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讀後感 閱讀(2.07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昆蟲記》讀後感1

我今天讀了《昆蟲記》,這本《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寫的。

其實,世界並不是只有“人”,世界上還有蜘蛛、蝴蝶、黃蜂、蟈蟈等昆蟲。這本書給我打開了新的世界。

世界上也有比人厲害的昆蟲,比如人們把蟈蟈、青蛙稱爲歌手。

但是,有的動物、昆蟲也有巨毒,比如黃蜂的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黃蜂的毒刺可不是隨便亂用的,只有面對危險時,黃蜂纔會將毒刺扎到別人身上,自己就會死掉,正所謂一個名人說的`那樣:任何強者都有致命的弱點。

讀了這本《昆蟲記》,我的知識和學問都長進了不少,像一個名人所說的那樣: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說話。書本中的知識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後我會讀更多的書,更好的充實自己。

《昆蟲記》讀後感2

獨立小院,月光如水,我靜坐其中,感受着流瀉在身邊的月光的悽美,靜靜地閱讀着法國作家法布爾的佳作《昆蟲記》,並不禁被其平凡,卻又可打動人心的語言所吸引。

法布爾出生於一個極其普通的法國家庭中,家人們都對昆蟲沒有興趣,甚至還討厭昆蟲,但就在毫無遺傳的情況下,年幼的法布爾卻對此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幼年時,從法布爾喜愛研究動植物,喜歡探索水下世界的動物們,喜歡長相奇特的蟲子,上學時不忍心消滅樹下的蝸牛,就可看出他對昆蟲的喜愛。

長大後更是入迷,願被別人當做傻子的在石塊兒旁看蟋蟀唱歌兒而待一整天,願在寒冷的冬天將爐內溫暖的火熄滅,好觀察舍腰蜂的家,願讓蜜蜂在窗上築巢,因爲飛蝗泥蜂在門口築巢,而小心翼翼的進門。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彷彿置身其中,和法布爾一同去探索這大千世界所帶給我們的奇妙體現,去探索植物以及昆蟲身上那不爲人之的奧祕。通過他那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科學性的描繪,激發了我很大的興趣愛好及獲得了大量的知識。

我認爲法布爾纔是真正的科學家,與別人不同的,別的科學家們研究動物們,只是將活了的或將死了的動物殘忍的解剖開來,和動物唯一所聯繫的只有那冰冷的解剖刀。而法布爾不同,他是在生活中,在不傷害它們的情況下,去仔細觀察,和昆蟲聯繫的是自己對昆蟲的喜愛,是自己熱愛昆蟲的.那顆心,找到的成果,可能沒有解剖的詳細,但卻比解剖更近人情。結果定比起解剖所得到的更多,因爲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動物,他了解的不僅是昆蟲的結構,更多的是觀察及生動的描寫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法布爾用自己的一生去了解昆蟲,他不僅是在研究,更是在和昆蟲做朋友,這是他自己的一種追求,一種嚮往,一種令人所敬佩的精神。

《昆蟲記》讀後感3

自從我看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我就覺得大自然不只是有植物、動物這種比比較大的事物,但看完了《昆蟲記》,我都會驚訝不已,爲什麼呢?因爲在大自然中不止只有這些,連大自然的小昆蟲也成了作者法布爾的觀察對象。

在《昆蟲記》中,作者法布爾記載了許多昆蟲,有力大無比的獨角仙,美麗優雅的蝴蝶,愛唱歌的蟋蟀等這些昆蟲彷彿都成了法布爾的朋友在他的周圍飛來飛去,跳來跳去,跑來跑去,密密麻麻的一下子把我帶進了書中,在書中我彷彿看見法布爾正在一邊觀察,一邊在草地上記錄他所看到的全部,從中還運用了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就像蝴蝶一樣,使讀者也想跟着法布爾一起觀察美妙的大自然。曾經我們知道螳螂是一種很兇殘的昆蟲,在很久以前是昆蟲的霸主,而且現在的`螳螂只不過是別的昆蟲的一個小零食,一口就吞沒了。在法布爾看來每個事物都是一樣的,就像小的魚要被大魚吃,大的魚被更大的魚吃,螳螂也這樣的,再兇殘的螳螂,也只是大自然的一個小生命。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的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更多大自然有趣的事情。

《昆蟲記》讀後感4

相信大家都見過昆蟲吧,昆蟲在大千世界無處不在和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五彩斑斕的星球上,它們大小不同,形態各異,顏色各異,習性各異,有益蟲也有害蟲,形形色色成千上萬種。

正是因爲昆蟲種類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花費了足足三十年的時間和精力,對昆蟲進行了深入細緻研究,終於寫成了共十卷的昆蟲鉅作——《昆蟲記》。書中記載了各種各樣昆蟲的一些鮮爲人知的奧祕。像禪在地下“潛伏”四年才鑽出地面,卻只能在陽光下活五個多星期;螳螂善於利用“心理戰術”心理戰術制服敵人;切葉蜂能夠不憑藉任何工具,精準地剪下大小適當的圓葉片來做巢穴de蓋子:食糞蟲的糞球的奧祕所在……爲了研究這些昆蟲的獨特習性,法布爾長期堅持追蹤昆蟲才知道的。一般的昆蟲學家是把昆蟲關在木盒裏,浸在酒精裏,然後觀察昆蟲的樣子,或是開膛破肚進行研究,而不去注意去思考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本能。但是法布爾則和他們不同,他不是簡單的把昆蟲抓來放在實驗室進行研究,而是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昆蟲,長年累月和它們朝夕相處、耐心細緻的觀察它們的生活規律、習性愛好,把對昆蟲的瞭解做到了極致,對昆蟲的`瞭解就好像他是它們其中的一份子。正是他對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堅持、執着使他的這本《昆蟲記》獲得了大家的喜歡和認可,讓這本書成爲人們瞭解昆蟲的窗口。

作者法布爾對每種昆蟲都觀察的非常細緻入微,描寫的手法也令我們耳目一新,把原本百無聊賴的昆蟲介紹描寫的生動有趣,他對昆蟲的形態、習性、勞作、繁衍和死亡無不顯的讓我們普通讀者一下子就瞭解了看似普普通通的昆蟲其實在它們的世界裏也是豐富多彩的、生機無限,使我們突然就喜歡上了這些平淡無奇的昆蟲,昆蟲的世界也是精彩的!在書中處處洋溢着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萬物的讚美,正是這些可愛的昆蟲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昆蟲記》讀後感5

在暑假裏不經意的翻開一本《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作家法布爾寫的。裏面描寫了很多很多栩栩如生的昆蟲。我以前很討厭昆蟲這類東西,因爲我覺得他們很噁心,但自從我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就對昆蟲產生了興趣,經常蹲在路邊看螞蟻。

《昆蟲記》這本書的用筆優美,寫了很多很多小蟲子的活動經過。而法布爾觀察的特別仔細,比如說“領頭的松毛蟲不斷吐出絲來,很細。其他隨行的松毛蟲也分別吐出絲來。”這句話就描寫的很仔細,讓人易懂。

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松毛蟲這個地方了。他講的是松毛蟲的卵被裝在一個小小的筒子裏面,這個筒子是用白色的.絲做的,帶了一點點淡黃色,中間還有一層紅色的絲,Verybeautiful。上面還覆蓋了很多很多的小鱗片,就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有一次法布爾把他們放到了花盆上面,然後他們就一直繞圈圈,繞圈圈繞了半天,還是沒有碰到,後來一些冒充走累了就跑到了花盆裏的土上面。後來終於有一對松毛蟲,慢慢的往下爬了。最後這些松毛蟲終於脫離了這個噩夢。我覺得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當然《昆蟲記》裏還記錄了其它很多有趣的昆蟲,比如織網大師蜘蛛,建築大師蟋蟀,釀蜜大師蜜蜂等等。他們都讓我着迷。

讀了這麼一部好書,又學到了這麼多的知識。這個寒假真是沒有虛度光陰啊!

《昆蟲記》讀後感6

法布爾著《昆蟲記》影響了幾代人了,但是它的全譯十卷本最近纔剛剛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齊,它的老讀者們感慨良多四十五年前,我還是個中學生,暑假裏一天去看印度電影《兩畝地》;看電影前,我在公園裏的樹陰下讀一本書,那就是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書裏所寫的蜣螂滾糞球的情形,令我覺得比偵探故事還精彩;因爲讀書着迷,幾乎忘記了還有場電影等着自己……後來我竟糊里糊塗地將那書失落在電影院,沒有找回來!失落的那本《昆蟲記》,只是一個選本,現在攤開在我案頭的,是花城出版社今年推出的十卷全譯本,我心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祝福現在的讀者,尤其是少年讀者,能夠擁有一套《昆蟲記》全譯本,暇時跳躍着選讀裏面的昆蟲故事,給心靈輸入最豐富的營養!法布爾(1823-1915)的一生,可以說是爲昆蟲的一生。

作爲昆蟲學家,他不僅研究昆蟲,而且描寫昆蟲,他那捲帙浩繁的《昆蟲記》不僅是科學著作,法國文學界對其的定評是:“像哲學家一般的思,像美術家一般的看,像文學家一般的寫。”甚至可以說,他透過昆蟲世界所書寫的,是關於生命的詩篇。1999年,我曾在新加坡參加“人與自然——環境文學國際研討會”,並作了一個關於“人類應該如何對待昆蟲”的發言。我說,人們常常呼喚“愛惜生命”,“愛惜野生動物”,可是在聽到這類呼喚時,人們所想到的,多半是某些飛禽走獸,幾乎沒有什麼人聯想到昆蟲,而在動物學分類中,昆蟲綱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中最大的一綱,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一百萬種,佔所有已知動物種類的六分之五,其數量及其分佈在陸生動物裏佔絕對優勢,而且估計還有約四百萬種昆蟲有待人類去陸續認知。總體而言,人類喜歡的昆蟲極其有限,而厭惡的昆蟲卻頗多,人類在撲滅、捻殺昆蟲方面往往是連眼都不眨的,更遑論把昆蟲也當做一種生命形態加以珍惜!當然,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關乎到對生命倫理的深入探究。那次發言,我沒想到法布爾,實在不該!法布爾很早就以他的輝煌鉅著正面回答了“人類應該如何對待昆蟲?”的問題,只是,他的著作,特別是貫穿其中的生命倫理思考,普及得還很不夠罷了。在《昆蟲記》第八卷裏,法布爾這樣寫綠蠅:“它那金屬一般的、通常是金綠色的光澤可以和最美麗的鞘翅目昆蟲金匠花金龜、吉丁和葉甲蟲媲美。當我們看到這麼貴重的衣服穿在清理腐爛物的清潔工身上時,着實有幾分驚訝。”他把我們一般人最厭惡並恨不能見而殺之的`綠蠅寫得如花似玉,而且強調其在大自然中起着清理腐爛物(如其它動物屍體)的不可輕視的正面作用,甚至還以表現母愛與幼嬰般的筆調來描寫綠蠅產卵與蛆蟲的成長。實在振聾發聵!這是西方人文思想在其著作中的體現。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也有一脈珍視弱小生命,乃至對昆蟲亦施之仁心慈術的源流,比如唐朝詩人張祜就歌頌過這樣的女性:“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我們若能在中、西文化對生命關愛的交匯點上來捧讀法布爾的《昆蟲記》,那收穫就不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