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讀三字經有感15篇

讀後感 閱讀(7.71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三字經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三字經有感15篇

讀三字經有感1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學習《三字經》。《三字經》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給我以啓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就拉着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可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可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後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爲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麼不容易。就這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子,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後你就可以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一定可以成功!我聽後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可是,在以後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着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爸爸說: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可是和我有什麼關係!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於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爲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棄,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現在放棄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輕鬆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啊!我一定要認真地讀讀這經典!

讀三字經有感2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 、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禮貌待人 、勤奮好學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認真的讀了這本書。、

“人之初,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言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 、“黃香溫席” 、“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現在我們的爸爸媽媽都爲我們的學習成長安排了好的環境和物質條件,我們應該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勇攀高峯,長大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建議同學們都去讀一讀,它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讀三字經有感3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字經》。開始我一直讀不懂,只覺得讀起來有節奏,很有趣。後來經過媽媽一句一句的分析,我漸漸弄懂了其中的意思,越讀越有滋味,還熟練地背了下來。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努力學習,禮貌待人……

“濤濤,幫奶奶把臉盆拿過來。”“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玩遊戲呢!”啊!不行,《三字經》不是教育我們要孝敬老人嗎?“奶奶,等一等,我馬上把臉盆拿過來。”奶奶笑得眯起了雙眼。

“我最喜歡吃蘋果了,大的那個給我吃,小的`那個給你吃。”正當我跟弟弟分蘋果時,媽媽向我眨了眨眼睛。哦,“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就懂得禮讓,而我已經八歲了,怎麼會做不到呢?我馬上把大的那個蘋果讓給了弟弟。

自從讀了《三字經》,奶奶誇我長大了,媽媽誇我懂事了。讀書讓我成爲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讀書真快樂,以後我一定會讀更多有益的書。

讀三字經有感4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天農夫看見一隻兔子碰死在樹上,農夫把兔子拿回家吃了。到第二天,農夫又到大樹下等野兔出來,農夫也不種地了,就這樣到秋天,別人的地裏莊稼豐收了,農夫的地裏都是草。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纔會有收穫。

讀三字經有感5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寶貴遺產,它短小精悍的詞句,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三字經》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三字經》是每個人都應該讀的啓蒙書,是人們的良師益友。

讀了《三字經》讓我知道了: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善良、美好的,也是一樣聰明的,只是由於自己的勤和懶來決定自身的智慧和笨拙。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知道謙讓,對父母要孝敬。四時節序,循環不已,運轉無窮。人生來就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感。對自己的長輩要講禮貌,和睦相處,不能以一點點小利益爭鬥。現在,我們要以古人爲榜樣,認真學習這些道理。

讀了《三字經》還讓我瞭解了很多名人的故事。其中孟子的故事是在講,孟子的.母親第一次把家安在墓地旁,年幼的孟子便學別人堆土築墳;第二次把家遷到屠宰場旁邊,孟子又學別人殺豬;第三次把家遷到學宮旁邊,孟子便開始讀書。

孟子稍大以後,拜子思爲老師。有一天他對學習開始感到厭倦,便逃學回家。孟母當即氣憤的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責備他:你放棄學習,半途而廢,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一樣,最終一事無成。孟子領悟了母親的教誨,立即回到子思門下,發憤學習,忠實的實現自己的所有決心,終於成爲了古代思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時候的教育對人生很重要,不能半能半途而廢。

我喜歡《三字經》,它讓我知道了很多故事,瞭解了很多道理。

讀三字經有感6

《三字經》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少兒啓蒙讀物,它不但濃縮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還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原文雖然只有1000餘字,但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包羅萬象,我讀了《三字經》後,真的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就拿“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這句來說吧,我們學習要從簡單開始,學英語應該先學單詞,最後再學課文。語文呢,也要先從拼音學起,然後學聲調,學生字、詞語、句子、課文。這樣我們才能由淺到深,最後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使我們成爲有知識的人。

讀三字經有感7

一個富人妻子死後留下一小姑娘,新娶的'妻子帶來兩個女兒。她看起來很美,卻長了一副懷心腸,讓小姑娘整天干活,睡在竈旁灰燼中,人稱《灰姑娘》。這位妻子幹了許許多多的壞事。

灰姑娘在媽媽墳前,插一樹枝長成了大樹,樹上的小鳥給了灰姑娘許許多多的幫助,最終壞女人的想法沒有得逞,受到了懲罰。王子救了灰姑娘,高興地把灰姑娘帶進了王宮。

讀三字經有感8

它是一團火,燃燒熾熱情懷;

它是一簇花,馨香愛的心房;

它是一股水,盪滌你我胸襟……——題記

微風激起我心中層層漣漪;陽光四射我心中的每一個角落;愛的便利貼貼滿我心全部。

它是寬容卻不是縱容。

我是白雲,它是藍天。我肆意地縹緲在它的懷抱中,卻不由己亂飛。

因爲,我始終孕育在它博大的胸懷中。

我是小樹,它是園丁。我快樂地生長在它的管理中,卻不亂冒枝杈。

因爲,它愛的利剪無時無刻不在修剪着我。

寬容卻不縱容的它,讓我沒有成爲溫室裏的花朵,經受風雨洗禮後的我纔會成爲“人”。

它深情也無情。

我是小溪,它是大海。我歷盡千辛萬苦擁有它的懷抱。愛撫,微笑,於是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一切,我想霸佔它所有的愛,它深情地安慰而又無情地拒絕。由此,我懂得了分享。

它疲憊卻不厭倦。

我是一本書,它是讀書的人。我有錯,它改錯;看到我的亮點,它褒揚卻不引我驕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讀了我千千萬萬遍,卻新意盎然。

它自私也無私。

我是電視劇中的王大春,它是醜娘。它長得極醜,但心靈卻極美;我無情將她拋棄,她卻不怨,不恨。我自己振振有詞,它卻在寂寞角落默默落淚。我有時也心痛,但它卻竭力安慰。將傷心悲痛自私地埋葬,包裝出的幸福卻無私盪漾。

它的無私,它的自私,讓我無地自容……等我要改錯的時候,它卻悄然離去……我只能壓抑一輩子。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你眉梢鬱結着憂愁,你眼眶淚珠盈盈,那緊緊鉗閉的嘴角,不要再唉聲嘆氣,不要等韶華虛度,百花飄零。它——我們的父親母親,我們所霸佔的父愛母愛,不能長久逗留,不要再說自己還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快用你的雙手,將那歲月的痕跡撫平!

“首孝悌,次見聞!”

讀三字經有感9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他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最近我專心的讀了一本書。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軻,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十分貧窮,但他的.母親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他的教育。他們最初住在墳地旁邊,見多了出殯的,孟軻就模仿着做喪事,孟母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孟軻的學習,就搬到集市上,於一家屠夫爲鄰,可孟軻又模仿起殺牛宰羊來。爲此,孟母又把家搬到學校附近。從此,孟軻就跟着私塾中的先生學習禮儀,學業不斷長進。孟母認爲這裏的環境對兒子的成長有利,便長期定居下來。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這些國小生,猶如一塊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是讓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許多知識。你如果還沒有讀過這本三字經,我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穫。

讀三字經有感10

朋友們,你們聽過“三百千”嗎?它是三本中華第一啓蒙讀物,分別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而《三字經》又位居其首,自然是最重要的了。令人發笑的是我第一次見識這本偉大的書,既不是在學校,也不是在家裏,而是在暑假的英語夏令營中接觸的。老師告訴我們《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化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爲流傳。它深深地吸引了廣大人民,這不止是因爲它有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四句一組。讀起來琅琅上口。 它的詞藻樸實無華,並能夠深入淺出地瞭解到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禮儀。

在文學講座課上,我們拜讀了這篇文章。我對其中一些句子的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說 “首孝弟,次見聞。”,它的意思是: 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我認爲,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否則,你就不是一個大寫的人,而是一個外表是人,內心冷酷的冷血動物。還有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包含的意義是: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我想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就像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在告訴我們蠶吐絲來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製蜂蜜,給人們吃。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那就連小動物也不如了。

《三字經》告訴我們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和風、雷、雨、電,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蟲魚,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這個世界。人類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掌握前人留下來的知識,並以此來開拓更深、更廣泛的知識領域,不斷地改善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環境。《三字經》讓我懂得了爲人處事的道理,瞭解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與濃郁的文化底韻.在同時也讓我結識了五千年來的名人。《三字經》包羅萬象,真不愧爲中華兒童第一啓蒙讀物!

朋友們,如果你還沒有拜讀過這本著作的話,趕快到書店解解眼饞吧!

讀三字經有感11

隨着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節目中講解《三字經》,學習國學的熱潮也悄悄興起。於是,我對照講解,開始認真閱讀起《三字經》這本古老卻經典的著作。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啓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經》一經問世,即廣爲流傳,實際上成爲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僅有《三字經》被尊稱爲“經”。三字經植根於傳統文化,以中國歷史爲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今日學習《三字經》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有着重要的意義,即學知識之前必先學道理。反映在今日的學習中,成績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三字經》採用敘事和論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很多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資料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也啓發了我們,當今家庭都僅有一個獨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嚴而造成的,《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等都說明了爲人父母爲人師的職責和嚴格要求學生的重要性。另外,此刻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嬌生慣養,以自我爲中心,而《三字經》教導人們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此刻好多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而忽視了教導孩子如何做人。如果我們能從小好好學習《三字經》,那麼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能夠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十分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讀三字經有感12

今天我讀的'是《三字經》。《三字經》裏面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環境不一樣,人性纔有了好與壞差別。

所以我們小孩子都是很善良的,我們要與人爲善,熱心幫助別人!

讀三字經有感13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詳吧。這就是《三字經》。這本書讓我對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燦爛文化有了嶄新的認識,爲作者如此精湛的才藝而佩服;也信服於古代教師獨特得道的教育方法。

中華民族自古就被稱作"禮儀之邦".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知書達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具有這樣的美德,這是最基本的。這些美德在孔融、黃香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我們都應該去學習。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能反映出一個的人品德是否高尚,修養是否得體。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隨之發展着,但是腳步卻變得越來越快,絲毫不會停下來休息一會或者放慢腳步,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便會忽略很多,例如友情甚至親情。尋找那丟失已久的親情是任何一個遺失親情的人所應該做的,這起因便是源於人們內心對親情的'渴望。一個完整的大家庭,我們做子女就應該孝敬長輩,不僅僅是孝敬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都應該孝敬。這樣一來,這個大家庭便充滿孝敬與感恩,爲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樂趣與溫暖。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有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又能有多少呢?!估計扳着手都能點的清。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子女,父母大都數是很寵愛子女的,是的子女都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讓他們懂得孝敬是十分重要的。

《三字經》中也講到讀書。讀書使人明智,有一句話說得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許多人多讀書後不都成功了嗎?像歐陽修枕上讀書,馬上讀書,甚至是廁上讀書,使得他成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僅僅喜歡讀書也是不夠的,還要讀好書。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許多好書。好書能引領你走向光明;反之,壞書則會讓你陷入黑暗。讀好書還是壞書最終取決於自己。

中華民子是個強大而繁榮的民族,我們身爲炎黃子孫,就應該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瞭解!《三字經》僅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了各個朝代的興衰。以史爲鑑,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因爲有時一個小錯誤可能會帶來一生的遺憾。

這本書交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擁有良書,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用自己最真實的內心去了解與理解別人,更加親近這個世界。

讀三字經有感14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啓蒙讀物,他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學好問,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種簡潔精湛的哲言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 ﹑“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言深遠的故事所感動。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國小生,猶如一塊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當認真學習,勇攀高峯,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母擇鄰的故事,從中說明了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

《三字經》中有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你如果還沒有讀過,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收穫。

讀三字經有感15

這學期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故事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得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爲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爲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爲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說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爲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後,我終於明白父母爲什麼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