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昆蟲記·蟬》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5.38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蟬》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蟬》讀後感

《昆蟲記·蟬》讀後感1

每當夏日來臨的時候,蟬的叫聲如同噪音,而且天氣越熱,它們就叫得越是來勁,叫得越是大聲。它們一個比一個叫得清脆,一個比一個叫得響亮,絲毫也不在乎會引來天敵。原本天氣就熱,聽到這叫聲,更讓人更加煩躁。

但自從我暑假裏讀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蟬》的片段後,讓我走進了蟬的世界,原來它正在歌唱一首生命的讚歌!使我瞭解並深深地喜歡上了這令人敬佩卻微不足道的.小昆蟲。

我看到一段拍蟬蛻皮的視頻,總共長達17分鐘。瞧!它們一個個努力並用着吃奶的勁兒蛻皮,有些蟬兒因爲力氣不夠皮未蛻下,它便永遠沉睡……而蛻皮成功的蟬兒,換上了美麗的新裝。經過了艱難地蛻皮,蟬兒顯得更加強壯。法布爾在書中是這麼描寫的:中胸首先開始蛻皮,先從背上的中線裂開,裂口的邊緣慢慢拉開,已經能看見淡綠色的昆蟲。與此同時前胸也開始裂開,縱向裂溝上至頭後,下至後胸。由此可見蛻皮多麼艱苦、多麼不容易,它們就像一位滿身泥漿的挖土工,終於有一天,穿上高貴的禮服,插上能與鳥兒媲美的翅膀。

一直以來我都認爲蟬的聲音太吵了,是噪聲,但現在我不再認爲那是噪音,而是一首歌頌幸福的樂曲。知道嗎?這幸福多麼的來之不易!書上講:美國有一種17年蟬,在地下生活17年,不見光明,才能換來30天在陽光下的歡樂。17年!6205天,經過幾千天的地下生活纔可以換來30天的自由,這,就是蟬兒的生活。它們要用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點時間來爲大自然增添生機,它們要向世人宣告它們的來到,它們要歌頌這世間的美好。

以後我再也不會認爲蟬的叫聲是噪音,我會仔細聽聽那窗外的蟬鳴聲,聽聽它們的怒吼,聽聽它們的感嘆,聽聽它們的喜悅!

《昆蟲記·蟬》讀後感2

自從我讀了《昆蟲記》中“蟬和螞蟻”這個故事後,我才知道了真正的勤勞者。

拉封丹的這個寓言家喻戶曉:整整一夏天,蟬不做一點事,只終日站在樹梢上歌唱,而螞蟻則忙於儲藏食物。冬天來了,當螞蟻把儲備的受潮食物放在太陽下曬時,一隻飢餓的蟬前來乞討,結果他遭遇了難堪的待遇。

螞蟻驕傲地問:“你夏天爲何不收集一點兒食物呢?”蟬回答:“夏天我要歌唱,太忙了。”

“哈哈,你夏天唱歌嗎?”螞蟻毫不客氣地回答,“好啊,那你冬天可以跳舞了!”

最終,這隻可憐的蟬餓死了。

可是,在這本書的作者——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看來,這一切都是造謠。其實,蟬纔是真正的.生產者。本來我也不信,可看了以後,便對螞蟻有了一種看法。因爲這是法布爾親身觀察的經歷。

蟬的嘴如同微型鑽孔器,一面歌唱,一面貪婪吮吸着樹裏的汗液。就這樣,它蚊絲不動,聚精會神,沉浸在歌唱和瓊漿之中。

可是,不一會兒,螞蟻就會和其它昆蟲前來搶奪漿汗,蟬被不罷休的螞蟻趕走,昆蟲們趁機痛飲。可是失去了水泵,便很快乾了,它們又去折磨第二隻,第三隻蟬……螞蟻真是一個強盜!

蟬卻是個聾子。只要避開它的六隻眼睛,哪怕在它旁邊放幾十枝爆竹,它也無動於衷。有句俗語用它身上較合適:“像聾子那樣大喊大叫。”

書是可以治癒笨的。你看,不看書,哪知螞蟻是強盜,哪知蟬是生產者,是聾子?這故事使我知道:螞蟻是強盜,表現勤勞的人不一定是一個真正的勤勞者。

《昆蟲記·蟬》讀後感3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奇妙的科普讀物——《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昆蟲詩人”法布爾寫的,堪稱是一本昆蟲百科全書。法布爾在書中把昆蟲當做人一樣來寫,我讀這本書就感覺是在讀一個巨大的趣味十足的擬人句庫。

書中,法布爾敘述了他多年研究昆蟲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昆蟲們的生存本能、習性、日常勞動、繁衍和死亡。

在書中,讓我覺得最笨的就是蟬了。蟬在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蟲子,也會在那一堆卵裏產下它們的.卵。而這種小蟲子的發育要比蟬早好多時間,它們便拿蟬的卵當做食物。蟬的後代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變成了別的蟲子的美味佳餚。

我最喜歡母甲蟲,不是因爲它美麗的外表,也不是它有多強的戰鬥力,我只是喜歡它對孩子的愛。它“爲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爲兒女操碎了心”。

賊甲蟲則是我最討厭的蟲子了,它不勞而獲,用卑鄙下流的手段取得別人的食物。但仔細想想,這也不能怪它,畢竟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而且這些法則也不是能輕易改變的。俗語中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書中還介紹,爲了完成《昆蟲記》這套史詩般的昆蟲百科全書,法布爾整整寫了三十一年。法布爾的這種爲了理想堅持不懈的精神,使我敬佩萬分,而這也正是我所缺少的,我相信,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也能像法布爾這樣專注,這樣不屈不撓,那麼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好成績。

《昆蟲記·蟬》讀後感4

七月時節,當我們這裏的其他昆蟲爲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絲毫不覺得痛苦。因爲此時的它正用它藏在胸部的嘴———一個精巧且尖利如錐子的吸管,刺入飲之不竭的樹幹開懷暢飲。通常,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地唱歌,唱到口乾舌燥時就鑽通柔滑的樹皮,因爲裏面有的是汁液,它只要將吸管鑽通的孔裏,就可飲個飽了。

如果此時稍微等一下下,我們也許就可以看到它所遭受到的意外煩擾了。因爲每當蟬開懷暢飲之時,鄰近很多口渴的`昆蟲,也立刻發現了蟬的井裏流出的漿汁,並跑去舔食。這些昆蟲大都是黃蜂、蒼蠅、蛆蛻、玫瑰蟲等,而這其中最多的就屬螞蟻了。

“搶食大軍”中身材小的傢伙想要到達這個井邊,就鋌而走險偷偷從蟬的身底爬過,而主人卻很大方地擡起身子,讓它們過去。身強體壯的昆蟲搶到一口就趕緊跑開,躲到鄰近的枝頭。不過當它再轉頭回來時,膽子比從前大了許多,忽然就成了強盜,還毫不講理地想把蟬從井邊趕走。

最壞的罪犯就要算螞蟻了。我曾經見到它們緊咬蟬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最後爬上它的後背,甚至有一次一個更爲兇悍的強盜,竟然當着我的面,抓住蟬的吸管,妄圖把它拉掉。

最後,麻煩越來越多,我們的歌唱家對此實在無可奈何,只好不得已拋開自己所鑽的井,可憐地悄然逃走了。於是螞蟻的目的達到了,終於佔有了這個井。不過這個井榦得也很快,因此漿汁立刻就被吃光了。於是這個強盜就再找機會去搶劫別的井,以試圖得到第二次痛飲的機會。

你看,真正的事實,難道不是與那個寓言相反嗎?螞蟻纔是不折不扣的強盜,而辛勤勞苦的生產者卻是蟬呢!

《昆蟲記·蟬》讀後感5

說到蟬,大家都聽過它的聲音吧。它們總是在炎熱的夏天,發出煩躁的聲音。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它們呢?

蟬也叫蠐螬,通常住在生有洋橄欖樹的地方,在《昆蟲記》中,法布爾道出:蟬——用生命歌唱生活!一直認爲,蟬是一種好吃懶做不幹活的昆蟲。拉封丹也曾經寫過,蟬到了冬天去哀求螞蟻給它食物吃,但是這是沒有依據的,法布爾卻認爲與此不同,它發現了當炎熱的夏天來臨時,蟬生產一個“酒窖”時,其他昆蟲都來偷喝,最壞的算是螞蟻了,它們成爲了無恥之徒,成羣結隊的來襲擊它,把整個酒窖搶了過來。蟬並不是弱不禁風,也許是因爲太善良了。

蟬在建築他們的地穴時,巧妙的利用自己身上的粘液,使地穴能夠牢固。說起蟬的地穴,卻永遠不遜於蟋蟀建築的地穴。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寫了金蜣的地穴與蟬的作對比,突出蟬的造穴技高一籌。

法布爾做了一個實驗,用節日裏最大的.火藥放在蟬看不到而又最近的地方放響,結果蟬一點反應都沒有。可見,蟬它對自己所發的聲音是一點也感覺不到的!

蟬的一生都在唱歌中度過,它唱歌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爲了展現魅力?還是爲了取悅人們?還是爲了解悶?我不知道,但是我們不能割奪它們的權力。畢竟,它們這一輩子只能唱歌。我們不應厭惡它歌聲中的煩吵浮誇。那種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昆蟲記·蟬》讀後感6

七月的下午熱得令人窒息。普通的昆蟲都乾渴乏力,徒勞地在乾枯萎謝的花朵上轉悠着,想找水解渴,可蟬對着普通的水荒一笑置之。它一邊不停地歌唱,一邊鑽透堅硬平滑、給太陽曬得汁液飽滿的樹皮,津津有味地暢飲着,整個兒沉浸在糖汁和歌唱的甜美中,螞蟻卻貪婪地侵略着這個甜蜜的井口。但那朗朗上口的短小詩句告訴我們,嚴冬到來時,蟬跑到鄰居螞蟻家去討吃的。然而事實的真相否定了寓言家的肆意杜撰,肆無忌憚進行搶劫的是螞蟻,而甘願同受苦者同舟共濟的卻是蟬。

“名聲大多是靠傳說故事傳開來的,而無稽之談無論是在有關動物還是人類的故事中,都能找到蹤跡。尤其是昆蟲,如果說它以某種方式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是靠了民間傳說才走運的,而民間傳說卻不關心故事的真實性。”每個故事都應該關心現實,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苟的觀察去真實地敘述。畢竟這些嚴重違背道德和自然史的傳說會頑固地支配着歲月留下的破碎記憶。“兒童是戀舊的人,習慣和傳話筒一旦進入到他們記憶的檔案中,就會變得難以摧毀。他們啓蒙背書時,就結結巴巴地背誦蟬的'不幸。有了兒童,寓言中那些粗淺無聊的奇談怪論就會保存下來。”確實,蟬和螞蟻的寓言讓我不禁也想爲這個被寓言詆譭的歌唱家平個反,這個被傳得面目全非的故事,就像所有的傳說一樣,爲了適應當時當地的情況,細節已經被歲月的流水磨損……

《昆蟲記·蟬》讀後感7

今天,我再次“光臨”了《昆蟲記》。這次我看了《昆蟲記》裏的《蟬》。夏天,外面總是傳來“知了,知了。”的聲音,這就是蟬在鳴叫。蟬棲息在樹上,幾乎一刻也不離開過樹。可它還是幼蟲時,卻在地下生活了四年!在地上卻只呆了一個月!除了蚯蚓,沒有一種昆蟲的幼蟲能在地下生活四年。真不明白,蟬爲什麼要在地下生活四年?它又怎麼在地下生活四年的?難道地下有一個仙境,可以讓它在那兒生活四年?這是一個很難解開的謎。

再說說它的成蟲吧。蟬夏天非常喜歡在樹上唱歌,而且常常排成一列,歌唱者和伴侶並肩坐在一起。蟬有非常好的視力,卻沒有聽力,所以再大的響聲也吵不到它,即使用槍在它周圍打幾下,它也絲毫沒有反應。蟬是聾的`,它完全聽不到自己所發出的聲音。

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卵吧。蟬在樹上產卵,它的卵和螳螂的卵一樣,在沒孵化以前就有危險了。蟬產完了卵,把放卵的穴藏好離開後,一個叫蚋的小壞蛋就會溜過來,找出蟬的穴,把自己的卵產進穴,然後重新覆蓋好。蚋卵比蟬卵孵化得早,孵化以後就以蟬卵爲食。蟬媽媽明白這些是冒充的,卻一點也沒有要傷害的意思,真“慈悲”啊!

我真不懂,爲什麼蟬的幼蟲能在地下生活四年,蟬媽媽又爲什麼不肯傷害蚋的幼蟲呢?

《昆蟲記·蟬》讀後感8

讀了媽媽給我買的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昆蟲記》之《蟬》後,我才知道以前寓言中所說的:蟬在夏天到秋天一直叫,終日無所事事,而螞蟻辛勤勞動,到了冬天蟬向螞蟻借糧,還被螞蟻挖苦。這是不對,其實蟬是一種很勤奮的昆蟲,比螞蟻要勤奮很多倍。

首先每年7月中旬蟬媽媽都會挑選斜斜向上翹着的,粗細不超過鉛筆的乾枯枝條,然後用胸部尖利的短針在樹枝紮上一排小孔,大約三四十個,接着會在小孔上產下三四百個卵。10月初,卵開始孵化。變成和跳蚤一樣大的幼蟲在接觸空氣後,身體纔開始硬朗,就會馬上尋找藏身之地,以躲蔽寒冬。作者在文中還詳細描寫了蟬的幼時它是怎樣爬到地下的。(它划動小小的前爪,猶如舞着叉,使勁地掘着,把土刨出地面。幾分鐘後,針尖大的一口井便初具規模。小傢伙就鑽下去,埋了自己,此後就再也不見蹤影了)。幼蟲就一直在自己的'地下家中生活四年。四年後它才爬出地洞,蛻變成蟬,而在日光下歌唱的時間還不道五個星期。整整四年,它都穿着,幹羊皮般堅硬的外套,用爪子堅持不懈地掘着泥土,只爲了有一天能穿上漂亮的黑禮服,插上透明的翅膀,然後高歌一曲。

讀完此文章,我真爲蟬所感動,我再也不會說蟬只歌唱,而不勞動,因爲它爲了這首歌,用了那麼多力,真是太不容易了

《昆蟲記·蟬》讀後感9

你想知道蟬這奇妙生靈的故事嗎?你想了解它的更多知識嗎?今天,我將告訴你們《蟬出地洞》的故事——

蟬幼蟲的洞穴不大不小,手指般粗,深有一胳膊,直徑約有兩釐米半。蟬會在地下城市中生活四年。它們在洞中可以感受到天氣情況,一旦天氣不好,它們就躲在特製的巢中;只要天氣好,它們就上來,讓自己的心情喜悅一下。蟬會將挖洞所得的兩百多平方釐米的泥土,噴上自身所擁有的一種液體(有可能是尿),使泥土變成泥漿,再粘在洞的.四壁上,像一位聰明的工程師。而且蟬選擇的洞也很好,有小樹根來吸水,保持有足夠的那種液體。

蟬讓我聯想到了格羅培斯,他對建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工作認真嚴謹、精益求精。而蟬這工程師也很機智,會選擇好的地方做出好的建築,真厲害!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會選擇、有主見。要有好的計劃選擇,爲以後着想,在人生中不能走一步算一步。還要留心觀察生活,從自然中學習,還要把握好合適的機會,付出衆多的努力,做出適當的事!我們也要對學習工作認真嚴謹、精益求精,學會自立!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只有先吃苦耐勞,才能取得成功。就像蟬一樣在地下四年陰暗生活,最終換來一個月在樹上的美妙歌唱,“先苦後甜”,有一個美妙燦爛的人生!

《昆蟲記·蟬》讀後感10

說道蟬大家都應該知道,夏天我們到處都能聽到它的歌聲,可是誰瞭解蟬的生活習慣、繁殖以及它的朋友和敵人。

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給我們講述了蟬的世界。我想不到小小的螞蟻敢和龐大的蟬搶奪吃的,而不起眼的蚋竟然是蟬家族滅亡的罪魁禍首,小小的蚋把自己的卵放進蟬的卵中孵化,孵化出來的蚋的幼蟲還會吃掉其它的蟬卵。

由於小樂豁達大度和和顏悅色,所以他把樹汁跟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都對小樂很友愛,只有螞蟻的立場跟大家完整不一樣,他有時候還咬小樂。最後小樂終於受不了螞蟻了,螞蟻就告訴小樂一個故事。句意表達完整小樂只得把地位讓給螞蟻。最後小樂弄清楚了這個故事其實是騙人的,螞蟻還不情願,持續咬小樂。小樂感到又煩又疼,就飛起來。螞蟻愉快地跑到小樂的位置,成果樹汁乾涸了。小樂告知螞蟻,他愛喝的樹汁實在是自己的嘴巴抽出來的,不自己他就只能對着樹皮發愣。

小樂正邊喝樹汁邊唱歌的時候,有一隻母蟬飛過來說愛好小樂的歌聲,後來小樂跟那隻母蟬成了夫妻,可是小樂認爲本人越來越沒有力量了,有一天小樂逝世了停止了他蟬的畢生,他的.友人都很傷心。

蟬的幼蟲經過千辛萬苦的磨難孵化出以後,有的會被風颳走,有的會被吹到水池裏……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會遇到合適的環境生存下來。經過四年的黑暗,蟬纔會鑽出地面放聲高歌。

大自然中我們不能忽略任何一種不起眼的小東西,因爲它們都是很不容易才生存下來的,它們都是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