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品】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5篇

說課稿 閱讀(7.88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5篇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我跟大家共同探討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將從教材簡析、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和教學評價4個方面來細說。

首先,我來說說第一板塊:對教材的理解

《富饒的西沙群島》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先講西沙群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後寫英雄兒女守衛祖國的南大門——西沙群島。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是本課表達方法上的特點。

站在學生角度,我覺得學生讀了這篇課文之後一定會喜歡上西沙群島,會對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種各樣的珊瑚,威武的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千奇百怪的貝克,龐大的海龜等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也能根據課文的描寫想象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準備中國疆域圖,讓學生了解西沙群島的位置,準備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資料等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西沙群島。不過學生雖然喜歡西沙群島,但不一定能把情感上升到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上。本課的生字難度不大,再加上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所以生字教學可以讓學生以自學為主。本課的“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以及首位呼應的特點,對於學生來說是難點,雖然不一定課上給學生點明課文的寫作特點,但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去體會。

基於以上解讀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和認知特點,這篇課文我準備分兩個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我進行部分識字教學,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抓全文中心句“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提綱挈領,抓住“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蠕動”等重點詞句,品讀感悟,西沙群島的富饒,為第二課時打下基礎。第二課時完成識字教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感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重點段,積累優美詞句,初步體會首尾呼應、“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激發去遊西沙群島的願望。

根據語文課標精神,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於一體,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威武”等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等詞語

2、通過表演讀、男女分角色讀、比賽讀等形式朗讀第二、三、四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3、會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說一段話。初步知道課文的中心句。

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抓“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成群結隊”等關鍵詞語,激發學生想去西沙群島遊玩的樂趣。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同時這也是本課的難點所在。

接著,我來說說第二板塊:教學策略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 讀中感悟 以悟促讀 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方法。朗讀賦予了作品生命,使形象“活”在眼前、“活”在心中。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課文整體初讀、各段落多種形式讀,有表演讀、男女分角色讀等,讀的層次勢如剝筍。讀的形式靈活多樣。

2.圖片展示 直觀激趣從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圖片出示到形狀各異魚的圖片補充,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豐富了學生感知世界,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接下來,我來說說第三板塊:教學流程

本堂課的教學,我準備圍繞以下5個環節來落實。

第一環節:圖片激趣,揭示課題 教師出示西沙群島的地圖,並介紹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於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西沙群島。 板書——富饒的西沙群島 此處的情景渲染,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個環節我設定了三步。

第一步:“富”和“饒”都是很多的意思,那麼西沙群島什麼“多”呢?請大家開啟課文默讀,找一找,圈一圈,按課文敘述的順序來說一說。

預設:海水 顏色 珊瑚 海蔘 大龍蝦 魚 貝殼 海龜

鳥 鳥蛋 鳥糞(老師適時板書)

第二步:引匯出作者按照地點的變化向我們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灘、海島

第三步:我們可以發現課文是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通過三步的梳理,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明晰了敘事的順序,潛移默化地促進自己的習作。 第三環節 品讀句子, 欣賞海水

第一步:那裡的海水有何特點? 抓住“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指名多個學生讀出具體描寫的句子。

第二步:那麼,海水呈現多種顏色的原因是什麼?用……因為……和因為……所以……兩種句式進行說話練習。換個方式與文字進行對話,尤其是關注後進生的課堂表現,容易的內容讓他們也有機會表現。

第四環節 聚焦詞語 ,暢遊海底

第一步:默讀海底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劃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再放聲讀一讀。培養學生不懂筆墨不讀書,默讀能促進思考,讓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參加到閱讀中,開展個性化閱讀。

第二步:珊瑚的樣子千奇百怪我們能美美地讀出來嗎?引導學生用讀來表達

理解海蔘的“蠕動”,同學們會想到哪些軟體動物呢? (蚯蚓.蛇.小青蟲.) 配上動作來讀一讀。

表演讀大龍蝦的“樣子挺威武”

第三步:海底的魚多從“成群結隊.數不清” 這麼多好看的魚,

抓住“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指導讀,結合圖片,進行說話練習。

讓讀來替代老師的講。給學生創造讀的機會,進行多種形式的讀,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神。

第五環節 美句積累 深化感悟 第一步:第2、3、4自然段寫得這麼美,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吧。

第二步:指導書寫“威武”。課堂的練字時間要雷打不動,重要的事情要在老師眼皮子底下完成。

最後,我來說說第四板塊:板書設計與教學評價

富饒的西沙群島

海面 海水 顏色

海底 珊瑚 海蔘 大龍蝦 魚

海灘 貝殼 海龜

海島 鳥 鳥蛋 鳥糞

板書設計是微型的教案,我用課文的關鍵詞的方法來設計板書,結構清晰,簡單明瞭,有助於課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課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目標是整堂課的活動指標,而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學生主體性,發展個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我通過圖片激趣法、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學習,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以點帶面,品讀課文重點語句,感受金吉婭那一顆金子般的心靈。

2、培養孩子關愛他人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

一、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聖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薰染學生的審美。

二、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學生自主學習,體會人物內心;合作探究,懂得愛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能獻出自己的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體會到金吉亞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5、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文章中人物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五、教學流程:

(一)收集課外資料,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採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聖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了解聖誕節,感受聖誕節的快樂氣氛。同時教師在黑板畫一棵聖誕樹。然後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瞭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教師在聖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洋娃娃、笑臉、棒棒糖”。用小遊戲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情況。接著引出課題,讓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並請他們說說讀了這個課題以後發現什麼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讀準字音,遇到生字生詞多讀幾遍;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精讀課文,感悟人物情感。 請同學們讀課文,發現媽媽心情變化。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字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自己或小組合作體會: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誰?他們的心情各是怎樣的?

2、小組內部交流,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

3、組長彙報,全班交流:

(1)彙報兄弟姐妹的心情(高興)。

(2)彙報表現媽*的心情變化。(擔心—生氣—懷疑—感動、高興)。

(3)學生體會那個收到禮物的小女孩的心情,自己以小女孩的身份向金吉婭說自己想要說的話。

教師相機進行詞句訓練(重點理解“沉默不語”和“興高采烈”)和朗讀指導。

(四)品讀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金吉婭的愛心和善良品質。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圖和採取多種形式的讀文,同時輔助說一說,演一演,找一找,議一議,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1、看課文插圖,想象金吉婭和援助中心的阿姨會說些什麼,同桌的夥伴一起說一說。

2、品讀金吉婭的話。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金吉婭說的話,再用心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再讀金吉婭的話,邊讀邊想,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動,同桌的學習夥伴一起交流。接著全班交流閱讀感受,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讓學生再次看圖,想想自己想對金吉婭說些什麼。

4、通過體會“緊緊地擁抱”和朗讀最後一段,感受媽媽為金吉婭的送禮行為和愛心高興、激動的心情。

5、理解“如願以償”

(五)想象寫話,拓展昇華情感。

1、小女孩收到這份珍貴的禮物,想給金吉亞姐姐寫幾句心裡話,你能幫助她嗎?

2、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象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a、播放音樂,學生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並進行交流。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裡呢?(種在每個人的心裡)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麼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友誼……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飢寒交迫的燕子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後,呼籲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並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它們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很感人,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籲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係,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說教法

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學方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提問匯入、品讀感悟、朗讀指導、創設情景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本課,我引導學生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品讀感悟、自主學習、情感體驗、情境想象。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愛”的情感為主線,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喜愛之情;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昇華博愛之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喜愛之情

新課開始,我和孩子們談話交流對燕子這種候鳥的瞭解,然後創設情景:孩子們,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帶來了春的氣息,帶來了靈動的天空,為大自然劃上了一道美麗的音符。學生背誦第一課《燕子》。學生情感被充分激發後,我及時談話導航:“同學們,多可愛的小燕子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來走近它們。”自然引入新課。

然後我以“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麼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為突破口,為學生走進文字確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我首先讓孩子們領會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初步感知文意後,再思考: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麼還要用專列送呢?孩子們能很快找到“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這一句。品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進行探究。如談到“長途跋涉”時,我先讓孩子們想象燕子都會飛過哪些地方,然後告訴孩子們:“每年三月份,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飛五千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一路上,它們飛過城市,飛過大海,飛過沙漠,飛過高山,每天都要飛一百多公里,此時此刻的燕子是多麼的疲勞。”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探究和交流,讓學生深刻感受燕子冷、餓、累的艱難處境和瀕臨死亡的那份可憐與無助。

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想象瀕臨死亡的小燕子會對人們說些什麼?學生動情的進入角色,從而產生對燕子的同情,憐愛之心。在學生感情自然流露之時,我再加以朗讀指導,讀出焦急、擔心的心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當學生體會到燕子的艱難處境之後,我及時引導:多可憐的小燕子啊!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們又是

幸運的。請大家用心去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他們的幸運究竟是來自誰對他的關愛呢?學生進行深入的自主研讀,便很快能找到政府、居民、貝蒂這三個層面。(相機板書:政府、

居民、貝蒂)政府、居民和貝蒂救助燕子三個不同層面的代表,並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孩子們先交流誰對燕子的關愛,我就引導研讀相關的段落,然後加以點撥和朗讀指導。

(1)在感悟政府愛心的時候,我圍繞“呼籲”這個重點詞語,創設情境:如果你是瑞士電視臺的主持人或電臺的播音員,你準備怎樣播報這條新聞?讓學生模擬當一回播音員,並給以簡單的提示,讓他們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體驗政府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2)在感悟居民的愛心時,重點體會和想象這句話的含義: “聽到訊息後,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嚴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我先出示填空讓孩子們填,再交流從所填這幾個詞語中能體會到什麼?在對重點詞語的體會中感悟文字。

當孩子們說到“紛紛”時,都能體會到拯救救助燕子的人很多,我順勢引導:都有哪些人呢?孩子們會想到有老人、年輕人、小孩、政府官員們、警察等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便引讀:

聽到訊息後,老人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他們冒著——

年輕人更是衝在前頭,他們冒著——

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冒著——

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都紛紛走出家門,他們冒著—

這一次次的引讀、接讀,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讀書聲中,孩子們能夠想象到瑞士居民不顧天氣的寒冷和環境的惡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拯救燕子的行動中,感受到了瑞士人民的博大愛心,從而激發孩子對瑞士人民的敬佩之情,提升文字所蘊涵的人文精神。

(3)在感悟貝蒂的愛心時, “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裡,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我抓住“一點也不在乎”這個詞不放手, 從“不在乎”感受內心的“在乎”。

我以“貝蒂不在乎( ),不在乎( ),不在乎( ),只在乎( )。”的句式進行了訓練。孩子們可能會填不在乎“天氣的寒冷、路途的危險、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飢餓、疲勞”等,不論孩子們體會到了哪一個層面,只要言之有理,我都會給孩子充分的肯定,尊重每個人獨特的感受。

我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們觀察貝蒂跪著,捧著,呼著熱氣的動作和表情,想象她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通過孩子們的想象,一個鮮活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小貝蒂多麼珍惜手上的小生命啊,此時讓孩子們帶著這份感動,再次深情朗讀。

從政府的呼籲到居民的救助,這一切都讓我們感覺到了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愛!

以上環節的設計,我始終讓學生充分接觸文字,創設情境,在文字的留白處,開啟學生思維,發揮想象。體現了“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設計理念。

愛是一種最神奇的語言,她可以溝通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此時此刻,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聽,它們在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呢。齊讀課文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讀完後想象你也站在送燕子的行列中,你想對遠去的燕子說些什麼?假如你就是其中一隻獲救的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理解、感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四)拓展延伸,昇華博愛之情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愛心編織了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關於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我也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為保護動物做些什麼?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在敘述和傾聽中進一步增強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意識。這一環節的設計也將深深觸動學生心靈,在他們的心底鉻下了一個字,那就是——“愛”。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形象,以愛表現文章的重點內容,突出愛這一中心,給孩子們留下鮮明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答應樹的請求—————回來再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只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於是,鳥兒在燈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但本人覺得:運用本文來進行誠信教育不是最好。面對越來越現實、理性的四年級學生來說,進行誠信教育最好選擇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語、寓言故事等,這些在中國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輕講本文教材,重在誠信教育。

二、教學目標:

1、能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四、教時安排:2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時目標:

學會生字詞,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引入:

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2、初讀課文,要求把文章讀正確,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詞,對於剛才的疑問多讀幾遍。

3、課文按什麼順序寫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去年的事?理由是什麼?試著分段。

4、深入閱讀課文:

(1)帶著課後習題1的問題細讀課文。

(2)請學生說說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討論後完成口頭填空聯練習: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為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鳥兒從南方飛回來卻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鳥兒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體會課文情感:

(1)課文最後一段中鳥兒唱歌時,前後兩次"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它在想什麼?

(2)樹被伐木人砍倒前,會對伐木人說些什麼?

6、朗讀指導:

(1)你喜歡課文中的鳥兒嗎?為什麼?

(2)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再說說選擇這一句的理由。

7、總結並佈置作業:

收集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時

一、教時目標:深刻明白要信守諾言這一道理。

二、教學形式:開一個故事介紹會。

分頁標題

1、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2、四人小組內自由介紹故事內容,相互評議。

3、請學生自願向全班同學介紹故事內容,然後集體評議。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望天門山》這首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抒發了讚美之情。頭兩句描寫山川氣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衝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湧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詩歌通過對天門山景象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樂觀豪邁的情感。《望天門山》重在抒情,融情於景,詩中有畫。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並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望天門山》是《古詩三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學習古詩,認識文中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理解詞義句意,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2.過程與方法: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理解詩意,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第一步: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可為後續學習營造氛圍,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李白 (著名詩人),匯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麼,掌握什麼,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三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的-、二兩句中關鍵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採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斷、開、回、出、來"聯絡實際,展開想象"法,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最後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提高審美趣味,豐富個人感情世界,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學些什麼呢?

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想象。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後彙報,教師瞭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採用兩種方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畫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門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麼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遊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薰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麼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彙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讀出節奏感,分辨重音區別語調劃分節奏

3.改變形式,反覆誦讀。

(範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六步:總結方法,佈置作業。

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後導,先練後講。力求改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