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睡前故事>

成語睡前故事大全集

睡前故事 閱讀(2.93W)

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成語就是有道理的詞語,它奠基着我國的文化之熙。成語的睡前故事也很不錯,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成語睡前故事大全集,希望對你有用!

成語睡前故事大全集

成語睡前故事篇1:聞一知十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很有才幹,孔子周遊列國,子貢隨行,關於外交方面的事情,往往由子貢去辦。

有一次,齊國準備征伐魯國,孔子想派弟子前去護衛,許多弟子紛紛自薦。孔子最後還是挑選了子貢。

子貢果然不辱使命,使小小的魯國免除了一場危難,儘管如此,孔子卻認爲他比顏回還差些。他問子貢:你和顏回兩人哪一個強?

子貢答道:我怎麼能和顏回比呢?顏回聽見一分就能知十分,而我聽見了一分,只能猜到兩分。

孔子聽後,也同意子貢的話,並感嘆道:你是不如他,而我也不如他呀!

成語睡前故事篇2: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末年,各路起義軍中有兩支最大的力量,這就是劉邦和項羽的隊伍。他們曾經約定,誰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陽,誰就在關中一帶爲王。結果,劉邦先攻破了咸陽,控制了函谷關。

項羽因此非常生氣。他想我有四十萬大軍還沒稱王,你十萬人馬居然稱王啦!於是要找劉邦決戰。項羽的一個遠房叔叔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聽到這消息,他連夜告訴張良,勸他趕緊離開。張良不願背叛劉邦,經張良介紹,劉邦熱情地接待了項伯,並與項伯結爲兒女親家。項伯勸劉邦親自去向項羽解釋、道歉,以避免這場大戰。

第二天,劉邦帶着一百多人親自去鴻門向項羽陪禮道歉。項羽的謀士范增勸項羽在酒宴上除掉劉邦。宴會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約定項羽一舉杯,就立即動手。

在宴會上,劉邦對項羽態度謙卑,處處陪着小心。那項羽是個直性於,被劉邦哄得漸漸高興起來,根本不再想殺他了。所以對范增的幾次示意,都沒有反應。范增眼看沒按計劃進行,就把項羽的堂兄弟項莊找出來說:“項王太仁慈了。你快進去借舞劍爲名,趁機殺了劉邦。”項莊回來便到宴會上敬酒,並請求讓他舞劍助興。

只見劍光閃閃,項莊越舞越靠近劉邦。項伯擔心出事,對項羽說:“一人獨舞,興致不高,讓我和他對舞吧!”項伯也拔劍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體擋着劉邦,使項莊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張良看到這種情況,趕忙出去對劉邦的武將樊噲說:“現在項莊舞劍,他的用意就是要殺沛公啊(原文是‘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噲一聽,立即拿起武器,闖到宴會上。

在張良、樊噲的保護下,劉邦終於藉機離開宴會,安全地回到自己的軍營。

成語睡前故事篇3:心有靈犀一點通

“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個成語,出自《李義山詩文全集·無題》。李商隱字義山,是唐朝晚期詩壇的一顆明星,也是對後代有影響的一位詩人。李商隱17歲開始當幕僚,25歲中進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滯,大部分時間過着寄人籬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沒有擔任過重要官職。他年輕時在政治上是有抱負的。

但由於“運與願違”,因此他寫了許多詩來曲折地表達內心的苦悶。李商隱所寫的一組《無題》詩流傳較廣,在我國文學史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李商隱在祕書省當正字(官職名)時寫的一首《無題》詩中有這樣兩句:“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從字面上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我們沒有鳳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飛向遙遠的地方;我們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過那條極細的白紋,彼此心心相印。

舊說犀牛是一種靈異的獸,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端通向頭腦,感應靈敏,故稱靈犀。後來,人們引用“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個成語,來比喻彼此的心意相通。

成語睡前故事篇4:以身試法

西漢時,高陽出了一位廉潔奉公的官員,叫王尊。

王尊從小死去父親,由他的伯父撫養長大。伯父家裏比較貧窮,王尊每天要趕 羊羣到野外去放牧。 這孩子最愛讀書,放牧時總要帶些書閱讀。漸漸地,他對書上提到的那些秉公執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爲這樣的人物。一天他向伯父央求,爲他在郡的監獄裏謀一份差使。

這時王尊才十三歲,伯父聽後驚訝他說:“你還是個孩子啊,又不懂刑律,怎麼能到監獄去做事呢?” 王尊說:“孩兒已從書中見到過很多。以後再跟獄長多學學,不就行了嗎?” 伯父經不住王尊一再央求,便備了禮託人找獄長說情。獄長便把王尊當聽差在身旁使喚。 王尊當了幾年聽差,經常接觸到刑獄方面的事務,長進很快。

一次他隨獄長去太守府辦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書方面的事。又過了幾年,王尊辭去職務,攻讀儒家經典,之後再被任用。 由於他執法嚴正,逐步提升,當上了縣令,後來又升爲安定郡太守。

當時,安定郡官場非常混亂,一些官員利用權勢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王尊一到那裏,立即整頓吏治,並曉示屬縣所有官吏忠於職守,以身作則,爲下屬作出榜樣。法律無情,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嘗試一下法律。 郡裏有個屬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憤極大,告示貼 出後不見改悔,於是王尊把他捉拿歸案。這貪官入獄後,沒幾天就一病身亡。接着,王尊又懲辦了一批罪行嚴重而又沒有悔改的豪強。這樣一來,安定郡開始太平起來。

王尊嫉惡如仇,執法如山,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成語睡前故事篇5:行將就木

春秋初,晉國吞併了鄰近一些小的諸侯國,成爲一個大國。當時,年老的國君晉獻公寵愛妃子硼姬,打算將來讓她生的兒子繼位。他聽了驪姬的壞話,將太子申生逼死。驪姬還要陷害申生的兩個異母兄長公子重耳和夷吾。

他倆只得逃走。重耳先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兵聞訊而來。蒲城人要抵抗,重耳說服他們別這樣做,並且逃往狄國。跟他一起去的有他的舅舅狐偃,還有趙衰等人。

狄國出兵攻打一個部落,俘獲了叔隗和季隗姐妹倆,隨即把她倆都送給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生下伯條、叔劉兩個孩子;把叔隗嫁給趙衰,生下個孩子叫趙盾。後來,從晉國祕密傳來一個壞消息:晉國的主公要派人謀刺重耳。

原來,與重耳一起出逃的公子夷吾在獻公去世後,藉助秦國的力量回到晉國繼位,史稱晉惠公。他怕兄長重耳回國爭位,派出刺客謀害重耳。重耳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逃到齊國去。臨走前的晚上,他對妻子季隗說:夷吾派人來謀害我,我打算再逃到齊國去。你留在這裏撫養孩子,等我二十五年不回來,你再嫁人吧。

季隗傷心地回答說:我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就要進棺材了,還嫁什麼人!我一直在這裏等待你就是了。重耳到了齊國,齊桓公把一位姓姜的姑娘嫁給他,還贈給他二十輛用四匹馬駕的大車。重耳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足,但跟隨他的人都認爲不該老呆在這裏,姜氏也認爲重耳應該離開。她和狐偃商議後、把重耳灌醉,載上車送出齊國。

一行人到曹國、宋國、鄭國和楚國,都沒有被接納下來。後來到秦國,秦穆公熱情接持了他們,並把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恰好這一年夷吾生病死去,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回晉國即位,史稱晉文公。

成語睡前故事篇6:吳越同舟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經常交戰。一天,在吳越交界處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幾個吳人和越人,雙方誰也不搭理誰,氣氛顯得十分沉悶。船離北岸後,一直向南岸駛去。剛到江心,突然天色驟變,颳起狂風來。剎時間滿天烏雲,暴雨傾盆而下,洶涌的巨浪一個接着一個向渡船撲來。。

兩個吳國孩子嚇得哇哇大哭起來,越國有個老太一個踉蹌,跌倒在船艙裏。掌舵的老銷公一面竭力把住船舵,一面高聲招呼大家快進船艙。

另外兩個年輕的船工,迅速奔向桅杆解繩索,想把篷帆解下來。但是由於船身在風浪中劇烈顛簸,他們一時解不開。這時不趕快解開絹索,把帆降下來,船就有翻掉的可能,情勢非常危急。就在這千鉤一發之際,年輕的乘客不管是吳人還是越人,都爭先恐後地衝向桅杆,頂着狂風惡浪,一起去解繩索。

他們的行動,就像左右手配合得那麼好。不一會,渡船上的篷帆終於降了下來,顛簸着的船得到了一些穩定。老艘公望着風雨同舟、共度危難的人們,感慨他說:吳越兩國如果能永遠和睦相處,該有多好啊!出自《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比喻雙方在危難中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成語睡前故事篇7:捨我其誰

孟子想到齊國施展自己的雄圖大志,也很希望齊國君王能像歷史上的商湯和周武王那樣有作爲。他到齊國後,齊王很高興,並且任用了他。但孟子總感到不理想,於是決定離開齊國。但他在離開時,心裏又是矛盾着的,很想齊王能親自出面來挽留他。

後來,儘管齊王也親自到孟子住處見了面,但只是寒暄寒暄而已,並沒有表示要真正留他。孟子出京城臨淄到齊國西南部的晝地後,住了3天才走。途中有人問孟子爲什麼這樣慢騰騰地,孟子說,我自認爲還是太快了呢。我想齊王也許能最終改變態度,把我召回去。齊王如果用我,何止齊國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夠得到太平。

在迴歸的路上,又有一個名叫充虞的人問孟子,說:“老夫子現在好象很不愉快的樣子,從前我聽您說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回答道:“彼一時,此一時嘛。

每過520xx年必定有位聖君出現,而這當中也必定會有命世之才出來。從周朝到現在,已經過去700餘年了。論年頭,早超過(520xx年)了;而以時勢的發展來考察之,則現在正該是出聖君賢臣的時候了。

老天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那麼當今之世,除了我,還有誰呢?我有何不愉快的呢?”

成語睡前故事篇8:無妄之災

戰國時期,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將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獻給楚王,但終究不能生子。趙國人李園想把妹妹獻給楚王,但聽說楚王不能生育,擔心她日久在宮裏會失寵,便用黨詐的手段,誘使春申君收納其妹爲妾。

後來與春申君有了身孕,兄妹密商以後,李園之妹對春申君說:“楚王寵信您,超過了他的兄弟,如今您爲相二十多年,而楚王又無子,他死後,其兄弟繼位,他們各有所親、您怎能住久保持你的榮華富貴呢?

而且,您掌權時間很長,在與楚王的兄弟們相處的過程中,失禮與得罪他們的地方很多,那時,恐怕就會大禍臨頭!還怎能保住相位和您的封地呢?”這個女人恫嚇了春申君一陣子以後,接着神祕兮兮地說道:“現在妾已懷有身孕,如能憑着您跟楚王的親密關係,趁此時您將妾獻給楚王,妾託老天的福,將來若生下個男童,那就是您的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楚王,這樣,比起受別人管轄,時刻擔心會有不測的禍患,不是要強得多嗎?”

春申君認爲她說得很有道理,便藉機將這女子獻給了楚王,果然生下個男孩,被立爲太子,李園的妹妹立爲皇后,李園也因此受到楚王重用,手握大權。考烈正患病。有個叫朱英的人,對春申君說:“世人有不測之福,又有無妄之禍(又有不測的災禍),如今您處在不測的世道中,服事不測的君王,那麼,你周圍哪能沒有不測之人呢?”

春申君問:“什麼叫不測之福?”“您做楚相已經二十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相國,實際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危,太子幼小,楚王一旦歸天,您輔佐幼小的君主,就像古時的周公一樣。或者,您自己當王,慶遠擁有楚國。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福。”“什麼叫不測的災禍?”“當前,李園雖然還沒有執政,但他是王舅;他不擔任領兵的將軍,但很久以來,他卻私下養了一批爲他舍死效忠的軍士。

楚王一旦去世,李園必然搶先入宮,假託楚王的遺旨,執掌大權,任意專斷,軌殺您來滅口,這就是所說的不測之災。”“什麼叫不測之人?”“您現在就搶先任命我爲郎中(在宮內充侍衛的官名),待到楚王去世後,李園如果真的搶先進宮,我就幫您殺掉他,這就是我所說的不測之人。”春申君搖搖頭,說:“先生,算了罷,不要再說了。

李園是一個懦弱的人,我待他又很好,他怎能幹出那種事來呢?”朱英見春申君聽不進他的告誡,怕將來受到牽連,便逃走了。17天后,考烈王病死,李園果然搶先進宮,埋伏下殺手,待春申來到時,刺殺了他,並割下他的頭扔到宮門外。然後命令殺掉了春申君的全家。李園妹妹跟春申君而懷孕生下的那個男孩,後來被立爲楚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