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子部>道家老子>

《道德經》讀後感集合10篇

道家老子 閱讀(2.2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道德經》讀後感集合10篇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這本由老子著作的經文短短五千餘字,便道盡了世間種種。其內涵豐富,語言簡練,包含了很多對於人生,對於人的自身修養的看法。人們便是窮盡一生,也難以完全悟透其中真意。

當然,《道德經》其中蘊含的道理並沒有那麼簡單,現實中的對於《道德經》中的看法,是用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的。哲學是人類理性的巔峯,是智慧的結晶。用這樣的思維來解釋《道德經》固然沒錯,但是解釋的卻不夠全面。人類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單純的去用理性的思維而忽略感性的思維,這在出發點上就出現了偏差。當然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並不是說說就能達到的,這需要的是掌握一個巧妙地平行點,讓理性與感性在一個狀態下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道德經》是著作於中國的春秋時代,那個時期正是對於人自身的探索時期。所以說註解《道德經》中宇宙觀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說《道德經》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部經文。在中國古老的傳說裏,有仙神之說。他們隱於名山之中,遊離紅塵之外,可長生,可不老。只是有一顆大自在之心,與世俗裏追尋大自在、大逍遙。這些傳說在現實的人來看合適荒謬,但是在中國古老的歷史裏,這些傳說能夠經久不衰,且不斷的有人追尋着,這本身就值得思量,或許有人說是心理作用的體現,但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用能夠持續幾千年。這其中或許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仙神也不一定真的不存在,沒有見過就不要否定一件事,時至如今我們都無法證明傳說的真假,那就不要忙於否定。

在道教幾千年的發展來看,《道德經》一直都是其至高無上之聖典,無數隱士,道士參悟其中,不能自拔。那麼《道德經》到底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可以追尋原點。隱士、道士追求的是天道,他們是修行的。那麼《道德經》是否就是指導人如何修煉的法門呢?這有待商討,但並非毫無道理,這是有一定根據的。姑且這樣看待,會發現經文裏許多不顯得語句,能夠講得通。

有科學家提出人體內存在的隱藏潛力是無比驚人的,但遺憾的是人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激發這些潛力,這些隱藏的潛力也就這樣,基本上不會有被激起的一天。但是事情並非絕對,這個世上是有教人如何開啓潛力的法門。那就是《道德經》,這一部經文就是教人如何開發潛力的,是教人如何溝通宇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思想之一是“不爭”,當然這其中體現了很多不同的意味,“不爭”是不與天爭、不與人爭、不與己爭。使自己永遠保持一個和諧的狀態,以此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就是不爭,不爭也有不刻意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的追求一種狀態,這隻會適得其反,要順其自然,一切看緣分而定。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或許你本不應該得到,但你強行得到,一時間你會得意。但你總會失去你得到的,並且是加倍的失去。凡是種種,自有定數,人怎可逆勢而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另一種思想就是“不要強盛”。春,是最有生機的季節,萬物萌發,一切皆處於細微間,並不強勢。而夏,是生機最強的季節,萬物生之巔峯,無可比擬。細究兩個季節,春雖不強勢,卻生機勃勃,一切生靈皆在生長,有無限之可能,反觀夏雖然強勢,有最強的生機,但不久之後就要走向衰敗。所以說盛極必衰,這在人類世界也是說得通的,不要追尋更強的狀態,這樣只會自取滅亡,而是要保持一種並不算太強盛的狀態,這樣下去人類纔會得到長久的發展,纔不會滅亡。

人生中有很多真諦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修行,以一顆平常之心於紅塵之中,便是修行,是修心。無所謂成果,只是一種心態,是傳說中的心如止水。不爭是爲爭,不求是爲求。讓我們在這紅塵中,修身修己。

《道德經》讀後感2

不推翻整個世界,往往難覓真理。

因爲流行於大衆的價值觀,往往是虛假的,是浮華的。真理就在於否定,否定到極致方是肯定。正所謂,破而後立,不破不立。

老子的道是內聖外王之道,是天地大道,是無爲之道,是柔弱之道,是榮辱不驚之道,是得失不患之道,是成敗自然之道。

衆人的道是內欲外剛之道,是浮華之道,是有爲之道,是剛強之道,是榮辱皆驚之道,是患得患失之道,是以成敗論英雄之道。

什麼是內聖外王呢?

聖,無形的智慧,即正直崇高;王,孤、寡、不穀,即謙卑柔弱。

內在正直崇高,外在謙卑柔弱,便是內聖外王之道。

聖和王是一體,不二分,故而以王爲聖御自身,這便是老子提倡的道德觀。

而衆人之道,卻是內在被無窮的慾望所填滿,外在張揚剛強,自身被這些慾望所奴役。簡而言之,便是以慾望爲剛強奴自身,內欲外剛。

什麼是天地大道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道生自然法則,法則生無,無生有,此三者生萬物。萬物(有無)矛盾一體,自然法則使其和諧統一。

世間所有事物皆集矛盾於一體,矛盾雙方始終相隨,又互相轉化。

所謂的道,便是有無相生。

現在的無將來必有,現在的有將來必無;現在的有過去必無,現在的無過去必有。空間上的有和無,是通過時間上的變化產生。舉個例子,我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便是此無彼有的過程,其中有着無數有無相生的過程。

計算機語言是0和1,萬物由陰和陽組成,時間就是如此的奇妙,大道就是那麼的微妙。

知有無相生之道,明物極必反之理,便見天地大道。否則,必是流於表面的有或無的浮華之道。

什麼是無爲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事物發展自有其方向與規律,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

無爲不是什麼都不做,人什麼都不做那就只能等死了。

無爲,是爲而不爲,爲而不刻意地去爲,就是沒有私心、目的的有爲,是自然而然的有爲,是順道而爲。

順道而爲則無不爲,該爲時而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而有爲之道則是有私心、目的的爲,是背道而爲。

事物的發展方向和規律我們無法控制,所以盡人事,聽天命,順道而行即可。

爲何要謙卑處下,柔弱不爭呢?

人很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大衆皆往上處,往強處,以恐後而爭先,以榮爲榮,以辱爲辱,以得而喜,以失而悲,以成爲英雄,以敗爲無用。

殊不知,不上而上必下,以上而上必驕,驕必敗。

耀武揚威,居高臨下只是淫威。真正的威望不需要刻意張揚,也不需要刻意擡高自己。謙卑處下,自尊自愛,不曲意逢迎,便能愛己及人,威望與尊重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故而,上位者謙卑處下得威望,下位者謙卑處下得尊重。恃強凌弱不可取,傲慢剛強亦不可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下身後,不爭自爭。”

因爲柔弱不爭,所以沒有爭之煩擾與痛苦,同時也能減少自己的私心,有利於培養品德,德厚他人自然信服。內在的涵養對他人是無害的;外在的行爲手段會損害他人的利益,最終會損害自己。

所以,處柔弱不爭,以此提高內在涵養比費盡心機去爭取高明許多。

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便能以下而上,以柔克剛,以弱勝強。成敗與榮辱得失亦不過是一時之煙雲,遲早幻滅罷了。

大愛無私,只有不佔有才能擁有所有。

人如杯子。

杯子空了,才能被智慧填滿,智慧無形它永遠也填不滿。

杯子滿了,那是因爲佔有了水,被私慾所填滿,滿則溢,盈則虧。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道減隕私慾以其補充智慧,人道減損智慧以其奉養私慾。

順爲凡,逆爲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順從人道者凡,反之則超凡脫俗,與道合一。

天地不仁,以無愛而大愛,大愛無疆。

言而總之:清靜無爲,行以謙卑處下,處以柔弱不爭,無外慾,不佔有,便能知足常足,常足常樂。

人生的智慧是不尋求痛苦與煩惱,是等待,是希望。

《道德經》讀後感3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爲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祕,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爲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20xx多年前,爲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直被我們實踐着,追求着。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只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爲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可以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面對成功,面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保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爲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羣,很容易成爲衆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己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達到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面對成功,要知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爲而無不爲”,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可以做我們的老師,不善者可以教給我們智慧,學會面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局,全面考慮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鉅作,這些所感所想只不過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鉅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祕,展現在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感4

輕輕翻開《道德經》的扉頁,我彷如夢迴春秋……

函谷忽見騎牛像,心中方明是老聃。

若無一部一言道德天荒破,世事幾多盡渾沌?

那令人驚歎的五千言,是一位智者思考的結晶;是一位隱士對後世的囑託;亦是歷史沉澱下來的哲學的成果!

說到《道德經》,中外很多人都曾給其寫過書評。譬如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盧川芳郎,他認爲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而作爲讀者的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八十一章、五千字的《道德經》,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以說,它是一部曠世奇書!

它森羅萬象,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但是,其中給我思考最多的,還是“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致堅。”“上善若水”,僅此一句話,便叫人體會到了水的意境、善與德的境界。

的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歷來是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恰似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因此,何謂“道”?“水”即是!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卻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她,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事事計。人進我退,彼擠我溢,能屈能伸。她,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儘管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但她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再回過頭來,品味老子對於水的看法。

在老子看來,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僅是衡量個人道德品質的標準與處世修養的尺度,同時更體現出一種順其自然而與世無爭的人生心態。上善若水,老子認爲水是天地之間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爭,養育萬物,無所不容,無所不用而澤被萬物;水行天道,順自然,處卑下而不亢,始終如一而勇往直前。

老子以水喻道;以水喻德;以水喻政。以水喻道,說的是道的雄渾而不張揚;以水喻德,說的是侯王的虛懷若谷心懷天下;以水喻政,說的是以百姓心爲心的無爲而治。不得不說,老子思想的哲學體系是嚴密的。因爲侯王心中有道,就會有德,而後就能依照心中的道與德爲政,而達到無爲而治的高境界了。道,德,政,此三者,是統一的,特點也是相似的,老子找了個最爲貼近的喻體,那便是水了。

道如水,德如水,政如水,一國便達到了長治久安的最高境界。水,純淨、透明、如此簡單。其實,往往,最簡單的東西卻是最好的。它以無招勝有招,以不變應萬變。這也是寫老子所倡導的無爲,是順應民心的無所作爲,是一種簡單的爲政之道,也是一種最高境界的治世之道。

老子說水,他說恆道像水,玄德像水,聖王治國也應當像水。我說,純淨如水,會收穫一份純美的結果;穿過世俗的紛繁,會回到最初的純淨。我想,這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處世哲學在如今的現實意義吧!

“上善若水”堪稱我們的座右銘!

一句“上善若水”,使《道德經》更多了幾分玄妙外的靈動。水映《道德經》,萬古英靈智慧開。俯覽人間多少事,至今思聖人,函谷關口,一片紫氣東來!

《道德經》讀後感5

這是一篇遲交的作業,師父在暑假就讓我寫了,可是一直俗務纏身,往往有所得時也沒有什麼時間寫下來,今天正好有空,趕緊抽空碼文。

《道德經》,一部著作,在短短五千言足以讓世人細細品讀一生。第一次看時我只是當成課外的讀物一樣看,一目三行,粗粗掃過,只覺得這篇韻文哲理詩在努力向我們闡述什麼是道,什麼是德。但具體是什麼,根本不得而知。

第二次,結合很多資料去看,發現很多人用莊子的《天下篇》來概括其旨:“以本爲精,以物爲粗,以有積爲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爲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爲實。”

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爲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爲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爲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爲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爲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爲,以之修身,當無慾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爲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慾,則無爲而治。“反者道知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

它以大部分內容勸告人們要慈善儉樸、謙虛處下、忍讓不爭、公正無私、淡泊名利、知足常樂;教導人們要誠實守信、和藹可親、和平相處、互相幫助、寬容大度、以德報怨、先人後己、捨己爲人;鼓勵人們無爲守靜、順其自然、清心寡慾、修道修德;告誡人們不要發動戰爭、不要干預自然;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積極地面對人生……

以上很多都是別人的思想,對《道德經》作出的簡單概括。我曾經學過幾年太極,結合太極拳的拳要思想,我開始選擇性的開始讀了第三次。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人把道叫做太極或無極,或太虛等等,所謂道生一即太極生兩儀,如何生呢,便是動靜,動爲變,爲有爲,爲正面的向上的東西,也就是所說的陽,而陰與之相對。這是一個常規的分法,歷來君子都是積極用世,推動世界的發展,這是動的力量,而隱者便要無慾,無爲,以至靜,不過動列、靜都是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罷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在不斷征服自然,但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融於自然,歸於自然,以自然養生。拳法要求我們中正安舒也是這個道理。順應,順應世間所有已經存在的事物,因勢利導,不違背自然的規律,保持重心,借力打力,以達制敵的目的。

“道”是萬物之始,萬物之源。萬物由“道”產生,“道生一,一生二、生三”。天地萬物的演變發展、變化越是伸展,就離“道”越遠,而最後仍然要返回於“道”。我們從“曰道”、“曰大”、“曰逝”、“曰遠”、“曰返”來看,道似乎是在說明世界是一個順進的演變過程。這一過程說明天地萬物由道而生,但最終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點——道。也就是說,道的運行規律是一個圓圈。

有與無、陰與陽的轉化過程所形成的軌跡也是一個圓圈。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而且“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就又形成了一個有無虛盈轉化的圓圈。太極圖也是一個陰陽轉化的圓圈,既然天地萬物和道的關係是一個互相轉化的圓圈,“道”的運動軌跡也是一個圓圈,那麼按照“道”的運動軌跡的圓圈運動,就是萬物“生生不息,永不窮殆”的最佳圖式。

對於道德經的體悟我自身覺得還是太粗陋。寫得也是如同流水賬一般。短短數百字自然不足以把所有能感受到得都寫下來,先寫下這些,做交差之用吧!希望師父能指點一二……有不詳盡之處,徒兒自當改正。

《道德經》讀後感6

前幾日在松花江邊看到一位退休的老者,以水爲墨,在人行的方磚上信筆由繮,從《道德經》的部分選章到《滕王閣序》,從行書到隸書,揮灑自如惹得行人頻頻駐足稱讚。想起國小二三年級時,我也是有過這樣的經歷,拎着小水桶,拿着大大的毛筆在樓下的方磚上依照老師的要求練字,大約有兩年的時間便放棄了,現在看到這位老者習字,不免對自己當時的決定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想繼續提筆的手癢。於是,一直留在老者身邊觀其筆法和內容。

筆下《道德經》的一段話,引起我的深思。繼而又重溫了這本書。

《道德經》衆所周知,通篇雖只有五千餘字,卻是字字珠璣,內容包羅萬象,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軍事哲學、人性修養等等。我無法將書中所有的道理一一感悟,就將我在老者筆下看到的這段話,拿來與大家分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我認爲,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爲而無所不爲,不爭而不所不得。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卻不求回報。

說水爲道,水,大千世界最普通又最神奇的存在,它可以純淨的清澈透明,亦可污濁的混沌黝黑。“上善若水”經常聽到這個詞,來到我們統計調查隊,我常想,我們的工作性質,即爲水,不出假數、符合趨勢可謂“清水”,而捏造、編造數據可謂“濁水”。作爲我們統計人,“上善若水”,也定是那一水清泉,能夠滋養萬物。

但是,孔子的一段話,讓我對“上善若水”有了更廣闊的理解。水,如是也。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如此有德、有義、有勇、守法度、正直、明察、立志、善於變化的水,又何懼它洗滌萬物後自身污濁不堪的外表呢。何況,普通和平常,纔是世間最主流的方向。

就像每一次看完《感動中國》,每一位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們簡簡單單的生活,卻散發着無限光輝和正能量,他們的事蹟是可敬的'、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所謂“上善若水”定是如此,他們把中華民族樂於奉獻、助人爲樂的光榮傳統簡單直接的傳承,感動在霎那間匯聚在一起,散發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的震撼着我們的心靈,衝擊着我的每一根神經,直到了感動淚水的落下,而後結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會使我們也要這樣簡單、無畏的生活,其實我們統計人追求的不也是這種簡單的執着麼。

如果說“上善若水”是志士仁人崇尚的道德境界,那麼“厚德載物”就是對品行的最好詮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美好的品德像水,而偉大的胸懷則像大地一樣,能夠承載和包容萬物。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滋養”,一個“包容”。具體到我們個人的身上,如此美德賦予了我們柔中帶剛,堅不可摧的強大生命力。無論在哪裏,無論做什麼工作,只有把重品行放在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恪守道德底線不動搖,纔會安身立命。這種“上善若水”的平和,“厚德載物”的敦實,讓我們的內心充實和沉穩,讓我們的道德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道德經》讀後感7

“聖人執一,以爲天下牧”,是何意思!

“聖人執一、以爲天下牧”是何意思?

《道德經》中,天地不仁 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天下萬物爲芻狗,芻狗就是紙紮的小人。《封神榜》中說,聖人之下,皆是螻蟻。在諸天萬界之中,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遊戲設定裏面,三皇五帝,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這是第一梯度,剩下的所有人是次梯度。也就是生命層次有本質區別,人神共治時代。

聖人,懂得利用規律的人,天地都在心中!

聖人執一,一就是道、就是規律,就是真理!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通俗易懂的說,人懂得自然規律,才能懂得如何牧羊牧馬、因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想要放好羊,就要懂得順勢而爲,實事求是,羊的訣竅在於牧,牧就是羊、放牧、以及管理的意思。

記得小說《牧神記》裏面講述的就是,一個人從小走上巔峯,明白最終奧義,牧神,可牧天、牧地、牧人、牧鬼、牧神、最終一牧天下。

以爲天下牧,倒裝句。以爲牧天下以爲之,爲與不爲,在於是否得道悟道,這就要求,人有三到,手到、眼到、心到,天時地利人和。

就單純說牧羊:

第一、放養和圈養的區別和聯繫!

第二、羊的品種和繁殖能力!

第三、牧草和草場,過冬和青黃不接的戰略儲備。

第四、銷售和服務升級,交易和置換,形成閉環。

(羊的市場,山羊、綿羊、羊羔價格是不一樣的,越小的羊羔越值錢,越大的羊越不值錢,3個月的羊羔800,4個月的羊羔750,肉的品質和口感又不一樣)。

那麼,全天下,真相細思極恐!

用《天道》丁元英的話講,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次,生產力、制度和文化。這個裏面有政治經濟學、有市場營銷學,有微觀經濟學,有宏觀經濟學,基本面不一樣,社會發展程度不一樣,解決問題的矛盾和方法不一樣。

要想破解更高維度的文化密碼,就要清楚社會的底層邏輯,是弱肉強食,是優勝劣汰。是自由競爭,是二八定律。

聖人的眼中,沒有好人壞人,沒有對錯、是非、正義、邪惡和善良,衆生是有立場的,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佛陀不昧因果,心無掛礙。一切皆在起心動念間。

說破大天,不管市場如何波動,不管錢值錢不值錢,羊,只要在你的圈裏,就是你的資產,在西方世界,政府是市場的守夜人,在國內,也是一樣,人民的生命財產是最重要的,人民的人、羊、物質和精神都是人的財產,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聖人執一,以爲天下牧!

都是妖精,給我談什麼聊齋!都是放羊人,談什麼天下牧,每個職業,都在特定的空間、時間、地點,牧不同的人、物、以及事情。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話說回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都不是自己的,從更高維度看去,我們都是韭菜,都是人家莊園裏面的資源。只不過,法律、倫理、道德,觀念和風俗,有些人只能讓特定人羣去割,要是混亂了,就必須重新樹立典型,以正視聽。

監管部門更像《海上牧雲記》中穆如家族一樣,當你舉起屠刀之時,必將死於刀下。

權力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能夠牧人,也可以被人牧,什麼事情都是相對的,絕對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不管誰是狼,誰是羊,都毫無避免,我們是何種身份,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同樣也只要我們懂得利用客觀規律,總能契合時代發展的規律,享受時代改革的紅利,讓生活更美好。

在獵場中,獵物和獵人的角色往往是互換的!

上帝給每一份禮物都標好了價格。

不要想着去當鐮刀去割韭菜,要有韭菜的自覺。

也不要想着虛無縹緲的財富和野心,要實事求是的學習專業技能。

時代在召喚,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即便知道真相,也不要說出來,因爲,不需要太明白,只需要我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道德經》讀後感8

讀完《道德經》,我從中受到很多啓迪。短短五千言飽含人生智慧,其無爲的思想深刻影響後世。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但是由於本人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只是十之一二。

首先,老子概括了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道德經》是講“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說明“道”是不斷變化的。道大無邊無際,浩瀚無比,又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會兒是這個樣子,一會兒又是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要給它取個名,就是叫“道”這個名字可以,不叫這個名字,叫另外一個名字也可以,說到根本,是“無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的“道”,產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產生了人和萬物。由於本源的“道”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連名字都可以變化),所以它產生的天、地、人、萬物也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人要適應這種變化,即主觀要符合客觀,因此人就有了主觀與客觀的問題,人的行爲也因此分爲兩種:有爲與無爲。主觀上自以爲是,不考慮客觀變化,這就是有爲。主觀上沒有個人想法,而是隨客觀的變化而變化,即順應自然而爲之,這就是無爲。做到無爲了,就能無不爲。“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守靜,這樣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並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守靜,這樣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樂觀自在地處事爲人而達到“無不爲”。

下面就結合《道德經》具體地談一談對生活的看法。

1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無爲”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老子提倡向天地學習。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2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3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4我們人總是強調人要無私奉獻,無私就是私心慾望要柔弱,奉獻就是付出的願望與力量要強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源於萬物本源的“道”的特性。而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無私奉獻的老師,他們不圖回報地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盡心盡力地去付出,他們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只爲成就偉大的教育事業。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這是一本值得我無數遍去閱讀,品味,學習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讀後感9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爲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爲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爲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爲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爲《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爲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纔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爲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爲,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着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爲定命論,爲害頗大。

《道德經》讀後感10

在胡老師的推薦下,我閱讀了一部分老子的《道德經》。短短五千言飽含人生大智慧,其無爲的思想深刻影響後世,不同的人讀道德經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在讀道德經時,從中收穫的是一些成功之道,想必這和我正處在考研階段,對成功極度渴求有關吧。接下來我將對自己的感悟結合考研談談個人感想,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激勵。

“道常無爲,而無以爲。”“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說明“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爲“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運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考研也是一樣,很多人在考研的時候時常受到別人的影響,不能堅定自己的信心,考研失敗的人往往是不夠專心致志的人。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也必須以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修道就是求“道”幫助自己,使自己符合“道”的品質。很多同學到了考研的衝刺階段,都容易疲憊和懈怠, 這個階段能依然像剛開始複習那樣有激情的人,一定的內心意志非常強大的。

“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說話這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行動,大量的行動!大量的行動雖然預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絕會比別人多,但同時也預示著你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別人多。“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思是,勝過別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戰勝自己纔是強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來,並不是比別人強的人就是強者,而是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而自己戰勝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處其實,不居其其華。”意思是,把它放在實實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於說些好聽的話。所以“道”的行爲就是以行動來說話的,那麼人要想成功,也應牢記行動纔是成功的保障。好多同學到五月份還

沒有下定決心到底是考研還是找工作,考研是考名校還是本校。成天幻想,對現狀自怨自艾,對未來沒有目標的人是很難成功的,時間在我們的糾結中就加速溜走了。

“道無空虛點”,它的意思是,“道”做事是沒有空虛之處的,也就是在任何細微之處都能做到完美無缺。在任何一個細節上都體現出了精確、高效、協作與完美的極致,這就是大道的“德”,即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德。“孔德之容,唯道是從。”意思是,任何孔隙中容納的德,唯有大道才能做得到。同樣地,一個人的品質最容易從瑣碎的小事上反映出來。“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困難之事,必須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聖人始終不做大事(只做好各種小事),故能夠做成大事。所以人生要想成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是一大忌,必須養成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無論思想上,還是生活上的細瑣小事)的良好習慣。很多同學複習的時候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礎,就想着拔尖,剛開始就挑戰難題,結果反而挫傷了自己的信心。在複習的過程中我一定要抓基礎,抓細節,全方位複習,給將來的衝刺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