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範文>說課稿>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九篇

說課稿 閱讀(2.03W)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九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蠶姑娘》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地描寫了蠶由“蠶卵→蠶→蛹”的生長變化過程的相關知識:從蠶卵裡孵化出來,四次蠶眠,蛻皮,上蠶山,吐絲結繭,變成蛾。全文結構方式基本相同,清晰醒目,前後貫通,易於學生閱讀把握。特別是文章採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圖,傳達了有如孩子般的喜愛之情。如此充滿情趣的課文,孩子們樂學、愛學。課文以蠶姑娘為題,以擬人的手法來寫蠶,可以看出作者對蠶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講春暖時節,蠶從卵裡孵化出來。

第二部份(第二—五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蠶的生長變化過程。

第一次蛻皮,從又黑又小變成黃姑娘。

第二次蛻皮,從又黃又瘦變成白姑娘。

第三次蛻皮,從又白又嫩變成胖姑娘。

第四次蛻皮,從又白又胖變成亮姑娘。

第三部份(第六、七自然段):講蠶吐絲結繭,最後變成蛾姑娘的情況。

由於低段教學以識字為主,因此本課的重點:①掌握9個生字,做到會讀、會寫、會用。會認識5個二類識字。通過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②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牢記課文的內容,最後能進行背誦。

本課的難點:我認為是要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瞭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激發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因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沒有見過蠶,多數學生缺乏對蠶的感性認識。但由於童心,他們會對新鮮的東西感興趣,所以激發學生對昆蟲強烈的研究興趣,應作為本課的難點。

對於本文我安排2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主要做到: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2、認識生字,學寫其中6個左右結構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注意指導讀好“姑娘”中的輕聲,二類字中的“卵”不要讀成“軟”“裳”是輕聲。

3、在教學生字詞時,可以用上猜謎法:15天是半個月“胖”;24小時是1天“舊”;上面的羊沒尾,下面的血沒撇“蓋”。再用部件法學習“蠶”天蟲;“姑”女古;“娘”女良;“床”廣木;“響”口向,“桑”三“又”加一“木”。這些內容安排在第一課時完成。這樣學生不僅知道學習生字的方法,還鍛鍊了學生的思維。

下面我說說第二課時的預設: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牢記課文的內容,最後能進行背誦。

2、通過學習課文,瞭解蠶的生長、變化過程,激發學生對昆蟲的研究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課文中那些形象、生動的語句,蠶的有趣的生長變化過程,以及相似的、前後貫通的文章結構,是學生學習本課最有利的因素,很容易激發出學生對學習本課的極大興趣。

一、複習匯入: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字詞教學是重點目標,出示課文後的一組詞語正好可以複習詞語的同時回顧課文內容.

衣裳 蠶姑娘 又黑又小 又白又嫩

漂亮暖洋洋又黃又瘦 又白又胖

二、自學探疑

因為是科普性的文章,我認為教學這樣的文章,應該有意地培養孩子探究的意識和提問的意識.在第一課時教學的基礎上,要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老師把孩子們的問題集中後篩選,選出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1、如蠶的一生要睡幾次?

2、是怎樣進行變化的?

3、蠶最後是變成了什麼樣的?

4、你不明白的地方是什麼?

接下來安排學生自學課文,讓學生讀讀、想想、劃劃、寫寫,在文中尋找滿意的答案。整堂課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教學,問題都由孩子們自己來解答,把課堂還給孩子老師只是聽眾,必要時做補充或者提示,這樣能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自己去找出課文中有關的答案。即使孩子自己不明白,在聽了別人的解答後,也有了明確的認識。這種解問的方法,可以使多數的學生都動腦想想。

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引導孩子的閱讀,讀和理解課文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在閱讀上,重點指導學生的閱讀情感,語氣。如“春天天氣暖洋洋,蠶卵裡鑽出蠶姑娘。”讓學生在讀的時候,把春天來了和小蠶出生時的喜悅語氣讀出來。在讀“睡了四回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就爬到蠶山上,吐出絲來,要蓋新的房。”這是蠶姑娘的最後變化,要把蠶快要完成它一生的歷史使命和就要結束蠶姑娘的日子,那種充滿激情的語氣讀出來。這樣讀,能加深同學們對句子的理解,特別是老師對閱讀情感與語氣的指導,能使學生融情於文中。

在對詞語的理解上,我採用劃的方法,把一些重點詞語勾畫下來。如脫下、醒了、又黑又小、又黃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爬到、絲兒、繭子、開了窗、蛾姑娘,學生們能記住這些詞,也就基本記住了蠶的生長變化過程。對背誦這篇課文,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礎。我讓學生邊理解內容,邊勾畫詞語。

在對課文理解後我抓住一些擬人化的詞語,把為什麼叫蠶姑娘的問題揭示出來。特別是通過對課文中反覆出現的“變成”,黑姑娘變成黃姑娘,變成白姑娘,變成胖姑娘,變成蛾姑娘這些活潑生動的句子,讓學生掌握了蠶的生長知識。明確為什麼把蠶當作人來寫。

三、拓寬訓練

學了這篇課文後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關於蠶的資料,正好是養蠶的時節,可以讓孩子自己養幾天蠶,觀察蠶的生長過程。寫觀察日記。有興趣的可以瞭解更多關於昆蟲的知識。

四、板書

為了幫助學生熟記住蠶的生長過程,我採用瞭如下的板書。

2、蠶姑娘

春(暖洋洋) 蠶卵 鑽

又黑又小 (不吃不動) 變 黃

又黃又瘦 變 白

又白又嫩 變 胖

又白又胖 變 亮

吐絲結繭 開窗 變 蛾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張老師剛才的試課,是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3課《假如》。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張老師能夠抓住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以讀為本、讀悟結合,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本節課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假如》這節課在教學特色上凸顯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策略恰當教學環節清晰

本節課張老師能整合三維目標,突出二年級段學生特點,提出三條教學目標,這三條目標明確、適當、集中、有層次。既有面向全體的最低要求,又有發展學生個性的要求。整節課採用整體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張老師在疑難處能面向全體學生,循循善誘,適當點撥。整個課堂環節清晰,結構緊湊、形式活潑、富有情趣。

二、注重識字寫字,夯實識字基礎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張老師注重讓學生觀察,並強調寫字的姿勢,注重習慣的培養。在指導“良”和“食”的書寫,張老師先讓學生觀察,區別筆畫、字形,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三、讀中感悟,熟讀成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和培養情感。”本節課,張老師採用以讀代講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詩歌。如,有師生共讀,整體感知的朗讀;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的朗讀;還有語言鋪墊,深入文字的朗讀等,整節課讓“朗讀”貫穿整個課堂,引導學生把小詩讀得入情入境,津津有味。如:第三節詩句,張老師設計句式練習,用填空的形式給學生“搭橋“,讓學生真切感悟到西西有了一雙好腿無比高興的心情,教師順勢指導學生讀出西西的開心、幸福。學生在讀中獲得資訊,讀中受到薰陶,讀中把握兒童詩的語言規律,最後達到熟讀成誦,從而積累和內化了語言,培養了學生語感。

四、讀寫結合,拓展適度

“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在本節課中有所體現,這首詩從語言特點上看,每小節的句式相對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這句話在詩中反覆出現。教學的最後環節設計讓學生模仿詩人的表達方式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寫下來,通過說寫結合和讀寫結合,引導學生把自己獨特的體驗在寫話中昇華,進一步發展學生語言,拓展學生思維。

總之,本節課通過談話匯入課題;品讀詩文,感悟語言;拓展想象,釋放情感等,加之張老師教法靈活,能夠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人感受到了真情、真愛和純真的紮實有效的課堂。但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需要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1、老師範讀引路、指導朗讀,做得比較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老師範讀時應看著文字,以便引領學生潛心領悟文字,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乃至手到。

3、教師教學評價語言比較單調,教師應根據學情實際採用恰當而有效的評價語言及時跟進。

希望張老師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能夠不斷探索,不斷提升自己,永遠行走在追求完美的教學之路上,力求實現崔巒老師所提出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本課的設計中,教師、學生與文字進行了多維互動,自由對話,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不斷地經歷思考、質疑、探究、發現、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並抓住了頗具玩味的兩句話:“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和“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隨著思考、感受的加深,情感的體驗也在不斷地生成。

二、學習目標

1 、認讀 8 個生字,會寫“謝、漸、微”等 12 個生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培養積累詞語的興趣和習慣。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麼沒有白栽。

3 、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三、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一)(出示課件玫瑰花)認讀“玫瑰”二字

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

多美的花啊!(師板書:玫瑰)誰會讀這個詞語?

(二)揭題

春天到了,小鹿在門前的花壇裡,栽了一叢玫瑰。我們去看看吧。——(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

(一)請小朋友自由讀讀故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並把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完後和同桌交流自己已認識的字,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二)離開小魚的幫助,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1 、出示生字詞語卡片

( 1 )指讀“骨”、“花骨朵”(在這個詞語中“骨”讀輕聲),你見過花骨朵嗎?(出示課件花骨朵)

( 2 )指讀“終於、一瘸一拐、惋惜、黃鶯”。(結合經驗理解“一瘸一拐“)

2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3 、引導質疑

(預測學生可能質疑:為什麼鹿弟弟先說這玫瑰白栽了,後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三、學習課文,解決疑難

(一)根據學生質疑,出示文中的兩句話:

①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②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二)自由讀 1-4 自然段,思考:鹿弟弟為什麼說,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 、(課件出示下列句子)

①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② 花骨朵漸漸地長大了。

2 、你能找出兩句話中的一對近義詞嗎?

理解“漸漸地”,你能用“漸漸地”來說一句話嗎?

一份汗水一份收穫。讓我們高興地讀讀這兩句話,為小鹿而快樂吧!

3 、體會小鹿栽種玫瑰的辛苦以及對玫瑰的喜愛。

可是——(多媒體演示:花骨朵漸漸長大了,小鹿躺在床上養傷,來到門前卻看不到一朵玫瑰花)

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受?

4 、讀讀課文,哪句話帶給你這樣的感受就讀讀哪句。(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以下三句話體會小鹿焦急、失望的心情。)

( 1 )他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養病。(焦急、無奈)

( 2 )一天、一週、一個月……小鹿終於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焦急、盼望)

( 3 )呀!門前的玫瑰已經長得很高了,可是濃密的綠葉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驚奇、失望)

5 、體會小鹿一朵花也沒看到的心情,理解“惋惜”。板書:白栽、惋惜。

指導朗讀: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二)、研讀課文 5-8 自然段,讀悟結合

1 、可鹿弟弟為什麼後來又說玫瑰沒有白栽呢?讀讀 5 、 6 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

2 、交流

( 1 )為什麼鹿弟弟後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指導朗讀黃鶯、微風的話。

① 黃鶯飛來了,黃鶯在對小鹿說什麼呢?小朋友自己讀一讀句子。

② 哪一位小黃鶯先來跟小鹿說話?小黃鶯會怎樣地對小鹿說呢?你為什麼見到玫瑰就想唱歌呀?

③ 微風吹來了,微風看到這些玫瑰的時候心情又怎麼樣?你是怎麼知道的?

( 2 )、聽了黃鶯和微風的話,很多小夥伴也趕來了。你看,他們也看到聞到小鹿的玫瑰花了,他們會對小鹿說什麼呢?創設情境,說話練習。

課件出示:()也看到(聞到)了小鹿的玫瑰花,()地對小鹿說:“()”

( 3 )小鹿自己雖然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經開在別人的心田,生根、發芽了。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小鹿也感到了快樂。剛才還在替哥哥感到惋惜的鹿弟弟這下也很高興,(板書:沒有白栽、高興)

( 4 )一起高興地讀讀鹿弟弟的話。是啊,我們終於明白——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 5 )指導朗讀小鹿及鹿弟弟的話。

5 、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小鹿親手栽種的玫瑰花不僅為自己帶來了歡樂、友誼,更重要的是也為周圍的朋友帶來了花香,帶來了幸福,真是“一人栽花,香飄萬家”。為別人帶來幸福才是最大的快樂。讓我們也常常為別人帶來快樂吧!

五、作業:

1 、書寫生字

( 1 )多好的小鹿啊,他讓我們學到了這麼多。我們該怎麼感謝他呢?

我們寫一個“謝謝”送給他好嗎?

( 2 )這個“謝”字你怎麼記住它?教師範寫。學生臨寫一個。“微”字注意什麼?和謝字結構很像,我們照著也來寫一寫。其他的生字小朋友自己和同桌討論一下,想辦法把它們記住。

( 3 )學生書寫生字

2 、課後讀讀托爾斯泰的《老人種蘋果》,你又會想到些什麼?

六、板書設計

小鹿的玫瑰花

惋惜 ← 白栽?

高興 ← 沒有白栽?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雨後》,本課是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中一首優美的敘事詩。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詩作。這首詩主要描寫一對小兄妹在雨後踩水嬉戲的情景和心理,文筆明快,語言幽默,洋溢著動人的童真與童趣。細細咀嚼、品味,就會感到其中更深遂豐富的內涵。這首詩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然後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後玩耍時的快樂。

在這首詩中,冰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新中國兒童幸福生活的歡樂圖。她寓情於景,寓理於境,通過幾個小小的畫面,創造出了一個既能捉摸,又可感知的生動歡快的藝術境界。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會認綠線中的4個二類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出孩子們在廣場上快樂玩耍的情景。感受文中孩子們玩水的快樂,體驗自己成長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按照老師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體會小哥哥、小妹妹的愉悅心情,讀出感情。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組表演,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法,在教學中讓識字、理解與想象、朗讀、表演互相穿插,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的活力的學習氛圍,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四、教學分析:

由於本文語言淺顯,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要想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還應多讀課文,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就是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課文。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識字、理解與想象穿插其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步:觀察圖畫,匯入新課。

1、出示[夏天景色]: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

螢幕出現幾個詞語:雨後廣場糟糕……糟糕!

學生活動:根據提示的詞語,想象一段夏天裡發生的故事。

[設計意圖]先開啟學生思維和想象的大門,引起學習興趣,如果有的學生讀過這首詩歌,按照本詩的內容去講故事,那也很好,順勢引導。我主要是想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對課文的`一個初步瞭解。

2、在學生說完以後,教師進行一個簡短的小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孩子們踩水玩耍的情景,覺得非常有趣,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後》。這時,教師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

第二步: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兒歌,自學不認識的字。

師巡視參與,表揚查字典的學生、小組合作識字的學生和其他採取新穎有效的學習方式的學生,給其他學生啟示,使學習方式更加多樣,更適合自己。

2、通過學習,你們認識了哪些字?給大家講講吧!

[操作方式]找同學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講給大家聽,教師用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生詞,點同學讀,糾正字音,指出要注意的地方。相機點撥,有重點地指導幾個比較難認的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是已經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想鍛鍊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三步:勇闖三關,朗讀課文。

1、勇闖朗讀第一關,朗讀要求:正確

學生活動:自由參賽朗讀,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讀得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朗讀,自由的朗讀形式可調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

[操作方式]學生互評時的標準圍繞“準確”展開:讀音是否準確,有無丟字落字。

2、再闖第二關,朗讀要求:流利

喜歡讀這首兒歌嗎?為什麼喜歡呀?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更喜歡了。

螢幕出示兒歌,學生跟著讀,老師也跟著讀。

[操作方式]一節一節的出現,如果一遍讀的不熟練,就再讀一遍,第二遍要求大聲朗讀。

四步: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1、課文都讀熟了,想想都知道了什麼?根據學生暢所欲言的發言,教師相機板書“快樂”。

2、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小節,就把這一節好好地讀一讀吧!

3、在學生讀完後,教師和學生重點交流:

(一)首先感受小哥哥玩水的快樂。

1、這時,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麼玩呢?請大家一邊看圖一邊自由讀第2小節,看看你又知道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哥哥”。

2、教師提出學習要求:這節內容我想讓同學們來演一演,要想演的好,就一定得把這節內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麼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好嗎?

3、在學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上臺表演。表演完後,請學生評一評,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4、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學生自由練習讀,點學生讀,最後男生一齊讀。

5、讀完後,教師相機採訪表演的孩子:“小哥哥,你剛才滑了一跤,覺得怎麼樣?心裡怎麼想的?”學生肯定會說玩水玩得非常高興。

6、這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疑問:老師覺得奇怪,滑了一跤的小男孩,一邊嘴裡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麼呢?引導學生再次體驗孩子們的快樂。

7、在學生談完體會後,把2、3小節連起來讀,通過表情朗讀來體驗小哥哥的快樂。

(二)接著再來體會小妹妹的快樂。

1、小哥哥玩得這麼開心,大家看(出示課件),小妹妹也不甘示弱,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4小節,其他學生思考:小妹妹在幹什麼?在想什麼?

2、小妹妹在跑的時候,有幾個動作寫得特別傳神,仔細在文中找,你發現了嗎?

3、在學生找出動詞以後,請同桌兩個同學一個人旁白一個人表演小妹妹,學生自由表演完以後,教師請一位學生演一演小妹妹,教師相機採訪小妹妹:小妹妹,你一邊跑一邊在想什麼呀?學生肯定會回答:我也想痛痛快快地摔一跤。這時,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小妹妹為什麼也想摔一跤呢?

4、你曾經有過小妹妹這樣的想法嗎?你們能把小妹妹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學生自由讀完後,點多個學生讀,然後全班女生齊讀。

[設計意圖]我主要是想通過小組表演,同桌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對文字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步:朗讀第三關,要求:有感情朗讀

1、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一段兒歌。

其他同學評價老師的朗讀。

2、學生活動:每小組選取其中的一段兒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動有趣。小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學就朗讀哪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表演把課文的情景再現出來,更重要的是把雨後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

3、附加關:背誦

剛才那麼精彩的朗讀,讓許多同學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誦兒歌,相信你們一定表現的更棒!試試看吧!

學生活動:背誦兒歌,老師和學生一起試著背誦兒歌,互相鼓勵。

[設計意圖]是學生在熟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第六步:總結全文。

1、現在咱們把課文連起來,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誰最能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2、在學生讀完後,進行一個拓展練習:下雨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快樂?讓學生自由發言:如捉魚蝦,打傘在雨中跑來跑去,看美麗的彩虹等等。

第七步:指導寫字。

寫字一直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我一直非常注重對學生寫字的指導,希望通過兩年的練習,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能寫出一手漂亮的鉛筆字。因為有了一年級寫字的基礎,所以在二年級我主要採用的是“半扶半放”的方法。

首先請學生觀察一下田字格中的生字,哪個字最難寫,最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

學生提出最難寫的“勁”、“妹”、“粗”,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字的寫法,指導學生在書上描紅。

第八步:實踐作業。

如果在水中滑倒的是你,你的爸爸媽媽會怎樣做呢?

回家後有聲有色的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許他們會有一些讓你們意想不到的變化……

板書設計:

一群孩子

雨後---快樂小哥哥

小妹妹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課文《小柳樹和小棗樹》。這一單元的課文都蘊涵了深刻而豐富的生活哲理。對於這組課文的教學,要特別關注人文精神的挖掘與落實,在讓學生不離開對語言文字感悟的同時進行自然的思想教育,使生動的教材顯得更加鮮活。授以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的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這篇課文以國小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藉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並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學生懂得“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我從四個方面來向大家彙報:學生分析、教學理念(目標、教法、學法)教學要求、教學過程。

一、學生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二、設計理念

1、在新教材和《課程標準》中,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學生讀、寫的慾望都很強烈,要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為了這一理念,要充分運用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創設有益於學習活動進行的情感氛圍,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讓師生之間形成這樣一種特定的關係: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並由此誘導學生作出研究的反應。學生通過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誘導傾向的問題,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3、使閱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三、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導學生齊唱《春天在哪裡》。好,我們已經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樹來了!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小棗樹呢。想知道它們在春天、秋天時有什麼不同嗎?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用學生會唱的歌曲創造一種寬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使每個學生在沒有外界壓力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教者以啟發質疑為突破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回答:小柳樹和小棗樹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設計意圖:明確初讀目標,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以簡單的問答,提高學生的讀書效率,達到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2)出示字卡,學生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並想辦法記住它。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創設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3)開火車認讀生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準備,幫助不會認的同學想辦法認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喜歡比賽的特點,培養團結合作和竟爭意識。

2、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設計意圖:抓住事情的過程,體會重點人物的特點。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注重展示從對內容的理解到對人物品質的認識過程。

(2)略讀分析這篇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你喜歡哪幾句話?讀給大家聽,要讀出感情噢!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3)學生自選角色,有感情地表演出來,體會小柳樹和小棗樹有什麼不同?感悟小棗樹說的話,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小柳樹:得意、驕傲、不懂禮貌; 小棗樹:寬巨集大量,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色的研讀,力求突出重點,使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4)讀了課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大膽說出來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3、精讀課文,加強語感。

(1)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們準備抓住哪些語句把小柳樹和小棗樹的特點表現出來呢?

設計意圖: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拔、指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重點詞語,觀察插圖,對小柳樹和小棗樹的性格對比,加上學生自己的理解,把課文朗讀並表演出來,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化抽象的文字為具體的情感。

三、拓展與鞏固

1、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後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教師巧用課文抓住文中的發散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把文中人物的優缺點轉移至現實的每個人身上,使德育落到實處。

2、鞏固會認的字

遊戲:聽音出示字卡。(教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鞏固知識。

3、總結

談話:小柳樹因自己長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棗樹;而小棗樹卻不因自己長得沒有小柳樹好看而洩氣,也不因自己能結又大又紅的棗子而自大,相反還誇獎小柳樹。我們是不是要學習小棗樹的高尚情操啊?

四、作業設計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課後朗讀全文給大家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吧!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將課題中“小柳樹”寫成綠色,“小棗樹”寫成紅色,讓小朋友說說他們為什麼是這種顏色。小朋友課前蒐集了資料,基本上都能說出一、二。後面採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突出了全文的中心。

15小柳樹 好看 不會結果

和 多看別人長處

小棗樹 不好看 會結果

說效果:

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自主完成對文章的探究和感悟。通過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使學生懂得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懇請領導、老師批評指導。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幻想、優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遙遠而又神祕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詩歌共有5小節。第1小節由爺爺的話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由此,“我”產生了豐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於“我”真實的童年生活。課文最後,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實中來,並與詩歌的開頭相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容說一說。

4.學習準確使用動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三、說教法

1.識字時,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藉助拼音認識生字。寫字時,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教師可以結合學過的字,引導學生交流寫字的方法。

2.採取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注意詩歌中有的語句比較長,而且排成兩行,教師應該通過範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語句中的停頓。

3.以畫助讀,展開想象。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後,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動手畫畫這美麗的搖籃

四、說教學流程

1.解析“搖籃”匯入,並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播放原始森林錄影)

2。範讀

3。學生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麼?課文的大意是什麼?

(4)讀完課文後,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檢查自學情況

(1)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2)檢查字詞:你在自學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

(3)提出問題:你在自學課文時有什麼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4)學習動詞。

讀一讀以下短語,注意加點的詞語。再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帶有動詞的短語,讀一讀。

摘野果 採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蟈蟈 看夕陽 賞明月 數星星

5。初讀課文,瞭解祖先的搖籃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數一數這首詩共有幾小節。

(2)指名讀課文第1小節,其他同學思考:祖先的搖籃是指什麼?

(3)分組討論:第1小節寫了祖先的搖籃的什麼特點?

(寫了祖先的搖籃很大。)

(4)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句子,說說課文中為什麼把原始森林稱為“祖先的搖籃”?

(5)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裡做了些什麼?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裡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採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7)教師範讀第2、3小節,引導學生讀好問句。

(8)學生練讀第2、3小節。

(9)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第2、3小節。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裡,人們還會做什麼?仿照第2、3小節,說一說。(分組討論,自由發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搖籃中會做些什麼?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置身於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中,你會做些什麼?

六、說板書

祖先的搖籃

摘野果 和野兔賽跑

掏鵲蛋 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 捉紅蜻蜓

採野薔薇 逮綠蟈蟈

原始森林 蒼蒼茫茫

七、教學感悟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淨,表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我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整堂課從課前學生的預習到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筍芽兒》,我將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為主題。這篇童話故事則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自然景象,寫出了筍芽兒克服寒冷、石塊擋路等種種困難,趁著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過程。

二、說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點鮮明,貼近兒童生活,特別適合誦讀。我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思想,遵循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要求,在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並通過活動中讀、表演中說、想象中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筍芽破土而出的過程,感受筍芽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瞭解筍芽兒破土而出的過程。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奮發向上,才能茁壯成長。

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

難點: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出土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學法

1、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2、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問大家:同學們喜不喜歡猜謎語?老師給大家說個謎語猜一猜好不好?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謎底:筍)接著,你見過竹筍嗎?(接著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的。隨機板書課題(筍芽兒)提醒課題的讀法,讓學生帶著自己對筍芽的喜愛讀題,讀出筍芽兒的可愛。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帶著好奇進入文字角色。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動畫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然後讓他們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

2、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互相正音。最後,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組之間,進行趣味識字比賽(好的,教師及時表揚,)

(三)多元閱讀,以讀代講。

1、學生自讀。

2、帶問題讀。

"在筍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它?"學生讀後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板書"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

3、有感情地朗讀。以描寫春雨姑娘的自然段為例:我用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角色進行體驗朗讀,同時老師及時做好必要的指導和示範。"孩子們,輕一點兒,再輕一點,別嚇著夢中的筍芽。來,咱們一起輕輕地呼喚筍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快醒醒,春天來了。"通過這樣人性化的引導,我想孩子們就會入情入境,讀出春雨姑娘的"輕柔"來。這樣進行了一個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之後,讓孩子們按照這一種方法自己進行以下各段的朗讀練習。

4、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前四自然段。

5、迴歸整體,感悟主題。

在讀完全文後我出示了以下填空練習

(1)、此時筍芽又給你了怎樣的感覺?再用()的筍芽說一說。

(2)、筍芽兒鑽出地面,是因為有------、------、--------的幫助,更是因為筍芽有--------------精神。

(四)、小練筆

課後讓同學們走出教室 ,走向田野看看筍芽兒看到的明亮美麗世界是什麼樣的 ?寫下來

(主要是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板書設計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教材說明: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1課《回聲》。主要講一隻小青蛙的叫聲引來了另一隻“小青蛙”,還調皮地學他說話。在青蛙媽媽投石擊水,用水波和聲波做比的巧妙指點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聲的道理。這篇科學童話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物理現象——;回聲,捧讀本文,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增加了學生對大自然現象瞭解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有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漢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可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

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關鍵:

熟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說話?”然後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

(聯絡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表達願望,自然引入課文學習。)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板書課題)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麼?(學生質疑。)那麼回聲到底是什麼聲音?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讀了課文後就能知道了。

(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瞭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於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好讀的詞語和句子要多讀幾遍。然後指名讀,隨時糾正錯字。

2、檢查認字情況。(課件演示)

呱呱哩一圈圈波紋碰到返回來

(1)帶拼音讀詞語,重點強調“哩”和“波”的讀音,“哩”是語氣詞,讀輕聲,“波”的韻母是ō,不要讀成ē。

(2)去掉拼音讀詞語,注意帶點的字。

(3)去掉熟字讀生字。

(4)交流識記方法。

(5)用生字組詞。

(識字教學本節課的重點之一,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電腦課件的演示,注意生字的音形義教學,突出了教學重點,把識字教學落到實處。)

三、熟讀課文,感知內容。

1、邊看書上的圖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看螢幕,說一說圖上有什麼,像什麼?文中的那一段描寫了這座小橋的樣子?(第一自然段)請你讀一讀這一段。(通過這樣的設計,對學生進行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3、橋洞下的小青蛙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小青蛙的心情怎樣?你是怎麼知道的?它是怎麼說的呢?又發生了怎樣有趣的事呢?我們來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1)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什麼地方聽到的?讀這一段應該用怎樣的語氣?(高興、歡快)誰來讀一讀這一段?

(2)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感到怎樣?(奇怪)

此時的小青蛙也和你一樣。誰來讀第三自然段?小青蛙的話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奇怪)

媽媽的話呢?(親切)

4、面對小青蛙提出的問題,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看螢幕說一說。朗讀第四段,找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跳、撿、扔)

青蛙媽媽又是怎麼說的?

(1)學生邊讀邊把媽媽說的話劃出來。

螢幕出示媽媽的話,找學生讀一讀。指導朗讀青蛙媽媽的話,青蛙媽媽是在解答孩子的疑問,它的話應該要讀出耐心、親切的語氣,節奏應慢,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2)讀了媽媽的話,你明白了什麼?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波紋 ))))))))))) 河岸

蕩回來

叫聲)))))))))))石壁

(回聲)返回來

(4)讓學生讀一讀第五自然段,看看小青蛙明白了什麼,心情怎樣?小青蛙聽了媽媽的話,恍然大悟,它非常高興,要讀出歡快的語氣,節奏稍慢。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

教師板書:回聲

(這一部分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回聲,這一部分的內容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各種朗讀,指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多讀中悟情。同時抓住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等,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頑皮的小青蛙明白了這件事之後,又去幹什麼呢?齊讀最後一段。

6、分角色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回味欣賞。

1.你學了課文,懂得了什麼?

2.說說還在哪些地方可以聽到回聲?是怎樣產生的?

板書設計:

31、回聲

波紋 ))))))))))) 河岸

蕩回來

叫聲)))))))))))石壁

(回聲)返回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教材解讀

狐假虎威寫的是一隻狐狸狡猾的騙過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脫了危險,而且讓其他動物紛紛逃竄的故事。比喻依仗別人勢力來欺壓人。課文中的狐狸的神態、語言,都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如:“眼珠子一轉”這與老虎的“猶豫不決”“半信半疑”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故事的結果,動物們被嚇跑,老虎被騙上當,狐狸的狡猾與老虎的愚昧表露無遺,這篇充滿情趣的寓言故事,生動形象的語言適於“讀”極具爭議的人物適於“評”,引人入勝的情節適於“演”。

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小,容易被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所吸引,因此,學習起來並不難,語言生動有趣,易於學生理解,而且學生朗讀的慾望很強,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以各種方式讀,讀後分析人物特點。通過表演來理解部分詞語,增強感受。總之,學生應在一個活潑,輕鬆的環境中理解課文,學習詞彙,明白寓言故事。

教學目的

1 通過寓言知道成語的意思,對課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認識。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對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健康的價值取向。

2 對狐狸的做法有現代的獨特見解。

教學流程

1匯入新課 通過學生在平時的印象中的狐狸和老虎說說.

( )的狐狸 ( )的老虎

師藉機引導:有一天老虎卻沒有鬥過一隻又瘦又小的狐狸,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第六課。

2閱讀理解 整節課就圍繞

( )的狐狸 ( )的老虎

通過學生的各種方式的讀來理解,來填空。

3 指導朗讀 重點讀出狐狸“狡猾”,老虎“半信半疑”。

4課外延伸 以一隻聰明的小猴子發現了事情的端倪,它給狐狸和老虎各寫了一封信,他會說些什麼呢?

以 “ 我想對你說”為題,發散學生思維,更現代的理解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

總之,我這節課就本著讓學生說,讓學生演,讓學生讀這一標準,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理解寓言,完成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