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作文>

【推薦】聽雨的作文三篇

作文 閱讀(1.7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聽雨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聽雨的作文三篇

聽雨的作文 篇1

靜坐窗臺,望去,雨淅淅瀝瀝,搖晃著樹。幾片落葉,被風掖走。

凝視,卻發現雨的柔美,不似光,耀眼;亦不似火,熱烈。如水,柔美。於是不能急切,需要靜下來,用心去聆聽。

喜歡一個人靠在窗臺,凝望雨的飄零,更愛聽雨的聲音,輕柔而有韻味。

聽雨,古已有之。人們習慣在雨天,靜下心去思考。人生的沉浮,生活的真諦,往往在聽雨的過程中催生。然而,文人墨客,聽雨,實是在聽一種來自心底最深處的呼喊。如雨滴般的跳動,更多的是愁悶悲苦之態。

唐代詩人尚能在《中秋旅懷》中寫道:“望鄉連北斗,聽雨帶西風。”這是一種愁悶的心理。遠離他鄉,獨自一人,行步于山間小道,那種思鄉的愁悶,似決堤的水,一瀉而開。西風勁來,人立亭中,聽雨的跳動,放佛聽到遠方親人的心跳,持久而深刻,細膩而丰韻。

與尚能不同,韋應物聽雨聽得乃是一種人生的思考。“山館夜聽雨,秋猿獨叫群”夜深人靜,詩人孤枕難眠,一個人徘徊在山館裡,用心去感受雨帶給他的一切。此時已是秋季,一隻孤獨的猿,在山林間悽聲地叫著,正如詩人自己,找不到歸宿,像雨一樣細數家鄉的淚痕,令人發顫。

於是,聽雨,已成了一種心靈的'結。是范仲淹去國懷鄉般的憂愁,是陸游“夜闌臥聽風吹雨”的愁悶,還是李清照那“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撕心裂肺?於是,人們的淚水,像雨一樣,斷斷續續。想找樹或風寄託,卻一晃而過,不能持久。雨,便漸漸成為心靈的共鳴。她或濛濛細細,或滂沱如珠,入土的那一刻,有一種歸宿的感覺。這樣,雨便成了心中的愛物。

唐代詩人李群玉同樣愛聽雨,他在《春寒》中寫道:“悶斟壺酒暖,愁聽雨聲眠。”詩人一個人斟著悶酒取暖,因為他的心是冰涼的,酒醉木榻,難以成眠,心中想得是時光匆匆而去,想得是路途的坎坎坷坷。明日何去何從,心中不知,愁隨雨生,唯有靜聽雨聲,似一曲愁遠的曲子,慢慢沁入心扉。

然而李君畢竟是停留在小空間。最喜宋末詩人蔣捷的那首《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閣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歌樓”、“紅燭”、“羅帳”等綺豔的意象交織在一起,這是一種“少年聽雨”時春風逸蕩的歡樂情懷。而詩人轉而以“客舟”為中心,綴以“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衰颯的冷色調,表現出在風雨飄搖中顛沛流離的起伏遭際和悲涼心境。“而今聽雨”,詩人已是雙鬢斑白,寥寥無幾,這種冷寂的畫面足以讓人為之發顫,替之動情。此時的詩人歷盡紛亂後身心憔悴而枯槁。“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似是心如止水,波瀾不起,但卻似聚積已久的火山,隨時爆發。詩人真已疲憊,一切的悲歡離合都融入在階前的雨中,聽雨乃是在聽人生的起落,生命的呼吸。

於是,我也喜歡上聽雨。必須是一個人,最好在夜裡,靜靜地,用心去感受。放眼望去,那開闊的視線,似乎聽見長江上白帆翻騰,或是黃鶴樓的深鳴。如道邊的樹,淅淅瀝瀝抖動,一隻孤獨的鷺在樹間翻飛,那搏擊長空的翅膀,宛如兩把剪刀,劈開一道白色的波紋。

聽雨,已成為我下雨天最鐘意的事了,不為別的,只為聽聽故鄉的脈動,那似亂非亂的頻率,正像窗外的雨,點點滴滴入心田。

聽雨的作文 篇2

春花秋草,夏雨冬雪,和風煦日,閃電鳴雷……這都是大自然賜於我們的瑰寶,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

而雨,恰恰是這些財富中的精品,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雨。因為它迷濛而含蓄,因為它充滿生機,因為它總是快快活活,因為它只有它連結著無邊的天和無邊的地。

聽雨是一種享受,一種迴歸自然的享受。聽春雨的溫柔,聽夏雨的豪邁,聽秋雨的委婉,聽冬雨的深沉。

春雨

古人云: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亦有詩聖杜甫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天街小雨潤如酥”般滋潤甘甜的'初春小雨,淅淅瀝瀝,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悄無聲息地拋灑。在這夜裡,拋灑、拋灑……在這樣的春夜時,你什麼事也不必做,只需棒一杯香茗,啜一口清茶,閉上眼睛,腦海裡就有如此一幅畫:大地是一張上好的宣紙,春雨是一支飽蘸了綠意的筆,只需輕輕一點。那綠便暈開去、暈開去……伴著雨點落地,禾苗出土的聲音,一曲輕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頭響起了,好不浪漫!

夏雨

伴著悶雷的轟鳴,夏雨傾盆而來,坑坑窪窪的小路上,佈滿了一個個小水塘。有人說:“如此泥濘,真討厭!”我卻認為雨點“卜落卜落”的,多有情調啊!湖面上泛起層層波瀾,嫩嫩的菱葉、荷花隨著一蕩一蕩地舞蹈。窗外一片白茫茫的水柱,真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秋雨

秋,歷來被人們譽為金秋,秋風,被譽為金風。那我就把秋雨譽為金雨吧!秋日黃昏時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引發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嘆。但金雨卻又無處不在透染了豐收的喜悅。在這金雨中,我聽到了慶豐收的鑼鼓。在金雨中,農民豐收了稻穀,老師豐收了希望,而我們呢?我們又豐收什麼……

冬雨

冬雨伴雪而來,伴風而去。冬雨是飄灑還是無語?是莊嚴還是沉思?這就是冬雨嗎?不!冬雨還與梅花相伴,在漫漫的雨夜還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精神。冬雨冷嗎?不,不是的!絲雨的聲音,分明是春的前奏,孕育希望的萌芽。

這就是四季的雨,這就是雨的聲音。聽雨,就是聽大自然的脈搏,聽大自然的心跳,聽大自然的呼吸。聽雨,就是尋求一份愜意,尋求一份詩意,尋求一份心情。

聽雨的作文 篇3

聽雨是一種享受--心靈上的無與倫比的,愉悅的,平和的,自然美的享受。

有雨的日子,我就聽雨。

聽春雨的溫柔,聽夏雨的豪放,聽秋雨的婉約,聽冬雨的深沉;聽雨的低語,聽雨的傾訴,聽雨的嗚咽,聽雨的哭泣,聽雨的微笑,聽雨的吟唱,聽雨的怒吼。

“天街小雨潤酥”,那是怎樣的一種雨啊!一種幹潤如酥,“潤物細無聲”的初春細雨。那有是怎樣的一種雨聲啊!一種無聲似有聲,有聲更似無聲,在心中奏成一曲優美的歌的最具有春之魅力的溫柔雨聲!彷彿是聽那遙遠的星星甜柔的呢語,又似綠葉吻著花瓣的柔情……

春雨是柔情,夏雨則是豪放而不拘一格。

它有時心平氣和,溫情脈脈;它有時怒氣沖天,喊叫連天。於是便有了晴天小雨,於是又有了“黃梅時節家家雨”,於是還有了傾盆大雨,於是更有了鋪天蓋地的暴雨。這就是夏雨一種淋漓盡致無所畏懼的'雨!

聽著夏雨,才恍然驚覺生命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壯麗輝煌!

秋雨,原該是一種婉約的風韻,但在那已飄過的秋雨中,卻染透了無窮的哀怨孤寂與揮之不去抹之不盡的漫筆愁緒。

“哪堪細雨新秋夜,一點殘燈伴夜長”。

秋葉殘燈明滅,細雨綿綿,該是一分何等悽婉的哀怨和憂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傷心泣,這又是怎樣一種無奈與哀愁啊!淅淅瀝瀝的秋雨聲卻是一分深深的感傷!

秋雨依舊,年代卻已不再,我們心中一分秋雨聲又是怎樣呢?

“質本潔來還潔去”,伴雪而來,隨風自去,不知是飄逸,還是深沉。哦,這就是冬雨麼?或許是一年的思慮聚在寒冬堆積,於是冬雨也無語而沉思。聽冬雨之聲,是聽遠方一束花低於一種沉思,一句祝福,一分安慰,一縷溫馨,在這飄雪的寒冬,為我易動的心燃一堆聖火,於是便看見春天向我走來。

哦,聽雨,彷彿是讀一首攜永的小詩,聽一曲悠揚的古樂。聽雨,原是在一種美的意境中,尋求一分詩意。

聽雨,是一種享受--享受自然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