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三字經》讀書心得(精選15篇)

讀後感 閱讀(1.72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三字經》讀書心得(精選15篇)

《三字經》讀書心得1

我們上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發給我們一本《三字經》。我打開一看,就讀了起來。可是不管我怎麼讀就是不懂裏面的意思,後來經過老師的講解,我這才明白《三字經》中的意思。從那以後,我就越來越喜歡讀這本書了。因爲它告訴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受感觸。“幼不學,老何爲”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讀書時,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愚,有不滿,則進步”……

書上還有“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這兩句已成爲我的座右銘,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爲的。我常用這兩句告誡自己:抓緊眼前的光陰,好好的學習。我也常想起這樣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是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

李白問:“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疑惑地又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爲大詩人。李白的故事教育我學習要勤奮,要持之以恆。經過讀《三字經》我知道了:學習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而不是讓別人去爲你努力。學習是需要有耐心的,總有一天你會從這裏面脫穎而出。

讀了《三字經》後,我更喜歡這本書了,因爲我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等好的品質。

《三字經》真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

《三字經》讀書心得2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學習《三字經》。《三字經》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給我以啓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就拉着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可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可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後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爲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麼不容易。”就這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子,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後你就可以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一定可以成功!”我聽後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可是,在以後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着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爸爸說:“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可是和我有什麼關係!”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於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爲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棄,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輕鬆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一定要認真地讀讀這經典!

《三字經》讀書心得3

今天看了一本叫三字經的書。同學們,你們都很熟悉三字經!今天我就給大家背一段。

昔孟母,擇鄰,子不學,斷機織織。同學們,讓我給你們講講它的故事:孟子的家以前住在山腳下,因爲人們總是把墳埋在山腳下做葬禮,所以孟子也模仿墳人做葬禮。然後孟母把家搬到鎮上,鄰居是屠夫。屠夫賣肉,孟子學會了賣肉。孟母想了想,把家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跟着學生學習。有一天,孟子從學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怒之下,拿起剪刀,剪掉機器上的線,教育孟子。

聽了這個故事,你認爲孟子這樣做是錯誤的嗎。過去,有些家庭太窮,沒有錢上學。事實上,這些人真的很想上學。後來,經過無數次的努力,他們終於成爲了有用的人。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有些學生不想讀書。現在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努力學習,成爲未來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它的故事是: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子孫,東漢時期的作家。他有七個兄弟。當他四歲的時候,他懂得謙遜。有一天,別人給他家送了一籃梨,孔融很自覺地把大的放在一邊,挑了個小的自己吃,把大的留給哥哥們吃。大人問他爲什麼要這麼做,他說:哥哥比我大,吃大,而我是弟弟,吃小。大人們接着問:你還有個小弟弟,他比你小,那你不想吃大嗎?他說:我比他大,更要讓他走。”

同學們,我們都要像孔融一樣學習,把好的、大的給比我們大的兄弟姐妹。這樣,我們纔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字經》讀書心得4

自從學習了名爲《三字經》的經典之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選鄰處。子不學,斷機織。“從前,孟母爲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學習不好,孟母生氣地割斷了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讓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也像孟的母親,爲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給我買了一些閱讀機器,給我買了一張桌子,星期六和星期天也送我去老師家補課。從前,我不明白我父母的痛苦,認爲我買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不知道如何珍惜它。當我玩的時候,我的父母說我,我會不相信,認爲他們不應該限制我的自由。在學習了《三字經》之後,我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我的父母會這樣,希望我努力學習,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書心得5

星期六,我做完作業,覺得實在很無聊。就拿起媽媽剛給我買的《三字經》,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就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把家遷到鬧市,他便模仿商人吆喝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他就到學堂學習知識和文化禮儀。由此可見環境對人的成長多麼的重要啊!

雖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如果自己不刻苦學習,那也是沒用的。這讓我想起《三字經》中的”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講的'就是孟子有一次不好好學習,孟母很生氣的割斷了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來告誡孟子不要自棄其功,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經年累月,不懈努力,才能夠有進步,有成就。

由此,我又想起了宋代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小時候,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可以稱得上是個天才,四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夠寫詩。他的父親認爲這樣有利可圖,就不讓方仲永學習,整天遊逛自誇,自以爲是。從此方仲永也就由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天才變成了一個平常的凡人。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我們從這本書上能夠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爲中華民族能夠流傳下這樣的書而自豪!

《三字經》讀書心得6

《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讀物,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通過學習《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感到自豪。學習《三字經》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爲坦白就猶如是誠實和勇敢的生成物質,我們要擁有良書,要有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覺得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對於一個集體或是一個團隊,更能夠體現出它的實力。

《三字經》中有很多學習的典故,生動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奮發努力,最終取得成就。俗話說,人一輩子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不僅是我們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和自身價值的提高。學纔能有所用,這是一個人價值觀的一個體現。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句給我的啓示是比較深的,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好的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孟母確實是個英明偉大的母親,早在幾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遠。有如此孟母,纔會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現在有很多當父母的雙雙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甚至有些放在親戚家裏,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處的環境也不好,就談不上要好好學習了。然而作爲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麼在這方面,孟母真可謂是典範,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國”,“百善孝爲先”可見“孝”爲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於給予你生命的父母,因爲有了生命纔會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傳頌至今。無論你活在多麼優越的條件中,或是你身處多麼惡劣的環境下,都應該盡心盡力的讓你的父母過得舒適一些,舒心一些。這是爲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用一句很通俗的話說,你孝順你的父母,那就是給你的子女做出榜樣,那麼當你變老的那時候,你也會得到良好的照顧,這就是爲什麼孝道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依然不變的因果。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真實發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羣,他們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樣的地方,應該說他們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艱難得多。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種精神,一種不屈的精神,他們甚至在處於這樣的條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們總是帶着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給予的一切,因爲他們覺得他們雖然有別於其他人,但是卻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貴的東西,所以他們帶着這種感恩去努力,去奮鬥,最終取得成功,在我們看來也許並沒有什麼的一些小事,他們卻很感謝,而且因爲有這種感恩的心態,他們不會去抱怨什麼,所以他們也是快樂的。這是一種境界。更是每一個人都應具備的一種精神

二十四、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這些人都是因爲知道了這些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纔去爲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爲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祕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希望與奮鬥的結合,那麼我們都會和平相處。

《三字經》學習最後一課講的是禮儀,人與人初識,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着裝整齊儀態端莊,語言大方得體,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在外謀事也會事半功倍的。當然光是這些還遠遠不夠,一個人還應該有良好的修養,這就需要有豐厚的知識內涵作後盾,大氣的處世作風,凡事點到爲止、拿捏得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有德有才,有益於整個社,意義深遠!

通過這次學習,的確是讓我獲益頗多,不僅僅是對《三字經》本身的認識,也加深了我對教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對我國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對處世爲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三字經》讀書心得7

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字經》這一代歷史書。《三字經》是一本古老的書!它的每一個字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看完三字經,要徹底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完美!

每一個三字經,每一行字,都在講述人生哲理。就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不能浪費時間,努力學習,將來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一步一步做事。三字歷史悠久,由民間傳說融入一個字。別看這個小字,裏面有個故事!就像說春夏,說秋冬,這四個時候,運不窮,講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以前,有個女神。有一天,她的'兒子被冥王星帶走了,冥王星告訴她,只要她的兒子不吃地獄裏的東西,他就會把它還給她,但他的兒子只吃了一個水果。從那以後,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兩次。當他回去的時候,一切都會恢復,當他沒有回去的時候,他會很冷。因此,春、夏、秋、冬是四季的結果。看,這個故事有多搞笑啊!《三字經》還有很多故事!如果蓋房子,孟子媽媽三次搬家……這些故事多搞笑啊!而且故事的精髓都包含在這些小字裏。這些小字,卻蘊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真好啊!

《三字經》不僅要背誦,還要背誦故事和意義,徹底理解,瞭解新知識,爲祖國做出貢獻。《三字經》真的是一本好書,曾經是古代四大好書之一!爲了爲祖國做出貢獻,爲了我們的未來,爲了弘揚漢學,倡導禮貌,讓我們一起理解這本獨特的古代暢銷書——《三字經》!

《三字經》讀書心得8

《三字經》作爲中國古代經典教材,內容涉及廣泛作爲啓蒙教材,即使放在今天,同樣有着現實意義和社會功用。在格式上,《三字經》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閱讀《三字經》,可借鑑古人、融會歷史、貫通現代,將積澱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演繹成當今社會生活道德規範的寶貴鏡鑑。

少年兒童正是一個人形成正確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友情,什麼是勤奮,什麼是禮貌,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尊重,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智慧……可以說,《三字經》作爲啓蒙讀物,非常值得讀之。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萌發的種芽,在教育的過程中,你給他澆灌的是什麼,收穫的就是什麼。端正了自身思想和言行,自然也會收穫更多的快樂,正所謂悅納自我,就是這個道理。

養正於蒙,悅納自我,就從《三字經》開始吧!

《三字經》讀書心得9

媽媽給我買了《新三字經》這本書。一開始我並不感興趣,我漫不經心地瀏覽了一遍,發現這本書將中華民族傳統美、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和現代文明修養熔於一體。於是,我被裏面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就認真地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詞語,都標有註釋和道理。將我們所熟悉的孔融讓梨,聞雞起舞和司馬光救人等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故事概括、精簡爲三個字,講解了這些人物的背景及故事典故讓後人瞭解和學習;三字經中介紹了雷鋒助人爲樂,劉少奇、周恩來等前輩爲國鞠躬盡瘁,其中有鼓舞人要積極向上,青少年要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的三字詞;通過閱讀我還能從中學到歷史知識,如秦始皇統一中國,鄧世昌衝敵艦,火燒圓明園……

我們國小生最應該學的是“好戰士有雷鋒樂助人甘奉獻”。雷鋒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一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他因公殉職時年僅二十二歲,他用行動模範地實踐了自己立下“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當然,我們國小生所學的`不是雷鋒的做法和事蹟,我們真正要學的是雷鋒樂於助人的精神和那一份爲人民服務的心纔是最重要的。

《新三字經》中最使我深思的是“家愛我我愛家推此心愛中華”。這句話是說家庭裏的每個人都愛我,我也愛家人,如果有這份心意去對待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裏,我們也需要愛我們的祖國。

我們作爲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爲動力,勤奮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愛護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三字經》讀書心得10

《三字經》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和《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今天,我也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其中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和“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的意思是說:劉晏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做了官。你們從小就要學習,只要勤勉學習,就能取得他那樣的成就。其他有作爲的人,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一定要勤奮,要勉勵自己,長大後做一個有作爲的人。讀這一段時,我不禁想到自己平常的表現,感到十分羞愧。我平常學習都慢吞吞的,總是不認真,讓父母操碎了心,和勤奮的劉晏比起來差遠了。每讀到這一段,我就會在心裏勉勵自己,不要再讓父母操心。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一句話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說的是有個叫黃香的孩子十分孝順,九歲時就爲父親暖牀,這種孝順父母的表現人人都應該學習。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敬長輩呢?我們總說要爲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父母操心,要孝敬父母。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都很少做家務,只有哪天想起來了,纔會掃掃地,擦擦桌子。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人人都應做到。

讀《三字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許多古代名人,也聽聞了許多古代大事。《三字經》,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學經典。

《三字經》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和《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今天,我也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其中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和“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的意思是說:劉晏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做了官。你們從小就要學習,只要勤勉學習,就能取得他那樣的成就。其他有作爲的人,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一定要勤奮,要勉勵自己,長大後做一個有作爲的人。讀這一段時,我不禁想到自己平常的表現,感到十分羞愧。我平常學習都慢吞吞的,總是不認真,讓父母操碎了心,和勤奮的劉晏比起來差遠了。每讀到這一段,我就會在心裏勉勵自己,不要再讓父母操心。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一句話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說的是有個叫黃香的孩子十分孝順,九歲時就爲父親暖牀,這種孝順父母的表現人人都應該學習。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敬長輩呢?我們總說要爲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父母操心,要孝敬父母。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都很少做家務,只有哪天想起來了,纔會掃掃地,擦擦桌子。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人人都應做到。

讀《三字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許多古代名人,也聽聞了許多古代大事。《三字經》,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學經典。作文《三字經》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和《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今天,我也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其中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和“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的意思是說:劉晏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做了官。你們從小就要學習,只要勤勉學習,就能取得他那樣的成就。其他有作爲的人,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一定要勤奮,要勉勵自己,長大後做一個有作爲的人。讀這一段時,我不禁想到自己平常的表現,感到十分羞愧。我平常學習都慢吞吞的,總是不認真,讓父母操碎了心,和勤奮的劉晏比起來差遠了。每讀到這一段,我就會在心裏勉勵自己,不要再讓父母操心。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一句話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說的是有個叫黃香的孩子十分孝順,九歲時就爲父親暖牀,這種孝順父母的表現人人都應該學習。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敬長輩呢?我們總說要爲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父母操心,要孝敬父母。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都很少做家務,只有哪天想起來了,纔會掃掃地,擦擦桌子。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人人都應做到。

讀《三字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許多古代名人,也聽聞了許多古代大事。《三字經》,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學經典。

《三字經》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和《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今天,我也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其中對我最有感觸的是“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和“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爲者,亦若是。”的意思是說:劉晏雖然年紀小,但是已經做了官。你們從小就要學習,只要勤勉學習,就能取得他那樣的成就。其他有作爲的人,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一定要勤奮,要勉勵自己,長大後做一個有作爲的人。讀這一段時,我不禁想到自己平常的表現,感到十分羞愧。我平常學習都慢吞吞的,總是不認真,讓父母操碎了心,和勤奮的劉晏比起來差遠了。每讀到這一段,我就會在心裏勉勵自己,不要再讓父母操心。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一句話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說的是有個叫黃香的孩子十分孝順,九歲時就爲父親暖牀,這種孝順父母的表現人人都應該學習。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我們孝敬父母是理所應當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孝敬長輩呢?我們總說要爲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父母操心,要孝敬父母。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都很少做家務,只有哪天想起來了,纔會掃掃地,擦擦桌子。孝敬父母是傳統美德,人人都應做到。

讀《三字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許多古代名人,也聽聞了許多古代大事。《三字經》,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學經典。

《三字經》讀書心得11

《三字經》是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必不可少的入門之書。據資料顯示,《三字經》是近年來中國傳播最廣泛的啓蒙書,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系列》。全文結構嚴謹,寫作風格自然流暢,簡單,注重押韻,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背誦和記憶,百讀不厭。內容包括教育、歷史、天文、輿論、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流傳而簡潔。

如今,每個家庭只需要一個獨生子女,許多青少年的社會問題都是由家庭作風不良或教育不嚴格引起的。在《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子不學,斷機織”。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學不嚴,師之惰。子不學,不適合。小時候不學,老何爲。等等都說明了父母的權利和對後代的嚴格要求的重要性。此時此刻,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的問題,而《三字經》則教育人們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書中說“香九歲,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以身作則,從國小開始,我們經常告訴孩子“漢代的黃香,九歲時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爲父母搖扇子,冬天爲父母溫暖牀墊。孔融四歲時,懂得謙虛長輩,吃梨時挑小,大哥吃。這個社會還會出現這麼多不和諧的現象嗎?

《三字經》的作者具有非凡的'綜合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從他對歷史的表達中可以看出。文章中關於中國五千年曆史的變化,只有300多個字,但它的要點和本質,令人耳目一新,相當遙遠,可以看到小山的意義。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年,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年,直到周亡。周武王,始朱周。八百年,最長。“幾個數字包含了夏、商、週三代的順序,“三王”指的是三個朝代的建國王、延續時間,以及從夏朝開始放棄禪宗讓步、王位世襲等豐富知識。

雖然《三字經》注重傳道,但並不是枯燥的說教。它記錄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宏抄書、孫敬頭吊頸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給人們的學習增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在行爲、做事、學習、交朋友等方面有了更直觀的體驗。

《三字經》最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給子孫留下了什麼遺產。作者的立場是“人遺子,金滿子;我教孩子,獨一無二。”他說世界給孩子留下了很多金銀財富。我呢?教育後代只有一本書。在教育後代的問題上,它非常符合現代觀念。

解讀《三字經》可以讓更多文化不高的人理解文化,使文化流行起來。讀完《三字經》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養,弘揚正氣。

《三字經》讀書心得12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爲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爲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背誦《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我最早的經典誦讀書。

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並沒要求我也跟着學,後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於長,宜先知。”。再後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有時候是一起背,有時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後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來越喜歡背《三字經》了。

媽媽看我背得越來越多,就開始給我講《三字經》的故事,像《孟母三遷》呀,《孔融讓梨》呀,我都特別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聽聽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決心要做個尊老愛幼,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能自己藉助拼音讀《三字經》、看《三字經》故事了。一有空閒我就把《三字經》從頭來一遍,那些經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夥伴之間炫耀的資本。課間的我,身邊總有很多“崇拜者”圍在身邊,那是我的同學在用羨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經》、聽我講《三字經》的故事。

寒假一天,我非常認真的讀了《三字經》這本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介精湛的哲言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習”、“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經常模仿那些辦喪事人的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集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正所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國小生,猶如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能成大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勇登峯頂,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使我國曆代王朝中最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後,我對這段歷史印象更深刻了。

《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我建議你去讀一讀,他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三字經》讀書心得13

從幼兒園開始,媽媽、爸爸和老師就讓我不斷地接觸了不少國學經典,如:《三字經》、《論語》、《增廣賢文》、《弟子規》、《三十六計》……

到現在我已經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了,這些經典的中華文化就像是最好的貨幣,陸續存入我這個大腦銀行,伴隨着我健康成長,從中受益。在所接觸的國學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三字經》了。第一次見到它應該是從三歲多開始的,那時候我還小,什麼也不懂,但是很樂意參加每天睡覺前的“親子活動”——全家誦唱《三字經》!媽媽讀一句,我就跟着讀一句,爸爸背上句,我就接下句,只覺得像在讀順口溜一樣,朗朗上口。有時我們讀着讀着,居然還搖頭晃腦地唱了起來……

那時我還不明白媽媽爲什麼把《三字經》作爲我的“訓蒙”讀本,只是有一天清早吃早餐的時候,我若有所悟地向全家宣佈:“我會寫‘曰’字啦!就是把‘日’字寫胖一點就變成了‘曰’!”全家人先是一愣,過了一會兒,不禁一起哈哈大笑。再次拿起它是在國小的第一個寒假,班主任李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寒假作業——背誦《三字經》。因爲腦海中有似曾相識的模糊印象,加上又學了拼音,所以我只利用二十幾天的時間就全部背完了。

這一次,我的收穫可真不小,不但比別人認識的生字多,還閱讀了“孔融讓梨”、“鑿壁偷光”、“獻之練字”等許多勵志的故事,懂得了孝敬長輩、勤奮學習、從小立志的重要。到了今年三年級假期的一個傍晚,因爲不滿媽媽的.嚴厲批評而悶悶不樂的我,不由自主地又在書櫃裏找到了它——我的良師益友《三字經》。當“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些親切的字眼映入我的眼簾時,心裏變得十分沉靜,回想起自己的過錯和長輩們爲我付出的一切,終於體會到了媽媽的用心良苦。

現在,國學誦讀已經成爲了我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暢遊在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海洋裏,融入到古聖先賢仁義禮信的心靈中,我明白了這些經典就像春天的種子,播種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長葉開花,始終伴隨着我的成長,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三字經》讀書心得14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啓蒙教育的著名教材,自南宋以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這本書有三個字,兩個字和一個魅力,共有1000多個字。因此,它也是一本兒童識字教科書,包括教育、歷史、天文學、地理、倫理、道德和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簡潔。

《三字經》典故豐富,知識淵博,全書充滿積極精神,是國學精髓中難得的啓蒙讀物。

《三字經》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近,習相遠。大意是人剛出生的時候,天性善良,彼此沒有太大區別。氣質也差不多,只是因爲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不同,習慣也大不相同。這句話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有些人長大後像孩子一樣善良,但有些人不是。這對生活環境非常重要。如果愛學習的學生從小就培養優秀的素質,擺脫不良習慣,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還有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義。它的意思是剛摘下來的玉,不打磨就不能成爲精美的玉。如果一個人不努力工作,他就無法理解真相。沒有風雨,就看不到彩虹。在拋光之前,玉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人也是如此。只有經過磨練,才能成爲有用的人。

還有一句話是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五條準則,也是中國古人對人格的要求。這五個常規不僅受到古人的尊敬,也受到現代人的尊敬。

《三字經》中的每一句話都有着深刻的意義。這是一個六個字的句子,可以讓我們理解很多真相。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字經》讀書心得15

你知道《三字經》是怎樣的一本書嗎?它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古人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這本書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

《三字經》以少兒啓蒙讀物爲代表的.作品最爲典型。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它的意思就是說: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非常孝順。他九歲時,常常在冬天父親還沒上牀睡覺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牀上,把被子溫熱了才請父親睡覺。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請父親歇息。讀到這裏,我慚愧地想:我和黃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別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爲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呀。爸爸媽媽平時既要上班,又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多麼辛苦呀!記得有一次,媽媽剛下班回來,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賴在紅木椅上,大聲喊:“你自己吧,大結局了。”說完,又賴在椅子上看電視。吃飯了,媽媽沒幫我拿碗筷,我也無可無奈,拖拖拉拉去拿。

子便整天學着模仿商人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