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1.98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

隨着期末的來臨,我所教授的三、六兩個年級都已經結課了,隨後的複習與考試也在一週之內進行完畢。閒下來的時間,翻看着教科書與教案,總感覺還有些什麼事情該做而還沒做,看來看去才發覺一年的教學任務雖然結束了,但它留給我好多問題需要時間去慢慢的、細細的思考,下面便是我這兩天來所想到的一些想法。

科學課的教學,幾乎每節課都是新授知識,很少有數學、語文、英語課那樣的練習與測驗,所以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都完全不同,細數這一年來的幾百個課時,我發現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值得我去好好的整理與歸納一番。

比如說:引入這一環節,該如何去設計才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高效率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夠緊扣課題;教學過程中的步驟該如何銜接緊扣,才能夠自然而然而不是直接生硬的.進入到下一環節;在學生對新知識感到迷茫時該用什麼適當的辦法引導他們而不是直接搬出結論填鴨給學生;學生們特別感興趣的實驗是我直接講述怎樣去做還是讓學生自己先動手體驗發現問題後再指引他們想辦法去解決;板書設計又需要做到什麼;課堂時間該如何合理調配,等等。

這麼多細節該如何去做才能做到更好,我覺得首先要熟悉教學內容,通覽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心確定教學內容,分析難點制定突破措施;其次還要了解學生,國小生雖有一定的生活常識與經驗,對科學又充滿了好奇心,但到底該怎樣正確引導他們把這種生活常識與經驗轉變成科學概念,是一個需要研究與探索的問題;再次考慮教法,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能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知識殿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樂趣所在。

思考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提高,不斷的思考才能不斷的尋求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改進不足,這個過程離不開慢慢的摸索,前進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長的,我將在下一個學期的開始繼續摸索着前行。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2

能源問題是現在世界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各種媒體一直都在不斷地宣傳,但是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能源危機?如何處理我們身邊的諸多能源問題?如何將節約能源的意識深植入學生的心裏?因爲我們這堂課的知識點不多,所以我將培養學生的情感爲教學目標重點。

一、導入。

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嘗試了三種不同的導入,各有利弊。第一種:

學生體驗黑暗,沒有電的日子我們將會怎麼樣啊?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體會教室裏面沒有電的感受,聯想到我們身邊如果沒有電的話會怎麼樣?成年人能理解我們現在的生活離不開電,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他們的想象空間是很小的。通過試講中學生的反應來看,只能想到一些小的環節(電腦、電視),有的同學甚至想到沒有了電我們可以不用寫作業。到底缺乏能源我們會怎麼樣呢?第二種,加大停電的圖片。想利用大量的圖片來刺激他們的眼球,這個效果達到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這樣的導入用了很多的'時間,這樣的場景離學生的生活也比較的遠,我們的重點是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節能。在經過很多的考慮後,選擇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利用在同一周裏面出現的“世界地球日”爲主要的切入口。能源問題是世界的問題,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問題。

二、教學過程

節約能源我們該從哪做起?從身邊做起。如何突出這樣的重點和難點呢?必須提高學生的參與性,總體思路是感受能源危機→解決方法(開發新能源和節能)→從一個小故事告訴大家,節約能源就可以從點滴做起→討論如何節能→節能的效果(計算)。從整體來看有一個遞進的過程,思路也較爲清晰。

1.在感受能源危機中採用了書上的圖片,讓學生看圖體會還有多少時間我們將會耗盡我們身邊的一些常用的能源。在這裏也體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我沒有考慮到另一張餅圖,兩張圖有一定的相聯性。在這一過程中,尤其是在講解到煤炭、石油等的能源現狀的時候,採用了一個紅色的印章來強調“不可再生能源”這一主題達到了不錯的效果。

2.在進行激烈的討論後我們發現,學生所講的都是我們身邊能做到的一些小的事例,但是真的能達到一個滿意的效果嗎?直觀性沒有達到。最後通過計算,就用節能燈和普通燈泡的用電量來做比較,最後的結果是驚人的,再結合年級裏面的“麥田守望”計劃(資助希望國小貧困學生學習)。讓學生明白節約能源利己利國。

三、整個過程的不足之處

1.整堂課總體看來顯得內容不是很充足,這與知識點的量少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在最後的處理上讓學生來寫一些活動的小口號,顯得有點可有可無,有待改進。

2.這堂課中涉及到的主要的能源形式是電,選用“電”的原因是因爲它離我們的生活是最近的。但是在最後並沒有展開,並沒能有效地拓展到其它的一些能源上去。

3.這節課主要是情感教育,在整個過程中,我雖然對整個過程進行細緻的準備,卻往往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怎麼樣檢驗教學目標的達成?怎麼樣去評價?是否有比較好的方法和標準?這是值得以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深思的一個問題。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3

選擇《食物包裝上的信息》這節課時我就一直在考慮設計一種由學生經過親身經歷來了解和發現來自食品包裝上的信息,從材料的準備以及觀察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課前也準備了大量的食品包裝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接觸到更多來自食品包裝上的信息;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用彩色筆和卡紙製作了課題,揭示課題馬上就能抓住學生,講到食品沒有哪個學生不感興趣的。

從學生彙報來自食品包裝上的信息時,我也一直想是讓學生邊說邊與其交流,還是學生一邊彙報教師一邊板書記錄呢?試教時分別採用了兩種方法,後一種方法感覺更加尊重學生,而且詳細記錄更方便教學活動的開展。

分析整理來自食品包裝上的信息是一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根據教師的板書記錄,學生一一分析整理,很快就會發現食品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是我們選擇食品時非常關心的問題,再美味的食品由於超過了保質期都要妥善處理,不能食用了。而後自然引出“爲什麼有的食品保質期長,有的食品保質期短?”的問題,就此話題展開激烈討論,在本課以討論爲主的.教學中,我一直參與學生之中,有時甚至就一個問題不停地追問,生動而又有趣,師生在互動中都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學生的討論是很精彩的,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有些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們講述的有關食品的內容甚至涉及到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如“三無”產品等。看來小小的食品包裝袋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當然,這節課也同樣給我一些思考:教師應如何組織學生有效的開展討論活動呢?僅僅是參與其中加入討論嗎?顯然不夠,因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只是作爲一名教學活動的參與者,覺得還應該能更加深入地去引導學生探尋問題,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繼續激勵自己一邊學習一邊探索,相信在新課改的教學道路上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但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

如時間分配不合理,第一個環節中爲了讓學生重視“人們爲什麼要把這些信息印在食物的包裝上?各種信息的意思?”,在教學沒有按原有的設計僅是交流“有哪些信息”而是多問了“這些信息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所以收集包裝袋上的信息用了較長的時間。這導致學生“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期”這一活動不夠充分。統計五種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時間過長。學生在記錄了保質期後,對保質期引發的思考因爲時間緊張就沒能充分展開。在教學中當有學生注意到保持期長短後,老師僅是抓住影響保質期的因素開展了討論。其實學生填寫了有關表格後,引發的思考還有很多,如:蛋黃派上沒有生產日期、光明鮮牛奶已經過期了等。

沒有在關鍵處點撥。對“影響食物的保質期的因素”進行討論後,我沒有趁勢讓學生對“同一類食品,選擇保質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期短的?”進行研討,這喪失了對學生進行“用知識改善生活品質,提高飲食質量”的教學契機。還有讓學生說你最關心的信息是什麼時,也可以讓學生在配料、三無產品等方面有個瞭解,而不是直奔主題——研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4

一、親身參與,收集“證據”

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注重學生親歷研究的過程。在活動中,經過研究性學習的進入問題情境、實踐體驗、表達交流等階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測結果,制定計劃,收集整理信息資料、進行表達與交流,實施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和文獻研究等研究方法。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進行着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結論或結果,開展探索性的學習,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體驗到科學探究過程中收集到“證據”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掌握淺顯的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在《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一課的教學中,我就將學生分成四到五人一個小組,他們通過觀察自己帶來的各種物體,首先提出問題——玻璃瓶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然後根據觀察和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及課前瞭解到有關信息進行猜測:會沉,會浮。制定出驗證猜測結果的實驗計劃。教師設計探究情景:你有辦法讓它沉下去嗎?1:把裏面灌滿水2:用沙子填滿。3:我覺得只要往杯子裏裝任何東西都可以的如何將這些物體放入水裏去驗證?然後將小組制定的計劃付諸行動進行自己去進行物體沉浮的實驗,進行探索,並作出研究記錄,收集與物體沉浮相關的信息,思考在這個玻璃瓶由浮變沉的過程中,什麼改變了?(裝了水)水多了,什麼改變了呢?(重量改變了)。進行全班交流,討論物體沉浮與物體的哪些因

素有關,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他們就是通過研究性學習進行着科學探究,較好地完成了本課的學習,學生對物體沉浮的問題更加關心和願意瞭解了,並掌握了進行物體沉浮實驗的簡單方法。要讓學生先作出預測,還要把預測寫出來,用預測推動學生髮現,再啓發學生觀察,進一步收集“證據”加以驗證。

二、利用“證據”,發現祕密。

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現象進行導入。先請學生猜想用什麼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啓發學生對猜想進行驗證,從而引出了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課所要研究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問題上,自然而然的進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探索興趣。通過教學導發現問題,並要解決問題的能發現《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祕密

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現象。放入水中它是會出現什麼現象?撈出來再倒,這個小玻璃瓶就會浮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小玻璃瓶發生了什麼變化?(小玻璃瓶變輕了。)小玻璃瓶變輕它就浮了。所以我們說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過改變什麼實現?改變玻璃瓶的重量。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發現證據,發現事實、發現數據,並用證據、事實、數據來說話,還啓發學生髮現減輕物體的重量,物體就會由浮變沉來並能加以解釋。

三、分析“證據”,尋找規律

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求他們作好科學探究的記錄,並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爲解決本小組問題的信息資料。根據所收集的資料信息進行分析,看能否運用在小組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作爲進行交流與討論的有力證據,讓同學和老師的進行討論,提高他們正確處理和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在《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學中,在研究物體沉浮的原因時,3學生領取材料,學習記錄單,分小組進行實驗,並按“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的實驗記錄單”記錄,許多學生他們還舉出了玻璃瓶、浮標、鐵石頭釘、泡沫塑料、泡沫等物就認爲重的物體會沉,輕的物體會沉,體比較輕,在水中就會浮的例子。但經過同學的反駁,他們便發現他們原來的認識是片面的,所引用的實例(信息)是不全面的,所以結論也是不正確的。要想得到全面正確的結論,就要有全面充分和正確的信息資料來證明,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針對學生提出的設想教師啓發學生在課後進行驗證實驗,啓發學生學會評估,評估是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探究究竟得到了那些啓示,爲什麼探究的結果與事先的預測不一樣,探究的設計和計劃的進行過程是否有缺陷,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都需要學生去反思,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和評估,共同去研究本小組確定的探究問題,並由專人

負責記錄,大家提供相關的知識點,思考與討論問題的答案,然後由組長或組長指定的學生向全班表達本組探究的結果或結論,將本組的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分享,你要讓學生先作出預測,還要把預測寫出來,用預測推動學生髮現,再啓發學生觀察,並提示學生做好觀察記錄。讓學生把他們列舉的共同點記錄下來;認識實驗變化,獲得科學事實和科學數據就是“證據”,再讓學生經歷從觀察收集“證據”到整理、分析事實材料、作出結論的過程,對照記錄進行比較、反思,反覆經歷這樣的過程,逐步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層面發現科學規律。

通過研究性學習開展科學探究活動,能較好地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學學習中促進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大目標的有機整合。

新課程強調: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而且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我遵循這些理念開展以引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探究氣氛也更活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教學需改進之處: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駕馭能力,調控好學生做實驗的氣氛,要使學生聲音很小,大家能做到靜靜地在這裏實驗、記錄等等。輕聲討論時也基本上以自己小組裏面爲主,彙報時聲音應該

大,那是向全班同學彙報的,所以這裏上科學課探究的氛圍途徑非常好,很適合上科學課。

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探究過程進一步互動,可以相互啓發、相互補充,實現在思維、智慧上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完善和科學,產生“1+1>;2”的效果。使教學活動成爲師生合作互動是教學系統,使教學活動成爲培育探究科學奧祕的“探路者”集訓隊。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5

《植物和我們》是植物單元的最後一課。

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濃,學得也比較紮實,讓我很欣慰。從他們的課堂變現來看,孩子對植物的各部分都已經“瞭如指掌”。我在鼓勵他們的同時也很清楚孩子們對事實的“誇大”,所以我決定在《植物和我們》這節單元的總結課裏面多下些功夫。

首先,我以介紹“新朋友”的形式,讓學生認識 “一株完整的會開花的植物”,並適時的提出問題: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的植物有幾個部分?課堂上,當我做好鋪墊拋出這個問題後,收到了我想要的教學效果。學生們既能分散的、準確的回憶出植物的各部分名稱;又能夠在此基礎上稍微擴展一下思維,回答出“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該部分教學目標輕鬆完成,是自己比較理想的一個環節。

接着,在學生學習興趣較濃的時刻,順水推舟引出下一個問題:在我們所吃的植物中,植物的哪些部分被我們食用了?是一個?還是可以同時多個部分被我們食用?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內容,孩子們需要收集、儲存一定的知識才可以回答出來。爲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我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孩子們完成這個內容。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果然,在集體智慧的力量下,孩子們收穫不少。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中,設置一、兩個精緻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暫時的集中,有益於快速的解決問題。既能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還能省時、省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精練的準備問題,相信會受益匪淺。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課堂上儘可能的增加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跟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愉悅的情緒會轉化爲一種無形的動力,這種動力會推動學習的進程,甚至能夠事半功倍。

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植物對人類有哪些貢獻?”,這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我發現孩子們的情緒有點高漲,但是回答的零零散散,不夠集中,不能具體和全面,所以,我通過衣、食、住、行、藥用以及其他等方面進行重新梳理,果不其然,孩子們爭相發言,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沒想到孩子們的知識面這麼廣,低估了他們,事先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做太深入的準備。結果造成在與學生交流時顯得有些被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也顯得不夠科學。有時候孩子們說得植物,我還從未聽說,所以借用一句名言: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孩子思維敏捷,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如果老師的桶裏沒有準備足夠多的水,那麼學生很快就會用光我們桶裏的水。

通過這節課,我深刻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不應該只是口頭上的客套話,它應該實實在在的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體現出來。“活到老,學到老”應該時刻提醒着我們,鞭策着我們!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6

學習是學生本身的事,不能由他人施加與他,學生是自身知識的主動構建者、發現者和傳輸者。科學知識的獲取更是一個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是學生自己的學和做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教。在課的一開始,我就提醒學生科學課的學習,更多的是活動,研究實驗,所以不能一個人去做,要靠我們集體來研究學習。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選擇

改變過去的那種教師講,學生聽,座位固定,小組實驗、方案統一,實驗材料統一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性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按照覈定人數自由結成合作夥伴。推舉一位學習好、樂於助人、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進行工作分配,協調組內成員的相互關係。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相互協作,相互學習、共同完成任務,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按照不同推測意見來分組,按不同研究方案進行實驗,包括研究材料的選擇,研究途徑、方法、手段的選擇等,使學生的.主體探究得以有效地進行,是實實在在的尊重學生,而不是形式上的。

另外爲了營造寬鬆的合作氛圍,充分體現以人的發展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我充分尊重學生的經驗和發現。在教學中,儘可能讓學生說出已有的經驗和感知,如學生對三瓶水的多少的推測以及按照推測進行實驗獲取的數據等環節,老師與學生一起參與,讓學生真正感到教師是學生的引領人和夥伴。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7

蚯蚓的觀察產生了頭,尾之爭和前進方式如何這兩個有趣的問題。通過學生的觀察,還是存在分歧。我對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是太滿意。如果能用DV拍攝所需要的片段放給學生來看,那就圓滿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蚯蚓》一課的教學反思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哈爾濱市阿城區勝利國小科學教師的韓晶,我今天執教的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動物》中的第四課時《蚯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遵循了“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教學中着力去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緻、認真的觀察態度,目的是爲了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到科學素養的教育。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反思:

一、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

1、科學概念。

教學中爲了落實好這個目標,我利用了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蚯蚓的身體結構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親歷觀察活動後,正確地瞭解蚯蚓的的身體結構,之後我還利用一張蚯蚓的圖片進行了知識的鞏固,從而達到了對這部分知識的夯實。對於蚯蚓對水的反應這部分內容,我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結論必須通過實驗去驗證的道理。

2、過程與方法。

此目標是在教學“觀察蚯蚓的身體”和“比較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時體現出來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通過繪畫形式來描述動物的`形態,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觀察用各利形式表述事物特點的一個過程。本節課中學生對於這部分內表現得十分好,他們根據自己觀察到的蚯蚓繪畫出各種形態,並且畫的淋漓盡致。而本課的最後是讓學生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採用維恩圖的形式來闡述蝸牛和蚯蚓的相同和不同,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填寫、彙報從而將此目標完成的十分順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此目標在本課中體現的十分明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有體現,特別是在每次觀察活動結束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將蚯蚓送回飼養槽中。

二、本課的成功之處

1、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伊始,教師爲學生創設觀看蚯蚓的圖片的情境,讓學生對蚯蚓這種小動物的喜歡之情,同時點燃了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對蚯蚓這種動物產生了濃厚的探究慾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充當着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者,而學生在教學中則扮演着課堂的領導者,佔據着課堂的主體地位,使本節課充滿了兒童的趣味,更具有科學家的風格。

3、實驗教學借入。

在蚯蚓對水的反應這一環節中,觀察實驗的借入,不僅增強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動手觀察的能力,使學生的探究慾望更加強烈,同時烘托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體現團隊學習的精神。

三、本課的不足之處

1、觀察技能有待提高。由於三年級上冊着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本節課對於這種能力體現更加明顯,而在本課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大部分還可以,但有少部分學生不知怎樣觀察,更不知如何去觀察動物,對於觀察的要求和目的不夠明確,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2、學生課堂語言的準確性。這個問題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做爲科學教師應指導學生儘可能地規範科學課堂語言的準確性,因爲我們這個學科的課堂語言要求規範、嚴謹、準確,所以從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注重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使我們的科學課堂語言規範、準確。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請各位老師指政批評。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8

回首一學期的工作,作爲一名國小科學教師,我始終以勤懇、踏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並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現將本年度工作反思如下:

我積極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從書中和向身邊的同時學習,汲取營養,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時時做到爲人師表,言傳身教。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都得到提高。

本年度我所擔任的是五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

1.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從常規課上要質量。“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我嚴格要求自己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儘量使教學工作更加完善。

(1)課前備好課,準備好科學課上所需的實驗材料。做到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

(2)在課堂上,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驗操作中,注意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使學生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做到自主探究。

(3)開展豐富的科學活動,營造濃厚的科學學習氛圍。如造船比賽、我的水鍾、我的擺鐘等充滿科學知識的趣味比賽,讓孩子更加熱愛科學,利用科學知識解釋、解決遇到的'難題。

2.爲了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我還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懂就問,博採衆長。積極參加區內教研活動和校內課評,認真聽取別人的交流反饋,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3.主動承擔區級研討課,課前認真準備,課後能結合教研員朱老師和各位老師的點評,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並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如果改進自己的教學。主動承擔森林課堂,課前提前多次去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踩點,考慮到森林公園面積比較大,思考開展哪方面的研討交流活動,並仔細規劃研學路線,並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課後做到全班交流總結反饋和評價。

對於我來說是忙碌的一年,我在業務能力上,還在教育教學方面都有了的提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難免有些缺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不足,使自己不斷提升與完善。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9

《抵抗彎曲》是國小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關於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紙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動。通過在不同寬度、厚度的紙上放硬幣,比較不同寬度、厚度的紙抗彎曲的能力。第二部分:研討長方形截面的橫樑平放好還是立放好。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結論的應用。通過觀察,學生認識到增加紙的厚度比增加紙的寬度更能增強紙的抗彎曲能力,由此推理出橫樑立着安放的道理。學生在實驗中逐步學會控制變量,採集數據和記錄數據,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對現象作出合理解釋。

我認爲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把握好控制變量。因此,在學生做不同寬度的紙上放硬幣實驗之前,我先讓學生討論這個實驗應控制哪些量不變。經過討論,有的學生說:“兩本書之間的架空距離應保持不變。”有學生補充說:“紙的厚度、長度不變,墊起的高度不變。”還有的說:“硬幣要放在不同寬度紙的中間,紙橫樑以接觸到桌面作爲彎曲標準。”通過討論,不但鍛鍊了學生的思維,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接着,我讓學生先預測再分組實驗。隨後學生用四張不同寬度的紙進行實驗,邊實驗邊觀察記錄。實驗結束後,學生對記錄進行討論分析並交流。然後學生彙報交流,得出結論:紙越寬,抗彎曲能力越強。教學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之間的關係時,同樣先讓學生考慮要控制哪些變量,然後預測,最後再實測。通過觀察學生總結出:紙的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越強。接着讓學生比較紙的寬度、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強這兩種效果哪個更好一些。學生不約而同地說是增加紙的厚度,抗彎曲能力更好一些。爲了證明自己的理由,學生想出了不同的辦法,有的採用了通過實驗數據的對比,有的想到了用彎一彎格尺的方法來驗證,通過比較和驗證學生確實明白了橫樑立着放的道理。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發展了學生樂於動手、善於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從中也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感受到了科學技術對社會的作用,對生活的影響,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來看,我能基本按照“猜測——預測——實驗——分析數據——總結”這一過程進行教學,目標基本明確;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對這一課的內容掌握得較好,這是本堂課的成功之處。

不足之處:

1、深度不夠:其一是對每組報告的實驗數據差別大的原因沒有做進一步的分析;其二雖然橫樑的厚度比寬度抗彎曲能力強,但橋的厚度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教師忽略了這一點,沒有做進一步的說明。

2、與生活聯繫少:學完課後,沒有讓學生聯繫生活,想哪些地方橫樑是立着放的,哪些地方橫樑是平着放的。

總而言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總結經驗,研究教法,使科學課上得有聲不色,讓學生真正地喜歡科學課,熱愛科學課。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0

教學內容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大樹爲觀察對象,以學生初學科學觀察的一般發展過程爲線,通過幾個依次遞進的結構活動,讓學生經歷並體驗一次科學觀察活動方法及其意義的過程。作爲學生科學學習、科學觀察的入門課,若能上好這一課,將爲學生今後學習科學奠定良好基礎。爲此,在教學設計時,我努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教學的實踐,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經過課後的反思,我有以下體會:

本課教材,近似於一個初學科學觀察的孩子講述自己一次學習科學觀察的經歷。教材僅只有幾幅圖片和幾行文字,讓學生進行觀察,能看到的內容是有限的。如何讓學生初步學會觀察?我在教學設計中依次安排了三次觀察活動:活動一,觀察圖片上的大樹;活動二,回憶看到過的一棵真正的大樹;活動三,實地觀察一棵樹。作爲教師的我,角色也應該轉變,應從傳播者轉爲促進者、引導者,做學生探究成功的夥伴。所以在上課時不能放任自流,完全任由他們去獨立探究。應從開放的.時間、空間、材料、信息當中巧妙的調控學生的探究活動,逐步讓學生學會能自主合作地參與探究學習大樹。

在活動一的觀察活動中,學生所能看到的東西是有限的,有的學生只能回答“我看到了一棵大樹”。對於這樣的回答,其實不必在意。因爲在學生的頭腦中還沒有形成科學觀察的概念。在活動二中,讓學生回憶看到過的一棵真正的大樹,有的學生回答的也只是對樹的一些零星感覺。但是,經過提示再去看一看,能看到更多的內容。有的學生這時候才明白自己還沒有仔細地看過一棵大樹,希望知道得更多的願望也產生了,科學觀察便從這裏開始。在活動三中,我安排了進行實地觀察的三個階段:一、讓學生感悟觀察,明白觀察就是有目的去看。二、討論:我想觀察什麼?怎樣觀察到更多內容?通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觀察是眼、耳、鼻、手(皮膚)等的多種感官的綜合活動。三、進行實地觀察。通過這一系列有序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把感知從隨意轉化到有目的的狀態上來,知道有目的地看是觀察活動的基本要求,經歷一次科學觀察方法及其意義的體驗過程。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1

在新的一輪教育改革中,教師的角色發生着愈來愈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育行爲方式發生着可喜的轉變,在教育改革的實踐中,教育行爲中的幾個“多”與“少”,爲我的教育帶來了幾多歡樂,不知不覺中,師生的交流更加和諧了,教育也更加有效了。

一、充分利用教材,組織學生在課內探究。

教材中的每一課幾乎都有觀察、實踐、討論部分。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親自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年幼的兒童需要教師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和指導,但隨着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教師要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從事包括活動的設計、執行、交流和評價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逐漸地由說明者、講述者、指導者轉向服務人員、諮詢人員和提供幫助的人。

(1)進行發散性提問的訓練。

發現科學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學習科學、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判斷學生學得好與不好,不僅要看學生回答了多少問題,還要看學生提出了多少問題及問題的價值。所以,教師應創設問題和探究的情境,培養學生髮散性提問的能力。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這一點,有時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思考“看到課題你有什麼想法?”尤其在實驗教育學中,我鼓勵學生多問“爲什麼”?,“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彙報一下。”課堂教學結束前,會再次讓學生提出學習後的感想或還有什麼疑問之處。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再引導他們親身去探究,這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種方式。

(2)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做多種假設來預測,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方法。問題提出後要鼓勵全體學生猜想,不能侷限於幾個人,這就要求教師善於鼓動,激發興趣。有時,利用外部的刺激有一定的作用。

(3)引導學生思考、研討,自己得結論。

自己得出的結論比什麼都重要。在評價時,我不看重學生拿出的“結果”,而是表揚那些在研究過程中認真、細緻、有創新方法的學生。我常對學生說,老師看重的是你如何去研究,採取哪些辦法,結果並不是重要的。心理學表明,錯誤和失敗的經歷或走一段彎路對學生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並不是只有成功就最好,也不能只要成功。讓學生經歷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錯誤和彎路,這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二、創設條件,加強實驗教學。

學生是很喜歡上實驗操作課的,除了氛圍的新穎外,主要是看到那些新奇的儀器而產生興奮,急切一試的情緒。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實驗計劃順利實驗:

(1)開學初制訂好實驗計劃。課文中有許多實驗內容,但並不一定都要在實驗室完成,我們有重點的選擇一部分分組實驗組織實施。在開學初即將要進行實驗教學的內容告之學生,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承諾。

(2)注意各項資料的撰寫、積累,把實驗教學落到實處。每次實驗前,任課教師要填寫好《器材使用登記表》、《演示實驗通知單》、《演示實驗記錄》、《分組實驗通知單》、《分組實驗記錄》(學生填寫)、《實驗室使用情況記錄》。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課題的需要積累資料,也是爲了加強實驗教學管理,爲學生的探究活動做好保障。

三、課外延伸,課內反饋,抓好探究活動落實。

課文中有不少探究活動是要求學生課後完成的。如果僅當作“任務”佈置一下,下節課一問,則可能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去完成。因此,如何讓文中的探究活動落實到行動上,我們作了如下嘗試:

(1)活動不是由教師提出怎樣進行,而是讓學生說如何做到,既激發了興趣,又使學生掌握了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2)讓探究活動的難度適當,充滿兒童情趣,注意選擇兒童比較熟悉的、能夠操作的,易於引起他們直接興趣的活動。

(3)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的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

總之,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裏,有付出,有收穫,添了幾分經驗,也多了幾分教訓。新的一年裏,工作和學習將有新的開始,今後將本着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在素質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再接再厲,努力做好科學教學工作。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2

我在這幾年的科學教學中逐漸沉澱下來了一些自己的教學方法。我覺得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創新,培養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科學精神。它要求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具有敢於質疑、標新立異的品質,不拘泥於書本,不迷信教師,對所學知識善於獨立思考,樂於生疑提問,提出解答問題的不同方法。我們怎樣才能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一些體會。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於教學氛圍和師生關係的和諧程度。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2、科學課上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心理和行爲動機,它是人類行爲的最強烈動機之一。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要想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其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培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爲創新的動力。

3、解決科學課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

怎樣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呢?我們覺得科學小組的合作學習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即: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爲宜;二是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以有利於學生間的進步。

合作意識等因素方面,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要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就需要將班級的學生按照學習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及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具體的分工,但角色應該經常輪換,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以此來增強合作意識和責任感,並逐步形成一個有戰鬥力的羣體。這樣組內成員各負其責:組織、記錄、操作、觀察、提問、解疑、彙報……老師負責觀察指導,這樣一節課井然有序完成了任務,又得到了知識。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3

天氣幾乎每天都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從前面這兩個課時的情況看,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天氣有了初步認識。但是他們還不清楚天氣的基本特徵,不知從那些方面描述天氣,當問及“今天天氣怎麼樣?”的時候,他們往往回答“秋天來了”“今天好冷”等等。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用雲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徵描述天氣,並且意識到天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提高關心天氣的意識。由此開始“天氣日曆”的學習,使得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

通過天氣符號的認識和學習,讓學生具體去製作天氣日曆表。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平均溫度、東南風、西北風、無風、微風、大風、小風、0級、1級、2級、小雨、中雨、大雨、晴天、多雲、陰天等術語及天氣符號反映在天氣日曆表中,並根據日曆表統計一季度、一個月、一週的天氣情況,以後分析“天氣日曆表”上搜集到的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讓學生了解天氣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我們該如何去做,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只是學生能否持之以恆地進行觀察並記錄,還有待於老師的督促指導。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4

一個民族的興旺離不開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爲一名國小科學教師,我深知上好科學課和開展好科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因此科學教學必須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自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的程序、自行得出結論規律,自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怎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以下談談本人的一些反思和體會。

1、依據學生的好奇心,要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並善於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並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要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從中獲得知識,對自然界的有些現象,學生經過親身探究才能產生認識,才能提出新解釋,新假設,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舉措。

親身探究對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得到培養,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通過親身探究,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批評性思維以及創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養。

3、在探究活動中,建立合作的師生關係。

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學課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課堂上獨立的思考、想象、選擇,做出決定。課堂上應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活動。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情感的交流。當我們在互動過程中,達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處”時,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人,才能敢想、敢說、勇於創新。

4、創造條件,正確引導和訓練學生創新能力。

每一位科學課的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於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同時,教師還可將有關的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使之有所發現,以達到培養認識事物的目的。

總之,教師在上科學課時要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讓我們的課堂成爲培養人才的搖籃。

國小科學教學反思15

磁鐵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大多數學生玩過磁鐵,對磁鐵已經有一定的瞭解。“磁鐵有磁性”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激趣導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鐵”,從引導到“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的討論和觀察活動中,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磁鐵有磁性這一最基本的性質的認識。然後通過交流在觀察中的發現和產生的問題,引發出後續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逐步加深和擴大學生對磁鐵的認識,並最終指向綜合運用。縱觀這堂課的教學,讓人有喜也有憂,爲能更好地懲前毖後,現反思如下:

教學開始,我創設了“表演小魔術”這樣一個情景:在一隻乒乓球內藏入幾根小鐵絲後重新粘合,並在手中放入磁鐵。當我將乒乓球放在手上時,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當學生看到這裏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有的已在下面喊起來了。在科學探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問題及探究動機的形成。要形成問題和探究的動機就必須創設良好的情境來導入教學。情境導入是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成功的基礎與前提。小魔術是孩子最喜歡看的一種節目,“乒乓球怎麼會粘在老師的手上”正是小魔術產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順利地引出了本堂課的研究對象──磁鐵。

材料在科學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課我都很注重用材料來調控課堂節奏。如在材料的準備上我準備了課本66頁上的鐵釘、回形針等十多種典型的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先讓學生預測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鐵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鐵所吸引,然後再用試驗來進一步驗證孩子們的預測是否準確。

由於學生平時都玩過磁鐵,對磁鐵都比較熟悉,特別是磁鐵能吸鐵一類物體的本領。只不過他們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現象,沒有向更深層次研究。由於是常態的科學教學,在教材處理上我還是不夠大膽,使學生動手探究的時間受到限制。但由於考慮到尊重教材活動的先後安排,也不敢嘗試大環節教學。因此在瞭解磁鐵的形狀、生活中的應用及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以上幾個活動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