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讀三字經有感

讀後感 閱讀(1.7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三字經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字經有感

讀三字經有感1

今年暑假裏,學校里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讓大家背誦《三字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三字經》資料十分豐富,並且能琅琅上口,象兒歌似的,十分趣味,又能啓迪心智,我被《三字經》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的吸引了。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經》是一篇有勸學的,有講道德的,有講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僅有三個字,含意深刻,簡潔明瞭,能讓我們一讀就懂。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忙很大,它不僅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珍惜時間,講禮貌懂禮貌,讓我在少年期走正確的成長道路。同時還使我的知識面擴大,異常一些歷史方面知識讓我懂得了許多。文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孔融讓梨,讓我回想起尊老愛幼的`好精神。《三字經》中還有激勵我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樑、錐刺股,講述一個道理,一個人僅有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才能長大成才,爲國效力。從《三字經》中,我還明白了,一個國家或一個人,如不上進,則會後退,一個君主不明智,將會成爲昏君,最終使國家滅亡……

《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此刻也不失爲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讀三字經有感2

我讀了三字經以後,我才知道,原來三字經有那麼長。我們原來只是學了一小部分,我還以爲三字經就是我們學的那一點呢。在這裏面我最喜歡的一段話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因爲,他讓我知道了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讀三字經有感3

爲了普及常識,《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都是古時候的賢士啓迪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經典經文。從二年級開始,我就開始試着背《三字經》。一開始的時候,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覺得只要會背就可以了,到現在我還能背很長的三字經。

到四年級時,在語文書的一個練習上,出現了一段三字經。我看了一下,正好是我會背的,我便得意洋洋、沾沾自喜。語文課上,老師講課時,我仗着自己會背,根本就不在意老師的講解。上了一半課時,語文老師看我走神了,便讓我回答問題。前幾個問題很簡單,我順利的完成。但當老師問道“親師友,習禮儀”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傻眼了,答不出來,我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好像自己穿反了衣服一樣很害臊。其他同學在一旁咯咯的笑着,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我想,如果老師讓我當衆背一背該多好啊!這時,老師說:“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不能走神,這次看在你平時學習還努力的份上,就算了,但不能有下次,知道嗎?”我坐了下來,鼻子很酸,很想哭。

後來我覺得學習三字經和唐詩一樣,不僅要會背,還要知道它的含義。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逐漸知道了三字經的.一些含義,也懂得了一些做人、學習等方面的道理,我感到很欣慰。比如說:“親師友,習禮儀”的意思是要親近老師和朋友,學習禮儀規範。“悌於長,宜先知”的意思是兄長就像自己的長輩一樣,我們要像對待長輩一樣對待兄長等等。

《三字經》就像一杯水,我就是一個口渴的人,我從三字經裏獲取了許多的知識;三字經是一本好書,我要每天堅持多看三字經,成爲一個有才華的人。

讀三字經有感4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耳熟能詳的三字經,是中國人幾千年的中慵之道對美德的概訴。人,生下來本是善良的,只是因爲社會這個大染缸對人的洗理,纔會對每個人賦予不同的色彩。 看完幾遍事蹟後,感慨時世弄人,有的孩子很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擔,有的是見義勇爲,有的是和奶奶相依爲命還堅持上學。 孩子問我“什麼是美德?”我說:“美德是一種品質。誠信、善良、責任、勤奮、勇氣、堅毅、友誼、孝順、自律和智慧都是美德的表現形式。就像你說話誠實也是一種美德啊!”事蹟裏的'這些美德都是必要的,也是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有所欠缺的,如誠信,如果大家都沒有誠信,是不是所有人都活在謊言中,那將很可怕,就同商家做生意,如果沒有信譽,還能在商場立足嗎?

文章中的一些事蹟能讓我們清楚的知道什麼是誠信,什麼是責任……最美司機吳斌,就是對責任的最好訴說,還有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抗癌女孩魯若晴,最美媽媽,最美…… 這麼多的最美,構成了我們現今的社會。社會是有陰暗的一面,但天上的烏雲總也遮不住太陽的光芒,這種光,給人們希望,給人們方向,領着人們朝着夢想的方向飛行,讓美德衝破蒼穹,撥雲見日。一次我帶趙欣雨去鉢池山公園玩,公園裏鳥鳴不斷,這時有兩隻鳥落在草坪上,我和趙欣雨說:“我們去抓鳥。”她說:“不好,小鳥是益蟲,不能捉。”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從心底感覺到孩子真,善,美的一面,她們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她們想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其實每個人在心底都有最柔軟的一面,如果能把這一面再放大一點點,社會的陽光會更燦爛。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善良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最容易受到欺騙的,但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你付出愛的同時,心靈也能夠得到一種浸潤,那種“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感受是何等的美妙!

讀三字經有感5

家務事,願承擔,

洗碗筷,掃庭院。

我的爸爸媽媽都在深圳。家裏只有我和奶奶起生活。

我從生下來就是奶奶帶我。其實我最愛的人是我奶奶。奶奶也最愛我。

我五歲的時候,讀學前班。看見奶奶做家務事很累,我就要幫助奶奶做。可是奶奶不讓我做。有次,吃完飯,我定要洗碗,奶奶就讓我洗了。

我搬來小凳子站在水池邊。學着奶奶的樣子,放些洗潔精,可是不小心放了很多,弄了水池的泡泡。奶奶看見了又氣又笑。

我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六歲了。個星期天我坐在沙發上看《貝貝熊》的故事書。奶奶就在打掃衛生。我看見奶奶累得滿頭大汗。我就說奶奶讓我來拖地吧!奶奶連聲說:“讓開!讓開!”

我拿了張紙巾給奶奶擦汗。奶奶接過紙巾的時候,我就把奶奶手裏的拖把搶了過來。奶奶就到廚房做飯去了。

過了會,奶奶從廚房裏出來,看見我把沙發移向前,把沙發後面的地板拖得乾乾淨淨。奶奶豎起大拇指,站到我的.前面,大聲說:“我的孫孫長大啦!我的孫孫長大啦!”彎下腰來重重的親了我口。還誇獎我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讀三字經有感6

一天,我學着老夫子的樣子,倒揹着書,又津津有味的背起《三字經》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背到這兒,我的.眼睛溼潤了,我彷彿看見在大熱天裏才9歲的小黃香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水,正用扇子使勁地給他爸爸扇着枕蓆,想讓勞累了一天的父親回來睡得涼快些;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小黃香沒有了媽媽,家裏又沒有火爐,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被窩,讓爸爸暖暖和和地入睡。

“孝於親,所當執。”孝敬父母,理所當然,可我都11歲了,我孝敬過父母嗎?我左思右想,恐怕只有爲那次幫媽媽洗碗,勉強算得上“孝於親”。倒是媽媽天天爲我洗衣、做飯,忙個不停,碰到天氣變化,不是爲我送衣服就是爲我送雨傘。一到暑假,爲了我這個寶貝女兒,一日三餐都得做可口的飯。我真慚愧呀,我比黃香大兩歲,居然沒有好好盡過一次孝,不行,我得給媽媽放一次假,表現表現!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我口中唸唸有詞,“該準備個什麼節目呢?”看到時間快中午了,“對了,媽媽每天中午爲我做飯,還要炒菜,多累呀!我就學做飯!”說幹就幹,我立刻忙開了。

媽媽來到廚房,見我臉上都是汗,心疼地說:“欣茹,天太熱,還是讓媽媽來炒菜吧,你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不。媽媽,我要給你放假!”“放假?”“對!給我一次機會嘛!不就是放一次假嗎!”說服媽媽後,我在廚房裏又忙活起來,一會兒,幾個簡單的菜就做好了,我學着媽媽平時的樣子叫道:“肚子餓了吧,快吃飯!”“遵命!”媽媽笑呵呵的答道。

吃過飯,媽媽剛站起來收拾飯桌,我又趕緊把媽媽按住:“媽媽,我鄭重宣佈,從現在起,我給您放大假了,祝您假期愉快!我上崗幹活了!”說完,我就哼着三字經,收拾起碗筷來。

讀三字經有感7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書房中傳出我朗朗的讀書聲。我正在讀一本中華經典書籍——《三字經》呢。

這個學期,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教師向我們推薦了好多古今經典詩文,而我最喜歡讀的就是《三字經》。它是我國明清時期的兒童啓蒙課本,作者是宋代的王應麟。這本書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句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感,令我百讀不厭。

我的這本《三字經》不僅僅有它的原文,並且還有註釋和相關的故事,圖文並茂,使我讀起來興趣盎然。

讀《三字經》,讓我懂得謙讓、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是講孔融四歲就明白把大梨讓給哥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是講黃香九歲就明白用身體把被窩焐暖讓父親休息;“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是說人應當首先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纔是增長見識,學習知識。

讀着這些資料,我不禁感到一陣陣臉紅。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只要我開口,要什麼就有什麼,真可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一向以爲父母爲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當的,從來沒有想到爲他們做些什麼。每當學習不順心的時候,甚至還會向父母亂髮脾氣呢。和孔融、黃香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呀。今後,我要改變自我,多體諒爸爸媽媽,多爲他們着想,儘量讓他們少爲我操心。

讀《三字經》,我還懂得了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幼不學,老何爲”警示我小時候要用功讀書;“玉不琢,不成器”告誡我人不經過鍛鍊是不會成才的;“勤有功,戲無益”告訴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的人是必須會後悔的;“頭懸樑,錐刺股”提醒我學習時必須要全神貫注;“昔仲尼,師項橐”告訴我學習應當不恥下問……

《三字經》的資料包羅萬象,爲我們講道德,論古今,有名人英雄,有歷史戰爭,有學習方法,有自然規律……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

徜徉在這樣的經典詩文中,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洗滌。在這些精練短小的語句中,蘊含着人生的哲理,讓我明辨是非,學會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閱讀者,收穫着,我樂此不疲。

讀三字經有感8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見媽媽說過,《三字經》這本書是一本老少皆宜、膾炙人口的好書,書中包含了我們國家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哲學道理,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三字經》這本書。 我牢牢地記住了媽媽對我說的話,默默地記住了《三字經》這本好書,我平時聽別人讀到“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經》裏面的一些句子,但是沒有完整地讀過一遍,所以,我在寒假裏的一天中,我就上網查了一些《三字經》中的語音版,聽着孩子們如天籟之音般的聲音朗讀《三字經》,我深深地被陶醉在其中。 我一口氣聽完之後,我才發現了媽媽說的那樣,《三字經》不過簡單上千字,其中的內容卻博大精深,有一些句子的意思我還是能明白的,有的道理我卻是一解半知。其中有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深深地打動了我。東漢時期的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順自己的父親,冬天,天冷的時候用自己的身子幫父親暖身;孔融四歲出去摘梨,把大梨全讓給了自己的哥哥,而自己卻挑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國小生從小就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要時刻懂得謙讓。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所有的事情都要爸媽幫我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後,覺得十分慚愧,所以,我決定了,我要向他們兩個好好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父母、大人做一些家務事,並且還要好好地孝順父母、長輩,和同學們、朋友們在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時刻記住禮讓。 當然,《三字經》這本好書中值得我們學習的道理還有很多,當我讀完《三字經》之後,讓我明白了很多的知識和道理,《三字經》這本書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本好書呀!

讀三字經有感9

上二年級讀三字經的時候,我想:“不用讀,反正讀也沒用,我就沒有讀”。

當老師講起三字經的作用的時候,我的心裏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傷心。後來,我就用心的讀,我感到三字經很好,對學習有幫助。

我讀完了以後,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千字文》這本書。我又讀了《千字文》,感到我每天進步了一點點。

讀三字經有感10

你可別小瞧它,這裏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父親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讓父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親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親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麼懂事,懂得爲父親減輕負擔,知道父親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裏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

看看她,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在雖然讀六年級了,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少爺,在家不但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還特別挑食……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三字經》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樑,錐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戰國的蘇秦,讀書時爲防止瞌睡把頭髮吊在房樑上,睏倦時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

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晉朝人車胤夏天抓螢火蟲裝入紗袋,當作現在的電燈泡照明,用來晚上讀書;孫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來的光看書。他們家裏都非常非常的貧窮,但從來沒有放棄和停頓過學習。我覺得古人的做法雖說有些不合科學道理,但這種自覺學習的精神影響了一代代的後人。

從歷代文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一想自己,感覺十分慚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讀書,學校是修文規模最大的.學校,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可以說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可以更廣泛和深入地學習知識。可是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學習不刻苦,有時還做了違反紀律的事,回想起來真是後悔。今後我要向這些優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讀三字經有感11

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楚國人過江時把他心愛的寶劍掉到水裏了。好心的船伕要幫他撈劍,可是這個楚國人不慌不忙,在船身上刻下掉劍的位置,說:不用了,等船靠岸後再撈吧!

船靠岸以後,他才請船伕從他刻了記號的船邊下水,替他打撈寶劍。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劍掉到了水中就不會再移動。

親愛的讀者,以上由我們精心爲您編輯整理的'《讀三字經有感100字》讀書筆記一文,也不知道您對這篇文章滿不滿意,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的信息,請關注讀三字經有感欄目,我們時時爲您更新!

讀三字經有感12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蒙學著作,自問世以來,一向是中國兒童啓蒙的必讀書,影響極其深遠。《三字經》篇幅雖然短小,資料卻十分豐富,被譽爲“袖裏通鑑綱目”。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資料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三字經》中有這樣的詩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很清楚,一塊玉石不經雕琢是不能成爲一件玉器只是一塊玉石。人不學習不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適宜什麼是不適宜。而“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意思是說:孩子小時應異常注重三個方面的學習:親近良師、親近益友,要學習禮貌懂規矩。

我十分喜歡“孟母教子”的故事。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市鎮上,孟子便整天學着模仿商人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最終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三字經》教導我們要孝順父母,要好好學習,友愛兄弟姐妹,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覺得我們應當要好好地學以致用,並且還要好好的傳承下去。

讀三字經有感1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最近,在我們班能聽到孩子朗讀《三字經》的聲音。

開始,我以爲孩子們只是喜歡《三字經》的朗朗上口,沒想到孩子們也喜歡聽裏面的小故事,也聽懂蘊含的道理。《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溫席》讓孩子學會尊敬父母,關心他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讓孩子們懂得人爲什麼要學習的道理。

《三字經》的學習剛起步,在今後的`學習中,孩子們會懂得很多很多的。

讀三字經有感14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三字經》。開始我一直讀不懂,只覺得讀起來有節奏,很有趣。後來經過媽媽一句一句的分析,我漸漸弄懂了其中的.意思,越讀越有滋味,還熟練地背了下來。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努力學習,禮貌待人……

“濤濤,幫奶奶把臉盆拿過來。”“你自己去拿吧,我要玩遊戲呢!”啊!不行,《三字經》不是教育我們要孝敬老人嗎?“奶奶,等一等,我馬上把臉盆拿過來。”奶奶笑得眯起了雙眼。

“我最喜歡吃蘋果了,大的那個給我吃,小的那個給你吃。”正當我跟弟弟分蘋果時,媽媽向我眨了眨眼睛。哦,“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就懂得禮讓,而我已經八歲了,怎麼會做不到呢?我馬上把大的那個蘋果讓給了弟弟。

自從讀了《三字經》,奶奶誇我長大了,媽媽誇我懂事了。讀書讓我成爲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讀書真快樂,以後我一定會讀更多有益的書。

讀三字經有感15

從小父母就告知我:中國是文化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了太多的文化。《三字經》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優秀文化,它使我更懂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讓我知道了人人都是好的,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從而讓我懂得要以一顆珍藏和善良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

“昔孟母,擇鄰處”讓我瞭解了我們的父母真是爲我們操了很多的心,體現在生活、飲食、學習等各方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從而讓我更加的知道要體貼和關愛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未來。

“融四歲,能讓梨”讓我知道做人要懂得尊重和團結兄弟姐妹,要懂得血濃於水,兄弟情深。特別是作爲我們小男子漢更要做到這點。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讓我知道了民以食爲天,吃是第一等大事。同時更讓我明白了要愛惜每一顆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因爲粒粒皆辛苦。

通過學習《三字經》,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關愛手足、珍惜糧食。同時要珍惜時間,好好對待愛我和我愛的人。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