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齋>寓言>歷史故事>

滄州歷史的故事

歷史故事 閱讀(1.36W)

滄州有哪些歷史故事?滄州“武術之鄉”,含滄州市所轄縣、市。歷史上人民爲了反對封建盤剝和壓榨,滄州民間武風益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滄州歷史的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鑑!

滄州歷史的故事

滄州歷史的故事篇一

西漢以前,今河北平原上主要河流如黃河、滹沱河、河、河、治水等都是獨流入海的,諸水漸次交匯。至東漢建安十一年(206)曹操開鑿了一條自滹沱河入弧河的平虜渠(即今京杭大運河自青縣北至靜海獨流鎮一段)後,河北平原上主要河流都會流天津入海,海河水系遂告形成(譚其驤:《海河水系的形成與發展》,《長水集續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隋大業四年(608),隋煬帝徵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在曹操舊渠的基礎上,開挖了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黃河,北通涿郡,與江南運河、通濟渠等構成了縱貫南北2500餘公里的大運河。滄州段運河當時稱爲御河或衛河,成爲海河水系的一部分。人工開鑿的運河造成了衆河匯流天津的局面,這也給海河流域的排澇問題造成嚴重後果。當六至九月的夏秋的多雨季節,每遇漳河、滹沱河、衛河同時漲水,整個河北平原幾乎都要遭受水災。

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州達220公里,滄州成爲京杭大運河流經里程最長的城丵市,更是運河造成最大危害的城丵市。每遇漲水之時,運河成爲河水暴虐發泄的重要渠道。由於運河“水大渠狹,更不開瀉,衆流壅塞”(北齊R26;魏收撰《魏書》卷56《崔楷傳》),河道常常決堤。宋代河北地區的御河曾被黃河北流所襲奪,長達五六十年之久,致使御河屢浚屢淤。元代御河在滄州一帶,“水面高於平地”,以致“水無所泄,浸民廬及熟田數萬頃”(明R26;宋濂《元史》卷64《河渠志一R26;御河》)。到嘉靖年間,河道遭淤塞,南北諸水,“流經千里,始達直沽。每遇大雨時行,百川灌河,其勢沖決散漫,蕩析田廬,漂沒糧運”(清R26;傅澤洪撰《行水金鑑》卷114引《明世宗實錄》嘉靖十四年七月癸未)。漫天的洪水如發瘋的野獸撲向滄州大地,所有的樹木,所有的莊家、所有的房屋都浸泡於海水中,滄州剎那間成了一片荒涼之地。于慎行在雨中路過滄州時,如此寫道,“廣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蕭蕭對驛樓。過雨菰蘆驚午夢,乘波鳧鷺激中流。長天積水千帆暮,斜日林五月秋。指點津亭問前路,居人爲說古瀛洲。”

滄州歷史的故事篇二

“古瀛洲”即在現在的滄州境內,滄州人紀曉嵐在《灤陽消夏錄》中記到:“餘家距海,僅百里,故河間古謂之瀛洲。地勢趨東以而高,故海岸陡,潮不能出,水亦不能入,九河皆在河間,而大禹導河,不直使入海,引北行數百里,自碣石乃入”。地勢較低的地理環境使洪水更加肆虐無忌,素有“九河下梢,鬲津最南,徒駭爲北”之稱的滄州由此被清代欽定爲“泛區”,即是皇上親自劃定的水災區域。僧可無在《送呂郎中赴滄州》詞中描述了他看到的情景:“路遙經幾郡,地盡道孤城,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河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每到洪水肆虐,滄州大地上沿渤海方圓百餘里,均系蘆蕩荒灘,四處望去,剩下的只有鹽鹼灘,還有浸漫在洪水中搖擺的蘆葦和茅草,所以,滄州還有一別名—長蘆。

水災的連綿不斷造就了古代滄州人特殊的民居風格和生活習俗:房屋依河坡而建,以平頂房居多,紡車一般都掛在樹上。洪水一來,人們和家養的牛羊可以很快地爬到平頂房上去,掛在樹上的紡車同樣可以不被洪水沖走,減少了洪水帶來的經濟損失。楊翥在《長蘆道》詩中曰:“屋室鱗鱗傍水邊。”當年,紀曉嵐的高祖紀椒坡從應天府上元縣北遷時,中途曾遇到一個算卦的先生,告訴他:你們走到牛上房、車上樹的地方就是安身立命之地了。當他們走到滄州時,看到牛上了河坡,也就輕而易舉地上了房頂,應了“牛上房”的寓言,而這裏的農家人丵大多都把紡車掛在樹上,紡車也是“車”,這不就是“車上樹”嗎?於是,紀曉嵐的高祖就在滄州安家落戶了。

滄州歷史的故事篇三

自古燕國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於幽燕,滄州乃畿輔重地,爲歷代兵家必爭。據史籍載,自齊桓公二十二年(前664)齊桓公援燕山戎以來,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戰爭發生於滄州一帶。頻繁之戰事,民遭塗炭,民生維艱,故須掌握攻防格鬥之技方能自救圖存。滄州,古有“遠惡郡州”之稱,明時有“小梁山”之號,可見滄州武風之盛和武術之發展,與特定地理環境關係甚密。

京杭大運河縱穿滄境,京濟、京大要道貫通南北。滄州、泊頭、鄚州、河間、獻縣均爲南北水旱交通要衝,爲京、津、冀、魯、豫商品流通必經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爲官府鉅富走鏢要道,故滄州鏢行、旅店、裝運等行業興盛。各業相爭,必握高強武技纔可立足。清末,“鏢不喊滄州”已爲南北鏢行同遵之常規。

隋朝建立的科舉制,自唐朝完善,延續多代。至明中期,建武鄉試、武會試之制,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行廢止。明清武科,對滄州武術發展亦有促進。此時武舉人、進士達1800餘人。民國七年(1918),直隸督軍曹錕爲擴充其勢力,在滄招募武士數十名到其武術營任教或當兵。此舉,對滄州武術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民國十七年(1928),滄籍國民軍陸軍上將張之江任中央國術館館長,大力提倡強身御海,強種救國,滄州入館任教或深造者近百人。同時,省、縣建國術館或民衆教育館,倡導武術,“把式房”遍及滄境城鄉,習武者甚衆。

滄州武林人士,一向注重內外交流。來滄授藝者,熱情款待。又有不少人周遊祖國南北,或設鏢局,或任鏢師,或於民間教徒,或入軍旅授藝,或尋師放友學技,或參加擂臺比武。霍殿閣被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聘爲武師;王正誼助譚嗣同變法聲震京城;王子平屢勝外國大力士於擂臺之上;馬鳳圖、馬英圖傳藝於西北五省、區;佟存、佟忠義、張佔魁、孫文勃、楊積善、劉振山、張殿奎、吳秀峯、盧振鐸、賈耀亭等授徒不下數萬,遍及十餘省、市。同時,又能吸取各地武技精華,充實滄州武林。因而,滄州武林門類和獨立之拳械技藝愈加豐富,許多拳械套路,經過提煉、改進、創新,獨具滄州特色。

滄州歷史的故事篇四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滄州是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這裏,海碧天藍,氣候溫和,人們勤勞善良,日子過得非常美好。就連飛禽、走獸也願意到這裏落落腳。

有一年秋天,水面上突然颳起一股黑風,卷着水浪,像虎叫狼嚎一樣咆哮着直撲滄州城,房倒屋塌了,滿窪的好莊稼也被洪水吞沒了。老百姓倉皇逃離,來不及逃離的紛紛被洪水捲走了。人們的哭聲、叫喊聲一片。原來是一條惡龍在興妖作怪。它看着滄州這地方好,就一心想獨吞這地方做它的龍宮。就在惡龍興妖作怪、殘害黎民百姓的時候,人們猛地聽到一聲像山崩地裂一樣的怒吼。只見一頭紅黃色的雄獅,從海邊一躍而起。它像鷹抓兔子一樣,嗖的一聲衝向大海,直取惡龍。海面上頓時水柱沖天,狂風大作,龍騰獅躍。雄獅和惡龍從天黑一直廝殺到黎明,惡龍招架不住,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我佔不了這塊地方,也叫這地方好不了。”於是,它一邊跑着一邊吐着又苦又鹹的白沫。雄獅在後面緊追不放,一直到東海深處,逼着惡龍收回了淹沒滄州的海水,這才罷休。

惡龍跑了,海水退了,滄州一帶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又能安居樂業了。人們爲了感謝爲民除害的雄獅,就請一位叫李雲的打鐵名匠,帶領着九九八十一個手藝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噸鋼鐵,鑄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在當年雄獅躍起的地方,鑄成了這尊活靈活現非常雄偉的鐵獅子。那條惡龍雖然沒死,但一聽到鐵獅子的吼聲就渾身發軟,爪子發麻,人們把獅子視爲瑞獸,又把這尊鐵獅子叫做“鎮海吼”。

滄州歷史的故事篇五

在滄州歷史上,“鎮海吼”確實吼過。滄人劉樹鑫遊賞舊州鐵獅記到:“時孟冬天寒,白草蕭蕭滿地,夕陽將落,北風吹入獅腹作吼聲。”(《古滄鐵獅記》)這應是殘破的獅腹所導致的。《萬曆野獲編》記當時傳說:“曾有盜叛伏其中,搜捕不獲,後知其故,鏟破其腹。”海嘯大潮常伴有狂風,而殘破的獅腹恰好是個自然的發聲器。

古人認爲,“獸爲坤象,坤爲土,土生水。”鐵獸能鎮水災成爲一種風俗。北周時期,即公元953年,滄州人鑄造了鐵獅。當時,犯人李雲上書周世宗,請求鑄造鐵獅子以鎮水災,周世宗應允,並帶頭捐款。李雲召集當地鑄鐵匠人數百人,在開元寺前動工。《滄州縣誌》中記載,“鐵獅,在舊州城開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揹負巨盆,頭頂及項下各有‘獅子王’字樣。右項及牙邊皆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字。左肋有‘山東李雲造’五字,腹內牙內字跡甚多,然漫滅不全,後有識者,謂之爲金剛經文……相傳周世宗北征契丹,罰罪人鑄此,以鎮州城。”滄州人把這種希望寄託給了鐵獅,也賦予了它不屈不撓的精神。清人李之崢在《鐵獅賦》中曰:“此獅飆生奮鬣,星若懸眸,排爪若鋸,牙利如鉤。即猙獰而蹀躞,乍奔突出而淹留,昂首西傾,吸波濤於廣澱;掉尾東掃,抗潮汐於蜃樓。”