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工作計劃>

關於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三篇

工作計劃 閱讀(1.01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三篇

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 篇1

一、國小數學教學的意義

數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工具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產、科研、建設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另外,國小數學又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中心校數學教研工作將遵照上級安排和學校工作計劃,立足課堂、革新教學方式、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爲重點,強化教學常規管理,紮實推進課程改革。樹立全面、立體的'教學質量觀,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爲契機,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和年級專題研究,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學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力爭使我鎮數學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主要工作:

結合上級工作安排,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充分發揮教師創造性,合理地利用教材,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切合生活實際和年齡特徵的情況,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整理的能力,爲此,各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把工作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力爭達到三維目標的要求。

2、注意學生解題方法多元化。

3、探索數學生活化的題型和途徑。

4、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提高學生運算能力和應用題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拓展的推理能力。

5、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動性,自覺性。

四、方法措施:

(一)發揮教研職能,推進課程實施

1.本學期,教研組將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繼續組織各校教師深入細緻地學習《數學學科課程標準》和《走進新課程》等有關課程改革學習材料,並結合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學習其它學習材料,在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標準》的理解和把握,積極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2.結合課改實踐,組織 “新課程人人談”專題研討活動,要求每位數學老師在活動中作有準備的發言。在此基礎上,數學組將組織開展各個校有專題的教學研究活動。

3.全體數學教師要善於用新課程理念來審視和剖析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爲,對一些典型課例進行案例分析,養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在反思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爲後繼實驗積累有價值的素材。

(二)深入課堂研究、提高教學實效

教學質量提高不是簡單的時間堆砌,而是教學雙方智慧的結晶。本學期教研組將協同各校深入課堂進行一系列的教學研究活動。

1.全面落實教學工作的“十字”要求。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考覈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2.充分發揮備課組的積極作用,加強組內聽課和評課,使教學研究“日常化”、集體智慧最大化。制定好課改實施計劃,明確課改目標、內容、方法和研究課題,加強集體備課,針對課改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說課、評課、撰寫教學隨筆等多種形式的反思,及時總結研究成

果。要把集體備課作爲教師個性化創造的舞臺,特別是要發揮集體力量,共同研究。變備“課”爲備“人”,變備“形”爲備“神”。

3.繼續組織好“數學教研活動”。本學期,將開展專題定向研討;結合學習體會,進行課堂教學的評議;在評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4. 補差工作常抓不懈。針對部分學校差生多,補差時間少的情況,教師制定行之有效的補差計劃及措施,加強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的輔導,特別關愛他們,不歧視、責罵他們,不打擊他們,讓這些學生也在一種積極而愉快的情緒狀態下學習,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五、工作安排:

9月份:

1.協同各校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制訂的有關教學方面的規章制度.

2.制定數學教研組工作計劃及個人學期教學計劃。

3.落實各校研究課的課題、專題和時間。

10月份:

1.專題學習,並結合案例分析。

2.教學研究學習、討論活動。

3.鎮數學研討課

11月份:

1. 組織專題研討活動;

2.鎮解題能力測試

3.鎮數學研討課

12月份:

1.組織專題研討活動。

2..鎮各級數學複習研討課

3.鎮各年級素質測評。

1月份:

1.鎮數學教師教案設計比賽。

2.學期工作總結,下學期工作設想。

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根據區教研室和學校的工作計劃,以新課程改革爲中心,以素質教育爲指導,增強學習意識、教科研意識、質量意識、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業務職能的作用,進一步深化英語課程改革,充分發揮教研組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教學的職能。堅持“務實、高效、誠信、求真”的工作思想,堅持以深化課程改革爲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和專業成長爲重點,優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在目前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我校英語教研組的工作水平,使英語教學研究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領會新課標精神,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努力提高每位教師的自身素質與教學技能,爭取在濟寧市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不斷提升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深入研究教材,加強集體教研力度,提高教研質量和教學效率,力爭每節課都是優質課,努力縮小教師之間、班級之間的差距,全面抓好教學質量。

3、以教研室提出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爲研究專題,組織本組教師通過實課展示,發現不足,提出問題。分析教材的重難點,提出教學建議,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思路及方法。

4、以科研促教研,加強以校爲本的教研製度的建設,以教研促教學,走教學,教研,科研一體化道路,力爭有二篇以上論文和案例在區級以上發表或交流。

三、主要工作:

1、認真組織本組教師學習區教研工作計劃,並制訂我校教研組計劃及措施,並定時開展教研組各項教研活動。

2、認真領會開學初備課研討會的精神,以備課的教研爲突破點,加強備課的實效性,組織本組教師定期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教學中疑難,力求在備課上體現創新。我們組繼續進行“同一課型大家上”、“組內研究課”、“組長示範課”等活動,通過聽課、評課、交流信息,取長補短,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3、組織本組教師積極參加市、區舉辦的各種教研課和觀摩課研討活動,使廣大教師在活動中得到全面培訓,深入課堂聽課、評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4、做好教師參加濟寧市基本功比賽的各項準備工作。

5、加強畢業班英語教學,搞好中國小銜接,迎接區教研室的質量抽測。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學理論學習

本學期除教師進行常規性的自我閱讀摘抄之外,要繼續深入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正確領會課標精神,還要系統學習一些論著,例如《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學習方法的幾點認識》、《國小英語教學常規》、《中國小外語教學》、《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國小教學設計》等有關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

(二)落實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益

1、對照常規,搞好外語教學的每一環節,進一步強化課堂目標意識;通過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模擬或真實交際中理解、模仿和運用語言;充分利用實物、圖片、手勢、直觀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動活潑地進行外語教學。

2、抓教研組建設。英語教研組要在落實常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研討、觀摩、評議等形式促使全組教師共同提高,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用集體的智慧來促進學科教學。積極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堅持教師自我反思,自主成長。

3、進一步規範英語口語測試,把它作爲一項外語教學的常規工作來落實,切實組織好各年級的學期、學年口語測試工作。

4、加強課題管理工作,抓實研究的'過程,注重研究資料的積累,把課題研究與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課題研究促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加快教師專業成長

1、以學科教研、爭先創優、營造團隊氛圍爲主要途徑關注教師。定期開展多層次的教研活動。關心培養新教師,從理念層面到具體操作給予引導,使他們儘快成長爲本校英語教學的骨幹力量。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科研。每位教師要有課題,結合自身的實踐,邊教邊研究。要系統學習一些論著,提高自己的理論修養。要不斷反思自己的實踐,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把個人的體會和經驗變成文本材料——論文,用於交流和發表。

3、教研活動做到“三化”,即經常化、專題化、系列化。教研活動要有專題、有記錄、有實效。要以案例爲載體,以問題爲核心,以帶着問題實踐—反饋—調整—再實踐爲基本模式,創出本教研組特色。

國小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念爲指導,全面落實學校本學年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和駕馭教育教學能力,強化教師專業化發展,紮實推進有效教學,奮力打造語文優質課堂,積極、穩妥、有效地深化語文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及學校特色建設的機遇,把弘揚“中華經典誦讀”的特色建設滲透到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中。努力探索一條“科學、有效、低負、高質”的語文教學新路,繼續圍繞“構建學生主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這個課堂改革的總課題深入研究。積極開展專題研究,重點拓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活動中學習的內涵,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端正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活動促發展,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促進學生和教師的成長,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力爭使我校成爲縣級語言文字示範校。

二、教研組成員概況

本教研組共有 6位老師,平均年齡在三十五歲左右,是一支比較年輕的教研隊伍,但我們也面臨着很多實際情況,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面臨着從熟悉、磨合到工作中的相互配合,彼此的取長補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過程。

三、工作目標

1. 教學成績:合格率100%,優秀率40%, 100%學生樂學有長,參加校內外競賽有突破;各班語文成績有提高。

2. 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努力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加強理論學習,強化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教師隊伍的整體優化。

3. 常規教學:加強和完善教學常規檢查,深入有效地開展教學常規工作,切實提高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考覈五個環節的工作質量。

4. 教研教改:認真學習並實施新課程標準、積極推行“學生主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爲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爲目的,以專題研究爲主要形式,以教研組爲主體開展教研教改的系列活動(包括課堂、作業、檢測、落實雙基、校本課程等改革)。

5. 學生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師生同讀書活動,組織演講、朗誦、作文、古詩文背誦,規範字晉級、手抄報等各項校級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積累成果。圍繞學校“古詩文誦讀”這一特色,開展古詩文背誦大比拼活動。有計劃的'背誦《新課標》裏國小生必背古詩,同時有所拓寬。

四、重點工作及措施

1. 繼續組織全組老師學習、實踐《語文課程標準》,加強對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等內容的認知、理解和應用,樹立先進的語文課程理念。重點是處理好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實現三維目標的融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 繼續執行一人一堂研究課、骨幹教師示範課、對外公開課制度,認真組織聽課、評課,做好課堂即時指導。開展校內、外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積極參加學區教師基本功大賽,以賽促教,促進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教師的發展。

3. 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以有效教學爲主題,各年級根據年段實際特點進行專題研究,寫好有質量的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做法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爲的反思,同時認真撰寫教學反思。

4. 以“提升教學質量”爲目標,加強質量監控。

5. 有效利用學校網絡資源的優勢,人人蔘與。鼓勵學生和老師將自己的習作、作品發表在網上。

6. 開展師生同讀書、讀名著活動,組織演講、朗誦、作文、古詩文背誦,規範字晉級、手抄報等各項校級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外、網上作文競賽。

7. 圍繞學校“古詩文誦讀”這一特色,開展古詩文背誦大比拼活動。利用早讀時間和中午課前十五分鐘,有計劃的背誦《新課標》裏國小生必背古詩,同時有所拓寬。

8. 各班在本學期中都要有計劃地舉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中高年級的手抄報,低年級的生活識字等,把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社會。

9. 落實各項語文常規工作,使學校語文教學工作紮實有效。做好“六認真”的檢查記載。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做好課後輔導、認真寫好課後反思、認真做好單元測試質量分析。規範學生作業及批改要求。組內進行四次定期和一次不定期的檢查,並做到檢查有記載,有反饋,發現優點及時表揚,發現問題認真及時解決。(第5周第一次教案檢查;第7周第一次作業檢查;第12周第二次教案檢查;第14周第二次作業檢查;第16周教導處抽查教案、作業。)

10. 開學初各班制訂好本學期課外閱讀活動計劃。組織豐富多彩的學生讀書活動,利用閱讀課及課外閱讀,設計一系列的閱讀指導和訓練,把讀書與聽、說、議、講、編、寫、畫、演相結合。充分利用閱讀一起分享、探討、思考、感悟,使學生步入美好的閱讀境域,在廣泛的閱讀中,啓智怡神,豐富人文素養,從而增長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11. 辦好三次手抄報,根據年級不同由年級語文老師設計好模板。結合家長開放日進行學生課外閱讀手抄報展示。

五、具體安排

九月份:

1. 制訂備課組及個人教學計劃。

2. 組織學習《新課標》解讀材料。

3. 組織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評課。

4. 辦好第一期黑板報。

5. 辦一次手抄報。

十月份:

1. 一年級拼讀比賽。

2. 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及讀書活動。

3. 準備家長開放日的課及成果展示。

4. 辦好第二期黑板報。

5. 辦一次手抄報。

十一月份

1. 中年級講故事比賽。

2. 單元測試質量分析、反饋。

3. 高年級現場作文比賽。

4. 辦好第三期黑板報。

5. 辦一次手抄報。

十二月份:

1. 中、高年級學生古詩文誦讀彙報。

2. 讀書彙報活動,手抄報展覽。。

3. 優秀教案設計(每位老師至少一篇)

4. 各年級規範字晉級活動。

5. 辦好第三期黑板報。

元月份:

1. 制訂複習計劃。

2. 上好複習示範課。

3. 期末考試。

4. 教研組交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