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古代敘哲理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1.87W)

歷史故事具有生動的情節和豐富的內容,很容易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印象,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古代敘哲理故事。

古代敘哲理故事

古代敘哲理故事1:小馬過河

在一個馬棚裏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聽了,高興極了,連蹦帶跳地說:“好啊!怎麼不行?我很高興能夠爲您做事。媽媽,什麼事啊?”

老馬高興地說:“那太好了,孩子,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突然前面有一條小河擋住了他的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站在河邊,爲難極了,心想:這河水有多深呢?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有多好啊!可是現在已經離家太遠了,不可能再回去了,我該去問誰呢?他向四周望了望,看見一頭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嗒嗒地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又跑回了河邊,準備過去。這時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小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

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當然啦!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是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小馬連忙收住腳步,在河邊上走來走去,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他嘆了一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去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了甩尾巴,跑回家去了。媽媽問:“咦,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啦?”小馬難爲情地說:“有一條河擋住了路,我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小馬說:“是啊!牛伯伯也是這麼說的。可是松鼠卻說河水很深,還淹死了他的夥伴呢。”媽媽笑了,問道:“那麼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他們的話嗎?”小馬低下頭,說:“我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對小馬說:“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你去試一試,就會明白了。”

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擡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小馬,你怎麼還是要過河,你不要命了嗎?”小馬說:“讓我試試吧。”他一面說,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走了過去,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古代敘哲理故事2:脣亡齒寒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爲了爭奪土地和人口而相互征戰。

有一次,晉獻公決定出兵攻打虢國,可是晉國與虢國之間夾着虞國,而且虢國與虞國素來關係不錯,所以晉國要想取得虢國,不但要經過虞國境內,而且還要確保虞國不插手這件事。

晉獻公覺得這個問題十分棘手,他怕虞國因爲要阻止晉國攻打虢國不肯借路讓他的軍隊從虞國境內通過,於是召集羣臣商議對策。

大臣荀息對晉獻公獻計說:“依微臣之見,虞公生性貪財,如果能給他點好處,他一定會借路的。”

晉獻公問道:“要給他什麼樣的好處呢?”

荀息接着說:“只要把垂棘出產的美玉和屈地產的良馬,拿去送給虞公,然後再向他借路,不怕他不答應。

獻公道:“那怎麼行,垂棘的美玉是我祖傳的寶貝,而屈地的駿馬是我最好的坐騎,我怎麼捨得把它們送給虞公呢?再說,要是寶物送了他還不肯借路怎麼辦?”

荀息說:“這個大王不必擔心,如果虞公不肯借路給我們的話,那麼他是一定不會收我們的禮物的。只要他收下,就不敢不借路給我們。再說大王的玉石和駿馬只是放在他們那裏保管一下罷了,等我們滅了虢國,在回來攻打虞國,把大王的玉石和駿馬拿回來,就好比把玉石從內部庫房取出來放到外部庫房;把駿馬從內馬圈牽到外馬圈一樣,要把玉石和駿馬拿回來是輕而易舉的事,大王何必擔心呢?”

晉獻公點頭稱“好”,於是就派荀息去虞國借路。

荀息牽着駿馬,捧着寶玉,來到了虢國。果然不出所料,虞公貪圖財富,一看見寶玉和駿馬眼睛睜得大大的,連荀息說什麼都聽不見了,心裏只想着這兩件寶物。荀息說明來意後,虞公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荀息一走,虞國大臣宮之奇就對虞公說:“大王不能借路給晉國啊!

虞公正把玩着寶石,聽宮之奇這樣說,就問道:“爲何?”

宮之奇說:“大王有所不知,我們和虢國的關係就像牙牀和臉頰一樣,牙牀的存在要靠臉頰,臉頰的存在也要依靠牙牀,破壞了任何一個,另一個也將不復存在啊!古人說過:'嘴脣沒有了,牙齒會感到寒冷的。’兩者是相互依存的,虞國和虢國就是如此啊!我們虞國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爲有虢國,而虢國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爲有我們虞國。晉國這是一個陰謀,他們一定是想先滅掉虢國再來攻打我們虞國啊,如果借路給晉國,那麼虢國早上滅亡,我們虞國晚上也要跟着滅亡的。虞國已經是危在旦夕了,怎麼能借路給他們呢?希望大王三思,收回成命,我願代大王把兩件寶物送回晉國。

虞公根本聽不進宮之奇的勸告,一心想的只有這兩件寶物,一聽到剛到手的寶物要送回去,更是不耐煩的對宮之奇說:“行了,這件事我自有分寸。我說借就借,你不必多言了,退下吧。”宮之奇無可奈何的走了。

晉獻公得知虞國答應借路給他們非常高興,就派荀息帶領兵馬,前去攻打虢國。虢國沒有了虞國這個天然屏障以及它的支援,很快就被攻陷了都城,滅亡了。

荀息在班師途中,接着進攻了虞國,虞國因爲沒有了虢國的支援,又加上準備不足,也被晉國滅亡了。荀息在虞公宮中拿回了玉石和駿馬,這兩件寶物又重歸獻公了。

古代敘哲理故事3:畫鬼最易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自招收弟子,自由講學,擴大影響,著書立說,宣傳各自學說,由於各家學派之間相互辯論,學術氣氛十分活躍,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當時有兩家比較有影響的學派,法家和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道家代表人物有莊子等人。由於兩家在觀點上不一致,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韓非子爲了維護法家的主張,對道家學派進行了批判,批評莊子等人的言論曲折幽深,不切實際,毫無現實意義和根據,簡直是胡說八道,就像畫的妖魔鬼怪一樣。爲了把他的批判表達得更形象,韓非子就用了這樣一則《畫鬼最易》的故事來說明:

從前,齊王對繪畫產生了興趣,於是請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當時著名的畫家,齊王希望畫家能作出好畫供他欣賞。齊王經常沒事的時候就跑去看畫家作畫。這一天,齊王處理完朝政,退朝以後,閒暇無事,想起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去過畫室了,於是就來到了畫室,看看畫家又有什麼新作。果然,在畫室裏面擺滿了最新創作的畫。人物畫栩栩如生,花鳥畫惟妙惟肖,山水畫更是氣勢磅礴。畫家正在專心畫畫,也沒有看見齊王進來,突然聽到背後有腳步聲,扭頭一看,發現原來是齊王來畫室看望他來了,於是就趕忙放下了畫筆,上前去拜見齊王:“大王日理萬機,得閒來觀畫,小人感到萬分榮幸!請大王指點!”

齊王見畫家技藝高明,畫什麼像什麼,就問道:“先生畫什麼都是那麼惟妙惟肖,那麼你覺得畫物有沒有難易的區分呢?”畫家仔細想了一下,回答說:“依敝人之見,作畫應有難易區分。”齊王又問:“哦,如此說來先生認爲畫什麼最難呢?”畫家說:“依我的經驗來說,像畫狗,馬之類的最難了。”齊王又接着問道:“那畫什麼最容易呢?”“畫鬼最容易了。”畫家回答說。

齊王聽了以後,感到非常的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就問畫家:“先生的話把我搞糊塗了。在我看來,所謂狗、馬之類的事物,我們都見過,應該好畫纔是,而鬼怪都沒有見過,怎麼去畫呢?還不是鬼怪要難畫一些嗎?爲何先生的觀點與我相反呢?”

畫家笑笑說:“大王有所不知,在常人看來是這樣的,可是對於畫家來說卻正好相反。作畫的難易並不在於是否見過和知道怎麼畫,而在於畫得像不像。所以,正因爲狗和馬一類的動物是人們最常見的,人們都對它們很熟悉,瞭解它們的模樣,而且從早到晚隨時都可以看見它們。一旦畫家畫了出來,那麼人們就會對照着看到過的狗和馬作比較,稍微細微的不像,人們也能發覺,就因爲人們對這類事物太熟悉的緣故了。畫得不像只求類似的畫自然不能算是好畫,而要畫得好,就必須畫得非常像纔可以,所以狗和馬一類的動物最難畫了。而那些鬼怪之類的事物,人們是沒有見過的,它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具體的形態,在人們的頭腦中也沒有明確的形象,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畫出來的東西是不會有人對照鬼怪來指責你畫得到底像不像的。當然畫起來容易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