訓階段,課題大多虛擬,無法全程體驗設計過程,無法掌握設計實踐中遇到的具體的問題。

3、學生個體作業,不利於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在餐飲空間這類大型設計項目中,由於牽涉工種多、分工細,需要多人、多部門合作,故訓練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作業往往由個人單獨完成,同學間協作不夠,缺乏團隊精神。

4、考覈方式單一,學生作業多爲應付,學生潛力未能完全發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學生的評價往往依靠一張試卷或幾張作業,由一位教師評定。這種模式往往不能有效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與水平,很難準確體現學生的優勢和長處,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加之教師的主觀性對學生成績的影響較大,缺乏科學性,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傷害。對學生的考覈也主要考查學生作業的最後效果,缺乏對過程的監督,學生往往在臨近交作業的時間倉促完成,質量不高,學生的能力未能充分發掘。

三、 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由於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是被動型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效果不佳;而主動型學習,學生的積極性高,能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佳的學習狀態是快樂學習,在一種輕鬆活潑的氣氛中主動學習,學生的潛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挖掘,對於設計這類對創造性要求極高的學科尤爲重要。因此,使學生從過去的“趕鴨子上架”式的被動學習轉化爲主動學習,最終達到快樂學習是課程改革的目標。

根據本專業學生目前的就業現狀——專科生與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平臺競爭,即:專科生在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類型、承擔的工作任務、面臨的工作環境,與本科生、研究生沒有本質的區別,幾乎是一樣的。由此,本課程的改革應該建立在“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培養爲核心”的高度上,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生畢業後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繼而再解決職業規劃與事業發展問題。爲了能使專科學生在畢業後能儘快適應社會需求,尋找到自己的“飯碗”,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從行業低端切入,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是一條重要的途徑;而要使學生在本專業領域實現更好的發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是重點。

基於上述目標與任務,結合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室內設計課程的特點,對本課程改革設計出如下方案。

四、 課程改革方案

1、建立設計工作室制教學法

工作室制教學法就是以學科專業的研究方向爲基礎,以骨幹教師爲核心,由具備一定研究、設計、開發實力的師資組成專業工作室教學團隊,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條件及社會需求,選擇進入各專業工作室學習,在教學形式上採用以設計任務爲主導的開放式教學,學生全程直接參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a、工作室的人員構成與職責:

工作室負責人——負責工作室的全面工作,包括編訂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培養年輕教師、組織教學實施,組織參加設計實踐(如投標、承接設計工程)、科研等。

節點教師——根據教師的特點和專長,承擔相應課程教學與研究,組織、帶領學生參與工作室承接的設計業務。

學生助教——作爲教師助手,協助日常管理、輔導低年級學生學習。

b、場地要求:

能供20—40人同時使用的專用專業教室,教室分爲三部分:一部分爲學生工作區,即進行構思、繪圖、書寫的工作臺面,包括繪圖板、電腦等設備;另一部分爲教學討論區,兼具會議室、圖書資料室、教室的功能,主要用於設計交流、討論、比稿;其餘部分爲教師辦公區。

2、構建以“工程項目”爲基礎的知識系統

就一個餐飲空間設計項目而言,根據工程項目需要,學生應掌握如下知識內容:

a、 設計任務書的解讀、分析,與甲方面對面的交流溝通。

b、 對現場的勘測、記錄,對相關項目進行市場調查與研究。

c、 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充分運用各種創意思維方式和方法,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形成符合設計任務要求的創意構思。

d、 在創意構思成熟後,運用圖形語言,將創意構思視覺化表達,根據需要製作模型或實物小樣,經過反覆討論、評價,最後形成設計方案。

e、 設計方案在獲得甲方簽字確認後,進行施工圖設計,將方案具體化。依據國家有關設計標準,用規範的圖形、符號語言對設計方案進行深入具體的圖形表達。

f、 配合施工單位進行設計交底,協助監理公司和甲方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監督,選定各種面材的樣式、質感、色彩。

如下圖所示:

3、建立多人爲小組的基本設計單位

在當下的設計市場中,除居住空間設計由個人完成外,其他室內設計項目,如辦公空間、餐飲娛樂空間這一類大型項目,設計工作往往由一個設計團隊完成。在教學中,將3-5名學生組建爲設計小組——學生可自由結合,也可由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搭配組合——進行設計實踐。以小組爲一個基本單位,共同完成一套作業或設計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承擔相應部分工作,同學間相互協作支持,在討論中相互提高。由此,也可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教學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

一年級大部分學生喜歡英語,課堂上學生髮言積極,樂於表現自己。學生們熟練掌握1a的內容,學生的語音語調尚可。我們要努力培養一年級的小朋友對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熱愛英語。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採用的教材爲牛津英語(上海版)一年級第一學期1b。全冊教材共有三個主題九個單元,分別爲:

theme 1: spring

unit 1: new year

unit 2: small animals

unit 3: colours

theme 2: people who help us

unit 4: postman and policeman

unit 5: doctor and nurse

unit 6: farmer and fisherman

theme 3: food and drink

unit 7: birthday party

unit 8: dinner

unit 9: revision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詞彙46—70個 (其中包括:家庭成員, 動物,顏色,表示職業的詞,食品,飲料,以及表示高矮、胖瘦的形容詞等),能認讀,辨別,靈活運用。

2.學習表示問候的句型:how are you? 的另外幾種回答方式,如: very well.

3.學習節假日問候語:happy new year! merry christmas!等

4.學習用how many _____ ?問數量,並能準確回答。

5.學習句型what do you see? 並能準確回答。

6.學習用英語表達某人的職業:he/she is a _______. 並能詢問 is he/she a _____?

7.學習用do you like _____? 問別人是否喜歡某樣東西,並能用yes, i like ______./no, i don’t like _____?回答。

8.學習用祈使句發命令,並且聽到命令能準確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教學進度(見教學進度表)

五、教學措施

1.讓學生了解現代語言的重要性。明確學習是適應時代的需要。在引入課中教師要儘量豐富生動講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來說明英語的重要性。

2.認真學習新課改的精神,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爲目標,認真作好每一次教學設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每一堂課的效率,保證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

3.給予學生明確的期望值,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學習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需要不斷付出勞動的工程。要相信學生,肯定他們是一定能不斷成功的。

4.要儘可能多的創造充足的語言“習得”機會,給孩子們創設“習得”的英語學習環境,儘可能多的“習得”英語。

5.激發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6.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提高教師本人素質,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聽、說、讀、認等方面能全面發展。

7.最大地發掘學生的潛能,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力爭人人過關,同時適當地補充些課外內容,強化口語,創設更好的語言環境。

8.注重學生在開始階段對基本發音,朗讀等習慣的培養。不求速度,但求精,準。

9.幫助學習困難的同學,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讓一個人掉隊。

10. 學習,探討一些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取長補短。經常閱讀教學方面的相關書籍,及時給頭腦充電。

11. 不斷總結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得失,經常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能力。

1b牛津英語教學計劃 來自。

教學計劃 篇5

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武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課程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課程,生生同書本”的格局,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爲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爲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爲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種植、國防教育、手工製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石海未

副組長:張麗麗劉騰

成員:郭愛賓趙天亮陳書

郝振川樑洪敏石立華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專家、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爲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爲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爲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教案的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導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導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對教師備課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負責。學校以教育科研爲載體,《太極拳》校本課程具體由張曉鋒負責;《書法》具體由張華東負責;《大棚菜》具體由劉騰火負責;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它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啓,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教學計劃 篇6

一、訓練任務:

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與精神。以技術訓練爲重點,同時抓戰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備戰20xx年武清區中國小籃球賽。

二、訓練原則: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爲今後繼續提高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身體、戰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2月2號開始:每天上午8:00—11:00。

6.全隊戰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運動員花名單:

男籃:孫瑞清、吳建楠、李陽、宋蓬鬆、李志鵬等。女籃:馮怡、高雨竹、楊軒、高依然、王鳳傑等。

四、訓練內容:

1.身體訓練:

(1) 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爲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 投籃:

(1) 罰籃

(2) 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 三分線外遠投。

(4) 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 各鋒、衛隊友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3.籃板球:

(1) 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 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後搶籃板球。

(3) 注意搶到籃板球後第一傳的處理能力。

4. 積極防守:

(1) 提高個人的防守能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積極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 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 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破解方法。

(4) 注意戰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域聯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 注意培養學生髮動快攻的時機,並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後的.發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邊線球出現緊逼的情況)

(2) 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 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 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擇的配合。

6.陣地進攻:

(1) 增強個人進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 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爲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 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 組織後衛的發動配合。

五、訓練重點安排:

1. 第1——2周:

(1) 討論和制定計劃。

(2) 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 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 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2.第3——4周:

(1) 柔韌性練習。

(2) 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 罰籃、三分球練習。

(4) 小力量訓練。

3.第5——6周:

(1) 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 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 五點投籃練習。

(4) 罰籃練習。

4.第7——8周:

(1) 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 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 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 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 區域聯防(2——3、2——1——2)。

5. 第9——10周:

(1) 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 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 罰籃、五點投籃。

(4) 教學比賽。

6. 第11——12周:

(1) 籃板球訓練。

(2) 強調後衛、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 破解聯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 教學比賽。

(5) 罰籃。

7.第13——14周:

(1) 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 快攻路線訓練。

(3) 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 教學比賽。

(5) 五點投籃。

8. 第15——18周:

(1) 全面進行戰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 保持訓練水平,積極、認真投入到今後的訓練比賽中去。

以上就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籃球運動教學計劃推薦,瞭解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籃球運動的本質與特點、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籃球運動的發展概況。

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五年級共有15個教學班,高年級男生較多,對乒乓球比較喜歡,有幾個同學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球感強,技術比較熟練,女生興趣不高,大部分不喜歡運動,積極性有待提高。中年級整體形式與高年級,但男生比較穩定,遵守紀律,活動的慾望沒有高年級男生強烈,而且會打球的人寥寥無幾,個別人身體協調能力低。女生比較文雅,身體素質低,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教學內容

1、乒乓球項目介紹 握拍託球 握拍墊球

2、對牆擊球

3、正手攻球 基本步法

4、反手推擋發球

5、左推右攻搓球

6、乒乓球的組合實踐記分比賽

三、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乒乓球的知識,學習基本的握拍託球,握拍墊球和準備姿勢的動作與方法。

2、學會對牆擊球的技術和方法,學習正手攻球技術和基本步法的移動。

3、學習反手推擋和發球的基本技術方法,掌握左推右攻的技術組合,學習搓球的摩擦動作和方法。

4、通過乒乓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繼續提高學生的身體技能和各項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進一步增強體質。

5、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品德,發展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結合乒乓球運動的'特點,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

1、掌握乒乓球理論知識,熟悉比賽規則和方法,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接發球。

2、通過基本技術的學習和練習,發展學生個性,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培養敢於拼搏、機智靈活、勇敢頑強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難點

能夠準確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術和方法,學會各種技術組合,正確參加比賽。

六、教改專題:借鑑洋思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

七、教改思路:

1、通過了解乒乓球知識,讓學生逐步對玩乒乓球產生興趣。

2、通過比賽、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

八、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把校本課上活,方法靈活多變,課堂高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課上講解和課外欣賞相結合,有效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乒乓球發展及比賽的具體實況錄像,瞭解乒乓球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參與實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師徒結對,兵教兵。課外每位新生都要找一位球技熟練的大哥哥做師傅,共同練習,共同進步。

5、在班級內部舉行對抗賽、競賽等趣味性較強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和集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